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矿用卡车
搜索文档
准能集团:智驾煤海 青春报国
新华财经· 2025-10-06 18:03
公司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进程 - 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已实现300吨级矿用卡车的无人驾驶有序运行,并由智能调度与管理平台进行实时监控[1] - 公司露天矿无人运输作业系统创新突击队于2021年8月成立,攻克了无人驾驶感知技术、车辆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3] - 团队在设备性能、采矿工艺、安全运行等方面实现42项关键技术突破,无人驾驶效率持续提升[4] 无人驾驶运营规模与成效 - 截至报道时,黑岱沟露天煤矿已完成60台300吨级矿用卡车和129台工程协同设备的无人驾驶改造[6] - 自2023年5月安全员下车后,无人驾驶系统累计运行超1.9万小时,累计作业20.8万车次[6] - 无人驾驶系统完成剥离量2132.14万立方米,运输里程超过94万公里[6] 团队建设与智能化目标 - 团队从最初的5人小组发展为49人的专业团队,平均年龄34岁,致力于使矿山生产从人控转向智控[6][8] - 公司在加快建设智能高效、绿色低碳、创新示范的世界一流露天煤矿标杆企业[8]
“准能奋斗者·礼赞国庆”系列报道之三:智驾煤海 青春报国
中国能源网· 2025-10-04 14:39
项目运营与技术应用 - 黑岱沟露天煤矿已部署300吨级无人驾驶矿用卡车进行有序穿梭和精准运行的剥离作业[1] - 智能调度与管理平台作为矿山的智能中枢,精准还原矿区真实场景,无人驾驶矿卡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为高效运行的光点[2] - 技术员通过控制台远程监控数据流、调整车辆装排顺序、校准运行参数,并在系统出现路径偏离预警时立即远程修正行驶轨迹[3] 团队发展与项目历程 - 露天矿无人驾驶作业系统创新突击队于2021年8月随国家能源集团重点科研项目启动而成立,致力于露天煤矿无人运输作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3] - 团队从最初的5人小组发展至目前的49人专业团队,平均年龄为34岁,攻克了无人驾驶感知技术、车辆控制技术、行车策略绕障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3][11] - 在项目初期,团队成员24小时轮班在改造现场,克服了改造第一批卡车时的艰难挑战[4] 运营成果与效率提升 - 团队在设备性能、采矿工艺、安全运行和智能调度等方面实现了42项关键技术突破,无人驾驶效率不断提升[7] -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60台300吨级矿用卡车和129台工程协同设备的改造,实现无人驾驶双编组全流程剥离作业[7] - 自2023年5月安全员下车以来,累计运行时长超过1.9万小时,累计作业20.8万车次,完成剥离量2132.14万立方米,运输里程超94万公里[7] 日常运营与保障 - 国庆假期期间,突击队员坚守岗位,职责包括盯控系统、协调车辆信息、现场设备点检、地图数据采集分析等,以保障能源稳定供应[6] - 无人驾驶集控室通过巨大电子屏实时跳动矿卡运行数据,团队成员保持专注,确保系统稳定运行[11]
湖南厚植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02
制造业实力与创新成果 - 湖南展示超大直径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整机长度约145米,总重达5000吨,应用于江苏海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 [1] - 推出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专为陆地超大、超高风机安装设计,可将160吨重物吊至65层楼高度 [1] - 湖南拥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72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 56台无人驾驶矿用卡车与500多台有人驾驶矿用卡车混合编组作业,展示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应用成果 [1] 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 - 湖南连续5年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70余项 [3] - 出台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措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3] - 2024年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高地五大标志性工程,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3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 [3]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生命科学研究院,2023年注册11款检测试剂新品 [3]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 - 中联智慧产业城拥有12座智能工厂、20条智能生产线、2000多台工业机器人 [3] -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带动下进行数字化转型 [3] -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打造"数字化转型意向企业大数据库"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供给资源池",帮助湖南恒茂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数据利用效率问题 [4] - 湖南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开展"智赋万企"行动 [4] 产业发展方向 - 湖南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四个方向布局建设四大重点产业 [4] - 湖南省委书记表示将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强链补链,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