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丙烯

搜索文档
奇德新材: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
证券之星· 2025-08-28 03:0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广东奇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995,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13] - 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16日,注册资本为8,416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位于江门市江海区连海路323号 [13]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精密注塑模具和碳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饶德生,其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51.03%的表决权股份 [1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尼龙、改性聚丙烯、其他改性塑料及其制品、精密注塑模具和碳纤维制品 [13][35] 行业概况与政策环境 - 公司所属行业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14]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包括《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文件鼓励高性能改性塑料和碳纤维的应用 [14][15] - 改性塑料产业链涵盖原材料供应、改性加工及下游应用,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器等领域 [15] - 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包括原丝生产、碳化、复合材料制造及终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需求增长迅速 [16][18] 市场发展与竞争格局 - 中国改性塑料产量接近3,000万吨,改性化率大幅提升,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17] - 国内碳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达153.7亿元,同比增长19.98%,预计2024年增至171.4亿元 [19] - 公司国内竞争对手包括南京聚隆、沃特股份和江苏博云,国外竞争对手有SABIC、杜邦等 [30][3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613.83万元,低于可比公司南京聚隆(238,738.37万元)和沃特股份(189,686.80万元) [31]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广东省汽车专用聚酰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CNAS国家级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32] - 核心技术包括玻纤表面预处理、纳米材料分散应用、超低温耐寒增韧及碳纤维材料应用等 [32] - 公司采用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覆盖材料研发、模具设计、制品生产全流程,增强客户黏性与成本转嫁能力 [33][34] - 客户资源包括延锋国际、麦格纳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DOREL、Maxicosi等全球知名童车品牌 [33] 经营模式与产销数据 - 采购模式以销定购,主要原材料为PA、PP、玻纤、助剂及碳纤维布 [35] - 生产模式以销定产,通过ERP系统管理生产流程 [35] - 销售模式为直销,包括国内直销和直接出口 [35] - 2024年改性复合材料产量15,276.97吨,销量13,864.04吨,产销率90.75%;复合材料制品产量2,703.47吨,销量2,703.47吨,产销率100% [35]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泰国复合材料及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碳纤维制品4.5万套扩建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6] - 泰国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4,900.00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49.67% [7]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5,039,170股,占发行前股本总额的30% [3][6]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成为改性塑料主要增量市场,国内单车用量预计2026年达210千克/辆,替代空间巨大 [21][22] -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领域应用潜力显著,受益于轻量化及高性能需求 [25][26][27] - 改性塑料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与集中度提升成为长期趋势 [23][24][29] - 区域产能向内陆和东南亚转移,以配合下游客户产业布局 [28]
禾昌聚合(832089):2025中报点评:改性聚丙烯驱动业绩稳步增长,设立新加坡子公司拓展海外布局
东吴证券· 2025-08-25 22:35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维持)[1][3] 核心观点 - 改性塑料行业小巨头,受益于汽车轻量化与家电换新需求驱动产能持续释放[3] - 汽车领域:1kg改性塑料可替代2-3kg钢材料,乘用车改性塑料使用率提升至13%,使用量达130-160kg/辆,预计2026年将增至210kg/辆[3] - 家电领域:改性塑料广泛应用于洗衣机、冰箱、彩电等产品配件,需求有望边际回升[3] - 海外布局:2025年5月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辐射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的运营平台[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至0.7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6.83%至8.79亿元[8] - 改性聚丙烯业务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4.38%至7.66亿元,毛利率15.54%[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1.46亿元(同比+20.74%),2026E为1.66亿元(同比+14.02%),2027E为1.89亿元(同比+13.60%)[1][3] - 2025E营业总收入预测19.45亿元(同比+20.62%),2026E为22.39亿元(同比+15.07%),2027E为25.65亿元(同比+14.59%)[1] - 2025E最新摊薄EPS为0.97元/股,对应PE 18.69倍;2026E EPS为1.10元/股,对应PE 16.39倍;2027E EPS为1.26元/股,对应PE 14.43倍[1][3] - 2025E销售毛利率预测16.03%,归母净利率7.50%[9] - 2025E净资产收益率(ROE)11.53%,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11.10%[9] 业务表现 - 2025H1改性聚丙烯业务营收7.66亿元(同比+34.38%),毛利率15.54%(同比-1.08pct)[8] - 其他改性塑料业务营收0.91亿元(同比-6.13%),毛利率24.57%(同比+5.12pct)[8] - 塑料片材业务营收0.15亿元(同比-24.99%),毛利率6.42%(同比+2.36pct)[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9.84%,主要因新项目投入增加[8] 市场与战略布局 - 汽车轻量化趋势驱动需求,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3] - 新加坡子公司承担国际贸易、海外客户开发、供应链管理等职能[3] - 总市值27.39亿元,市净率2.32倍,流通市值17.77亿元[6]
禾昌聚合(83208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1: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23% [4]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54% [4] - 2024年改性聚丙烯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 [5] - 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接近70% [6] - 家电业务收入占比约30% [6] 业务发展 - 增量主要集中在汽车类业务 [4] - 消费电子、电器领域是未来发展方向 [4] - 2025年2月设立控股子公司禾帆嘉创,专注尼龙(改性PA)材料 [4]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推动新材料国产替代 [10] - 国内汽车整车中改性塑料用量占比约为11%-13%,低于发达国家的19%-25% [10] 客户情况 - 汽车类客户包括吉利、沃尔沃、小米汽车、极氪、领克、零跑、路特斯等 [6] - 家电类客户包括三星、LG、创维、日立、松下、TCL、惠而浦等 [6] 产能建设 - 三个在建项目预计2026年对公司业绩形成支撑 [8] - 新材料数字化创新工厂建设项目和宿迁禾昌年产30,000吨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8] - 陕西新禾润昌高性能复合材料建设项目预计2026年内投产 [8] - 公司当前产能已近20万吨 [9] 竞争优势 - 服务好所有客户 [9] - 提高产品研发进度 [9] - 配方优化,性能稳定 [9] - 客户响应速度、发货时效、价格方面有优势 [9] - 通过优化配方降低成本 [10]
禾昌聚合(832089):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受益汽车轻量化与家电换新升级,业绩同比稳步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4-27 17: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汽车与家电行业政策利好,24全年及25Q1业绩稳步增长,“汽车+家电”需求驱动产能持续释放,公司业绩有望长期稳健增长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17亿元、16.13亿元、19.45亿元、22.39亿元、25.65亿元,同比分别为26.40%、13.84%、20.62%、15.07%、14.59%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1.21亿元、1.46亿元、1.66亿元、1.89亿元,同比分别为26.81%、4.39%、20.74%、14.02%、13.60% [1] - 2023 - 2027年EPS - 最新摊薄分别为0.77元/股、0.80元/股、0.97元/股、1.10元/股、1.26元/股,P/E(现价&最新摊薄)分别为20.58、19.71、16.33、14.32、12.61 [1] 投资要点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13亿元,同比+13.84%;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4.39%;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3.00%;25Q1实现营收4.35亿元,同比+32.23%;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12.54%;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10.55% [2] - 2024年销售毛利率同比降低1.52pct至16.27%,销售净利率同比降低0.68pct至7.50%,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92%/1.59%/0.13%/4.24%,同比-0.12/-0.25/+0.05/-0.08pct,财务费用发生额同比+132.84% [2] 业务营收情况 - 改性聚丙烯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17.07%至13.52亿元,在总营收占比同比+2.32pct至83.84%,毛利率同比-1.41pct至15.53% [3] - 其他改性塑料业务营收同比+4.39%至2.06亿元,在总营收占比-1.16pct至12.75%,毛利率同比-4.06pct至23.50% [3] - 塑料片材业务营收同比-30.06%至0.42亿元,在总营收占比-1.64pct至2.61%,毛利率同比+3.74pct至6.44% [3] 行业需求情况 - 汽车领域,1kg改性塑料可替代2 - 3kg钢等材料,整车重量每降低10%,油耗降低6% - 8%,我国乘用车单车改性塑料使用率提升至13%,使用量达130 - 160kg/辆,预计2026年将增加到210千克/辆 [4] - 家电领域,改性塑料用于家电配件,伴随国内家电消费升级和换新需求落地,家电用塑料需求有望边际回升 [4]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2024A - 2027E各项目数据及变化情况,如流动资产、营业总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0] -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展示2024A - 2027E各指标数据,如每股净资产、P/E、P/B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