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

搜索文档
万润科技股价微涨0.17% 公司聚焦半导体存储器业务发展
金融界· 2025-08-16 05:0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万润科技股价报12.0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7% [1] - 当日成交量为317998手,成交金额达3.82亿元 [1] 主营业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LED照明、文化传媒等领域,近年来积极布局半导体电子产业 [1] - 公司已确立以半导体电子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1] 半导体业务进展 - 公司设立控股子公司湖北长江万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存储器的设计研发及销售 [1] - 已研发多款固态硬盘、嵌入式闪存和内存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级、工业级等场景 [1] - 正在深圳建设存储模组基地,以完善产业链布局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901.21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48%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734.05万元 [1]
江波龙股价上涨1.51% 公司称固态硬盘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金融界· 2025-08-16 03:1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5时23分最新股价为91.6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1% [1] - 当日开盘价为89.50元最高触及92.56元最低下探88.87元 [1] - 成交量为7.39万手成交额达6.73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存储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1] - 产品包括固态硬盘、内存条等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 [1] 行业动态 - 服务器、PC等领域的固态硬盘、内存条价格在三季度仍具备上行动能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49.74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59.11万元 [1]
万润科技:确立大力发展以半导体电子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主产业”战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18:1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确立以半导体电子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主产业"战略 [1] - 战略制定结合国家及湖北省产业发展规划与自身实际情况 [1] 业务发展路径 - 采用研发销售先行先试、制造逐步完善的思路发展半导体存储器业务 [1] - 2022年在武汉设立控股子公司湖北长江万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已研发多款固态硬盘、嵌入式闪存和内存产品 [1] - 产品覆盖消费级、工业级、企业级存储应用场景 [1] 产能扩张计划 - 在深圳建设存储模组基地构建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1] - 加快新设存储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以推动业务扩张 [1]
万润科技斥资1亿元成立子公司 加码先进存储模组制造
巨潮资讯· 2025-08-09 11:0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确立以半导体电子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主产业"战略 [2] - 为落实战略,自筹资金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万润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2] - 子公司已完成注册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 [2] 业务拓展与项目投资 - 2022年12月在武汉设立控股子公司湖北长江万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聚焦半导体存储器设计研发及销售 [2] - 武汉子公司已研发多款固态硬盘、嵌入式闪存和内存产品,覆盖消费级、工业级、企业级应用场景 [2] - 武汉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28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5.29亿元 [2] - 计划在深圳光明区万润大厦建设先进存储模组制造项目,构建自主生产能力 [3] 战略目标与市场定位 - 通过深圳项目完善制造环节产业链,提高经营效率和质量 [3] - 加快开拓中高端存储应用市场,满足中高端客户需求 [3] -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存储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3] - 目标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型创新型上市公司 [3]
万润科技: 关于对外投资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8 19:15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为落实半导体电子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主产业"战略,自筹资金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万润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负责先进存储模组制造项目建设 [1] - 本次对外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已履行内部决策程序,无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1] 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 万润存储已完成注册登记,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制造与销售、通信设备制造与销售、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等 [1] - 子公司将在深圳市光明区万润大厦建设先进存储模组制造项目,通过购置先进自动化设备构建自主生产和测试能力 [2] 对外投资目的与影响 - 公司围绕国家和湖北省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以半导体电子产业为核心的战略,通过研发销售先行、制造逐步完善的思路发展半导体存储器业务 [2] - 2022年12月公司在武汉设立控股子公司湖北长江万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聚焦存储器设计研发及销售,2023年营收1.28亿元,2024年营收5.29亿元 [2] - 建设深圳制造项目旨在完善产业链,提升经营效率,开拓中高端存储市场,增强竞争力并扩大市场份额 [3] 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结合全球半导体存储器产业趋势及大湾区资源优势,加快构建自主先进存储模组生产能力,目标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型上市公司 [3]
超330亿,三星显示公布2025Q2最新财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31 16:01
三星电子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 合并营收74.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856.82亿元),环比下降5.8%,同比增长0.67% [1] - 营业利润4.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2.99亿元),同比下降55.23% [1] 显示业务 - 营收6.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0.88亿元),营业利润0.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85亿元) [3] - 移动显示业务增长得益于主要客户新智能手机市场反响良好及IT/汽车领域销售拓展 [3] - 大尺寸显示业务受游戏需求拉动,QD-OLED显示器销量持续增长 [3] - 下半年计划通过差异化技术巩固市场地位,拓展智能手机以外领域,加速QD-OLED普及 [3] 移动体验(MX)和网络业务 - 营收29.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09.64亿元),营业利润3.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0.27亿元) [4] - MX业务因Galaxy S25系列、A系列及平板电脑热销实现收入与利润同比增长 [4] - 下半年重点发力可折叠手机、Galaxy S25系列,强化AI功能并扩展XR/三折设备等新形态产品 [4][5] - 网络业务通过海外市场扩张和成本优化提升盈利,下半年聚焦收入目标与订单竞争力恢复 [5] 视觉显示和数字家电业务 - 营收1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8.97亿元),营业利润0.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34亿元) [6] - 高端产品(Neo QLED/OLED电视)销量提升,但盈利受需求放缓和竞争加剧影响下降 [6] - 下半年计划通过旺季需求、高附加值产品升级及差异化服务(如SmartThings)推动增长 [6] 半导体业务 - 营收27.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42.43亿元),营业利润4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68亿元),环比增长11% [7]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高附加值服务器内存产品及主要代工客户销售额增加 [7] - HBM3E、DDR5及数据中心SSD销售扩张,但库存价值调整产生一次性成本影响 [8] - 预计下半年AI需求强劲将带动DRAM/NAND服务器需求持续旺盛 [9]
美国关税战对象只剩中国,早期谈判虽有共识但未彻底解决
搜狐财经· 2025-07-16 07:53
贸易战影响 -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跌至12.5%,而对东盟出口额突破2200亿美元,同比暴涨22% [3] - 美国零售市场仍高度依赖中国制造,沃尔玛95%厨房用具和Target 96%玩具产自中国 [3] - 加征25%关税导致美国低收入家庭每年多支出2300美元,相当于半个月薪水 [3] - 美国汽车行业因供应链断裂成本增加450亿美元,进口钢铝成本上涨30%使每辆皮卡利润减少2000美元 [3][7] - 美国承担了92%的加税成本,中国出口商仅承担8% [6] 供应链重构 - 中国厂商通过产业转移规避关税,如玩具商迁往柬埔寨、五金厂出口沙特、电动车进入泰国 [1] - 汽车零件商在墨西哥建厂,北美制造变速箱中70%轴承来自中国宁波 [3] - 波音787因中国钛合金锻件断供陷入困境,替代品合格率不足60% [7] - 稀土断供导致F-35停产,钕铁硼磁体价格暴涨134% [1][8] - 五角大楼追加86亿预算中39亿用于支付"去中国化"供应链溢价 [9] 产业竞争力变化 - 中芯国际7纳米芯片良率突破90%,长江存储固态硬盘占全球23%市场 [4] - 中国半导体设备投资额达美国1.8倍,材料自给率45%,光刻胶研发超前两年 [8] - C919客机拿下国内57%窄体机订单,导致波音市值蒸发720亿美元 [7] - 华为量产100%国产芯片手机,鸿蒙系统装机量突破8亿 [7][8] - 中国手机品牌全球份额达43%,小米在印度超越iPhone,传音占非洲56%市场 [8] 全球贸易格局 - RCEP成员国贸易额突破7.2万亿美元,东盟对华投资增长25% [6] -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跨境结算占比23%,50国纳入储备货币 [8] - 中东石油人民币结算比例达58%,阿根廷用人民币偿还17亿美元外债 [6][8] - 巴西大豆对华出口飙升63%,俄罗斯小麦订单翻两倍 [4] - 美国农业受重创,大豆价格跌40%,农场破产数增57%,土地价格跌15% [4]
先进存储和逻辑产能扩张持续,半导体设备有望国产化加速
东方证券· 2025-07-07 10: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先进存储和逻辑产能扩张有望带动半导体设备需求,面临地缘政治、关税波动和出口管制的不确定性,半导体设备行业有望加速国产化进程 [2] - 出口管制是国产化良机,25Q1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下滑但国产设备厂商业绩高增,国产半导体设备行业有望加速国产化进程 [7] - 中国晶圆代工产业保持产能扩张趋势,相应设备的资本开支需求有望长期持续 [7] - 国内先进存储持续突破,国产设备有望深度受益 [7] - 多家国产设备厂展示业绩增长的良好信心,先进制程设备进展将是关键,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在先进制程设备上持续突破,将充分受益于国内先进逻辑和存储产线的扩产 [7]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建议关注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包括北方华创(002371,买入)、盛美上海(688082,买入)、拓荆科技(688072,买入)、中微公司(688012,买入)、芯源微(688037,买入)、万业企业(600641,增持)、华海清科(688120,未评级)、精智达(688627,未评级)、至纯科技(603690,未评级)、赛腾股份(603283,未评级)、精测电子(300567,买入)、中科飞测(688361,未评级) [2] 数据支撑 - 2025Q1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为102.6亿美元,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18% [7] - A股25Q1财报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9%到189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到28.0亿元,存货同比增长30%到647亿元 [7] - 2024年中国大陆以21%的全球代工产能份额位居第二,仅次于中国台湾(23%),Yole Group预测到2030年中国大陆在全球晶圆代工产能中的占比有望提升至30% [7] - 国内代工龙头中芯国际预计产能以每年5万片12英寸左右幅度增加,对应一年投资约75亿美元,其中八成用于购买设备 [7] - 盛美上海预计2025年营收将在65亿至71亿之间,即同比增长约16%到26%之间 [7]
估值超1600亿,长江存储母公司获员工持股平台入股
观察者网· 2025-06-30 23:09
公司工商信息变更 - 长江存储母公司长控集团企业类型由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合资)[1] - 注册资本金由1118.1207亿元增至1132.7896亿元,增幅约14.67亿元[1] - 变更日期为2025年6月26日[1] 股东结构变动 - 新增6位股东合计持股1.295%,认缴金额合计146689.66万元[2] - 新增股东包括武汉市智芯计划一号至六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比例分别为0.2295%和0.2131%[2] - 穿透股权显示新增股东采用双层嵌套结构,涉及24家以"智芯计划"命名的合伙企业[2] - 武汉众智芯存科技有限公司担任上述合伙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2] - 老股东持股比例被动稀释,股东数量扩容至29家[6] 员工持股计划 - 新增智芯计划系长控集团员工持股平台,主要覆盖公司高管与技术骨干[5] - 持股平台拟向长控集团增资21.27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1.295%[5] - 根据增资比例推算长控集团估值达1642.5亿元[5] 公司估值与融资 - 养元饮品控制的泉泓投资以16亿元增资长控集团,持股0.99%,推算估值超1616亿元[6] - 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长江存储估值1600亿元,为半导体行业价值最高新独角兽[5] 公司业务与子公司 - 核心业务涵盖3D NAND闪存晶圆及颗粒、嵌入式存储芯片以及固态硬盘等产品[5] - 在北京和武汉等地设有研发中心[5] - 旗下包括长江存储、武汉新芯、宏茂微电子、长存资本等多家企业[6] - 武汉新芯正在冲刺科创板IPO,已获上交所受理并处于问询阶段[6] 股东背景 - 主要股东包括湖北长晟发展(26.8925%)、武汉芯飞科技(25.6864%)、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12.1261%)和二期(11.5254%)[3] - 穿透股东含地方国资、国有银行、电信运营商、知名私募及上市公司如市北高新、国脉文化等[6]
【招商电子】美光FY25Q3跟踪报告:收入和毛利率超指引,12Hi-HBM3E预计FY25Q4量产
招商电子· 2025-06-26 20:45
财报表现 - FY25Q3营收93亿美元,同比+37%/环比+15%,超指引上限(88±2亿美元)[1][2] - 毛利率39%,同比+11pcts/环比+1pct,超指引上限(36.5%±1pct)[1][2] - 净利率23.4%,同比+13pcts/环比+1.3pcts;EPS 1.91美元,超指引预期(1.61美元)[2] - DRAM收入70.7亿美元创单季新高,同比+50.7%/环比+15.5%,位元出货量环比+20%[3] - NAND收入21.55亿美元,同比+4.4%/环比+16.2%,位元出货量环比+25%[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HBM收入环比增长近50%,12Hi HBM3E良率和产能提升超预期,预计FY25Q4批量出货[3][4] - 1-gamma LP5X DRAM样品出货,性能提升25%+功耗降低20%,适配2026旗舰手机[19][24] - HBM4样品交付客户,带宽超2TB/s(较前代+60%),功耗再降20%,计划2026年量产[11][26] - G9 QLC 2TB SSD新品发布,写入性能提升4倍,QLC市场份额持续扩大[16][24] 终端市场动态 - 数据中心:CNBU收入50.7亿美元同比+97%,HBM+大容量DIMM驱动增长[3][26] - PC:下修2025年出货量增长至低个位数,AI PC渗透加速[4][16] - 手机:预计2025年出货量低个位数增长,12GB+内存机型占比提升[4][19] - 汽车:L2/L3 ADAS推动存储需求,1-beta LP5 DRAM量产就绪[20][30] 财务与运营指引 - FY25Q4指引收入107±3亿美元(中值同比+38%),毛利率42%±1pct[5][42] - 2025年DRAM位元需求预计高十位数增长,NAND需求低十位数增长[5][31] - DRAM库存紧张,NAND供给减少;FY25Q4 DOI接近目标水位[5][42] - 2025年Capex维持140亿美元,重点投入HBM产能和晶圆厂建设[5][40] 战略投资 - 宣布未来20年美国2000亿美元投资计划(含1500亿制造+500亿研发)[25] - 博伊西ID1晶圆厂2027年投产,ID2扩建加速[25] - 新加坡封装厂2027年投产,支持HBM长期增长[49] - NAND产能结构性缩减10%,聚焦高附加值产品[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