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历史
icon
搜索文档
平陆运河风物志㉟丨白云烟火共六峰
广西日报· 2025-07-13 09:39
暮色渐浓,重重山峰沉入静谧之中,作为风景名胜的六峰山隐去了。山脚下,环山步道的路灯次第 亮起,休闲公园的草坪上,散步的市民伴着晚风闲话家常,文创园的夜市里,美食的香气与笑语在光影 里交织……一个烟火日常的六峰山逐渐苏醒。 游客在《隐秘的角落》拍摄地拍照打卡。 施国辉 摄 英雄历史,是六峰山的另一重记忆。位于冲霄峰的二炮台,是镇守灵山的制高点。1939年至1940 年,爱国将领蔡廷锴率部在此抗击来犯日军,穿镜岩至今留有将军为激励国人所题"振旅岩疆"崖刻。如 今硝烟散去,站在二炮台俯瞰县城,鸣珂江如翠带飘绕,环秀桥连通两岸,车流往来、楼宇林立,繁华 尽收眼底。 时光流转,六峰山的故事在当代续写新篇。二炮台往西,可到鹤立峰。这是六峰山如今最出圈的景 点。2020年,悬疑剧《隐秘的角落》热播,演员秦昊曾在此拍摄取景,吸引许多游客过后前来打卡。 通往鹤立峰的路幽僻安静,路面更陡急狭窄。峰如其名,如鹤立凌空,峰顶巨石嶙峋,尖峭兀立。 抛开剧中的阴郁氛围,鹤立峰其实别有风景。举目远眺,冲霄峰背衬蓝天、冲霄而立,龟背、凤尾、凤 凰、翠壁等峰峦如明珠散布,宛如图画。 灵山县六峰山,平陆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名山。与许多远离闹市的名 ...
昙华林:一部“活”的近代史书
长江日报· 2025-07-13 08:35
从地铁5号线昙华林武胜门A口出来,一面八层楼高的涂鸦墙特别引人注目。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2024年全年,昙华林客流突破1000万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日均游客量近7万人次, 最高峰接近10万人次。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武汉旅行攻略,昙华林一定会被推介。文艺、复古、烟火、厚重、童 趣……在不同的人眼里,昙华林有别样的美。 ■ 烟火气里的文艺腔 武汉的昙华林、上海的田子坊、厦门的鼓浪屿……每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一条充满 文艺气质的街道。 昙、华、林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有一种文艺质感。 关于昙华林的名字,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住在此处的居民爱种昙花,一坛一坛 摆在门外,聚而成林,故得名。在古代,"花"与"华"通用,故而得名"昙华林"。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昙华林是从佛寺衍化而来。1938年抗战时期,郭沫若曾在昙华林住 过。他在《洪波曲——抗日战争回忆录·昙花林》中说:"昙花林在武昌城内……照名称看 来,以前大约是什么佛教的建筑吧?这一段古我却没有工夫考过。" 循着郭沫若的思路,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查阅史料,终于在《湖北文征》第十一卷 找到黄冈人刘溱的《重游昙花林小记》一文。文章开宗明义 ...
外滩12号免费开放之后:“打开”外滩,需要精细管理
新浪财经· 2025-07-12 21:11
外滩12号开放模式 - 外滩12号(浦发银行总部)采取"有限开放"模式,在午休时段(11:30和12:00)开放底楼大堂区域,每场半小时限30人,需通过线上实名预约[4][6] - 开放区域展示三大核心文物:八角厅穹顶33幅马赛克壁画、全球仅存6根的意大利完整大理石圆柱(该建筑独占4根)、曾举办重要典礼的剪刀楼梯[6][13] - 公司为提升体验增设饮料机、文创产品(如明信片),并优化导览展板内容,突出"建筑可阅读、艺术可感知、金融可共鸣"主题[7][11] 建筑历史与价值 - 该建筑1923年作为汇丰银行大楼建成,造价1000万银元(占当时外滩建筑总造价50%以上),1955-1995年作为上海市政府办公地,1990年代浦发银行入驻[4][13] - 建筑在1995年修缮时邀请法国卢浮宫总建筑师等国际专家参与,恢复被涂料掩盖的世纪壁画,采用"修缮如故"原则[13][14] - 被称作"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无可超越的商业建筑",占据外滩第一立面C位,占地最广(覆盖10-12号三个门牌)[4][7] 开放效益与管理 - 开放形成品牌传播效应,社交平台出现"外滩C位大楼"等热门话题,导览中植入公司发展历程(如首家规范上市股份制银行)等信息[11][12] - 管理成本主要来自人力(总行办公室+团委志愿者)和文物保护压力,重点防范对大理石圆柱、意大利玻璃等不可逆文物的损坏[9][12] - 黄浦区城管部门配合优化周边环境(如福州路电瓶车治理),公司规划参观与业务办理分离动线,6月配合文化遗产日增设4场专场[9][14] 行业参考案例 - 故宫开放面积从2002年30%提升至80%,验证"活态保护"理念[9] - 威尼斯旧行政官邸大楼500年来首次开放后单日获2000预约,成为区域激活节点[10] - 国际经验显示教堂/博物馆等公共建筑普遍采用预约制,卢浮宫通过软性隔离平衡保护与开放[12][13] 未来发展方向 - 专家建议设立专项开放日(如文化遗产日)开放华人厅等更多区域,探索会议厅商业租赁、顶层复古公寓改造等增值模式[14][20] - 可借鉴德国新天鹅城堡模式设计标准化参观路线,与外滩其他建筑(如中国银行大楼)形成联动,构建CityWalk主题线路[21] - 学者提出"让渡共享"理论,指出开放能带来客流增长、品牌增值、社会价值三重收益,但需配套精细化管理体系[18][19]
勇担历史使命,在奋进新征程中书写青春篇章
中国青年报· 2025-07-12 18:58
勇担历史使命,必先踏上奋斗之路,解决"如何而担"的实践问题。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注脚,也是对 理想最虔诚的践行。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的奋斗传统,在中华青年的血脉中奔腾不息,薪火相传。 奋斗的青春背影在岁月深处熠熠生辉——当"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 响彻神州大地,千万知识青年怀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挥别故园的袅袅炊烟,踏上了奔 赴"北大荒"的漫漫征途。在那片亘古荒凉的黑土地上,他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用双手撕开冻土的坚 冰,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硬是让"人烟断绝鸟不栖"的莽莽荒原,变成了"稻菽千重浪,机声万里 长"的北国粮仓。当三线建设的号角在崇山峻岭间回荡,又有多少青年工人义无反顾地走进那些"地图上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发来的重要贺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 循。贺信中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勇担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当以理想信念铸魂,以过硬本领强基, 以躬身实践立行,确保关乎民族未来的历史重担扛得起、扛得稳、行得远。 勇担历史使命,必先坚定理想信 ...
又见丨一家12人 11条枪 一棵枣树上的抗战史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2 15:20
这张老照片,很有意思。1944年春天照的,它有一个名字,《一树的八路军》。您瞅瞅,除了左下角这 小女孩,其余11人,全是八路军,他们是谁?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树下最右边的这位男子,叫王正南,那会儿是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八分区七团参谋长。他的人生轨迹就像 抗战洪流的缩影:黄埔军校第十二期毕业,后来干到国民党部队营长,但在1939年他毅然脱离国民党部 队,回到家乡山东肥城拉起一支抗日游击队,进而加入八路军,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照片已经黄了旧了破损了,可咱们今天再看它,照片里透出来的热乎劲儿还在往外冒。那不是别的,是 这一家子,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年月里,拿自己的身体当柴火,给脚下的这片土地点起来的一点亮 儿。 所以啊,这不只是一棵枣树,它更是一棵"家国树",它就这么杵着,像是要告诉我们:家是国的魂,国 是家的根;而他们,是枝头不肯凋零的春。观看视频》》 监制丨郑秀国 制片人丨王珏 总台观察员丨曹梓 编导丨姚文帅 剪辑丨陈浩 编辑丨王佳敬 黄韵嘉 摄像丨 生放 王蜂 总台记者丨朱世松 康骏驰 [ 责编:杨煜 ] 其余的各位是他的叔父,他的四位亲兄弟,两位堂弟,还有两位表弟。好家伙,一大家子!都是跟着王 正南,前后 ...
国宝画重点|这处新晋世界遗产,见证西夏王朝历史与多元融合
新华社· 2025-07-12 11:41
西夏陵申遗成功 - 西夏陵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也是宁夏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1] - 西夏陵由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和32处防洪工程遗址组成,占地近40平方公里 [1] - 西夏陵出土7100余件馆藏文物,包括建筑构件、石碑、陶瓷器、马具、钱币等 [1] 西夏陵出土文物 - 绿釉鸱吻出土于6号陵西碑亭遗址,形体高大威猛,反映了西夏对唐宋鸱吻形制的继承与创新 [5] - 绿釉迦陵频伽出土于3号陵陵塔遗址,制作技艺复杂,神态祥和沉静 [8] - 鎏金铜牛重达188公斤,采用外范内模浇铸技术制作,表面鎏金工艺历经千年依旧金光 [11][12] - 鎏金卷草纹铜带扣通体鎏金工艺精细,说明西夏手工业达到很高水平 [12] - 雕龙栏柱出土于6号陵,柱身三面浅浮雕盘龙戏珠图案,雕琢细腻 [12] 西夏文化与工艺 - 红砂岩石雕力士志文支座出土于8号陵,是西夏雕塑的典型作品 [15] - 荔枝纹金牌饰纯金捶揣而成,做工精细展现高超金属加工工艺 [15] - 西夏文红砂岩残碑存西夏文楷书16字,字体清秀流畅 [15] - 竹雕出土于6号陵,雕刻有庭院、松树、假山等中原人民生活场景 [16] 西夏历史地位 - 西夏鼎盛时疆域达115万平方公里,曾控制河西走廊 [1] - 西夏陵为延续近二百年的西夏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见证 [16] - 西夏陵实证了西夏在丝绸之路上的中继枢纽地位 [16] - 西夏陵彰显了多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交流的文明特色 [16]
不同区域主汛期时间有何不同?怎样看懂防汛高频词?一文了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1 17:22
眼下,我国从南到北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在我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不同区域的主汛期的时间有所不同,一起来了解。 主汛期是指一年中降水集中、河流水位较高、洪涝灾害多发的时期。由于我国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不同区域主汛期时间也不同。 华北和东北地区 主汛期为7月至8月 在华北和东北地区,主汛期为7月至8月,且降雨多集中在7月16日至8月15日,这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一时期常发生洪涝灾 害,如城市内涝、河流堤坝险情等,需要重点防范。 而西北地区,主汛期则较短,多在7月至8月,部分山区因暴雨可能引发山洪。 防汛水位一般分为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 每年主汛期来临,江河水位随之上涨。超警、超保、编号洪水等专业名词会被反复提及,那么这些防汛高频词都代表着什么?防汛水位有哪些?是怎么 分类的?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主汛期多在6月至8月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汛期多在6月至8月,其中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是"梅雨"期,在此期间持续阴雨,高温高湿,降水频繁且不均匀,并常伴有雷暴等 强对流天气。 华南地区 主汛期从4月持续到10月 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华南地区,受东南季风和台风影响,从4月开始进入主汛期,降雨集中 ...
给我一支冰淇淋的时间,给你讲述关于冰淇淋的历史,甜蜜和负担
36氪· 2025-07-11 08:12
冰淇淋行业发展历史 - 冰淇淋从贵族奢侈品演变为大众消费品 两次工业革命后科技进步使其普及[4] - 17世纪意大利厨师拉蒂尼发明"雪芭" 首次记录冰淇淋配方 采用冰盐混合物实现低温凝固[14] - 1671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宴会上首次出现"Ice Cream"名称 标志冰淇淋正式进入欧洲上流社会[16] - 19世纪欧洲咖啡馆文化推动冰淇淋流行 巴黎托尔托尼咖啡馆成为文化符号[18][20] 美国市场发展 - 美国国父们是早期冰淇淋狂热爱好者 华盛顿1790年花费200美元购买(相当于6亩土地)[20] -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诞生蛋筒冰淇淋 解决容器卫生问题[25] - 禁酒令和大萧条期间冰淇淋消费逆势增长 年销量达3亿吨[28] - 20世纪30年代家用电冰箱普及 推动冰淇淋进入美国寻常家庭[28] 生产技术演进 - 现代冰淇淋工厂采用-40℃产线环境保证产品形态[6] - 关键工艺突破在于膨化率(25%-50%) 空气注入创造丝滑口感[12] - 电子显微镜显示微观结构为空气气泡包裹冰晶和脂肪 糖溶剂形成网格支撑[14] 原料革命 - 香草从墨西哥野生兰花到马达加斯加规模化种植 19世纪实现商业化供应[18] - 工业化生产需要四大基础条件:夏季冰块供应 廉价糖 新鲜奶制品 全球香料贸易[16] 产品形态创新 - 唐代中国出现"樱桃浇酪"冰镇乳酪甜品 元代发展乳制品冷饮[8][10] - 19世纪美国发明圣代冰淇淋 规避周日销售禁令[23] - 二战期间冰淇淋被列为美军七种保障食品之一 前线日均消耗量巨大[30] 文化影响 - 成为艺术家创作主题 毕加索1938年创作《戴草帽吃冰淇淋的男子》[34] - 文学作品广泛记载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详细描述托尔托尼咖啡馆冰淇淋[18] - 现代政治符号化 特朗普竞选承诺修复麦当劳冰淇淋机作为政策噱头[23]
千年古城 浴火重生(旅人心语)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凤凰涅槃"象征重生。在法国卡昂大学正门广场,一尊从火焰中奋力振翅的青铜凤凰雕塑昂然矗立,象 征着大学自战火中重生,也代表着整座城市自废墟中崛起的精神信念。 来诺曼底探寻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登陆的足迹,少不了经过卡昂。这座法国西北重镇距登陆海滩仅20公 里,当时桥梁损毁严重,部队难以前行,盟军不得不通过空袭解除德军封锁,给卡昂造成重创。市中心 1/3化为瓦砾,基础设施几近瘫痪。在如今已成为博物馆的卡昂男子修道院,笔者看到一张城市全景照 片。1948年,当地摄影师登上圣让教堂,用玻璃底片记录下重建前的城市景观:废墟上野草茂密,残存 的教堂和房屋孤立其中,一片萧索。 如今贯穿卡昂市中心的主干道名为"6月6日大道",是战后重建的中轴线。这条纵向通道全长1200米、宽 40米,一端起于奥恩河岸,另一端直抵卡昂城堡,沿线串联抵抗广场、重建建筑群、圣皮埃尔教堂等历 史遗址,构成一条连接中世纪与现代的"记忆轴线"。 漫步街头,不时可见庆祝卡昂"千年诞辰"的海报。早在1025年,诺曼底公爵理查二世的一份文书中就载 有卡昂的名字,那时已有港口与集市,城市雏形初具。11世纪中期,征服者威廉在此修建城堡及两座修 道院,令卡昂成为诺曼 ...
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1 06:45
图为7月7日在江苏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群 众性纪念活动。 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7月8日,参观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全国多地举行各类活动纪念全 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祭奠英烈,缅怀遇难同胞,并以史为鉴、守望和平。网友们也纷纷表达对英烈的 哀思和对历史的铭记,有网友评论说:"我们要将抗日英烈的故事铭记于心,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 中国人。" #5098张抗战老照片拼成一面墙# 近日,在北京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正式面向公众开 放。在地下一层的展区入口,一面震撼人心的照片矩阵墙引人注目。 这面墙上的历史照片是馆内工作人员历时多年搜集整理完成的,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宝贵影 像。照片一共5098张,代表着中华民族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9月2日,共计5098天、14年的浴血抗 战历程。 近日,"5098张抗战老照片拼成一面墙""《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等话题接连登 上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