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药物

搜索文档
中国同辐(01763) - 於其他海外监管市场发佈的公告
2025-08-28 18: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法定代表人为赵京[16] - 控股股东为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6] - 公司行业为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于2006年7月28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代码430005,普通股总股本161,784,136股[16]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4.24%[18] - 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71亿元,同比下降1.93%[1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4.55%[18]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4.99%,上年同期为56.42%[24] - 2025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6%,上年同期为4.75%[24] - 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计50.64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5.46%[24] - 2025年上半年负债总计19.90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0.73%[2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6.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8.78%[24]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0.75,上年同期为0.78[25] - 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率为2.82,上年同期为2.29[25]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增长率为5.46%,上年同期为8.10%[25]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393.5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457.96万元,增幅48.95%[29] - 营业成本3.74亿元,占比45.01%,较上年同期增长7.65%[32] - 销售费用1.57亿元,占比18.93%,较上年同期减少7.55%[32] - 财务费用782.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0.83万元,增幅50.02%[33] - 放射性药品营业收入7.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91%[38] - 放射源销售及技术服务业务营业收入6844.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36%[38] 子公司情况 - 上海原子科兴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432万元,营业收入7419.69万元,净利润1873.33万元[46] - 广州原子高科同位素医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80万元,营业收入5950.42万元,净利润2076.21万元[46] 担保与诉讼 - 报告期内挂牌公司提供担保金额为2.77815825亿美元,担保余额为1.3740560135亿美元[60][62] - 作为原告/申请人诉讼累计金额358.60万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0.13%[54] - 诉讼、仲裁合计累计金额458.14万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0.17%[54] 关联交易 - 日常关联交易中购买原材料等预计金额4亿美元,发生金额2651.554452万美元;销售产品等预计金额2.5亿美元,发生金额5872.117177万美元;其他预计金额19.5亿美元,发生金额3.1340688507亿美元[64] - 重大关联交易中收购资产审议金额7049.91万美元,交易金额为0[64] - 2024年公司获得关联方委托贷款2.22亿美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存款预计10亿美元,发生2.3698742508亿美元;贷款预计9亿美元,发生7533.8万美元[65] 股东情况 - 普通股无限售股份总数期初和期末均为1.61246127亿股,占比99.67%;有限售股份总数期初和期末均为53.8009万股,占比0.33%;普通股股东人数为1399人[70] - 普通股前十名股东期初持股总数为126,938,772股,期末持股总数为127,067,173股,期末持股比例为78.53%[71][73] - 中国同辐期末持股112,422,362股,持股比例69.49%[71] 人员变动 - 2025年3月28日,范国民和韩全胜被选举为公司董事;2025年6月30日,耿玮和李春林被选举为公司独立董事[80] - 2025年3月4日,李国祥辞去董事职务,王晓静辞去董事职务;2025年6月30日,刘江华、宋智芳、宋璨因取消监事会设置离任[80] 财务指标变动 - 公司开发支出从2024年的1.39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13亿元,增幅53.3%[90] - 公司长期借款从2024年的4.50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77亿元,增幅28.32%[91] - 公司应付股利从2024年的900万元增长至2025年的9381.95万元,增幅942.44%[90] - 公司长期待摊费用从2024年的847.59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29.37万元,降幅49.34%[90] 分红计划 - 公司拟以2024年末总股本161,784,13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5.49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88,819,490.66元[110]
具身智能融资火热,灵心巧手获数亿元天使轮融资|21投融资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2:22
一句话趋势:具身智能领跑融资市场,机器人赛道表现稳健,医疗健康领域持续升温。 过去一周披露的投融资案例显示,科技与制造行业依旧是一级市场关注的重点。其中具身智能赛道融资 火热,头部机构集中布局。 本周京东战略领投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轮A系列融资;北京灵感时刻科技有限公 司连续完成Pre-A轮及Pre-A+两轮融资,其中Pre-A轮由红杉中国领投,Pre-A+轮由高瓴创投领投。 医疗健康领域同样持续升温,大额融资方面,剂泰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完成4亿元人民币D轮融 资,由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和大兴区产业投资基金联合领投。 消费服务领域,养老服务仍是重点,浙江乡意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25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 融资由冠峰资本旗下深圳市冠峰永越雄步捌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 21创投不完全统计,8月4日—8月10日,报告日期内国内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29起。其中,有26笔融 资披露了融资金额和币种信息,总规模约合人民币41.21亿元。 01、具身智能、机器人与生物医药领域完成多笔融资 本周融资数量最多的行业领域仍是科技与制造。在三大行业领域的诸多赛道中,生物医药完成7笔融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核医疗行业全景分析:核医疗正从“小众技术”向“肿瘤与慢性病核心诊疗手段”进化,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4 15:12
核医疗行业基本定义 - 核医疗是将放射性同位素及相关技术应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的交叉学科领域 结合核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 通过追踪放射性药物体内分布获取生理和病理信息[1][2] - 行业主要包括放射性药物、医用放射源、核医学影像设备、放疗设备、核素诊疗及放射治疗[2] - 核医疗主要有两方面应用 一是核医学成像 二是放射治疗[1][4] 行业发展环境与政策支持 - 国家及地方政府持续出台支持政策 如《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广东省加快推动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等 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6] - 具体政策包括:国家药监局2024年发布放射性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促进研发和科学监管[7] 四川省计划到2027年实现10种以上主要医用同位素国产化自主供应[7] 国家原子能机构目标到2026年核技术应用产业年直接经济产值达4000亿元[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诊断和治疗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从2017年22亿元增长至2023年54亿元 2024年达71亿元 预计2025年增至93亿元[1][10]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PET-CT等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增加、新型治疗类核药研发获批及精准医疗需求提升[1][10]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较高 2024年CR1为31.16% CR2为50.01% CR3为53.69%[12] - 东诚药业核医药业务占比35.16% 中国同辐占比30.75% 远大医药占比3.43% 形成双寡头领航局面[18] - 第一梯队企业包括恒瑞医药、云南白药、昭衍新药等注册资本大于1亿元的企业 第二梯队为纽瑞特医疗、先通医药等注册资本5000万-1亿元企业[1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前体原材料、核医疗装备关键零部件原料端[14] - 中游包括放射性药物、医用放射源和核医疗装备[14] - 下游服务肿瘤、心血管及神经疾病患者群体[14] - 产业链技术能力从落后追赶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阶段 但基础研究仍显薄弱[14] 发展趋势与前景 - 行业正从"小众技术"向"肿瘤与慢性病核心诊疗手段"进化 未来十年为黄金发展期[1][20] - 潜在需求未充分挖掘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增强 核医疗在重大疾病诊疗中作用突出 需求将爆发式增长[20] - 受精准医疗需求、新药研发及政策驱动 行业进入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关键阶段[1][20]
2025年医药生物行业中期策略报告:坚定信心,向“新”而行-20250626
上海证券· 2025-06-26 19:09
报告核心观点 - 创新药械赛道迎来发展机遇,创新药板块进入商业化收获期,医疗设备招投标增长,授权交易活跃,医药新消费崛起,政策提供催化支持 [5] - 关注商业保险制度完善、老龄化进程加深和AI赋能医药创新等要点 [6] - 建议关注创新药及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中药、医药零售、医疗服务、原料药、生物制品等板块的相关企业 [7] 板块行情回顾 - 2025年医药生物板块涨势亮眼,截至6月10日较年初涨幅10.65%,跑赢沪深300指数12.42个百分点和创业板综指15.52个百分点,化学制药涨幅最大达26.71% [9] - 截至2025年5月底,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PE(TTM)约34倍,上升趋势显著 [13] 创新药 - 政策助力研发创新,审评审批端优化试点,MAH制度允许委托生产,到2035年将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监管体系 [18] - 国产创新药势头猛,研发管线中细胞疗法与小分子类最多,获批上市的国产药物比例增加,推动国产替代 [18] - 创新药板块迎商业化收获期,2024年多家企业亏损显著收窄,部分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18] - 本土药企创新品种成果涌现,2025年国家药监局批准11款创新药上市,2025ASCO大会成果瞩目 [19] - 创新药授权合作交易模式热度不减,2024年交易金额与事件数创新高,双抗、ADC药物相关交易活跃 [20] 医疗器械 - 细分领域分化,医疗设备板块业绩阶段性承压,高值耗材集采后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22] - 政策持续优化,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国产品种在创新医疗器械中占比高 [22]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扩大,国内产业潜力待释放,政策推进创新突破,医保局为临床应用收费立项 [23] 医药新消费 - 促进健康消费政策出台,赋能医药新消费领域高速发展,居民健康意识增强,消费潜力大 [24] - AI赋能提升医疗服务,医药零售企业打破固有模式,切入新赛道 [25] - 中医药在新消费领域焕发生机,数智化赋能产业加速转型 [26]
一脉阳光收购高脉健康70%股权:卡位千亿核医学产业风口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56
收购交易核心 - 港股上市公司一脉阳光(02522HK)全资附属公司以5400万元收购广州高脉健康科技70%股权[1] - 收购完成后高脉健康将成为一脉阳光附属公司 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1] - 此次收购在医疗行业引发广泛关注 可能对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1] 政策背景 - 国家卫健委提出到2025年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 2035年实现"一县一科"[2] - 四川省提出到2027年实现10种以上主要医用同位素国产化自主供应[2] - 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为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企业提供参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机会[3] 战略意义 - 收购可补充强化公司在核医学项目开发管理和运营端的能力[4] - 双方将共同探索建立医院核医学项目的创新投资运营和推广模式[4] - 通过"服务+药物"联动发展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提升核医学精准诊断能力[5] - 有助于公司加速县域地区核医学项目布局 填补服务空白并开辟新增长空间[4] 业务协同 - 广东高尚健康在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端具备优势 一脉阳光在医学影像产业链深度布局[5] - 双方将共同推动放射性药物新药合成在PETCT业务推广中的应用[5] - 在国内市场打通互联网医院影像服务线上开单线下检查的创新模式[6] - 在国际市场推动医学影像服务和相关产品能力走向国际舞台[6] 行业影响 - 一脉阳光在项目数量覆盖地区患者服务量牌照数等指标排名行业第一 广东高尚排名第三[7] - 收购使市场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提升市场集中度 可能出现强者恒强局面[7] - 行业竞争将更加多元化 服务质量价格覆盖范围等成为关键竞争因素[7] - 将推动行业协同创新 企业可能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 探索互联网+医学影像服务新模式[8]
一脉阳光(02522.HK)拟收购高脉健康70.0%股权
格隆汇· 2025-06-22 18:25
收购交易概述 - 一脉阳光健康管理将以人民币5400万元总代价收购高脉健康70%股权(分别从卖方I、II、III收购30%、20%、20%)[1] - 交易完成后高脉健康将成为公司附属公司 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1] - 交易前高脉健康股权结构为卖方I(60%)、卖方II(20%)、卖方III(20%)[1] 标的公司业务 - 高脉健康主营业务为核医学影像技术及运营管理服务[2] - 标的公司所属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行业 交易双方均为该领域头部企业[2] 战略协同效应 - 补充强化公司在核医学项目开发 管理 运营端能力 借助卖方I在核医学领域的项目资源与专业经验[3] - 合作探索医院核医学项目的创新投资 运营和推广模式[3] - 推动放射性药物新药合成在PET/CT业务中的应用 结合卖方I的研发优势与公司产业链布局[3] - 联合推广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 包括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创新 海外市场拓展及区域业务开发[3] - 深化医学影像数据资产价值挖掘及AI诊断技术探索[3] 合作背景 - 双方于2025年1月已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收购为战略合作的深化[2]
以广深为核心,广东加速核医疗技术创新
深圳商报· 2025-06-18 02:21
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广东省提出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到2030年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平台 [1] - 2030年目标包括常用医用同位素稳定供应,放射性药物和高端核医疗装备完成或进入临床试验 [1] - 2030年三级综合医院基本实现核医学科全覆盖,培育3-5家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核医疗龙头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1] 产业布局与区域协同 - 发挥广州、深圳核心引擎作用,推动珠三角相关地市开展核医疗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1] - 布局一批行业亟须的新型高端核医疗产业园区或基地 [1] 国际合作与研发投入 - 积极推动与世界主要医用同位素生产国建立合作机制 [1] - 鼓励与国际科研机构和人员开展放射性药物研发联合攻关 [1] - 推动优质核医疗技术和装备"引进来"和"走出去" [1] - 支持企业、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新靶点、新机制、新类型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投入 [1]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支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优化学科设置 [2] - 推进省内高水平院校建设核医学专业 [2] - 将放射医学、核医学、放射化学、辐射防护等紧缺专业纳入学校学科建设规划 [2]
广东:支持放射性药物创新研发
快讯· 2025-06-16 20:00
金十数据6月16日讯,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加快推动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 年)》提出,支持企业、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新靶点、新机制、新类型放射性药物的研 发投入。加大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研发力度,支持开展具有精准靶向性的抗体类、多肽类、小分子类放 射性创新药物研发,推动高特异性诊断标记药物、放射性治疗药物、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生产与应 用。针对国外已上市、临床应用成熟的放射性药物重大品种,加快国产化替代和商业化供应。积极引进 国内外核医疗企业在我省布局放射性药物研发中心、中试平台和生产基地。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支持放射性药物创新研发 ...
先通国际医药港股IPO:聚焦放射性药物,2年合计亏损超4亿
搜狐财经· 2025-06-10 16:46
公司上市申请及历史 - 公司提交港股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2018年自愿摘牌 [1] 财务表现 - 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2.97亿元、1.49亿元,两年合计亏损逾4亿元 [2][5] - 2023年和2024年收入分别为1023.2万元、4406.4万元 [5]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开支均超过2亿元 [6] - 2024年毛利率转正,实现毛利337.8万元 [7] - 2023年和2024年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5.7%、93.3% [7] 业务聚焦 - 公司专注于放射性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 [3] - 产品管线聚焦肿瘤学、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三大领域 [3] - 拥有15项资产,包括四种核心产品(XTR008、XTR006、XTR004及XTR003) [3] 行业数据 - 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5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97亿美元,CAGR 11.7% [5] - 中国市场规模从2018年36亿元增长至2024年74亿元,CAGR 13.0% [5] 股权结构 - 最大股东集团合计持股27.03% [8] - 2024年12月增资扩股后估值达51.88亿元 [8] - 2024年12月增资扩股每股成本87.86元 [9]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及注册申报、其他候选产品研发、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等 [9]
IPO周报 | 影石创新Insta360开启招股;驭势科技、仙工智能以18C冲刺港交所
IPO早知道· 2025-06-01 10:02
港股IPO动态 手回集团 - 计划于2025年5月30日以股票代码"2621"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24,358,400股股份,发行价8.08港元,募资总额1.97亿港元 [3] - 香港公开发售获990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13倍认购,引入天津海泰集团和鹿驰资本两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4955万港元 [3] - 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市场份额7.3%,分销超1,900个产品,覆盖306个在售产品和14个IP [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毛利率34.8%-38.1%,经调整净利润率9.3%-17.4% [5] 林清轩 - 2025年5月29日递交港股招股书,定位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主打山茶花成分抗皱紧致产品,2024年零售额位居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之首 [10][11] - 2024年核心产品山茶花黑金霜收入6150万元,小金伞防晒霜首年收入3630万元,SKU总数188个 [10]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2.5%(6.91亿元至12.10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超2亿元 [11][12] 驭势科技 - 2025年5月28日以18C章程递交港股招股书,专注L4级自动驾驶技术,覆盖机场、厂区等封闭场景及物流等开放场景 [14] - 大中华区最大机场及厂区L4解决方案供应商,2024年收入2.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01.3%,毛利率43.7%-48.8% [15] - 累计融资超17.5亿元,2023年IPO前估值73亿元,真无人自动驾驶里程达580万公里 [16][17] 奕斯伟计算 - 2025年5月30日递交港股招股书,或成"RISC-V第一股",创始人王东升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奠基人 [19][20] - 中国最大RISC-V全定制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商业化100余款系统级解决方案,服务全球100多家客户 [20] - 2022-2024年营收20.00亿元-20.25亿元,毛利率15.4%-25.9% [20] 仙工智能 - 2025年5月27日以18C章程递交港股招股书,全球最大机器人控制器公司,2024年控制器市占率23.6% [22]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5.7%(1.84亿元至3.39亿元),毛利率45.9%-49.2% [23][24] - 2024年4月IPO前估值32.7亿元,平台部署超1,000款机器人,覆盖20+行业 [25] 拓璞数控 - 2025年5月26日递交港股招股书,或成"港股高端工业母机第一股",中国航空航天五轴数控机床市场份额11.6% [27][29]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97.9%(1.36亿元至5.31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1338万元 [29] 圣桐特医 - 2025年5月30日递交港股招股书,中国最大本土特医食品品牌,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份额9.5% [38][39]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0.3%(4.91亿元至8.34亿元),毛利率稳定在71%左右 [39] 聚水潭 - 2025年5月22日更新港股招股书,中国最大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份额24.4% [41][42]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1.9%(5.23亿元至9.10亿元),毛利率提升至68.5%,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4899万元 [42] 科创板IPO动态 影石创新 - 2025年5月30日开启科创板申购,股票代码"688775",战略配售获淡马锡、腾讯等认购 [7] - 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67.2%排名第一,运动相机全球第二,产品覆盖VR看房、全景会议等场景 [8] 其他行业动态 乐动机器人 - 2025年5月30日递交港股招股书,全球服务机器人视觉感知供应商,2024年客户留存率90% [35]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41.4%(2.34亿元至4.67亿元) [36] 先通医药 - 2025年5月26日递交港股招股书,中国首家获批创新放射性药物的企业,管线含15项资产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