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协同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市领导会见“2025长沙国际采购暨产业协同创新会”中外企业家代表
长沙晚报· 2025-11-12 10:21
活动概况 - 长沙于11月10日举办“2025长沙国际采购暨产业协同创新会” [1] - 活动旨在搭建供需平台、促进产业互补、提升城市营商环境 [1] - 活动吸引了30个国家(地区)的390多名国际采购商、供应商、服务商参加 [2] 参与方分析 - 参会者包括来自美国、意大利、比利时、阿联酋等国家的工商代表 [2] - 国内参会专家及企业家来自上海、广州、武汉、苏州等地 [2] 政策与战略导向 - 长沙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政策方向 [1] - 政策目标为提升服务企业的实效性、协同性和国际性 [1] - 活动核心目标是推动参会各方在“买全球”和“卖全球”中实现互利共赢 [1]
“长沙经贸朋友圈”持续扩容!2025长沙国际采购暨产业协同创新会启幕
搜狐财经· 2025-11-10 22:57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产业协同创新,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的深度融合 [1] - 共吸引近800家中外企业及机构参与,包括来自30个国家(地区)的390多名国际采购商、供应商和服务商 [1] - 通过全球采购趋势解读、项目签约、企业路演及供需对接等形式精准高效匹配产销需求 [1] 区域合作与战略联动 - 长沙市贸促会与海口市、三亚市贸促会签署合作协议,共享自贸港红利并共拓国际市场 [3] - 长沙先进制造与海南开放政策形成互补,为两地企业打开全新国际通道 [3] - 今年长沙市贸促会还与长春、福州、承德等地贸促机构合作,强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海西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的资源共享机制 [5] - 合作标志着地方贸促优势互补格局形成,长沙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的作用凸显 [5] 企业出海支持体系 - 活动关注构建可持续可信赖的合作环境,企业安全合规出海成为关键议题 [6] - 长沙启动“服务企业出海行动”,提供市场准入、法律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系统性支持 [6] - 发布覆盖咨询、税务、法律、金融、物流等十大关键领域的服务商名单,打造高标准专业服务生态 [6] - 同步发布第二批国际采购专家库名单,涵盖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等领域专家,提供采购标准制定及技术匹配指导 [6] 产业协同与专业合作 - 活动引入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易贸汽车科技等专业机构参与,实现强强联手 [7][9] - 东浩兰生是进博会、工博会等重要国际展会的承办机构,易贸汽车是覆盖新能源、智能网联的专业平台 [9] - 合作标志长沙贸促服务从“搭台”转向“深耕”,为“数智化与AI”、“航空航天”等核心模块提供精准产业落地服务 [9] - 通过绑定懂产业、懂科技的专业力量,加快铺开以长沙为中心的开放网络,拓宽湘品出海及全球资源入湘路径 [9]
2025长沙国际采购暨产业协同创新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11-10 22:05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长沙国际采购暨产业协同创新会,吸引了近800家中外企业及机构参与,总参与人数约1000人 [1] - 活动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30个国家(地区)的390多名国际采购商、供应商及服务商 [1] - 大会发布了《2025—2026年国际采购需求订单》,包含220余条采购信息 [1] 产业领域 - 采购需求主要集中于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检验检测、新材料、储能装备等重点领域 [1] 战略意义 - 该活动是长沙连续第三年为全球企业搭建的国际贸易合作平台,旨在促进直采对接、降本增效 [1] - 活动聚焦于产业生态优化升级,深化全球性及区域性产业合作与投资对接 [1] - 长沙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并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1]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9城15.9万亿GDP如何“破圈”创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9 16:42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总体概况 -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是贯穿长三角黄金腹地的创新走廊,涵盖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9个城市 [1] - 该区域2024年GDP总量突破15.9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11.8%,占长三角经济总量48%,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上市科技公司高度集聚 [3] - 9城主政者齐聚,共商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将庞大经济体量转化为协同创新的倍增效应 [1] 南京市产业布局 - 南京加快构建“4+6”产业体系,“4”指人工智能和软件、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四大攻坚产业,“6”指集成电路、智能电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低空经济和航空航天 [3] - 南京已有6个产业突破2000亿级,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有望突破万亿元,智能电网有望突破5000亿元 [4] - 软件和信息服务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并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十多个重点领域实施“一业一策” [4] 无锡市产业布局 - 无锡形成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四大核心地标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四成 [4]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三、全球百强城市第十五位,封装测试领域位列全国第一 [5] - 作为国家唯一的物联网先导区,无锡集聚超3500家产业链企业,物联网产业正成为“AI回归物理世界”的数字底座 [5] 常州市产业布局 - 常州制造业基本盘稳健,去年实现工业收入2.2万亿元,工业产值1.8万亿元 [6] - 产业布局由“1028”体系引领,即打造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条重点产业链,新能源产业去年产值高达8500亿元,形成“发、储、送、用、网”完整生态闭环 [6] - 构建“6+X”未来产业体系,“6”包括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新兴储能、合成生物、先进材料及化合物半导体,“X”代表低空经济、脑机接口、氢能等,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 [6] 苏州市产业布局 - 苏州去年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国第二、全球前列,拥有覆盖35个大类、171个中类及575个小类的全球最齐全制造业产业链 [7] - 形成“1030”先进制造业与“1840”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占比已突破50% [7] - 在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深度布局,汇聚43家无人机整机及超过30家具身机器人整机企业,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位居全国第四 [7] 南通市产业布局 - 南通产业特色归纳为“一船一电两高两新”六大集群,“船”指船舶海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造船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电”指规模达26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 [7] - “两高”为高端纺织(年产约12亿件)和高端装备,“两新”为新能源(海上风电、LNG接卸量均居江苏第一)和新材料 [8] - 目标在“十五五”期末,将上述六大集群全部打造为3000亿级的产业板块 [8] 镇江市产业布局 - 镇江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四大产业集群,“十五五”期间规划港口经济、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三大未来方向 [8] - 已成为大飞机产业链关键一环,C919内饰件的90%以及50%的铝材和复合材料结构件为“镇江制造” [8] - 在贡献全球70%镜片产能基础上推动“眼镜+AI”,并在脑机接口、智能农机等领域形成全国影响力 [8] 泰州市产业布局 - 泰州产业特色为“大海新晨”,“大”指规模即将突破400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拥有全国首个医药类国家高新区 [9] - “海”指造船与海工,年造船量超千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十分之一以上,“新”涵盖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产值超1500亿)、新能源及新智造 [9] - “晨”代表面向未来的晨光产业,在合成生物、人工智能、氢能等领域进行前沿布局,形成“8+13+X”现代化产业体系 [9] 上海市普陀区产业布局 - 上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总产出规模已超过1.8万亿元 [10] - 普陀区形成“南中北”空间与产业布局:南部打造苏河水岸经济带,发展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中部建设海纳数字小镇,聚焦数字经济;北部发展桃浦智创城,成为上海辐射服务沿沪宁产业带的重要枢纽 [10] 区域协同发展路径 - 各城市建议在信息通信、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电网、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和大飞机产业等重点领域推进合作 [11] - 提出从规划层面提高工作系统化程度,增强操作协同性,策划更多标志性成果,实现“合作大于竞争”,形成“长板对长板”的最大优势 [12] - 建议推动城市间产业“互补共赢”,打造“链式”生态体系,形成更紧密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政府应找准服务定位,打破行政壁垒 [13] - 强调利用上海和苏南的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应用场景和产业需求,发挥成本洼地、物流优势,加强交通、产业和生活协同 [14] - 上海和普陀可凭借在专业服务业(如科研、工业设计、供应链、物流、营销、金融)的优势,为沿沪宁城市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15]
AI 驱动 智链未来炸裂登陆 CPCA 展会,带你沉浸式解锁产业智能化革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5 11:19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AI驱动 智链未来”,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电子电路与半导体产业变革 [1] - 论坛将于2025年10月28日13:30-16:30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6号馆1号论坛区举行 [1][17][25] - 论坛由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与半导体行业观察(Semi-insights)联合主办 [1][12][23] 核心议题与演讲内容 - 议题一:探讨中国技术在海外云计算与AI应用领域的发展,由香港浪潮云服务高级战略销售总监张晟彬分享 [3][19] - 议题二:分析AI如何从数据智能演进至决策智能,推动制造业降本增效,由赛美特信息集团市场总监周秋艳分享 [4][20] - 议题三:讨论AI原生架构下存储技术的未来发展与机遇,由深圳市领德创科技品牌市场总监刘颖分享 [5][20] - 议题四:阐述AI驱动的研发创新与共享设计新路径,由深圳市造物数字工业科技副总经理郑汉明分享 [6][21] - 议题五:介绍毫米波无线隔离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由德氯微电子商务拓展总监黄亨丰分享 [7][21] - 议题六:解码先进封装全流程EDA如何通过STCO路径赋能AI芯片算力重构,由硅芯科技产品市场总监赵瑜斌分享 [9][22] - 议题七:解析PCB企业出海运营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由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毛智分享 [10][22] 主办方背景 - 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是电子电路领域的权威机构,拥有数十年行业经验与扎实资源 [16] - 半导体行业观察(Semi-insights)是半导体领域的专业洞察平台,以深度报道和前沿研究见长 [16]
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将在枣庄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10-11 19:20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将于10月22日至23日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新能源·新动力·新未来” [1] - 大会举办地点为山东枣庄 [1] 大会参与方 - 大会将汇聚新能源电池及关联产业链领域的头部领军企业 [1] - 参与方覆盖技术研发、整车制造、能源服务、智能科技、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 [1] - 大会集结国内顶尖科研院所与知名高校核心专家学者 [1] 大会目标 - 链接沟通渠道,打破产业壁垒,促进生态共荣 [1] - 共促“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推产业协同创新 [1] - 促成强强战略合作 [1]
iTherM 2025十大亮点,全景呈现热管理产业新格局
DT新材料· 2025-09-29 00:03
行业定位与发展趋势 - 热管理正成为新能源、半导体、数据中心、汽车与低碳经济等领域协同创新的隐形核心 [2] - 传统会议模式难以满足产业链对政策解读、科学前沿、材料突破与应用落地的多维度需求 [2] - iTherM平台定位为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高效率价值服务平台 [2] - 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以跨界协同产业共赢为宗旨 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智慧网联等优势产业集群 [3] 大会规模与历史数据 - 预计展览面积达20,000㎡ 汇聚350+家国内外热管理产业链核心企业 [4] - 预计吸引2,000+位专业参会代表与数万人次观众 [4] - 上届大会吸引10,000+专业观众和1,500+名参会嘉宾 覆盖动力电池储能数据中心功率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重点行业 [4] 参展企业阵容 - 国际代表包括Honeywell、Henkel、3M、Dow、德莎胶带、瓦克化学、信越化学、积水化学、铟泰科技、维谛技术、BOYD、英伟达、英特尔、施耐德等 [7] - 国内代表包括瑞声科技、领益智造、立讯精密、鸿富诚、飞荣达、阿莱德、中石伟业、思泉新材、天脉科技、深圳德邦、博恩实业、威铂驰等领先企业 [7] - 打造热管理产业一站式交流平台 助力企业发现合作机遇把握行业最新趋势 [7] 买家资源与对接机制 - 预计吸引数千名专业买家来自比亚迪、华为、小米、一汽、上汽、北汽、OPPO、VIVO、荣耀、中兴、大疆、海康威视、美的、格力、LG、海尔、美团、字节、浪潮、宁畅、阿里云、华为数字能源、腾讯等终端企业 [9] - 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数据中心功率器件消费电子等热门应用供应链 [9] - 提供VIP买家专享通道 通过定向邀约商务配对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9] 学术交流与专家阵容 - 邀请100+热管理领域专家包括李保文、罗小兵、曹炳阳、封伟、虞锦洪、林正得、陈林、曾小亮、蔡金明、张国庆、张正国、淮秀兰等 [11] - 聚焦热科学芯片及封装热管理动力电池散热液冷系统功率器件热管理储能与数据中心应用等核心议题 [11] - 联动顶尖学术机构和行业研究组织 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案例 [11] 专题论坛设置 - 举办20+多维度专题同期论坛 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技术专家企业高管投资机构及政府园区代表 [13] - 分享前沿科研成果创新技术应用及产业化案例 [13] - 覆盖动力电池散热液冷技术功率陶瓷储能系统数据中心与消费电子应用等领域 [13] 展览区域规划 - 全面升级展览结构 设置六大展区覆盖热管理材料-部件-系统-验证-装备全路径协同 [14] - 首设四大应用端展示专区 聚焦当前最具热度与挑战的典型应用场景 [14] 预热活动安排 - 在3月4月及7月分别举办第二届相变材料创新与应用论坛第二届先进热管理陶瓷论坛液冷技术创新与应用论坛 [17] - 吸引高校科研团队行业专家及企业技术负责人参与 围绕前沿技术工程方案与产业化应用展开深度讨论 [17] 产品展示维度 - 打造全链条多维度产品与解决方案展示平台 覆盖导热材料界面材料散热模组液冷装备到整机系统应用的完整生态 [19] - 设置应用场景模拟与工程案例展区 展示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数据中心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落地应用 [19] 产业实践与资本对接 - 组织参会代表走进热管理领域标杆企业与产业园区 实地考察生产线实验室和应用场景 [21] - 开设创新成果展示区 重点展示高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科研突破与工程化进展 [23] - 关注投融资与创业项目对接 邀请产业资本投资机构与创业团队面对面交流 [25] - 聚焦创新材料液冷装备功率陶瓷电池热管理数据中心系统集成等方向 [25]
政策助力汽车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04:17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向电动化 智能化发展 AI技术驱动汽车从代步工具向超级智能体转变[1] - 车规级MCU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23年全球MCU市场规模309亿美元 2024年达338亿美元 预计2025年将达370亿美元[2] - 芯片行业呈现架构升级加场景垂直化双轨演进态势 中国车规级MCU国产化率提升至18%[2] - 汽车芯片分为控制 计算 传感 通信 存储 安全 功率 驱动 电源管理和其他共10类 涵盖动力系统 底盘系统 车身系统 座舱系统和智驾系统5个应用场景[1] - 汽车芯片对环境适应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严苛 应用场景特殊[1]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 - 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对高端制程车用大算力芯片的支持政策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规范产业竞争秩序[1]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 - 行业预计2025-2030年市场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3] 企业业绩表现 - 兆易创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5% 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3%[2] - 兆易创新推出M7单核产品 成立汽车事业部加强汽车MCU资源投入[2] - 中微半导上半年汽车电子芯片产品营业收入1735.27万元同比增长89.4%[3] - 中微半导数十款车规级产品进入赛力斯 吉利 长安 红旗等主流车企供应链[3] - 国芯科技上半年汽车电子芯片业务收入4915.36万元同比增长63.81%[3] - 国芯科技形成12条汽车电子芯片产品线布局[3] 技术研发进展 - 中微半导新一代大资源 高算力 高性能M4 RISC-V车规级产品已研发投片 将满足汽车域控制应用需求[3] - 自主编译器 调试器等工具链加速完善 自主可控汽车操作系统 中间件和基础软件已与国产芯片开展适配[3] 生态协同发展 - 行业通过开源共建 建立生态协同等方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1] - 汽车芯片产业面临生态协同不足 核心技术待突破 商业模式待验证等瓶颈[4] - 构建统一平台等开源共建模式能推动产业协同 避免重复研发 优化创新配置 加速技术迭代与生态共建[4] - 需充分发挥央企引领作用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通过以用促建模式推进产业发展[4] - 车规级芯片需通过一体化支持实现与产业生态深度融合和成熟落地[4]
泉城论道,共启新程——2025 齐鲁时尚大会赋能产业价值跃升
齐鲁晚报网· 2025-08-22 17:23
大会背景与定位 - 2025齐鲁时尚大会于8月22日在济南铂尔国际酒店开幕 主题为"'济'遇未来 '城'就时尚" 由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和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政府主办 是2025济南时装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大会旨在推动济南城市形象升级、产业转型和文化输出 助力济南迈向国际时尚之都 [1] 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 - 山东是万亿级纺织强省 产业基础雄厚 政府通过"链长制"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3]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纺织业和服装业增加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 泺口服装城实现从批发市场向全产业链平台跃升 培育300余个齐鲁文化特色品牌 [2] 文化赋能与IP打造 - 济南深挖泉水文化 打造"一年四季泉在泉城"IP及"泉锦鲤"动漫形象 推动文化与时尚深度融合 [2] - 城市IP时尚化需"守正创新" 将趵突泉、李清照等历史符号转化为设计语言 并通过沉浸式体验、跨界联名贴近大众 [4] - IP是城市竞争新维度 济南需联动美妆、宠物等产业跨界融合 借力新媒体和大数据持续输出 [4][5] 产业创新与实践案例 - 服饰成为文旅融合新支点 催生服饰租赁、智能穿戴等新业态 未来需聚焦环保与智能创新 [5] - 杭州9意法通过百余家单位协同构建生态圈 迪尚集团以产教融合解决人才短板并搭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 洛口服装城着力功能升级打破信息壁垒 [6] - 时尚产业本质是"文化为魂、技术为器"的生活方式创新 需强化审美人才培养、IP保护及产学研协同 [6] 战略方向与未来规划 - 济南提出三方向发力:深挖泉城文化融合传统与时尚、打造特色品牌拥抱产业创新、共筑时尚发展高地 [2] - 山东工艺美院强化人才培养 迪尚深耕工装时尚与产教融合 杭州义坊推进产学研协同 洛口服装城打造跨代际品牌 [6] - 大会为产业升级、城市文旅和商贸合作注入新动能 助力济南打造全国时尚新高地 [2][3]
抱团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行业协会永磁电机分会正式成立
内蒙古日报· 2025-08-20 22:24
行业组织成立 - 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行业协会永磁电机分会正式成立 标志着稀土永磁电机产业进入抱团发展和协同创新阶段 [1] - 分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 表决通过会长 副会长 秘书长等负责人人选并举行授牌仪式 [3] - 17家电机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包括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 内蒙古北方嘉轩科技 包头长安永磁电机 包钢集团电气等企业 [5] 战略发展方向 - 分会将推动政策落地与产业链协同 强化创新驱动引擎 构筑行业共赢发展平台 [5] - 分会致力于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推动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产业集群培育 深化行业服务职能 [6] - 分会旨在凝聚企业力量 发挥属地原材料优势 形成发展合力 补齐短板突破瓶颈 加速产业创新升级 [6] 产业现状分析 - 永磁电机是稀土最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是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主攻方向 [6] - 包头稀土磁性材料产业已具规模 但永磁电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