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银行10.0
icon
搜索文档
探访“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银行“深耕”科技赋能 金融科技平台“发力”AI金融智能体
经济观察网· 2025-06-20 18:31
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 - 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在上海举办,展示AI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成果,金融机构借助AI大模型构筑竞争壁垒 [2] - 行业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 [2] - 中国银行以"数创融通"为主题,展示航运直通车、智企司库等数字化服务,科技金融贷款余额新增5702亿元(Q1),"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资金超7200亿元 [3][5] - 邮储银行推出手机银行10.0升级版和邮智大模型,完成三大核心系统升级,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四位一体服务体系 [6][7] - 交通银行展示航运贸易区块链生态和"交政通"政务品牌,服务130多个城市,跨境支付分展台突出境内外联动优势 [11][15] - 北京银行推出"京小宝"数字人AI大模型,响应速度达毫秒级,支持智能投顾和跨境金融服务,首发"畅游通"融合支付与通信功能 [16][18] 金融科技企业创新 - 蚂蚁数科推出超100个金融场景智能体解决方案,覆盖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支持私有化部署和SaaS订阅模式 [24][26][27] - 奇富科技发布信贷超级智能体,包含端到端授信决策、小微企业信用评估等模块,助力银行普惠客群覆盖与风险定价 [28][30] - OceanBase推出4.4.0版本数据库,强化TP/AP事务处理与AI原生能力,已服务超100家银行的190多套核心系统 [31][32][35] 跨境金融与人民币国际化 - 汇丰银行强调人民币跨境使用可降低企业汇率波动影响,数字货币和代币化技术有望优化跨境支付流程 [22][23] - 乌鲁木齐银行展示跨境金融成果,北京银行推出"外汇京管家"和"自贸盈"跨境服务品牌 [19][21][18]
传统业务与数字技术融合困难,怎样打通数字化壁垒?
搜狐财经· 2025-05-14 12:47
数字化浪潮下的传统业务困局 - 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75.6%,传统业务面临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挑战[2] - 传统业务依赖线下渠道和人工操作,新兴企业通过电商和社交媒体实现快速销售和精准营销[2] - 传统企业缺乏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分散形成"数据孤岛",难以共享和协同利用[3] - 数字化技术应用不足,生产制造领域难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客户服务质量不高[3] 传统业务与数字技术融合的难点 - 技术理解与应用短板:技术团队薄弱,缺乏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了解[5][6] - 组织架构与文化阻碍:等级森严,部门界限分明,信息流通不畅,保守文化阻碍创新[7] - 人才短缺困境:缺乏数字化技术、数据分析、业务创新等复合型人才[8] - 数据难题:数据不通、质量差、应用能力不足,难以挖掘数据价值[9] 成功破局案例借鉴 - 步步高与腾讯合作:2018年开启智慧零售变革,打造Better购小程序,数字化会员达3089万,线上交易额18.8亿元[11][12][13] - 步步高2020年1-8月利润同比增长超170%,双十一直播单日GMV达1.09亿[13] - 中国工商银行应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14][15] - 工商银行推出手机银行10.0、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创新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15][16] 打通数字化壁垒的策略与方法 - 战略规划与认知升级:制定清晰数字化战略,成立领导小组,提升全员数字化认知[18] - 技术升级与资源整合: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新旧系统集成[19] -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招聘数字化人才,加强内部培训,建立跨领域团队[20][21] - 数据治理与应用:建立数据管理体系,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数据驱动决策[22] - 合作生态构建:与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23]
千卡算力集群+国产云原生平台 邮储银行的"数智基建"全景图
经济观察网· 2025-04-10 18:0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91.33亿元,同比增长1.81% [1] - 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同比增长0.24% [1] - 资产总额突破17万亿元,增长8.64% [1] 科技投入与战略 - 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122.96亿元,同比增长9.03%,占营业收入的3.53% [1][6] - 2021年以来每年信息科技投入均超过100亿元 [6] - 目标是将每年营业收入的3%左右投入到信息科技领域 [6]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 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高峰期交易处理能力达每秒6.7万笔 [2] - 新一代公司业务核心系统运行效率较之前提升10倍以上 [2] - 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全量客户100%一次性迁移 [2]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 - 发布自主可控的"邮智"大模型,打造"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四位一体服务体系 [8] - 智能"小邮助手"日均受理咨询超3,000次,业务办理时长缩短约20% [8] - 货币市场交易在线智能询价单笔平均耗时仅22秒,缩短约94% [8] 金融科技赋能业务 - "金信"统一授信管理系统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瓶颈 [9] - "金睛"信用风险监控系统高效识别企业环境信用风险 [9] - 普惠金融产品时效从2–3天提升至最快T+0 [9] 数据中台与业务创新 - 技术中台发布组件125个,形成330余项可复用业务中台能力 [10] - 数据服务API达376个,日访问量峰值约4,000万次 [10] - 主动授信模式获2024年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一等奖 [11] 零售业务发展 - 手机银行客户规模突破3.78亿户,交易金额17.80万亿元,同比增长11.21% [12] - 手机银行MAU达8184万户,较2022年增长近七成 [12] - 用户体验连续两年居同业第一 [12] 未来战略方向 - 以数智化为长期战略核心,向"数字生态银行"全面转型 [12] -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突破和迭代应用 [12] - 夯实基础底座,建强数字技术、数字资产和数字基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