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基金

搜索文档
基金市场一周观察(20250804-20250808):股债齐涨,小盘成长风格占优
招商证券· 2025-08-09 23: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权益市场整体收涨,中证1000领涨,小盘成长风格占优;有色金属、机械、国防军工涨幅领先,医药、消费者服务收跌;债市整体上行,可转债市场上行;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回报1.80%,短债基金收益均值为0.06%,中长债基金收益均值为0.08%,含权债基和可转债基金平均正收益;打新基金平均回报为0.59%,8亿账户打新收益率为0.023%;低、中、高风险FOF近一周平均回报分别为0.22%、0.37%、0.47%;偏股型、债券型QDII平均上涨0.34%、0.52%,指数型、另类型QDII平均下跌0.30%、0.45%,REITs平均下跌0.31% [1][2] 各部分总结 市场回顾 - 权益市场整体收涨,中证1000领涨,小盘成长风格占优;沪深300、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均上涨,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也上涨 [6] - 行业方面,有色金属、机械、国防军工涨幅领先,涨幅超5%,医药、消费者服务收跌 [9] 重点基金跟踪 主动权益 - 样本内全市场4104只基金平均回报1.80%,收益较优基金多重仓汽车、机械等行业 [18] - 周期、中游制造板块基金平均收益领先,医药板块基金相对落后 [20] - 各风格下均有表现较优基金,如价值风格的方正富邦信泓、成长风格的永赢高端装备智选等 [22] - 本周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上升,分别升1.06和2.19个百分点;主动偏股基金增配周期、消费等,减配稳定,细分行业上家电等配置上升,汽车等下降 [23] 债券型基金 - 债市整体上行,中债总财富等指数上涨,含权债基整体获正收益,中证转债收涨2.31%,成交额4224亿元 [25][27] - 短债基金收益均值0.06%,中长债基金收益均值0.08%;一级债基收益均值0.29%,二级债基收益均值0.57%;偏债混合基金收益均值0.62%,低仓位灵活配置基金收益均值0.53%;可转债基金收益均值2.59% [31][33][34][36] 打新基金 - 本周3只新股上市,2只有询价和网下配售明细,募集18.77亿元,上市首日无破发,合计入围预期收益18.25万元 [37] - 8亿账户周度打新收益率序列可测算,周度和年度打新最佳规模均为4亿元 [38][40] - 筛选出6家有2只以上打新基金的基金公司,打新入围率均为100% [40][42] - 38只打新基金平均回报0.59%,泰康景泰回报等表现较优 [43] FOF基金业绩表现 - 低、中、高风险FOF近一周平均回报分别为0.22%、0.37%、0.47%,浙商汇金卓越稳健3个月持有等在各风险类别中表现较优 [44] QDII基金 - 偏股型QDII平均上涨0.34%,指数型QDII平均下跌0.30%,另类型QDII平均下跌0.45%,债券型QDII平均上涨0.52%,各类型均有业绩领先基金 [45][46] REITs基金 - REITs平均下跌0.31%,华泰紫金宝湾物流仓储REIT涨幅靠前,华夏华电清洁能源REIT流动性最强 [47] 附录 - 行业板块分为消费、TMT、中游制造、周期、金融地产、医药板块,对应不同中信一级行业 [49][52] - 风格因子包括市值、价值、盈利及质量,根据因子表现划分价值、价值成长、成长风格 [50][51]
中金:谈谈打新基金的底仓设置
中金点睛· 2025-04-25 07:40
热点关注:打新基金重回视野 - 打新基金以网下打新为主要收益来源,2019-2021年制度红利期快速发展,2021年10月询价新规后收益退坡导致规模缩减,2025年因新股发行常态化及机构平权预期重回视野 [2] - 截至2025Q1广义打新基金数量规模较2021Q3峰值缩减超50%,策略从主收益转为增强手段,底仓波动控制重要性提升 [2] - 底仓配置趋势变化:债券YTM与打新收益差距缩小致"固收+打新"策略降温;2021H2-2024H1股票底仓中红利策略占比从2%升至14%;股指期货对冲因基差负贡献性价比下降 [11] 打新基金历史表现与结构变化 - 2019-2021年2亿元A类账户打新收益超10%,2025Q1降至0.85%(年化3.4%),收益贡献从增强指数型基金6.06%(2020)降至0.78%(2024) [11] - 2021Q3灵活配置型占打新基金规模41%,2025Q1降至21%;偏股混合型占比从24%升至45%,偏债混合型从16%降至5% [5] "固收+"基金风险收益表现 - 2025Q1沪深300跌1.21%背景下中证转债涨3.13%,转债基金中位收益3.48%领先,98%产品实现正收益;偏债混合FOF中位收益0.58%,灵活配置型仅0.06% [13][14] - 最大回撤:一级债基中位0.7%,可转债基金3.6%;收益分化最大为偏债混基(极差18.6ppt)和灵活配置型(18.9ppt) [14] "固收+"基金规模动态 - 2025Q1存量规模2万亿元(环比+6.7%),偏债混合FOF规模632亿元(+16%),二级债基7692亿元(+13%);易方达以2075亿元规模居首 [16] - 新发产品30只(环比+88%),募资447亿元(+147%),二级债基占60%份额;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募资60亿份居首 [25] - 净申购499亿份:二级债基+402亿份,一级债基+185亿份;中欧基金、景顺长城净申购超100亿份 [25] 资产配置调整 - 权益仓位:转债基金降4ppt至最低,二级债基降0.7ppt;一级债基独增转债仓位1.8ppt [37] - 行业配置:集体减持基础化工和建筑行业,有色金属获增配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