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科技
搜索文档
北京前三季度新设机构27.81万户同比增长21%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30 15:01
北京市新设机构总体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新设机构数量达到27.81万户,同比增长21% [1] - 新设机构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1] 功能区分布 - 中心城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新设机构11.52万户,同比增长42.42%,占全市总量41.43% [1] - 平原新城(房山、顺义、昌平、大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设机构10.79万户,同比增长34.12%,占全市总量38.8% [1] 数字经济产业 -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新设机构1.81万户,同比增长46.97% [2] - 数字技术应用业占比超六成(63.66%),其中软件开发业同比增长135.28%,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3.14%,两者合计贡献全市数字经济增量的61.92% [2] - 数字要素驱动业新设机构6000多户,同比增长19.82% [2] - 平原新城数字经济新设机构7500多户,同比增长51.37%,占全市总量41.76% [2] - 中心城区数字经济新设机构7400多户,同比增长88.4%,占全市总量41.08% [2] 养老产业 - 养老产业新设机构13.86万户,同比增长30.5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54个百分点 [3] - 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类机构新设9.51万户,同比增长47% [3] - 智慧养老服务新设1.13万户,同比增长70.87%,成为最大增长点 [3] - 中心城区养老产业新设机构5.56万户,同比增长54.59%,占全市总量40.13% [3] - 平原新城养老产业新设5.70万户,同比增长44.31%,占全市总量41.15%,两大区域合计贡献超八成 [3] 文化产业 - 文化及相关产业新设机构3.36万户,同比增长17.57% [4] - 内容创作生产类机构新设2.35万户,同比增长19.42%,占据主导地位 [4] - 文化投资运营类增速达111.3%,主要受文旅融合基金和演艺投资平台带动 [4] - 中心城区文化类新设机构1.56万户,同比增长49%,占全市总量46.35% [4] - 平原新城文化类新设1.14万户,同比增长29.34%,占全市总量33.89%,两大区域合计占比超八成 [4]
前三季度北京新设机构27.81万户 同比增21%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3:52
前三季度北京新设机构27.81万户 同比增21%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吕少威)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7日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新设 机构数量(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新赋码量计算)达27.81万户,同比(下同)增长21%。 从功能区分布看,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新设机构11.52万 户,增长42.42%,占全市总量41.43%。平原新城(房山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 发区)新设机构10.79万户,增长34.12%,占全市总量38.8%。 前三季度,北京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新设机构1.81万户,增长46.97%。细分领域中,数字技术应用业 占比超六成,其中软件开发业增长135.28%、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3.14%。数字要素驱动业新设机构超 6000户,增长19.82%,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数字内容与媒体三大领域合计新设机构近4000 户,成为重要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
前三季度,北京智慧养老服务新设机构同比增长超七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7 11:49
据新华社 从功能区分布看,中心城区新设机构11.52万户,同比增长42.42%,占全市总量41.43%,增速领跑全 市。平原新城新设机构10.79万户,同比增长34.12%,占全市总量38.8%。从产业分类看,数字经济与养 老产业持续发力,文化及相关产业稳步回暖,三者共同构筑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引擎。 其中,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新设机构1.81万户,同比增长46.97%。细分领域中,数字技术应用业占比 超6成,软件开发业同比增长135.28%,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3.14%,两者合计贡献全市数字经济增量 的61.92%。数字要素驱动业新设机构6000多户,同比增长19.82%,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数 字内容与媒体三大领域合计新设近4000户,成为重要支撑。从区域分布看,平原新城数字经济新设机构 7500多户,同比增长51.37%,占全市总量41.76%;中心城区新设7400多户,同比增长88.4%,占比 41.08%,两大区域"双轮驱动"特征显著。 随着老龄化需求升级,北京养老产业持续扩容。前三季度,养老产业新设机构13.86万户,同比增长 30.5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54个百分点。其中,养 ...
短信+电话激活百万老人,“不创新”的科技黑马,凭啥融资2.3亿?
36氪· 2025-10-14 18:24
仅靠自动化电话、短信,就能覆盖百万老人,并将活动参与率提升3倍? 用"智能电视"远程照护,可帮助家人节省70%时间;号称"让90岁老人在90秒内轻松上手"的平板,竟赢得百万用户? AI"读心术",能吸引机构老人多住6周;"损失厌恶"心理,如何降低42%的住院率? 这些极度"反主流"的现象,是否颠覆了你对银发经济的认知。 事实是,一群聪明的创业者早已发现,撬动市场的关键,并非让老人去学习新技术,而是将技术无缝融入他们早已熟悉的生活习惯。 老年人面临的技术鸿沟,既源于视力、听力等身体机能的自然衰退,也来自对复杂操作、陌生应用的畏惧。 而这道看似是障碍的鸿沟,恰恰成为了最具潜力的商业入口。 从客厅的电视到口袋里的功能机,这些被主流科技圈忽视的"旧媒介",正在成为连接老人的全新商业入口。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将剖析9家极具代表性的公司,揭示其"后台复杂,前端极简"的商业魔法。 o1 返璞归真,却最高效?电话与短信如何重构规模化连接 02 服务超30个州,拿下 Humana 大单,用"最简单"的短信,提供 AI 技术辅导 Blooming Health 为养老机构提供了极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通过自动化电话(语音播报) ...
X世代崛起:全球消费格局的代际重构
搜狐财经· 2025-10-11 08:52
2025年的全球消费市场正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当品牌商还在为Z世代的社交货币和千禧一代的体验经济投入重金时,一个更庞大的消费群体——X世代 (1965-1980年出生),正以15.2万亿美元的年度支出规模重塑商业规则。这群被称为"三明治一代"的消费者,不仅支撑着全球24%的消费总额,更在高收入 国家展现出超越其他世代的消费韧性。从纽约曼哈顿的公寓到上海陆家嘴的写字楼,X世代的消费决策正在改写零售业、奢侈品市场乃至全球供应链的底层 逻辑。 1. 规模优势:15.2万亿美元的消费引擎 根据NIQ GfK与世界数据实验室的联合报告,2025年X世代全球消费支出达15.2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年消费总额的近两倍。这一群体仅占全球人口的 17%,却贡献了24%的消费份额——每消费100美元,就有24美元来自他们。在高收入国家,X世代的消费力比千禧一代高出30%,日均消费超过120美元 的"高收入人群"中,四分之一属于这一代际。 2. 结构特征:家庭责任驱动的复合消费 X世代的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三明治效应":既要为年迈父母支付养老护理费用(北美地区增速达10.2%),又要为成年子女提供教育支持(占其消费的 16.2% ...
15个项目入围上海“银发科技伙伴计划”,未来三年聚焦7个领域办大赛
第一财经· 2025-08-29 12:08
腾讯银发科技伙伴计划 - 腾讯拟未来三年出资1亿元支持在上海举办银发科技伙伴计划大赛 关注智能监测与预警 智能康复与护理 AI情感陪伴 健康慢病管理 认知障碍评估与训练 人形机器人应用 脑机接口应用等7个领域 [1][2] - 2025年计划收到全国16省市189个有效申报方案 最终15个优秀项目入围 聚焦精准响应 数智赋能 前沿拓界三大方向 [1] - 66%项目聚焦老年人实际照顾痛点 如跌倒监测与智能护理 70%企业已走向市场化和小规模化 [2] 养老科技产业生态建设 - 上海养老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3平方公里 分为创新研发区和产业承载区 创新研发区位于大零号湾核心区 面积0.3平方公里 [5] - 产业园已引进40余家养老科技创新企业 建设研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 展示平台和孵化器 与高校院所推进技术转化 [5] - 加速营为每个项目提供10家以上养老院开展产品试验 2025年将社区纳入应用场景 [2] 政府与产业协同规划 - 上海市科委 民政局 闵行区政府 腾讯科技四方签署推进养老科技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2] - 根据2024-2027年行动方案 目标到2027年创建1个养老科技产业园 1-2个孵化器 3-5个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1-2个研发测试平台 引进5-10家龙头企业 年均服务老年人超500万人次 [5] 企业产品与市场定位 - 入围企业如身机器人推出半人形机器人"齐家Q1" 市场定位为部分取代护工 服务半失能 长期卧床及独居老人 [1] - 产品解决方案针对康养领域社会痛点 聚焦半失能或失能老人长期照顾需求 [1]
“银发科技伙伴计划”引导社会资本助推养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 为智慧养老创新产品落地“加速”
解放日报· 2025-08-29 09:38
腾讯银发科技伙伴计划 - 腾讯联合上海市科委 民政局 闵行区政府推出2025银发科技伙伴计划 面向全国征集银发科技解决方案 引导社会资本助推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 [2] - 计划收到全国16个省区市189个项目申请 最终15个项目入围加速营 涵盖智能监测与预警 智能康复与护理 AI情感陪伴等7大领域 [2] - 腾讯拟三年出资1亿元支持在沪举办银发科技伙伴计划大赛 培育创新产品 [2] 养老科技产业政策支持 - 上海市2023年7月发布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初步建成养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 [2] - 市科委已布局骨传导助听器 心梗监测设备 爬楼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等关键产品研发 推动产品获批上市 [3] - 全国首个养老科技产业专业园区落户闵行区 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 首期载体建筑面积10332平方米 [5] 企业产品与技术突破 - 如身机器人公司第三代半人形护理机器人"齐家Q1"具备拿水递药 辅助起身 电动轮椅等功能 采用多重安全机制 [4] - 公司计划第四代机器人实现产品定型 月租金定于5000元以下 售价10万元以下 目标部分取代护工 [5] - 三思电子开发"跌倒侦测护眼灯" 集成毫米波雷达与AI视觉识别 能通过App和短信发送预警 [3] 应用场景与生态建设 - 加速营为每个项目提供10家以上养老院开展产品试验 明年将扩展至社区场景 [3] - 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展示体验平台已汇集60余家企业110余件产品 通过沉浸式展示提升产品认知度 [5] - 三思电子"基于灯联网的多维传感融合的3D无感康养监护仪"获市科委立项支持 [3]
上海公示2025年度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养老科技支撑”拟立项项目
快讯· 2025-08-04 09:51
上海市2025年度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上海市2025年度“养老科技支撑”拟立项项目公示 [1] 项目类别与研究方向 - 项目包括柔性可穿戴设备驱动的老年多系统慢病监测预警与中西医协同应用研究 [1] - 项目包括基于国产多模态大模型的老年人认知障碍测评干预机器人 [1] - 项目包括基于智慧云平台的养老护理仿人机器人系统 [1]
养老“硅谷”在“大零号湾”悄然崛起 已集聚50余家养老科技企业 创新生态覆盖从产品验证到商业落地全过程
解放日报· 2025-08-03 10:25
养老科技产业园概况 - 上海闵行"大零号湾"区域建成占地1.3平方公里的养老科技产业园,为上海首个专业化养老科技园区,已集聚50余家养老科技企业,涵盖智能康复、适老化改造、远程医疗等领域 [1] - 园区分为"岁月长青·创新研发区"(0.3平方公里)和"银发向阳·产业承载区"(1平方公里),前者聚焦研发孵化,后者侧重产业落地,已吸引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交大未来技术研究院等顶尖平台及博音听力等领军企业 [2] 企业创新成果 - 中进宏康研发"纳米助浴舱"采用纳米水粒子技术,仅需500毫升水即可为失能老人完成15分钟全身清洁,产品已在6个街镇社区试点,累计服务800余人次,满意度达95% [2][4] - 叁联人科技推出"轻质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通过AI算法提供30%行走助力,其"全自动床椅一体化机器人"占据国内高端养老机构90%市场份额 [2][3] - 智像医疗开发便携式磁共振设备,采用电磁干扰对消技术,适用于养老院等场景,已进入谷仓孵化器商业化加速阶段 [8] 产业生态建设 - 园区引入谷仓养老科技孵化器,复制小米生态链模式,已孵化30余个项目,覆盖便携核磁共振、智能康复机器人等领域,推动20项技术产业化落地 [5][6] - AgeClub平台举办50多场银发产业对接会,建立5500家企业数据库,促进供需匹配 [6] - 园区通过对接三甲医院临床测试、专项政策及人才落户通道,帮助企业降低30%研发成本 [4] 商业化进展与挑战 - 数创医疗"心电随身测"进入社区医院,博音听力全国开设200家门店推广骨导式助听器 [7] - 外骨骼机器人面临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和民用标准模糊问题,年销售额仅数百万元 [7] - 谷仓搭建"不老汇"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政府、企业、养老机构资源加速技术转化 [7] 发展规划 - 目标5-10年内建成技术最先进、产品最丰富、企业最集聚的养老科技产业高地,领航银发经济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