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业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十四五”文商旅体融合“破圈”
北京商报· 2025-10-29 22:26
在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方面,北京市积极推进文化文物单位试点改革,鼓励博物馆延时错时开放,优化配 套服务,丰富文创产品开发。"特别是进一步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优势,用科技为公共文化服务赋能,采 用5G+8K、云端制作、线上直播等技术,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先后推出'云上读书季''北京博 物馆云''数字中轴'等线上产品,还积极打造'第二现场',持续改进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水平。"霍 志静表示。 累计新开商业面积超500万平方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趋势愈发呈现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从单一消费转向多元融 合消费的特点。"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庄建蓉表示,目前北京市促进多元消费融合工作已取得初步成 效。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创'电影生活节',试水'票根经济',带动相关销售额达251.7亿元。"10月29 日,在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国文化中心专场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 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表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创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机制,以举办电影节 展、文物大展、体育赛事、节假日文旅活动为契机,通过"票根经济""超现场"等创新举措,有效推动文 商旅体融合发展。据介 ...
多部门解读扩大服务消费“19条”!增量政策提高经营主体真切获得感
证券时报· 2025-09-17 20:00
政策框架与目标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扩大服务消费 [1] - 政策目标为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 吸引优质服务消费资源 解决供给侧优质服务短缺问题 [2] - 政策体系围绕建立服务消费"1+N"框架 目前已出台30多项政策文件 [1][5] 试点城市与场景创新 - 将通过竞争性评审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 [1][5][6] - 试点城市建设旨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消费需求 推动区域消费资源整合 形成"一地创新、多地联动"模式 [5] - 创新消费场景可促进本地文旅、交通、住宿等关联产业发展 带动周边消费 [5] 金融支持措施 - 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 [1][7] - 前7个月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多630亿元 [1][7] -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1-7月汽车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215亿元 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84亿元 [1][7] - 截至7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 同比增长5.34% 比年初新增346亿元 [1] 行业开放与供给优化 - 对外开放方面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3] - 对内放开方面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限制 减少限制性措施 [3] - 政策重点包括增加优质文旅、体育消费资源供给 支持提升文化娱乐、体育、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供给水平 [2] 政策延续与组合措施 - 商务部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系列政策文件 形成政策组合拳 [1][4][5] - 已出台政策包括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促进健康消费等措施 [4] - 财政部等部门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等政策 [4]
商务部:打好政策“组合拳” 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17 16:19
政策支持 - 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和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形成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1] - 支持地方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 培育旅游+ 美食+ 体育+ 演艺+等融合消费场景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1] - 分批次发布若干影响力广 社交属性强 创意新颖的服务消费场景创新实践案例 [1] 消费促进措施 - 指导地方举办美食荟 旅游季 展演季 养老月 时尚周等形式新颖 特色鲜明 丰富多样的活动 积极培育服务消费热点 [1] - 加力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增加多元服务 打造宜居宜业 宜游宜购 宜老宜小的品质生活圈 [1] - 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 [1] 消费环境建设 - 结合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 引导诚信合规经营 [1] - 加强服务质量监测评价 开展服务质量承诺活动 加强家政等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1] - 完善服务消费领域标准 提升行业规范化 标准化水平 [1]
跨界、创新、多元 国际消费加速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21
消费市场宏观趋势 - 当前消费理念与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向多元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1] - 消费形态已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今年前7个月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1] - 未来全球消费三大机遇包括:2026-2030年全球经济预计年均增长3.1%高于当前2.8%、人口老龄化加剧(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6%)、科技进步催生新消费热点 [1] 产业融合与跨界协作 - “北京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与“北京文商旅体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正式启动,旨在促进跨行业信息共通与资源共享 [2] - 平台将聚焦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多业态融合,为企业提供项目发布与合作对接服务 [2] - 服务贸易正成为链接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及科技金融资本放大效应的锚点,是驱动全球价值链整合的枢纽 [2] - 跨界融合能创造新消费群体、场景与体验,是国际消费生态共振的破局关键 [6][7] 政策与战略方向 - 释放消费潜力需各国与企业加强合作,结合需求侧引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 释放消费具体发力点包括挖掘智能绿色健康等新兴消费潜力、对接消费领域国际规则、夯实金融等基础设施 [3] - “聚力协同”是中外消费合作的必然选择,需聚焦跨境物流、国际支付协同保障及全球数字技术共享 [4][5] - 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人数将达50亿其中亚洲占比超60%,为消费共振提供需求基础 [6] 平台机制与传媒角色 - 国际服务联盟联席工作机制将持续推动行业转型与资源整合,助力中国消费品牌国际化 [5] - 为促进跨界融合需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多渠道进行城市营销、举办大型活动及推行便利化措施 [7] - 经济传媒应发挥消费趋势观察者与融合发展推动者角色,通过深度报道和搭建交流平台激活市场潜力 [8]
时评: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搜狐财经· 2025-07-10 12:57
避暑经济驱动消费升级 - 暑期临近带动特色避暑游发展 各地通过商文旅融合拓展夜间多元业态 激发消费潜力 [2] - 国务院政策明确盘活存量空间 打造新型消费场景 发展夜间文旅经济 商务部启动"服务消费季"培育融合场景 [2] - 北京鸟巢演唱会 江苏"苏超"赛事 宁夏"民宿+演艺+夜游"联票等创新模式推动业态迭代 [2] 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竞争力 - 吉林长白山凭借22℃清凉气候 预计暑期客流量超30万人次 吸引亲子游及大学生群体 [3] - 贵州习水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发展避暑旅居产业 拥有3.6万户避暑地产业主与7.9万张床位接待能力 [3] - 生态旅游带动餐饮 住宿 交通等关联产业 形成"一业兴 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3] 政策红利激活清凉消费市场 - 重庆忠县通过国补政策推动高能效空调销售占比超80% 单台空调最高补贴2000元 [4] - 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对一级能效家电提供20%补贴 商家配套免费拆装及延长保修服务 [4] - 卖场推出"清凉套餐"组合销售空调 冰箱等 推动绿色消费向场景化解决方案升级 [4] 夜间经济创新消费场景 - 北京"夜京城"政策整合簋街 亮马河 潘家园资源 形成"食游购娱"一体化夜间生态 [5] - 重庆南岸区打造滨江露台商业街 引入20余家餐酒品牌 转化江景资源为消费场景 [5] - 贵州龙里水乡《贵秀》全息剧目与联票模式 淮安西游乐园夜场客流同比增长超30% [5]
前5月广州市规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7.9%,增速连续两个月提升
广州日报· 2025-07-05 12:02
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概况 - 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469.75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连续两个月提升,比1~4月和一季度分别提高0.7和1.0个百分点 [1] 互联网软件业 - 1~5月全市互联网软件业实现营业收入2113.85亿元,同比增长8.7% [2] - 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同比分别增长23.3%、24.5% [2] -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24.0%、15.0% [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5月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88.86亿元,同比增长4.6% [3] - 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4.6%、4.4%和5.7% [3] 体育业 - 1~5月体育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 [4]
广州前5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1%
工业经济表现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 [1] - 家电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包括电冰箱、电风扇、电热水器等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成长,显示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37.5% [1] -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模拟芯片增长29.2%,工业机器人增长9.0% [1] - 低空经济产业稳步推进,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修理业增长16.2%,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26.8% [1] 服务业发展态势 - 1-4月全市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 [2] - 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7%,其中互联网平台增长14.6%,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增长22.1%,数字内容服务增长22.2% [2] - 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2.5% [2] - 服务消费领域表现突出,技能培训和教育辅助活动增长10.8%,电影放映增长8.9%,快递服务业增长39.0% [2] 消费市场情况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9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1-4月提升1.1个百分点 [2]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中,通信器材类增长1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0%,家具类增长3.5倍 [2] - 文体娱乐商品消费旺盛,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6.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7.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0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