应用程序

搜索文档
微脉“流血”闯上市:持续亏损,股东阵容不俗,经纬创投临场退出
搜狐财经· 2025-07-07 00:40
公司概况 - 微脉公司于2013年在中国成立,2015年在开曼群岛注册为获豁免有限公司,已完成六轮融资并进行资产重组 [1] - 公司是一家数字健康公司,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重构医疗服务价值链 [3] - 公司注册资本5172.3514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裘加林,主要股东包括裘加林、浙江余杭转型升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3] 管理团队 - 裘加林担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4] - 葛晟担任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 [4] - 曹颖哲担任执行董事兼业务中心总经理 [4] - 杨雷刚担任执行董事兼全病程管理中心总经理 [4] - 周阳芳担任执行董事兼城市运营中心总经理 [4] - 陈建群担任执行董事 [4] 融资历史 - 2016年完成A轮融资675万美元,投后估值2250万美元 [5][6] - 2016年完成B轮融资1705万美元,投后估值7150万美元 [5][6] - 2018年完成B+轮融资2730万美元,投后估值1.303亿美元 [5][6] - 2019年完成C轮融资5713万美元,投后估值2.2713亿美元 [5][6] - 2020年完成D轮融资7500万美元,投后估值5.25亿美元 [5][6] - 2023-2024年完成D+轮融资517.5万美元及1.2亿元人民币,投前估值5.5925亿美元 [5][6] - 2025年5月发生股权转让,经纬创投转让股权总代价约4136万美元 [7] 业务发展 - 2015年推出移动应用程序"微脉" [4] - 2025年4月收购容海保险90%股权及杭州微尔55%股权 [8] - 主要附属公司包括微脉技术、德清外商独资企业、微脉互联网医院、杭州微尔和容海保险 [8] - 2025年6月签订600万美元可换股承兑票据认购协议 [8]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5.12亿元,毛利8822.8万元,净亏损4.14亿元 [8][10] - 2023年营收6.28亿元,毛利1.18亿元,净亏损1.50亿元 [8][10] - 2024年营收6.53亿元,毛利1.30亿元,净亏损1.93亿元 [8][10]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2022-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33亿元、9910.8万元和3020.1万元 [10]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2022-2024年EBITDA分别为-3.98亿元、-1.37亿元和-1.79亿元 [10] 收入结构 - 全病程管理业务收入占比:2022年77.3%,2023年69.7%,2024年72.0% [11] - 全病程管理业务收入金额:2022年3.96亿元,2023年4.37亿元,2024年4.70亿元 [11]
Robinhood再失标普500席位 “特朗普账户”反成最大利好?
金十数据· 2025-07-04 16:07
在再次错过被纳入标普500指数后,金融服务平台Robinhood(HOOD.O).的股价周四下跌。但投资者或许 更应关注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的那项涵盖税收与支出的大型法案,因为该法案对这家公司可能带 来更深远的影响。 尽管市场一度预测Robinhood可能加入标普500指数(SPX),但标准普尔道琼斯全球指数公司周三宣 布,最终将由Datadog(DDOG.O)取代在被惠普(HPQ.N)收购后的Juniper Networks Inc.的位置。 Robinhood的股价在周四这个因节假日缩短的交易日中下跌了3.7%。此前,该股连续三个交易日大涨 18%,并在周三创下历史新高。上一次Robinhood被标普指数拒之门外是在6月9日,当天股价下跌2%, 至73.40美元。截至周四收盘,股价已比那次收盘价高出28.6%。 不过,特朗普本周在参众两院通过的《大而美法案》对Robinhood来说,可能比加入标普500所带来的投 资者认可更为重要。 该法案包含了一项规定,即为美国新生儿设立可延期纳税的投资账户。这些被称为"特朗普账户"的新生 儿账户将由政府一次性注入1000美元启动资金,并跟踪一个股票指数,还允许每年 ...
美股新股解读|于剧集发行商中排名第七,高增长失速的环球时尚(INHI.US)冲刺美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20:33
上市进展与财务表现 - 环球时尚于2024年6月17日第六次更新招股书,加速推进纳斯达克上市进程,计划以4-5美元发行125万股,至多募资625万美元 [1] - 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2103.3万美元(+30.4%)和2063.13万美元(-1.91%),净利润分别为327.63万美元(+201.1%)和418.82万美元(+27.83%)[1] - 2024年毛利率从28.31%提升至32.52%,运营费用大降40.23%,主要因销售费用降36.19%及管理费用降12.24% [4][5] 业务结构与收入变化 - 核心业务为电视节目发行(自产+许可内容)和广告投放,其中内容资产收入占比达89.16%(2024年)[3][4] - 2024年广告代理服务收入增长28.29%至223.69万美元,但内容资产收入下滑2.47%至1839.44万美元,主因自产内容收入暴跌33.68% [3][4] - 许可内容收入增长39.43%至1122.7万美元,未能抵消自产内容收入减少364万美元的影响 [4]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剧集发行市场规模2020-2024年CAGR为4.6%(386亿→461亿人民币),预计2024-2029年CAGR将提升至8.6%(461亿→698亿人民币)[8] - 广告市场规模2024年为16006亿人民币,预计2029年达24574亿人民币(CAGR 9%)[9] - 公司2024年在中国剧集发行商中排名第7(收入1.818亿人民币),与头部企业(如Company A收入20.959亿)差距显著 [7][10] 经营挑战与风险 - 行业集中度低(CR10约20%),中小企业扎堆同质化内容,精品化转型压力大 [9][12] - 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前三大客户收入占比55.8%(2023年为59.2%)[14] - 自制内容受单一节目(《美好的日子》)播放权到期影响显著,2024年该业务收入减少五个月 [3]
Figma(FIG.US)“瞄准美股高位”申请上市 或成今年最大IPO之一
智通财经· 2025-07-02 15:01
上市计划 - Figma提交上市申请 可能是今年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1] - 计划最早于本月上市 具体条款将在后续文件中公布 [1] - 发行由摩根士丹利 高盛 Allen&Co 和摩根大通牵头 股票代码为FIG [2] 财务表现 - 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 净利润4490万美元 营收2 28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233%和46% [1] - 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财年 营收增长但净亏损达7 32亿美元 主要因运营费用大幅增加 [1] 用户与业务 - 拥有1300万月活跃用户 开发应用程序设计和协作软件 [1] - 首席执行官表示将通过并购拓展平台 首要目标是满足设计师需求而非效率 [2] 股东与估值 - 最大股东包括Index Ventures Greylock Partners Kleiner Perkins和红杉资本等 [2] - 去年估值达125亿美元 获Coatue Management等机构投资 [2] - 2022年曾同意以200亿美元被Adobe收购 后因监管审查取消交易 [1] 市场环境 - 公司选择夏季推进IPO而非等到9月 因当前美股处于历史高位 可获可观回报 [1] - 首席执行官通过超级投票权股份保持控制权 未承诺股价上涨 [2]
澳航遭遇“重大”网络攻击
第一财经· 2025-07-02 13:42
2025.07. 02 本文字数:641,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2024年,澳航手机应用程序出现故障,导致部分乘客姓名和行程信息泄露,澳航随后公开致歉。 2023年,迪拜世界港口公司系统遭黑客攻击,致使处理澳大利亚40%货运量的主要港口运转一度停 顿。2022年,澳大利亚个人医保基金公司超过900万客户的数据遭黑客盗取;同年,澳大利亚奥普 图斯通信公司多达98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遭泄露。 微信编辑 | 雨林 推荐阅读 "黄金平替",单日大跌6%! 澳航强调,被"黑"系统未存储客户的信用卡、个人财务和护照号码等信息,因此这类数据未受影 响。澳航常旅客账号及密码、登录信息等也未被盗取。此次事件也未对澳航日常运营及航空安全造成 影响。目前,澳航正在联系受影响客户,通报事件详情,并说明公司可提供的具体支持方案。 澳航首席执行官瓦妮萨·赫德森代表澳航"真诚地向受影响客户道歉",表示公司正就此事与澳大利亚 政府网络安全专家"密切合作"。 据报道,澳大利亚近年来频发重大网络攻击事件,引发关于该国个人数据安全的担忧。 据新华社,澳大利亚澳洲航空公司7月2日说,该公司正在调查一起"重大"网络攻击事件。据其通 报,黑客入侵了澳航一个 ...
海南全面应用基层“一表通”基层报表压减率达63%
海南日报· 2025-07-02 09:25
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优化 -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关键年 目标是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1] - 海南推出《营在自贸港》专栏 系统展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和成效 [1] - 基层"一表通"正式上线 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工作流程 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替代人工报表 [1][2] 基层报表治理成效 - 全省基层报表从16667张压减至6129张 数据项从244338个精简至73966个 压减率分别达63%和70% [1] - 海口琼山区试点期间报表数量压减90.3%(1573张→152张) 数据项压减71.5%(7856个→2241个) [2] - 实现"三减三增"效果:减报表/减时间/减人员 增数据质量/增工作效能/增群众获得感 [2] 制度与技术保障措施 - 将"一表通"纳入省委专项工作机制和2025年营商环境重点举措 [2] - 成立省级工作组并出台制度规范 提供组织保障和标准支撑 [2] - 基于海政通平台开发应用程序 实现数据自动匹配/智能预填/批量导入等功能 [3] 全域推广实施路径 - 采用"镇级自查+县级复核+双向比对"机制 确保报表治理全覆盖 [3] - 通过统一填报入口和规范填报方式 显著降低基层填表负担 [3]
AI普及率高,员工使用率却腰斩?67页行业报告揭秘AI现状
36氪· 2025-07-01 15:49
AI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领域正从概念炒作转向实战落地,AI产品的创造与扩展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领域 [2] - 300名AI公司高管调查显示,生成式AI正转化为持久商业优势的战术路线图 [2] - AI优先公司在产品推向市场速度上明显更快,47%已实现关键规模并验证市场契合度,而AI增强型产品公司仅13% [4] - 近80%的AI原生构建者投资智能体工作流或设计自动化系统 [6] - AI优先公司倾向采用多模型架构优化性能,每个受访者平均在客户产品中使用2.8个模型 [6] 企业AI投入现状 - 各类规模企业普遍将超过25%的研发预算投入AI开发 [3] - AI增强型公司将10-20%研发预算投入AI开发,这一比例将在2025年持续增长 [17] - 74%受访者将大语言模型输出准确性列为三大关注问题之一,57%关注成本问题 [3] - 67%受访者开发智能体,59%专注终端用户应用开发,仅44%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3] - 产品开发初期人才支出占57%,扩展阶段基础设施支出提升至22%而人才支出降至36% [3] AI应用与定价模式 - AI正改变产品定价方式,混合定价模式结合基础订阅和按使用量计费成为趋势 [7] - 37%公司计划未来一年调整定价以更好反映客户获得的价值及AI功能使用程度 [10] - 传统订阅模式不再适配所有场景,企业转向"使用量驱动+可控打包"的新定价方式 [12] - 目前许多公司为AI功能提供免费服务,但将逐步转向价值导向定价 [10] 人才与组织挑战 - AI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组织挑战,顶尖企业正构建跨职能团队 [13] - 20-30%工程团队将专注AI,高增长公司该比例可达37% [16] - AI/ML工程师招聘周期最长,平均超过70天,54%公司表示招聘进度滞后 [16] - 合适人才储备不足是招聘滞后的主要原因 [16] AI工具使用现状 - 年收入超10亿美元公司中仅44%员工积极使用AI工具 [3] - 公司为约70%员工提供内部AI工具访问权限,但仅约一半定期使用 [20] - 在AI采纳率较高公司中,50%或更多员工使用AI工具,平均部署七个以上内部用例 [22] - 编程助手使用率77%,内容生成65%,文档搜索57%,生产力提升15%至30% [22] 技术实施挑战 - AI部署最大挑战是找到合适应用场景和衡量ROI [4] - 模型部署常见问题包括幻觉、可解释性与信任及ROI验证等 [23] - 开发者越来越关注AI智能体和应用程序而非基础设施 [3] - 随着产品成熟,云计算费用、模型推理和治理成为主要开支项目 [19]
普通人如何攒钱积累财富
搜狐财经· 2025-07-01 11:00
树立正确观念与习惯 日常消费节流 消费观念 消费行为 工作收入开源 增强储蓄意识:当下许多年轻人受超前消费影响,缺乏储蓄意识,但积蓄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影响 显著。所以普通人要重视储蓄,摒弃不切实际的财富幻想,居安思危。 养成强制储蓄习惯:在收入到手后,先将一部分资金存起来,剩余的用于开支。同时,不要因钱 少而不存,哪怕每月只存几百元,长此以往也能积少成多。不过,储蓄时要确保能维持基本健 康,避免过度节省损害身体。 拒绝氛围消费:少看有安利产品的精致生活内容,避免为商家编造的故事或营造的氛围买单,学 会控制冲动消费。 延迟消费决策:改掉提前消费的毛病,遇到想买的东西先放入收藏夹,过一段时间冷静思考后, 可能会发现并非必需品,从而节省开支。 合理网购退货:网购时,若买到不喜欢或不合适的东西,要果断及时退货,避免留下鸡肋物品造 成钱财浪费。 秉持少而精购衣理念:精简衣柜,捐赠或卖掉发黄、变形、过时等的廉价衣服。此后精心挑选百 搭有质感的衣服,利用配饰添彩,让钱花在刀刃上。 学会说"不":避免无谓的消费和浪费,拒绝不必要的购买欲望,把更多资金用于投资和储蓄4。 普通人攒钱积累财富的方法 善用科技工具 现代科技提供了便捷 ...
中欧本周展开外交高层互动,专家:中欧关系处于关键战略调试期
环球时报· 2025-07-01 06:48
中欧关系战略调试 - 当前中欧关系处于关键战略调试期 加强战略层面的相互理解和认知有助于修复战略信任 [1] - 欧洲存在三大恐惧:俄方安全威胁 被美国抛弃的焦虑 被中国赶超的担忧 需将"威胁感"转化为"机遇感" [3] - 中欧高层互动具有长期计划性 并非应急应对美国压力的策略行为 [4] 三国在中欧关系中的角色 - 德国在经贸与科技领域对华关系最紧密 产业技术合作探讨尤为关键 [2] - 法国注重全球地位和政治影响力 中法战略沟通具有引导意义 [2] - 比利时作为欧盟总部所在地 在金融合作和中欧关系"润滑"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2] 经贸与科技领域动态 - 中欧在汽车 电子 钢铁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存在贸易摩擦 [2] - 德企正遭受中国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冲击 稀土问题或成新焦点 [2] - 德国以数据保护为由要求下架中国AI公司DeepSeek应用 科技安全问题成潜在争议点 [3] 地缘政治影响因素 - 俄乌冲突将是中国外长欧洲之行重要议题 [3] - 美国单边主义政策使各国在多边对话中不可避免讨论美国相关问题 [4] - 欧洲在经贸议题上不愿被美国"勒索"利益 寻求与中国交往的动态平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