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隧道

搜索文档
基建狂飙|区域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30 21:41
基建投资总体情况 - 全国31个省份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中28个省份实现同比正增长 7个省份增速达双位数 北京以21 2%增速居首 [1] - 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 0%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达5 8% 高于整体投资1 8个百分点 贡献率达32 6% [3] - 地方政府债券前4个月发行规模达35354亿元 同比增长约84%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较去年提前近一个月 [5] 区域基建投资亮点 - 西部和东北省份表现突出 内蒙古 新疆 西藏 宁夏 吉林 黑龙江增速亮眼 [1] - 青海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达43 8%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增长55 5% 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82 2% [3] - 河北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7 4% 增速高于全省投资30 3个百分点 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0 9个百分点 [4] - 江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 8%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59 2%和30 4% [4] - 江苏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 9% 5亿元和1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分别增长8 7%和9 7% [4] 基建细分领域动态 - 4月份全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7 6% 其中国内销量增长16 4% 工程机械开工率环比增长1 6个百分点 [5] - 东北地区工程机械开工率达61 13% 环比增长13 08% 两项数据均居全国首位 [5] - 4月份全国项目中标金额同比增长10 0% 能源化工 交通工程 医疗卫生 市政设施等领域增速领先 [6] 重点城市基建规划 - 深圳1-4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99 2亿元 进度达35 7% 全年计划安排重大项目798个 总投资3 15万亿元 [3] - 深圳5月份多条跨市轨交线路取得进展 未来数月投资建设将加力提速 [3] 基建对经济拉动作用 - 辽宁省一季度GDP增长5 2% 基建投资增长13 8%有效对冲房地产投资下降22 7%的影响 [5] - 基建投资不仅是当期固投重要途径 更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预计二季度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6]
香港公布30项措施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珠海“养殖航母”正式下水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22:51
香港银发经济措施 -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30项措施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涵盖促进银色消费、发展银色产业、推广银色品质保证、推广银色财务及保障安排以及释放银色生产动力五大范畴 [1] - 该政策既回应人口老龄化趋势 也挖掘银发市场潜力 有望推动经济多元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广东文化企业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 [3] - 3家企业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产业投资等领域表现突出 体现广东文化产业雄厚实力和良好发展态势 [4] 珠海养殖工船 - "湾区伶仃"号养殖工船正式下水 总投资2.6亿元 是世界首例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 [5] - 该船总长155.8米 最大养殖吃水20米 拥有8万立方米养殖水体 年产能3000~5000吨 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产量 [5] - 具备垂钓、研学旅游等配套功能 可联动海岛旅游打造"渔业+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5] 深圳交通建设 - 深圳春风隧道主线通车 以15.8米直径刷新华南地区单洞双层盾构隧道纪录 [6] - 独创"春风高架+春风隧道"立体交通走廊 将缩短深圳东部地区与罗湖、福田、南山等区域的联通效率 [7] 深交所行情 - 5月27日深证成指收报10029.11点 下跌0.61% [8] - 领涨个股:中旗股份涨20.07%至7.12元 格力博涨20.02%至24.88元 哈情東運涨20.01%至39.59元 [9] - 领跌个股:滨海能源跌10.03%至13.64元 江苏雷利跌7.75%至52.52元 富煌钢构跌7.27%至7.40元 [9]
春风隧道主线通车,这条“单洞双层”隧道有哪些科技狠活?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17:30
春风隧道工程概况 - 深圳春风隧道主线于5月27日12时正式通车,采用超大直径单洞上下层盾构隧道设计,直径达15.8米,被业界称为"一洞藏双脉" [1] - 隧道限高3.5米,仅允许9座及以下小客车通行,禁止货车、中型及以上客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 [1] - 目前开通的是主线部分,隧道出入口两侧地面道路仍需施工,建议根据导航指引规划路线 [1] 隧道设计与技术特点 - 隧道采用"单洞双层"设计,上下层各为单向两车道+连续紧急停车带,全长5078米,其中隧道长4600米,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2] - 地处深圳中心区,采用集约化设计整合土地资源,建立低碳、绿色、多层次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2] - 工程具有"大、难、险、新"特点,盾构开挖直径15.8米,全长3603米,穿越11条断层破碎带,围岩强度最高达173兆帕 [3] 施工挑战与解决方案 - 工程需克服"岩石硬度堪比钢板+断层破碎带+长距离穿越建成区老旧建筑群"等难题 [4] - 硬岩段占掘进地层80%以上,直接下穿28栋建筑,侧穿78栋建筑 [4] - 施工方采取管线调查、地面雷达扫测、建筑物保护等专业措施,实施"一环一研判"策略确保安全 [4] 技术创新与荣誉 - 采用自主研制的"春风号"盾构机,直径15.8米,攻克常压换刀、刀盘驱动等核心技术难题,获多项发明专利 [5] - 入选"2018年度央企十大创新工程",与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嫦娥四号"登月等项目并列 [5] - 荣获国际隧协"2024年度重大工程项目"决赛奖 [6] 智能化建设 - 采用InSAR卫星遥感与BIM数字建模技术,构建5万多个位点的"天眼监测网",实现毫米级沉降监测 [6] - 集成盾构运行、地层变化等多维数据,实现"一环一策"的动态调整 [6] - 通过AI辅助决策与违章行为智能识别,建立全寿命周期的"智慧大脑"系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