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中轴
icon
搜索文档
大湾区这场论坛火了!张国立要在坪山“种戏剧种子”,腾讯给非遗建“数字保险库”
格隆汇APP· 2025-05-28 17:53
人文湾区战略定位 - 大湾区具备三重文明属性: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前沿阵地、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性转化试验平台、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价值对话窗口[4] - 人文湾区终极使命是证明文化独特性与包容性价值共识可共存[4] - 大湾区正以科技革命重塑新质生产力,以管理创新构建文化共生生态[7] 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 深圳坪山融合客家文化遗产(大万世居、长守围屋)与现代文化设施(大剧院、美术馆),形成城村融合的当代感[4] - 龙马社选择坪山源于创新基因共振,深圳"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政策提供全方位支持[5] - 腾讯"数字中轴"项目运用区块链技术对非遗传承进行确权,数字技术构建文化遗产"数字保险库"[6] 科技与文化融合 -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全球首个低轨道空间地磁卫星,磁场测量精度达世界最高水平[6] - 该卫星与全球18个顶级研究所建立科研合作,成为大湾区科技名片[6] - 数字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使湾区人文交流形成"情感共同体"[6] 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 香港西九文化区提出11城市应结成文化共同体,利用港澳对外交流优势加强内地院团海外联系[8] - 建议通过共同创作、共同演出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合作模式[8] - 龙马社计划联动港澳戏剧机构创排湾区故事剧目,推动文化内容走向全国[5] 历史与未来视角 - 大湾区文化密码体现在十三行商馆、南海I号考古博物馆、港珠澳大桥等载体中[7] - 科幻创作活力源于科技发展,大湾区作为科技高地将持续激发创作活力[7] - 非遗和传统文化生命力在于流动性和包容性,需持续接纳新事物促进成长[7]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各界人士畅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文湾区”
新华网· 2025-05-28 11:11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 -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文化融合的基因,广东的历史底蕴和创新活力、香港的国际化、澳门的多元性共同构成"人文湾区"的丰沃土壤 [1] - 大湾区文脉同根的历史纽带塑造了共同的人文精神,共建"人文湾区"是对粤港澳共同文化内核的提炼和升华 [2] - 大湾区同时具备三重文明属性: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前沿阵地、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性转化的试验平台、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价值的对话窗口 [2] 湾区文化的现代表达 - 深圳"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与文化艺术追求突破的特点高度契合,既有客家文化遗产的深厚积淀,也有科技企业带来的未来感 [3] - 龙马社将加强与香港、澳门戏剧艺术机构的联动合作,共同创作反映湾区故事的精品剧目,促进大湾区文化交流与融合 [3] - 粤港澳大湾区培育了大量优秀科技企业,这种创新文化是科幻的土壤,成长于此的一代人天然是科幻的读者和作者 [3] "数智湾区"的文化创新 -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众多,创新资源高度集聚,是"科技+文化"的试验田 [4] - 腾讯"数字中轴"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确权非遗传承,大疆创新将岭南醒狮植入无人机编队表演,华为河图引擎在赤湾炮台叠加AI历史场景 [4] - 华强方特公司通过"科技+文化"模式开发"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又见圆明园》VR项目,技术服务于人文价值的创造与传递 [5]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 技术是文化的"翻译官"和"催化剂",帮助传统文化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为普通人提供可参与的文化体验 [5] - 腾讯开发的"趣学普通话"App用AI和游戏化方式帮助港澳与内地孩子学习语言,"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激发大众对甲骨文的学习兴趣 [5]
阎崇年: 紧跑追赶不落时代之后
深圳商报· 2025-05-28 04:06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科技融合 - 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密码体现在广州十三行商馆、南海一号水上考古博物馆和港珠澳大桥等历史与现代地标中 [1] - 珠江口虎门炮台既是历史遗址也是全球40%消费电子产品的出海通道 [1] - 大湾区正通过科技革命重塑新质生产力,如腾讯"数字中轴"项目用区块链技术确权非遗传承 [1] - 大疆创新将岭南醒狮文化植入无人机编队表演 [1] - 华为河图引擎在赤湾炮台叠加AI历史场景 [1] 历史学者对科技发展的态度 - 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持续学习科技,从电脑286时代跟进到现代AI技术 [1] - 阎崇年参加剑桥大学"智能AI培训班"并获得结业证书,可能是年龄最大的历史学者学员 [2] - 阎崇年表示要"紧跑追赶"AI技术发展,虽不领时代之先但求不落时代之后 [2]
91岁阎崇年:面临智能AI 我要紧跑追赶不落时代之后
环球网资讯· 2025-05-27 22:45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建设 - 大湾区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正在跃升的文化共同体,将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 [1] - 大湾区文化密码体现在历史遗迹与现代科技结合中,如广州十三行商馆、南海一号博物馆、港珠澳大桥等 [1] - 珠江口虎门炮台既是历史现场,也是全球40%消费电子产品的出海通道 [1] 数字科技与文化融合实践 - 腾讯"数字中轴"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为非遗传承确权 [1] - 大疆创新将岭南醒狮文化植入无人机编队表演 [1] - 华为河图引擎在赤湾炮台叠加AI历史场景,推动文化生产范式变革 [1] 管理创新与文化生态构建 - 前海深港文创园采用"一园两制"运营模式促进文化共生 [2] - 横琴粤澳合作园通过"文化保税"创新实践推动文化要素流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