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600亿AI巨头,一年内融资近53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07 19:29
融资情况 - 7月底完成25亿港元融资,发行16.67亿股B类股份,每股1.5港元,占已发行股份4.31% [1][3] - 近一年累计融资近53亿港元,包括去年12月27.87亿港元融资 [1][7] - 融资资金分配:30%用于核心AI业务发展,30%用于生成式AI研发,20%用于垂直领域探索,20%用于营运资金 [7] - 发行后总股份增至386.74亿股,较2021年末增加53.92亿股 [7][8] - 主要认购方为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近期还参与曹操出行、蓝思科技IPO及中国儒意投资 [6]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定期存款合计118.59亿元,较2021年末215.2亿元减少96.61亿元 [8]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8.09亿元、34.06亿元、37.7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0.75% [9] - 同期净利润亏损分别为60.45亿元、64.4亿元、42.78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 [9] - 研发费用2022-2024年分别为40.14亿元、34.66亿元、41.3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9.2% [12] - 销售开支和行政开支2024年分别为6.55亿元和14.64亿元,同比减少20%和3.1% [13] 业务表现 - 生成式AI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11.84亿元和24.04亿元,同比增长103.1%,占比从34.8%提升至63.7% [9][11] - 视觉AI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18.38亿元和11.12亿元,同比下降39.5%,占比从53.9%降至29.5% [11] - 智能汽车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3.84亿元和2.56亿元,同比下降33.2%,占比从11.3%降至6.8% [12] - 绝影智能汽车平台2024年新增交付167万辆,同比增长29.2%,累计交付超360万辆 [12] 技术发展 - 2024年发布日日新5.0及5.5版本,是国内首个支持音视频流式交互的大模型 [10] - 预计2025年Q2发布6.0版本,将提升多模态理解、推理和交互能力 [10] - 大装置为内部研发提供支撑,并推动商业化服务布局 [9] 组织架构 - 2024年董事会新增两名执行董事:王征(CFO)和杨帆(联合创始人) [1][20] - 原联合创始人徐冰卸任董事职务,转任AI芯片业务负责人 [1][20] - 2024年员工总数从5098人缩减至3756人,累计减少1342人 [17]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2年40.12亿元降至2024年33.51亿元 [17] 市场表现 - 股价从上市高点9.7港元跌至1.64港元(截至8月7日),跌幅约83% [13] - 总市值634.3亿港元,TTM市盈率为亏损状态 [13]
商汤CFO王征亲述:“Re-CoFound”200多天后,“1+X”交出怎样的答卷?
第一财经· 2025-08-06 20:53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完成"1+X"战略重组246天后,内部发生显著变化,包括财务造血能力激活、创业精神重生和年轻力量崛起[3][5] - "1+X"架构将业务分为核心业务"1"和生态业务"X","1"聚焦AI云、基础模型和CV应用,"X"包括医疗、零售等长周期高潜力业务[11][12] - 近期提出"Re-CoFound"(二次联合创业)概念,旨在全公司上下重新激发创业精神,90后、95后开始担任产品线负责人[6][14][15] 组织架构与管理 - 新组建五人执行委员会(EC)作为高效决策机构,成员包括徐立、王晓刚、林达华、杨帆和王征[6][7] - "X"业务设立独立法人主体,拥有自主激励系统和CEO,目前已孵化6家生态企业[9][14] - 王征作为CFO同时负责战略投资、香港公司和创新业务集群(EIBG),职责远超传统CFO范畴[9] 业务发展 - "X"生态企业累计融资超20亿元,集团持有生态企业股权价值约100亿元[17][18] - 已披露融资的生态企业包括AI芯片公司商汤曦望、AI医疗公司商汤善萃和AI零售公司商汤善惠[18] - 计算机视觉(CV)业务进入收获期,香港地区增长明显,海外客户增加,有望成为首批专注AI盈利的业务[22] 技术优势 - 大装置总算力规模超23000 Petaflops,同比增长92%,覆盖国内重点区域[23] - 计算机视觉积累为多模态大模型提供优势,最新发布的日日新6.5大模型实现三倍性价比提升[24][27] - 突破图文交错思维链技术,强化多模态推理能力,认为多模态是通向AGI的必经之路[25] 运营成效 - "X"业务CEO开始主动关注财务状况,精细化管理现金流,部分提出搬迁至低成本办公室[3][15][16] - 架构调整后母公司现金流立即改善,"X"业务设立第二天母公司现金流基本转正[17] - 内部形成创业文化,年轻人才快速成长,90后、95后开始扛起产品线大旗[5][15]
商汤科技生成式AI收入翻番,人工智能十万亿产业的序章开启
华尔街见闻· 2025-03-31 12:56
业绩爆发式增长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突破2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31%,连续两年实现三位数增长,占集团总收入637% [3] - 集团毛利162亿人民币,毛利率429%,亏损同比大幅收窄337%,现金储备1275亿人民币 [3]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0%跃升至2024年64%,提升超50个百分点 [3] - 生产力工具订单金额同比增长6倍,触达上千万用户,客户包括中国移动、招商银行等头部企业 [4] - 交互工具用户使用量年增8倍,某头部拟人陪伴APP月调用量增长833%,次日留存率50%,日均使用时长130分钟 [6] 三位一体战略布局 - 战略架构为"AI基础设施(大装置)-大模型(日日新)-应用"三位一体,形成技术-场景闭环 [7] - 上海临港智算中心为亚洲最大AIDC之一,总运营算力达23000 P(同比+92%),获工信部5A级认证 [9] - 大装置训练效率显著提升,支持FP8混合精度训练,第三方模型DeepSeek V3处理速度达1600+ TPS,优于原厂成绩 [10] - 自研多模态模型推理能力较日日新55提升50%,DeepSeek R1模型Token生成效率领先竞品15% [10] - 大装置在《2024中国GenAI技术栈市场报告》中综合能力位列国内第一 [10] 十万亿级市场机遇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生成式AI投资回报率转正,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1万亿美元 [13] - 企业软件领域预计贡献4010亿美元,消费者互联网相关支出达6830亿美元(含4690亿美元效率提升价值) [13] - 行业毛利率34%为盈亏平衡线标志,自我造血能力成为下一阶段竞争核心 [13] - 公司采用"1+X"架构+"一基两翼"(大模型+生产力/交互工具)模式抢占市场 [13] - IDC数据显示公司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138%,位列中国前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