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12:23
制造业规模与地位 - "十四五"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1]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涵盖大型客机、新能源汽车、高铁、邮轮等领域[1] - 国家发改委指出"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1] 技术创新突破 - 中国自主研发2吨级eVTOL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跨海飞行58分钟[5] - 中联重科发布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能力较2400吨级提升60%以上[5] -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实现93.4%设备国产化,研制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6] - 国机重装研制全球最大168兆牛热模锻压力机,实现毫秒级精准控制[7][8]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 - 杰克科技积累3200多项有效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智能化设备应用广泛[3] - 全国5G基站达455万个,千兆网络端口3022万个,智能算力规模748 EFLOPS[10] - 亨通光纤通过5G+AI实现工厂效率提升66%,参数优化全流程自动化[10] - 中大创远立式磨齿机加工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提升30%[9] 产业链配套能力 - 浙江三锋智能割草机器人依托激光雷达、智能算法等细分领域优势实现产业化[11] - 金田铜业再生铜低碳技术获高端新能源汽车订单,降低碳排放[14] - 雷茨智能装备风机海外市场拓展加速,1-7月出口同比增长70%[14] 国际贸易表现 -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从5万亿美元增至6万亿美元,增长32.4%[12]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12]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光伏装备、大飞机等成果领先[1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经费比"十三五"末增长50%,增量1.2万亿元[16]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26个,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16] - 中国移动发射全球首颗6G验证星,推进"天地一体"技术[10]
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9:44
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每年超过30万亿元[5]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5]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台阶 2024年较2020年增长32.4%[12] 技术创新突破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投产 设备国产化率达93.4%[7] - 中联重科研制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起重能力提升60%以上[6] - 国机重装研制168兆牛热模锻压力机 实现毫秒级精准控制[8] - 全球首颗6G验证星于2024年2月发射成功[10] 智能化与数字化进展 - 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网络端口3022万个[11] - 算力标准机架1043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748 EFLOPS[11] - 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14] - 亨通光纤工厂通过5G和自研算力系统实现效率提升66%[1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1.2万亿元[14]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26个 位居全球第一[14] -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14] - 杰克科技积累3200多项有效专利与软件著作权[3] 高端制造与绿色转型 - 中大创远立式磨齿机加工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 生产效率提升30%[10] - 雷茨智能装备风机单台年减碳480吨 1-7月出口增长70%[13] - 金田铜业开发再生铜低碳技术 大幅降低产品碳排放[13] - 光伏发电装备、大飞机、大型LNG船等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4] 产业应用与市场拓展 - 全球首次实现eVTOL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6] - 智能割草机器人依托激光雷达和智能算法技术走俏海外[11]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 "含金量"持续攀升[12] - "十四五"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12]
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5:50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每年超过30万亿元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7] - 江苏省如皋高新区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吸引大批高新企业入驻 [2] - 天津市梯度培育智能工厂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 技术创新突破 - 中联重科研发全球最大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起重能力提高60%以上 [8][9] -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投产 设备国产化率达93.4% 研制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 [9] - 国机重装研制全球最大168兆牛热模锻压力机 实现毫秒级精准控制 [10] - 中国自主研发eVTOL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8] 产业升级与智能化 - 中大创远立式磨齿机加工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 生产效率提升30% 订单排至2026年 [11][12] - 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网络服务端口3022万个 智能算力规模748 EFLOPS [12] - 亨通光纤通过5G实时监控和AI仿真 工厂效率提升66% [13] 国际化发展 -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增长32.4%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 [14] - 雷茨智能装备海外市场拓展 1-7月出口增长70% [15] - 金田铜业研发PEEK扁线获高端新能源汽车订单 实现再生铜低碳循环利用 [1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1.2万亿元 [17]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26个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17]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 光伏发电装备等多项成果世界领先 [17]
湖南厚植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02
制造业实力与创新成果 - 湖南展示超大直径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整机长度约145米,总重达5000吨,应用于江苏海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 [1] - 推出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专为陆地超大、超高风机安装设计,可将160吨重物吊至65层楼高度 [1] - 湖南拥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72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 56台无人驾驶矿用卡车与500多台有人驾驶矿用卡车混合编组作业,展示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应用成果 [1] 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 - 湖南连续5年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70余项 [3] - 出台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措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3] - 2024年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高地五大标志性工程,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3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 [3]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生命科学研究院,2023年注册11款检测试剂新品 [3]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 - 中联智慧产业城拥有12座智能工厂、20条智能生产线、2000多台工业机器人 [3] -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带动下进行数字化转型 [3] -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打造"数字化转型意向企业大数据库"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供给资源池",帮助湖南恒茂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数据利用效率问题 [4] - 湖南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开展"智赋万企"行动 [4] 产业发展方向 - 湖南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四个方向布局建设四大重点产业 [4] - 湖南省委书记表示将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强链补链,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
“湘江智造”构建产业新生态 擎动“智造之城”升级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16:18
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 湖南湘江新区汇聚近300家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企业,形成超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新区拥有中联重科、星邦智能2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以及华曙高科、威胜集团等核心企业 [4] - 产业链覆盖212家规上企业、近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1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4] 智能工厂建设 - 中联智慧产业城布局8个全球领先"灯塔工厂"和300条智能产线,实现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 [2][6] - 威胜信息智能化产线单相/三相自动化生产覆盖率分别达96%和93%,效率提升50% [2] - 星邦智能在建7.1万平方米国际智造城,包含臂式联合厂房及CNAS认证试验检测中心 [2][4] 智慧终端技术创新 - 苏科智能AI安检系统200毫秒内完成违禁品识别,检出率超99%,过检效率提升3.3倍 [5] - 威胜信息智能工厂每5.5秒下线一台电表,累计向70国输出超3000万只能源计量设备 [1][5] - 中联重科4000吨级起重机、68米云梯消防车等产品突破全球技术天花板 [1] 核心技术突破 - 视比特机器人开发工业AI平台"颖算"和低代码平台"坤吾",实现汽车大尺寸高精度在线测量系统量产 [8][9] - 华曙高科成为全球前列的工业级3D打印设备商,已投资5家企业拓展应用场景 [8][9] - 新区通过"链长制"政策推动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形成全链协同创新模式 [3][4] 产业生态构建 - 新区以"工业大脑+智能工厂"模式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4] - 技术融合实现中联重科每18分钟制造起重机、每27分钟生产臂架泵车的高效产能 [6] - 从智能工厂到智慧终端再到基础科研,形成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新生态 [8][9]
新标准与新成果比翼 新产品与新技术迭出 从长沙工程机械展看产业新趋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5-21 03:18
展会概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题,展示工程机械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新成果 [1] - 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6家中外企业参展,包括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 [1] - 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覆盖23大类、2万余台(套)展品 [3] - 来自非洲、拉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国际买家组团采购和洽谈 [3] 行业发展趋势 - 工程机械产业正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谋求出海拓展与高质量发展 [1] - 展会首发新品超过30个、新技术超过1500项 [4] - 高端化、智能化展品比例超过60%,60%以上重型机械展品采用新能源或低碳技术 [4] - 超1/3展品在国内首次展出 [4] 企业参展亮点 - 中联重科展示9大类别近100台(套)高端产品,包括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2] - 铁建重工展示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和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模型 [2] - 卡特彼勒展示采石采矿产品解决方案和电驱装载机等新能源产品 [3] - 潍柴动力展示矿卡动力、挖机动力及配套的电机、电池、控制器、液压件等产品 [3] - 三一集团展示全球首台全电无人概念挖掘机E-MOVE,综合效率提升40%以上 [6] - 柳工新能源产品占比超90% [5] - 山河智能展示7大类近60款产品,重点展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果 [6] 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 -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 [1] - "湘浙鲁皖豫"5省工程机械产业签订《五省区域合作战略协议》,明确联合研发、产业链互补、市场共享三大方向 [7] - 湖南省与海南省联合发布《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通则》及《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服务规范》两项地方标准 [7] - 长沙6家工程机械主机企业在采购签约大会上签订年度采购协议130多亿元 [7]
智造升级追新逐绿 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观察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20:11
展会规模与国际化程度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吸引1806家中外企业参展,包括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 [1] - 国际买家超5000人次,50余个国家驻华使团、5个国际组织、45家国际商协会参与 [5] - 成功举办6场国际恳谈对接会,配对参展企业600余家 [1] - 中国与马来西亚工程机械标准实现接轨互认 [1]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工程机械行业呈现智造升级、电动化、绿色化趋势,展会重型机械绿色化达75%,绿色搭建占比80%以上 [2] - 中联重科展示9大类别100多台高端产品,包括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2] - 智能化设备如无人挖掘机、滑移装载机等支持语音操控、远程遥控等多种智能操作模式 [2] - 五新装备展出全球首创双曲臂电脑凿岩台车,解决传统设备无法实现仰拱施工的难题 [2] 电动化与绿色转型 - 山河智能新能源产品占比近50%,包括电动旋挖钻机、电动挖掘机等20款设备 [3] - 三一推出混动250吨起重机,柳工展示9大类全电动产品,雷沃重工实现电动装载机"零油耗"作业 [3] - 卡特彼勒推出全电驱动系列电动叉车,开启静音低碳模式 [3] - 专家预测2025年将是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关键之年 [4] 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 - 湖南工程机械本地配套率接近50%,长沙产业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7] - 6家湖南主机企业现场采购配套件签约总额130多亿元,聚焦液压系统、智能电控等关键领域 [7] - 湘琼联合发布二手设备出口评估标准,助力对接国际市场 [7] - 预计2025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将保持10%以上年均增速 [8] 区域合作与市场拓展 - 展会促成"湘浙鲁皖豫"五省区域合作协议,中南8省达成应急救援协作 [8] - 越南商会集中采购混凝土搅拌设备、挖掘机及起重机械 [5] - 长沙作为"工程机械之都"培育5家全球50强企业,一季度产业链营收341.61亿元,同比增长5.7% [6] - 中国工程机械产品远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 [7]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闭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23:37
展会规模与影响力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吸引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参展,覆盖23大类、2万余台(套)产品 [1] - 展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设13个室内馆、4个室外展区,中外参展企业1806家,较上届增长20% [1] - 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超35万人次,为亚洲最大工程机械展会 [1] - 长沙工程机械集群为世界第三大产业集聚地,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和日本东京 [1] 行业技术趋势 - 高端化、智能化展品比例超60%,绿色化展品比例达75%,凸显行业绿色转型路径 [1] - 广西柳工集团展出20多款新能源产品,聚焦绿色化与智能化创新 [2] - 山河智能参展设备中新能源产品占比近50%,包括电动旋挖钻机、电动挖掘机等 [2] - 非传统配套企业如江西驴充充首次参展,展示重卡智能充电桩等新兴业务 [2] 商业合作与订单 - 中联重科首日交付三台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2] - 星邦智能签约总台量超1000台,总订单金额过亿元 [2] - 印度、俄罗斯、东南亚采购团与600多家企业达成配对 [2] 区域协同发展 - 湘浙鲁皖豫5省签订《区域合作战略协议》,明确联合研发、产业链互补、市场共享三大方向 [3] - 中南8省(区、市)签署区域应急救援协作协议,提升跨区域应急能力 [3] - 13省区联合推动新能源矿卡、智能掘进机等装备规模化应用 [3]
最大!最多!长沙经开“机甲战士”齐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
长沙晚报· 2025-05-17 17:49
展会概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吸引了全球1806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工程机械领域最新技术与产品 [1] - 长沙经开区作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龙头引领区,本次参展企业超百家,展览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居省内所有园区之首 [1] 龙头企业展示 中联重科 - 展出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百吨级矿用挖掘机、全球最高直臂云梯消防车、国内最大喂入量小麦机等世界级产品 [3] - 参展面积近9000平方米,涵盖9大类近百台设备,包括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等,参展规模和产品数量创公司历届之最 [3] 铁建重工 - 以"大国重器提供商 美好生活建造者"为主题,展示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3] - 展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纯电动高原型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等创新产品 [4] 三一集团 - 推出全球首台全电无人概念挖掘机E-MOVE,实现完全电动化,能量损失减少78%,配备多机远程操控系统 [5] - 展示A7智能搬运车,兼容室内外场景,搭配自适应地盘;SAP90C-10A摊铺机装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减少1~2名辅助人员 [6] 山河智能 - 展出超20款新能源产品,占比近50%,包括电动旋挖钻机、电动挖掘机等 [6] - 发布34米级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SWT34JE-P,作业效率提升30%,支持三人协同施工 [7] 中小企业创新 - 湖南蓝海智能装备展出智能拱锚一体化台车,结合拱架安装、锚杆施工、注浆三大功能,施工效率提高30%以上,已签订近3000万元合同 [8] - 长沙迈新电子科技展示智能遥控器,具备实时视频传输功能,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9] - 长沙拓欧科技展示物联网远程操控、VR智能臂车操控系统等"智慧控制系统",并行业首发高空作业平台AI智能操控系统 [9] 行业趋势 - 智能化产品引领行业变革,如三一E-MOVE挖掘机器人实现无人驾驶,山河智能应急救援装备智能化产品占比近80% [5][6] - 新能源技术广泛应用,山河智能电动设备占比近50%,三一纯电设备实现零排放、低噪音 [6] - 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小企业如蓝海智能、迈新电子等在细分领域展现技术优势,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8][9] 区域发展 - 长沙经开区集中展示工程机械产业链深度与广度,体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10] - 园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科技支撑,助力本土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10]
实力担当!中联重科“机甲天团”燃爆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22:36
展会盛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于5月15日盛大开幕,吸引全球关注 [1] - 公司作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面展示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创新成果 [1] - 展会在首日即交付3台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成为展会最亮眼参展商 [1] 产品展示 - 公司展出9大类别100多台/套高端产品,涵盖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械等 [2] - 重点展品包括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行业首款氢能源泵车、全球首创最大百吨级混动矿卡等 [2] - 展品还包括全球最高直臂云梯消防车、国内最大喂入量小麦机、R代塔机等高端产品 [2] 智能化成果 - 公司展示无人挖掘机、滑移装载机、高空作业平台等智能化设备,支持语音操控、远程遥控等多种操作模式 [6] - 其他智能化成果包括塔机远程操控系统、智慧指挥中心、智慧矿山、智能服务、燃料电池系统等 [6] 重大交付 - 公司在展会首日批量交付3台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ZAT40000H [8][15] - 该产品是继2000吨级、2400吨级后再次刷新世界纪录的标杆之作,引领行业进入4000吨级新时代 [15] - 产品具有起重性能强悍、行驶转场灵活、作业便捷高效等优势,精准解决风机安装施工痛点 [15] 行业地位 - 公司凭借领先产品和解决方案成为展会人气之王、门面担当 [15] - 未来将继续秉持"技术是根,产品是本"理念,持续创新突破,引领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