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港口
icon
搜索文档
为世界稳定繁荣贡献上合力量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4
"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7月6日至9日在天津市举办,该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 日报社、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活动期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合峰会)城市市长、驻华 使节、智库专家、行业领军企业和青年、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上合组织成员国如何在当前形 势下凝聚共识,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经贸投资、绿色发展、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落实上合组 织国家领导人重要共识,为世界的稳定繁荣贡献上合力量。 发挥城市独特作用 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与会嘉宾围绕"城市在推动 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和使命"主题展开交流。 天津是"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海上合作的战略支点,具有得天独厚 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天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城市交流合 作。目前,天津已与5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其中很多友城来自于上合组织成员 国。 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旭表示,天津愿与上合峰会城市持续加强合作,在增进城市合作、强化城 市治理、共建"一带一路"上携手同行,共同谱写和合共生的 ...
南财快评|2万亿海洋大市场,打开广东经济增长新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8:28
海洋经济战略部署 - 广东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挥海洋优势,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对国际海洋竞逐[1] - 全球陆地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推动海洋开发成为共识,科技革命为深度开发海洋提供可能[1] 广东海洋经济优势 - 广东大陆海岸线长达4084.5公里,拥有近2000座海岛,海洋资源优势突出[2]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2024年突破2万亿元,占全国1/5,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贡献率达27.3%[2] - 海洋经济拉动广东地区经济名义增长0.7个百分点,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2] 产业支持与企业发展 - 广东省政府2018年起设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7年累计投入近20亿元,重点支持六大海洋产业[2] - 2024年广东新认定涉海高新技术企业19家,存量达804家,同比增长2%,涉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3家[3] 海洋消费与内需拓展 - 广东海岸线狭长、海域广阔,为发展海洋低空经济、滨海观光、邮轮游艇等消费业态提供资源基础[3] - 海洋经济为扩大内需提供新空间,带来投资新增量和巨大消费场景[3] 创新驱动与未来规划 - 广东强调创新驱动,布局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引育现代海洋人才[4] - 深圳计划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建成"5G+卫星"空天地一体海洋网络体系,应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打造智慧港口[4] - 推动人才"出海"、场景"入海",通过国际合作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海洋经济发展[4][5] - 深圳海洋大学等机构将强化海洋科学发现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5]
陆海新通道“最强大脑” 带动国际货运由“智”到“质”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10:21
北部湾港智慧港口建设 - 广西北部湾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出海口和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港,正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化国际枢纽港 [1] - 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采用全球首创U型工艺,使智慧型引导运输车作业点密度提升50%,设备移动距离缩减35%,实现海铁联运全自动对接 [1] - 码头通过磁钉布局优化减少单位面积磁钉数量10%,采用双小车岸桥解决自动化拆装锁难题,新型智能充电机器人实现1小时快充和8小时续航 [2] - 自动化双悬臂轨道吊具有"四低"优势(设备成本低、堆场建设低、能耗低、损耗低),显著优化港口运营成本 [2] 运营效率提升 - 一体化作业模式使港口综合作业效率提升30%,海铁实时对接让集装箱转运效率提升约50% [2] - "港-航-闸"信息联动项目预计每年节约船闸人工工时2805小时,减少北斗船舶预约报闸人工工时6604.5小时 [2] - 2024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达217.39万标箱,同比增长12.06%,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从2017年2.17万标箱增长至2024年47.6万标箱,增长21倍 [2]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北部湾港立足中国西南中南、辐射西部、衔接亚欧大陆,面向东盟、连通全球,是中国西南对外开放重要窗口 [2] - 公司"一流设施"建设目标已基本完成,在技术突破、管理和服务方面迈上新台阶,综合物流成本持续降低 [3] - 智慧港口建设为区域经济繁荣和国际贸易发展注入动力,成为中国智慧港口建设的亮丽名片 [3]
特写:潮起东海岸 世界共此“港”
新华网· 2025-05-15 19:56
新华社宁波5月15日电特写:潮起东海岸 世界共此"港" 新华社记者彭嵩涵、郑可意 海水轻涌,浪随风至,万吨货轮穿梭如织。世界级深水良港宁波舟山港,迎来了一次跨越国界的友 好之约。 5月14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2025年会议在浙江宁波召开前夕,来自埃 及、英国等国的咨委会委员应邀前往宁波舟山港梅山集装箱码头走访参观。 一艘艘巨轮在泊位间调转方向,起重机臂展如龙……这座世界级港口繁忙的景象,吸引着委员们的 目光。 "太令人震撼了!"看着一艘超大型集装箱轮缓缓靠泊,埃及前总理沙拉夫沉思良久。他回忆起自己 从前做运输工程师的经历:"我曾参与过不少港口项目,和它们相比,宁波舟山港无疑更出色。" 在沙拉夫看来,当今世界经济愈发依赖海上运输,而高效运转的港口正是全球贸易的基石。他激动 地说:"宁波舟山港不仅基础设施先进,更具备强大的吞吐能力和联通功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互联 互通典范。" 位于中国东海之滨的宁波舟山港,是世界上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突破10亿吨的港口。200多 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分布于20个港区,构建起南北绵延220公里的港口群,使之成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黄金 节点,亦是"一带一路" ...
数字赋能物流链,开放激活产业群
央广网· 2025-04-27 09:17
智慧港口发展 - 厦门远海码头实现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 操作员通过远程控制中心精准操控岸桥和无人驾驶车辆 [2] - 码头依托5G 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技术 构建中国首个5G全场景智慧港口 获国资委"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二等奖 [2] - 自动化码头技术已成功推广至海外 推动中国港口行业数字化 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 [2] 燕窝产业链升级 - 厦门自贸片区"东南燕都"项目核心载体为进口毛燕查验暂存及指定加工一体化平台 提供毛燕进口基础配套和行业原料配套 [3] - 厦门口岸毛燕进口量占全国80% 食用燕窝进口量占全国25%-30% 成为全国最大燕窝品牌及深加工地 [3] - 平台提供查验 暂存 消杀 指定加工一条龙服务 打造阳光化 安全健康的燕窝原料仓储和加工基地 [3] 区域经济与产业配套 - 厦门自贸片区深度融合智慧科技与绿色发展理念 在港口物流 特色产业配套服务等领域持续突破 [1] - 厦门制发多项燕窝产品供厦团体标准 在高标准引领下燕窝产业蓬勃发展 [3] - 厦门远海码头和海沧港区自动化码头展示区域发展强劲动能 树立高质量发展标杆 [1][2]
海康威视视觉大模型落地镇江港 降本增效守护皮带安全
证券日报网· 2025-04-24 15:42
海康威视与镇江港合作项目 - 海康威视与镇江港金港公司合作,通过大模型和物联感知技术实现皮带机智能巡检,提升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 [1] - 镇江港年吞吐量超亿吨,金港公司46条皮带总长10公里,是矿石装卸与转运的核心设施 [1] - 人工巡检存在安全风险高、效率低等问题,技术升级后显著改善 [1] 视觉大模型技术应用 - 自清洁相机在粉尘环境中清晰观察皮带运行,AI超脑集成跑偏检测大模型算法,及时发现偏移并预警,预计年节省清理成本30万元 [2] - 落料堆积检测大模型算法识别堆积情况并推送预警,防止影响皮带机运转 [2] - 声振温系统实时采集声音、振动和温度数据,算法仓分析故障类型和位置,实现远程运维和预测性维护 [2] - 听诊光纤监测托辊声音,异常时自动报警并定位 [2] 智慧港口平台建设 - 海康威视三维场景技术整合多源数据,构建数字孪生港口,支持高效管理和决策 [3] - 智慧港口平台接入DeepSeek语言大模型,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简化复杂操作 [3] - 项目推动作业模式从现场向中控转移,改善工作环境并降低运营成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