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10月31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收盘价51.96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39%
新华财经· 2025-10-31 17:04
2025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39,661,332吨,成交额8,785,796,587.81元。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769,929,996吨,累计成交额51,818,523,691.32 元。 今日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943,851吨,成交额43,995,377.01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588,510吨,成交额 23,714,740.00元;今日无单向竞价。 今日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532,361吨,总成交额67,710,117.01元。 | | 全国碳市场各年度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2025103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年度 或排放配额 | 开盘份 (元/吨) | | 最高价 最低价 收盘价 (元/吨)(元/吨)(元/吨) | | 流幅 | 日成交量 (吨) | 日成交额 (元) | 累计成交量 (吨) | 累计成交额 (元) | 交易方式 | | | | | | | | ...
新中港涨0.79%,成交额3802.52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958.03万
新浪财经· 2025-10-31 15:50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10月31日,新中港涨0.79%,成交额3802.52万元,换手率1.06%,总市值35.73亿元。 异动分析 碳中和+碳交易+虚拟电厂+储能 1、2023年12月25日互动易:公司把"打造成具有规模优势,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可与天然气机组相媲美的 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的区域公用热电联产企业作为发展目标。 目前公司减碳方面具体 措施主要是提效减碳和耦合减碳,提效减碳是公司通过新机组扩建和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机组热效 率、?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耦合减碳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RDF生产线已经投产,公司耦合固 废和生物质燃料锅炉改造项目即将投运,逐步耦合并加大固废和生物质燃料的比例,将降低燃料成本及 大幅降低碳排放。 区间今日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净流入242.32万958.03万174.86万78.77万283.35万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741.20万,占总成交额的5.33%。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25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25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靠近支撑位8.79, 注意支撑位处 ...
旗滨集团(601636):成本对冲价格下行,费用冲减增厚Q3业绩
财通证券· 2025-10-31 14:33
投资评级与基本数据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 当前收盘价为7.21元,每股净资产为5.08元 [2] - 公司总股本及流通股本均为26.84亿股 [2]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17.80亿元,同比增长1.55%;归母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30.90% [7]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43.87亿元,同比增长18.94%;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122.01%,同比实现扭亏 [7] - 成本端原材料纯碱价格同比下降30%,有效对冲了浮法玻璃价格同比下降12%以及光伏玻璃均价同比下降17%带来的压力 [7] - 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3.12个百分点,净利率同比提升5.1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02个百分点 [7] 行业环境与公司前景 - 行业通过联合自律减产、严格执行产能置换等方式优化供给结构,缓解价格下行压力 [7] - 碳交易体系在玻璃行业落地,碳排放成本纳入生产体系,促使高能耗中小产能出清,优化行业格局 [7]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扭亏得益于成本下降对冲价格下行,以及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长期目标考核未达成而冲减了前期确认的费用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1亿元、2.35亿元、4.1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4%、-76%、75% [7]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36元、0.09元、0.15元 [6] - 以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20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20倍、82倍、47倍 [6][7]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8.42亿元、180.33亿元、195.1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3%、13.83%、8.23% [6]
旗滨集团(601636):成本对冲价格下行 费用冲减增厚Q3业绩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30
事件:1-3Q2025 营收117.80 亿元同增1.55%;归母净利润9.15 亿元同增30.90%。Q3 营收43.87 亿元同增 18.94%;归母净利润0.25 亿元同增122.01%。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9.71/2.35/4.11 亿元,同增154%/-76%/75%,最新收 盘价对应PE 分别为20x/82x/47x。维持"增持"评级。 成本对冲价格下行,Q3 业绩同比扭亏:1)浮法业务:3Q2025 竣工同降17%,受此拖累玻璃价格同降 12%;2)光伏业务:光伏产业链竞争激烈,行业盈利承压,光伏玻璃3Q2025 均价同降17%。成本端, 原材料高位下行,纯碱3Q2025 同降30%,成本下滑对冲价格下行,加之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长期目标 考核未能达成,冲减了前期确认的费用,3Q 2025 归母同比扭亏。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地产市场超预期下滑、成本超预期上涨。 成本下行提升利润率,费用冲回增厚利润:3Q2025 公司毛利率同增3.12pct;净利率同增5.13pct,主要 系成本下降对冲价格,加之费用摊薄,进一步增厚利润。费用率方面,3Q2025 ...
新中港跌1.86%,成交额6084.80万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10-24 15:47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4日公司股价下跌1.86%,成交额为6084.80万元,换手率为1.68%,总市值为35.9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4.56万元,占成交额的0.05%,在行业中排名第38位,主力趋势不明显 [4]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为2285.42万元,占总成交额的4.6% [5] 碳中和战略与碳交易 - 公司发展目标是成为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可与天然气机组相媲美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 [2] - 公司通过提效减碳和耦合减碳措施降低碳排放,控股子公司RDF生产线已投产,耦合固废和生物质燃料锅炉改造项目即将投运 [2] - 2019年和2020年公司合计碳排放配额为264.83万吨,实际排放214.83万吨,结余50.01万吨,结余比例为18.88%,并于2021年12月出售了50万吨配额 [2] 技术发展与项目布局 - 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建设“三维虚拟电厂”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厂运行数据,提高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2] - 该“三维虚拟电厂”属于公司内部信息系统,不同于可调度电网负荷的“虚拟电厂”,但为其未来实现创造条件 [2] - 2024年1月公司公告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储能电站的建设、管理与运营 [3]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该业务收入占比95.17%,储能电力收入占比4.73%,其他业务占比0.10% [7]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4万户,较上期减少4.18%,人均流通股为19622股,较上期增加4.37% [8]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同比减少17.74%,归母净利润为6181.04万元,同比减少4.62% [8]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3.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9] 行业属性与技术分析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概念板块包括小盘、QFII持股、碳中和、增持回购、储能等 [7] -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27元,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股价靠近压力位9.07元 [6]
新中港涨3.64%,成交额8898.44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941.86万
新浪财经· 2025-10-20 16:0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上涨3.64%,成交额为8898.44万元,换手率为2.46%,总市值为36.4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76.37万元,近3日、近5日、近10日及近20日主力净流入分别为838.61万元、941.86万元、1224.38万元和950.53万元 [4][5] - 公司所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96亿元,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行业排名为22/102 [4] 技术面与筹码分析 - 公司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27元,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当前股价靠近9.20元压力位 [6]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为1530.30万元,占总成交额的5.04% [5] 碳排放与碳中和战略 - 2019年和2020年合计碳排放配额为264.83万吨,实际排放214.83万吨,结余50.01万吨,结余比例为18.88%,并于2021年12月出售50万吨配额 [2] - 公司发展目标是成为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可与天然气机组相媲美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 [2] - 公司通过提效减碳(新机组扩建和技术改造)和耦合减碳(控股子公司RDF生产线投产,耦合固废和生物质燃料锅炉改造)来降低碳排放强度 [2] 虚拟电厂与储能业务 - 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建设“三维虚拟电厂”系统,用于内部电厂运行状态的可视化、模拟和分析,为未来实现可调度电网负荷的虚拟电厂创造条件 [3]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储能电站的建设、管理与运营 [3]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收入构成中热电联产占95.17%,储能电力占4.73%,其他占0.10% [7]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4万,较上期减少4.18%,人均流通股为19622股,较上期增加4.37% [8]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同比减少17.74%,归母净利润为6181.04万元,同比减少4.62%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9]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17日,于2021年7月7日上市,主营业务是采用热电联产方式生产及供应热力产品和电力产品 [7]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概念板块包括小盘、QFII持股、碳中和、储能、增持回购等 [7]
苏州碳普惠体系两年完成碳交易14万吨
新华日报· 2025-10-19 06:06
碳普惠体系核心成果 - 苏州碳普惠体系是我国首个市场化碳普惠体系,运行两年服务企业近500家,核发碳减排量35万吨(相当于种植230万棵树),完成交易量14万吨(相当于种植90万棵树)[1] - 该体系为全球中小微企业参与碳市场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1] 体系构建与运营模式 - 体系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新加坡MVGX集团等构建于2022年,依托苏州工业园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的产业优势[1] - 采用"核查—减排—交易—认证—金融"全链条服务模式,覆盖居民节电、湿地碳汇等六大减排场景,激活分散碳资产[1] - 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碳资产全流程可追溯,创新经验被纳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5周年典型案例库[2] 市场参与与交易案例 - 体系吸引浙江、安徽、山东、四川等全国四省十地开展跨区合作[2] - 山东聊城交运集团通过体系完成首笔跨省交易,将新能源公交车低碳行为量化为904吨碳资产,其中200吨以20元/吨价格售出,实现收益4000元[2]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体系将逐步推进更多减排项目开发和低碳场景创建[2]
新中港跌1.33%,成交额3328.20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7.72万
新浪财经· 2025-10-16 15:42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6日公司股价下跌1.33%,成交额为3328.20万元,换手率为0.93%,总市值为35.5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72万元,占成交额比例为0%,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22位,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增仓 [4]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51.47万元,近10日净流入121.67万元 [5]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548.94万元,占总成交额的2.21% [5] 公司业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收入占比达95.17%,储能电力业务收入占比为4.73% [7] - 公司发展目标是成为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可与天然气机组相媲美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 [2]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储能电站的建设、管理与运营 [3]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碳中和、QFII持股、储能、增持回购等 [7] 碳中和与减排举措 - 公司2019年和2020年合计碳排放配额264.83万吨,实际排放214.83万吨,结余50.01万吨,结余比例为18.88%,并于2021年12月出售了50万吨配额 [2] - 公司减碳措施主要包括提效减碳和耦合减碳,通过新机组扩建和技术改造提高热效率及㶲效率以降低碳排放强度 [2] - 公司控股子公司RDF生产线已投产,耦合固废和生物质燃料锅炉改造项目即将投运,旨在降低燃料成本并大幅降低碳排放 [2] 技术项目与研发 - 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建设“三维虚拟电厂”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三维建模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电厂运行状态的可视化、模拟和分析,属于内部信息系统 [2] - “三维虚拟电厂”项目旨在监测电厂运行、提高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为未来实现可调度电网负荷的虚拟电厂创造条件 [2] 公司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同比减少17.74%;归母净利润为6181.04万元,同比减少4.62% [8]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9]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4万户,较上期减少4.18%;人均流通股为19622股,较上期增加4.37% [8] 技术面分析 - 公司股票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28元,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 [6] - 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9.07元 [6]
全国碳市场行情简报(2025年第167期)-20251009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0-09 22: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议缺口企业在10月底前分批逢低采购 [4] - 强制流通配额耗尽节点或成碳价反转现实支撑,预计10月耗尽,但Q3可能出现碳价反转迹象 [4] - 9月起重点排放单位制定交易计划,强制流通配额加速释放,碳价或承压运行;10月底履约压力显现、配额释放接近尾声,碳价可能进入回升阶段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国碳配额(CEA)现货行情 - CEA19 - 20收盘价65.00元/吨,涨跌幅0.00%;CEA21收盘价59.00元/吨,涨跌幅0.00%;CEA22收盘价60.00元/吨,涨跌幅0.00%;CEA23收盘价52.48元/吨,涨跌幅 - 2.11%;CEA24收盘价53.38元/吨,涨跌幅 - 3.52% [6] - CEA21新旧价差 - 6.00元/吨,CEA22新旧价差1.00元/吨,CEA23新旧价差 - 7.52元/吨,CEA24新旧价差0.90元/吨 [6] - CEA23大宗成交均价59.16元/吨,CEA24大宗成交均价58.46元/吨 [6] - CEA23总成交量27.75万吨,CEA24总成交量331.78万吨;CEA23挂牌协议成交量10.19万吨,CEA24挂牌协议成交量94.74万吨;CEA24大宗协议成交量237.05万吨 [6][7] 全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信息 - 成交均价68.00元/吨,涨跌幅 - 10.80%,成交额20.40万元,成交量0.30万吨,累计成交量318.71万吨 [8] 今日行情 - CEA主力标的跌幅扩大,挂牌104.9万吨,大宗254.6万吨 [11] - CCER挂牌协议成交量0.30万吨,成交均价68.00元/吨( - 10.80%) [11]
全国碳市场行情简报(2025年第166期)-20250930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30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节前成交活跃度下滑,主力标的继续下探,建议缺口企业在10月底前分批逢低采购[2] - 9月起重点排放单位制定交易计划,强制流通配额加速释放,碳价或承压运行;10月底履约压力显现、强制流通配额释放接近尾声,碳价可能进入趋势性回升阶段[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 - CEA主力标的转跌,挂牌58.5万吨、大宗116.5万吨;CEA19 - 20收盘价65元/吨,涨跌幅0%;CEA21收盘价59元/吨,涨跌幅0%;CEA22收盘价60元/吨,涨跌幅0%;CEA23收盘价53.61元/吨,涨跌幅 - 4.06%;CEA24收盘价55.33元/吨,涨跌幅 - 1.02% [2][5] - CCER挂牌协议成交量1.89万吨,成交均价76.23元/吨,涨跌幅5.81%,成交额143.87万元,累计成交量318.41万吨 [2][7] 策略 - 建议缺口企业在10月底前分批逢低采购,强制流通配额耗尽节点或成碳价反转支撑,预计10月耗尽,但预期交易可能使Q3出现碳价反转迹象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