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惠节电小程序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绿色低碳先行一步,39位居民用碳减排量抵扣贷款利益
长江日报· 2025-06-30 08:40
碳普惠机制创新 - 武汉推出全国首个"碳减排量抵扣贷款利息"闭环系统,居民可通过日常低碳行为积累碳减排量并用于抵扣房贷和消费贷款利息 [1][2] - 截至报道时,已有39位居民累计抵扣贷款利息740元,碳减排量实现与个人金融利益的直接挂钩 [1] - 民生银行实施"1千克碳减排量=2元"的利息抵扣政策,用户可通过"武碳江湖"平台将减排行为转化为实际金融收益 [7] 个人碳减排实践 - 典型用户案例显示,通过地铁通勤(78.4克/公里)、共享单车骑行(93.3克/公里)等绿色出行方式,每月可积累26千克碳减排量 [5] - 家庭节能行为(如节电习惯)每月可额外产生12.6千克减排量,快递包装回收可贡献4.5千克/月,个人月度总减排量可达43千克 [5] - 用户累计491千克碳减排量曾用于兑换实物奖品或公益捐赠,现可直接转换为贷款利息抵扣 [6][7] 平台运营与规模 - "武碳江湖"平台上线10个月累计记录市民减排行为827万次,存储碳减排量3万余吨,相当于种植90万棵树的环保效益 [11] -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公司累计交易6.68亿吨碳配额,成交额459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运营机构 [11] - 平台注册用户达170万,通过量化减排行为推动低碳生活方式普及 [11] 企业级碳资产应用 - 瑞博宏新能源通过聚合200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年产生14万吨减排量,创造400万元收益 [12] - 格林美产业园屋顶光伏项目实现年省电费500万元,并通过碳交易增收16万元 [12] 新能源基础设施进展 - 汉十高速建成400公里新能源示范线,解决电动车续航焦虑 [13] - 长江流域投入运营三款新能源船舶(纯电动游轮、甲醇动力货轮、氢能船舶),实现零排放与低噪音技术突破 [14]
武汉市碳计量中心数量居全国前列
长江日报· 2025-05-20 08:50
湖北省碳计量中心建设进展 - 湖北省钢铁行业碳计量中心近日通过专家评审会 武汉将拥有3个碳计量中心 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1] - 湖北省电力行业碳计量中心和湖北省自然资源武汉碳计量中心此前已获批筹建 [1] - 碳计量中心建设是推动计量融入"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 为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提供支撑 [1] 湖北省电力行业碳计量中心成果 - 该中心是全国首个电力行业省级碳计量中心 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为主体 [2] - 承担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涵盖储能 火电智能发电 碳双控等领域 累计研制38项碳计量相关标准 完成20项专利申报 [3] - 建成国内首个基于能源电力数据的公共建筑碳排放监测平台 可监测2353栋大型公共建筑的碳排放现状 [3] - 构建全电压等级电力碳足迹因子精准测算算法 实现湖北省各地市分时分压电力碳足迹动态监测 [3] - 打造全国首个行业级碳普惠体系 实现绿色低碳生活可量化 可交易 已组织近10万户居民参与活动 节约用电1.5万度 等效减碳8吨 [3] 湖北省自然资源武汉碳计量中心成果 - 该中心是全国首个自然资源行业省级碳计量中心 以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为主体 [4] - 初步形成涵盖碳监测 碳计量 碳评价 碳咨询和碳平台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4] - 搭建建筑碳排放计量与可视化平台 可收集建筑运行阶段的电力 燃气 供水等信息 形成建筑碳排放量化指标数据库 [4] - 搭建能碳数字孪生平台 实现楼宇碳计量清晰可见 碳管理有迹可循 [5] - 创新交通碳排放计量方法 采用天空地一体化技术 对全市主要道路进行CO2浓度走航监测 [5] - 已形成包含"规划碳评 工程碳评 综合碳评"的碳评价体系 并在多个项目进行应用实践 [5] 湖北省钢铁行业碳计量中心进展 - 该中心由中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筹建 已通过批筹评审会 [6] - 中钢安环院拥有7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研发平台 25项重要资质 累计突破600余项关键技术 [6] - 创新应用物联网 区块链等数字技术 构建"智能监测—精准分析—可信存证"的全流程数字化平台 [6] - 富氢碳循环高炉 带式焙烧球团 DRI等低碳冶金技术降碳成本经济性评价方法学研究取得突破成果 并已在钢铁企业推广应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