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膜
icon
搜索文档
618大促,即时零售是变量还是主角?
36氪· 2025-05-29 07:31
用户心智迁移 - 即时零售通过"分钟达"服务切入用户决策路径,成为订单归属博弈中的前置选项[1] - 用户在高频日用品消费中更倾向于选择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服务,而非等待次日达或更长时间的传统电商[2] - 大学生群体通过外卖平台完成日用品即时补货,形成"顺手下单"新习惯[2] 平台战略调整 - 淘宝提前至4月29日上线"闪购"频道,京东5月10日推出"秒送"频道,美团5月6日启动"品牌闪购合伙人计划",均将即时零售作为618前哨战核心武器[8] - 美团闪购618首日带动浙江酒连锁品牌久加久销售额突破1100万,北京仟禧名酒行订单量增长86倍[9] - 平台将即时零售从"节后补充"升级为"大促引流主力",配送速度成为价格战之外的核心竞争力[9] 品类覆盖边界 - 即时零售最适配高频、标准化日用品(洁面乳、纸巾、牙膏等)和部分3C主流机型[10] - 大件家具、定制化商品因履约成本高难以覆盖,时尚服饰因SKU复杂、退换率高仅能小规模参与基础款[11][12] - 即时零售在日用品领域接管决策入口,但无法替代大促全品类需求[14] 大促节点重构 - 618从"单日爆发"转变为"年度节奏锚点",平台通过提前布防抢夺用户决策起点[15][16] - 补贴提早上线、闪购提前登场,用户完成多轮"顺手下单"不再等待618当天[15] - 竞争焦点从让利幅度转向谁能更早嵌入用户生活场景[17] 行业趋势演变 - 价格战卷无可卷,传统补贴失效倒逼平台开辟即时零售"第二战场"[3] - 同一商品在不同平台呈现多种价格、发货渠道与时效并行的新格局[6] - 即时零售推动电商大促从集中爆发向长周期运营转型[16]
新华社经济随笔:“一张膜”畅销海内外的启示
新华社· 2025-05-09 23:54
新华财经北京5月9日电(记者张辛欣、唐诗凝、周圆)近日闭幕的广交会上,一则新闻引人关注:一家 中国手机膜企业在5天参展中,现场完成1000多万元交易额,来自更多国家的订单已在路上。据介绍, 这家企业的钢化膜产品占据全球市场30%的份额,凭借"一张膜",已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 人"。 一张好膜供全球。记者调研发现,中国的手机膜产品畅销海内外,有的企业年产销高达6亿片;从裸眼 3D膜到液态纳米膜,推陈出新的速度超乎想象,售价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一些手机膜品类在各大 电商平台销量数以百万计,广受海内外消费者的好评。 手机膜的"膜力"蕴藏着发展"魔力"。不起眼的小商品孕育出大市场,其背后逻辑引人深思。 手机膜研制需要多少工序,就意味着涉及多少行业。有的手机膜产品辐射上下游企业达500多家。正是 各环节齐头并进、产业链协同创新,"一张膜"才能精准适配市场需求,"小买卖"才能做成"好生意"。安 徽太湖、湖南永州……一些地方依托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分工打造"膜都",由此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 力。 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添彩",主导产业带动关联产业壮大。"一张膜"打开数百亿元产值的市场空间,离 不开手机产业的牵引带动。 ...
从生产车间到贸易港口,面对关税挑战的中国外贸人底气从何而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7 16:32
明意湖集团董事长 李洪梅:每年生产销售六亿片,不起眼的一个手机膜也是个大产业。 高清、磨砂、防窥、镜面、3D裸眼……广州小店里的手机膜涵盖了数百种型号,设在湖南的生产线还在根据市场动态随时出新。李洪梅当初选择这个赛道 时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头扎进去20年,如今,她带领的团队已经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还为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产手机生产配套产品。 李洪梅告诉记者,一张手机膜至少21道工序,21道工序就意味着产业链至少涉及21个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全产业链各环节齐头并进,才托举起自己 的产品,如今畅销欧美、东南亚和非洲等,目前,她的手机钢化膜产品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30%的份额。 5月5日,第137届广交会落下帷幕。在美国关税扰乱全球贸易规则的背景下,这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 与韧性,也再次坚定了中国企业自己的信心。从生产车间到贸易港口,看面对关税挑战的中国外贸人底气从何而来? 年产6亿片 手机膜背后有大市场 在广州荔湾区西堤二马路上一间不起眼的店面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英语、阿拉伯语无缝切换的李洪梅,正在通过一张手机膜与世界链接。 李 ...
手握主动权破浪前行 从生产车间到贸易港口看中国外贸人底气
央视网· 2025-05-07 13:21
央视网消息:5月5日,第137届广交会落下帷幕。在美国关税扰乱全球贸易规则的背景下,这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不仅让 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也再次坚定了中国企业自己的信心。从生产车间到贸易港口,看面对关税挑战的中国外贸人底气从何而 来。 在广州荔湾区西堤二马路上这间不起眼的店面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英语、阿拉伯语无缝切换的李洪梅,正在通过一张手机膜与 世界链接。 高清、磨砂、防窥、镜面、3D裸眼……广州小店里的手机膜涵盖了数百种型号。而设在湖南的生产线还在根据市场动态随时出新。 李洪梅当初选择这个"赛道"时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头扎进去20年。如今,她带领的团队已经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还为华为、小米、 OPPO、VIVO等国产手机生产配套产品。 企业负责人李洪梅介绍,一张手机膜至少21道工序,21道工序就意味着产业链至少涉及21个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全产业链各环节齐头 并进,才托举起自己的产品。如今,畅销欧美、东南亚和非洲等,目前,她的手机钢化膜产品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30%的份额。 李洪梅表示,不存在受制于人,因为他们有话语权。比如这个玻璃,他们说要0.4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