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配件
icon
搜索文档
500块的手机壳,谁在买单?
36氪· 2025-08-13 18:22
公司发展历程 - 2011年由设计师吴培燊创立Casetagram App,提供Instagram照片定制手机壳服务[4] - 2014年更名为CASETiFY并转型专注手机配件业务[4] - 2021年销售额达1.2亿美元(约8.5亿人民币),同年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4] - 2022年入驻天猫首日销售额超百万元,年均销售手机壳超300万件[4] - 2024年销售额突破36亿元,2025年目标30亿美元(215亿元)[14] 商业模式与产品策略 - 产品定价400-700元,定位高端市场[5] - 采用专利QiTech™、EcoShock™等材料技术,宣称通过上千次防跌测试[18] - 拥有超30万款SKU,涵盖手机/平板/电脑配件及联名款[20] - 建立设计师平台吸引全球投稿,采用销售分佣机制[20] - 通过明星带货(梅西/BLACKPINK等)+IP联名(卢浮宫/鱿鱼游戏)营销[24] 市场表现与用户画像 - 2022年营收21亿元,售出1500万个手机壳[14] - 核心用户包括追星群体(购买明星同款)和忠实粉丝(年均消费过万)[9] - 衍生二手交易活跃,社交平台出现手机壳摆摊帖(单帖互动超4000条)[14] - 代购渠道以68折-88折价格月销过万,主要通过会员卡和拼单模式运作[11]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超1000亿元[28] - 高端竞品包括Wildflower(艺术联名)、PopSockets(支架设计)、PITAKA(芳纶纤维)等[28] - 手机厂商如苹果/华为推出100-400元自有品牌手机壳[29] - 仿品问题严重,直播平台存在20元仿款冲击市场[34] 争议与挑战 - 被质疑材质性能溢出,TPU材料即可满足军用级别标准[18] - 代工成本不足20元的产品终端售价达500元[19] - 2023年陷入抄袭dbrand设计的争议并下架相关产品[22] - 营销过度引发消费者反感(如向测评博主赠送两箱产品)[25] - 用户反馈近年品控下滑(印花脱落、开胶)且均价上涨[9]
500块的手机壳,谁在买单?
创业邦· 2025-08-12 19:18
定焦One . 深度影响创新。 来源丨定焦One(ID:dingjiaoone) 作者丨李梦冉 编辑丨魏佳 以下文章来源于定焦One ,作者定焦One团队 图源丨Midjourney 一个手机壳,想在2025年撬动百亿市场。 这又是一个把兴趣做成生意的故事。 2011年, 设计师出身的香港人 吴培燊拿到最新款iPhone4 S 后,苦于没有找到合心意的手机壳, 于是 创立了一个名叫Casetagram的App,用户可通过下载ins 照片定制手机壳,生意由此起步。 一次偶然的爆单让吴培燊意识到这桩生意的巨大潜力,2014年 Casetagram更名为 CASETiFY, 专 做手机配件。 一个 看似简单的需求,最终 催生出年销 售额过 亿美元的 品牌 。 2021 年 , CASETiFY 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约8.5亿人民币),同年获得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 资。 次年年初 ,CASETiFY入驻天猫商城, 开业首 日销 售额超 百万 元 。 吴培燊曾 对外 透露,CASETiFY年均手机壳销售超300万件,成立10年 来 每年都保持倍数式增 长,并持续保持盈利, 两位创始人甚至定下了 2025年销售额30亿 ...
注意!使用这类手机壳,等于天天拿着“毒源”在手上→
新华网财经· 2025-07-11 16:1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手机壳行业准入门槛极低 仅需购买模具即可批量生产 大量小作坊为压缩成本使用回收塑料 工业级染料及违规廉价助剂 [3] - 部分商家回收医疗废料 电子垃圾等"垃圾塑料"进行加工 成品携带塑化剂 多环芳烃 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4] - 电商平台销量靠前的"9.9元包邮"手机壳普遍存在拆封后散发浓烈塑料味问题 使用一个月后异味仍难消散 [2] 产品安全风险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显示 部分低价手机壳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上限30倍 [10] - 使用工业胶水导致甲醛 苯系物超标 长期接触有慢性中毒风险 [11] -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儿童发育异常 成年人生殖系统受损 [6][7] - 多环芳烃具有强致癌性 易通过皮肤接触蓄积 引发基因突变 [6] 消费者选购建议 - 优先选择液态硅胶或TPU材质 这类产品通常无异味且软韧性强 [14] - 认准3C认证及国标《手机壳套通用技术要求》 包装注明食品级硅胶等材质信息的产品更安全 [17][18] - 避免购买外观花哨 毛茸茸且低价产品 轻微塑料味通风后可消散的属于可接受范围 [19] - 即使正规产品也需定期更换 因磨损老化可能导致有害物质释放 [21] 市场管理缺陷 - 手机壳未被列入强制性认证商品目录 大量"三无"产品通过电商渠道流通 消费者难以通过网页判断材质真实性 [13] - 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如标注"环保材料""无毒无味"等误导性信息 [13]
从生产车间到贸易港口,面对关税挑战的中国外贸人底气从何而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7 16:32
广交会成果与外贸信心 - 第137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展现中国经济活力与韧性 [1] - 中国企业面对美国关税挑战表现出坚定信心,通过产业链优势和创新应对压力 [1][20] - 广交会平台与政府支持(如海关政策宣讲)为企业提供合作信心,形成"合心合力"氛围 [10][14][16] 手机膜产业链案例 - 明意湖集团年产6亿片手机膜,产品涵盖数百种型号,占据全球市场30%份额 [3][5][7] - 手机膜生产涉及21道工序,辐射50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7][18] - 公司为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配套,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5][7] - 广交会5天参展完成1265万元人民币交易额,新增中亚5国客户订单 [18] 供应链自主与技术突破 - 手机膜产业链从无到有实现全环节国产化,玻璃厚度等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8][10] - 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如动态更新生产线)保持竞争力,体现"工匠精神"优势 [5][20] - 行业以时间换空间强化内功,形成"制造大国不可替代"的竞争壁垒 [20] 南沙港物流网络建设 - 2024年南沙港进出口货运量6350万吨,同比增长18%,航线网络覆盖167条外贸航线 [36][39] - 重点布局"一带一路"国家航线(148条)和RCEP航线(96条),部分航线处于爆仓状态 [39] - 日本客户仓储需求从2万平米增至4万平米,反映对中国制造产品信心增强 [34] - 首创跨境电商"一站式"监管模式,海运退回+空运送达处理全球退货,连续五年保税业务全国第一 [43][45] 高端制造出口结构 - 南沙港出口以汽车、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新能源车在"一带一路"市场需求旺盛 [36][37] - 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如海外仓)缓冲关税影响,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45][46]
研判2025!中国手机配件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历程、细分市场现状、竞争格局、重点企业以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朝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2 09:16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手机配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产业链完善,历经不同发展阶段,当前呈现技术驱动、场景细分、渠道融合特征,未来将朝着市场需求分层与细分化、品牌化与全球化、个性化与定制化方向发展 [1][7][23] 手机配件行业定义及分类 - 手机配件是为增强、扩展或保护手机功能设计的附加设备或组件,可提升实用性、美观性或安全性,满足多样化需求 [2] 手机配件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涵盖原材料供应到终端消费,上游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及技术研发;中游由制造商主导,负责组装、质量控制与品牌运营;下游聚焦销售与渠道拓展,还有配套服务保障运营效率 [4] 中国手机配件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历经二十余年,从粗放式起步到成熟创新,早期以OEM/ODM代工为主;智能手机普及后进入爆发期;增速放缓后进入洗牌期;当前5G与AIoT驱动智能化、场景化,未来有新机遇 [7] 中国手机配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1791.5亿元,同比增长2.1%,2024年约为1854.5亿元,涵盖多品类,在全球占重要地位 [9] - 手机更新换代带来新需求,科技发展推动新兴品类涌现,促进市场规模增长 [10] - 2023年手机膜市场规模约280亿元,同比上涨4.9%,2024年约300亿元,同比增长7.1%,钢化膜和水凝膜受消费者喜爱 [12] - 2023年数据线市场规模约486.25亿元,较2022年增长25.65亿元,2024年约502.1亿元,数据线使用频率高,市场份额大 [13] 中国手机配件行业产业链下游分析 - 2019 - 2022年手机出货量波动下降,2023年以来回升,2024年达3.14亿部,同比增长8.7%,2025年1 - 2月约0.47亿部 [16] - 手机出货量影响配件需求规模,手机技术创新推动配件技术创新 [16] 中国手机配件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 行业形成多层次竞争格局,头部企业与新兴势力分化明显,呈现“技术驱动、场景细分、渠道融合”特征 [18] - 绿联科技全品类布局、全球化渠道,占据中高端市场,2023年营收48.03亿元,同比增长25.09%,2024年1 - 9月营收43.06亿元,同比增长28.47% [18][19] - 杰美特科技深耕手机保护壳细分领域,2023年营收6.76亿元,同比减少5.93%,2024年1 - 9月营收5.58亿元,同比增长19.36% [18][21] - 时商创展以年轻化定位切入市场,依托磁吸生态等产品和直播电商红利抢占用户心智 [18] - 品胜电子依托线下渠道和充电类配件基础盘拓展海外市场,但面临品牌老化挑战 [18] - 简皆科技聚焦细分场景,以轻量化运营和精准营销实现弯道超车 [18] 中国手机配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市场需求分层与细分化,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差异明显,市场拓展至多领域,企业需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23] - 品牌化与全球化,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4] - 个性化与定制化,消费者追求体现个人品味的配件,企业需加强研发创新,提供定制化服务 [25]
手机壳卖到数千上万元,知名品牌遭质疑,母公司年收入一度突破3亿美元!周杰伦、权志龙、朴彩英等明星都用过……
新浪财经· 2025-03-23 09:17
公司概况 - CASETiFY品牌创立于2011年,主打个性化手机壳及配饰,产品单价区间为300~500元,高端限定款可达上万元[3] - 2022年母公司收入突破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7亿元),2021年创始人透露有上市计划[4] - 通过明星联名策略(如周杰伦、权志龙等)塑造高端形象,但面临仿品泛滥问题,电商平台仿品价格低至个位数[7][8] 商业模式与争议 - 核心商业模式为IP设计驱动,联名系列涵盖87个热门IP(如DIESEL、可口可乐、哈利波特等),联名款价格可达4000元至上万元[18][19] - 2023年陷入抄袭争议,被指控"像素级复刻"竞品设计,相关产品全平台下架[9] - 近期因测评博主风波引发消费者质疑利润空间,小红书话题登热点TOP3[2][7] 行业数据与竞争格局 - 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2022年达999.11亿元,中国占154.76亿元,预计2028年全球规模将增至1290.68亿元[19] - 可比上市公司杰美特(SZ300868)2020年智能手机保护类产品毛利率34.45%,自有品牌业务毛利率达51.88%[13][14] - 杰美特2023年自有品牌业务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54.67%,其子品牌"决色"手机壳售价69~388元[15][16] 专家观点 - 行业具有"口红效应"特征,消费者需求持续旺盛,高价源于设计溢价而非功能[5][20] - 分析师认为30%净利润率合理,但联名款高价易引发消费者不满[19] - 行业护城河依赖设计创新能力,但设计师流动性可能影响长期竞争力[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