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大模型

搜索文档
机器人,“链”上滨江
杭州日报· 2025-06-13 10:17
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杭州召开全市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建设动员大会 明确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目标与路径 首批创建6家产业生态创新空间包括滨江区中国数谷具身智能创新空间 [2] - 高新区(滨江)宇树G1人形机器人作为唯一参赛机型参加"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 展现硬核实力 成为现象级产品 [3] - 滨江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杭州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地滨江 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 推出"每年安排最高1亿元的'算力券'"政策支持AI研发创新 [6] 算法与算力发展 - 联汇科技发布VLM-R1大模型 具备视觉识别能力、知识推理能力和文本表达能力 实现高泛化开放视觉理解技术突破与应用 [4] - 联汇科技构建智能体大脑 打造"视觉感知-时空记忆-推理决策"应用决策链 推动决策AI向执行AI迈进 [5] - 星衍智能研发跨本体形态通用VLA具身智能大模型 通过独特数据采集方案和统一模型架构适配不同类型机器人 减少重复开发并降低算力消耗 [5] 计算机视觉技术 - 虹软科技专注SLAM技术研发近30年 拥有单目、双目、多目等完整V-SLAM技术引擎 广泛应用于多种智能终端 [7] - 虹软视觉大模型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增强SLAM效果及恶劣环境适应能力 获评2024年度杭州市垂直领域优秀专用模型 [8] 机器人核心部件 - 景业智能研发核工业电随动机械手和核工业自动取样系统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获浙江省国内首台(套)产品认定 [9] - 景业智能构建"耐辐照设计+智能控制+数字孪生"三大核心技术群 形成四大类机器人产品矩阵 研发投入占比常年保持10%以上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320项 [10] - 景业智能研发应急救援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 可在恶劣环境中执行智能任务 首台样机已进入核设施模拟环境测试阶段 [10]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亮相,小鹏G7小订已破1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14:12
何小鹏认为,算力是衡量AI汽车的第一标准,算力大才能跑更大的模型,才能用好更大的数据。 软件层面,G7拥有行业首发智驾大脑+小脑 VLA-OL模型,首次给智能辅助驾驶增加"运动型大脑"决策 判断,智能辅助驾驶能力比行业MAX车型提升10+倍。VLA能让车辆像人类一样理解、推理和决策,真 正"主动思考"和"理解世界",在塌陷避让、救护车避让等复杂场景中展现出类人般的智慧判断。 "拥有大脑能力,才是小鹏迈向L4、L5无人驾驶的必经之路。"何小鹏表示。 "行业在L2时代停留了太久,是时候向前出发了。"6月12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当日,小鹏G7 正式亮相,共推出Max和Ultra两个版本,预售价23.58万元起。这是小鹏2025年第一款全新车型,也是 全球第一款具有L3级算力的AI汽车。 在何小鹏看来,达到L3需满足两个标准:本地有效算力大于2000TOPS,以及本地部署VLA+VLM模 型。 硬件层面,小鹏G7 Ultra版搭载了3颗自研图灵AI芯片。何小鹏表示,图灵AI芯片一颗抵3颗主流芯片, 而G7 Ultra的3颗图灵芯片,有效算力超过2000TOPS,是行业其他旗舰的3-28倍。"1颗代表当下,2 ...
海天瑞声(688787):AI数据训练龙头,挖掘数据集价值
中邮证券· 2025-05-30 16: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我国领先的AI训练数据专业提供商,业绩拐点已至,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9.45%,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实现盈利,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快速增长71.75%,归母净利润扭亏 [5][6] - 标准化数据集产品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截至2024年底新增研发超150个训练数据集产品,自有知识产权的训练数据产品储备超1700个,且在国家战略指引下成为运营商类客户重要的数据服务供应商 [7] - 公司积极探索与实践数据产业新业务和新模式,与多地政府、地方运营商等开展战略合作,构建“数据可信空间” [8] - 5月23日,公司CTO与华为昇腾计算业务副总裁共同发布海天瑞声X昇腾DeepSeek数据飞轮智能体,构建了从数据标注到模型训练的完整闭环 [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的EPS分别为0.33、0.49、0.70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90.74、192.52、135.94倍,伴随大模型在央国企及传统行业的应用落地,未来相关数据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个股表现 - 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海天瑞声股价从-30%增长至130% [3]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9.73元,总股本9.85亿股,流通股本9.48亿股,总市值194亿元,流通市值187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25.22 / 5.76元,资产负债率18.0%,市盈率103.84,第一大股东为陈迪清 [4]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7|338|441|557| |增长率(%)|39.45|42.67|30.48|26.32| |EBITDA(百万元)|23.46|30.06|37.63|45.8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34|19.77|29.86|42.29| |增长率(%)|137.31|74.41|51.02|41.62| |EPS(元/股)|0.19|0.33|0.49|0.70| |市盈率(P/E)|507.09|290.74|192.52|135.94| |市净率(P/B)|7.73|7.53|7.25|6.88| |EV/EBITDA|251.22|189.34|150.72|123.03|[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2024 - 2027年分别为39.5%、42.7%、30.5%、26.3%,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24.8%、100.0%、51.0%、41.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7.3%、74.4%、51.0%、41.6% [14]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66.5%、68.0%、69.0%、69.7%,净利率分别为4.8%、5.8%、6.8%、7.6%,ROE分别为1.5%、2.6%、3.8%、5.1%,ROIC分别为0.5%、1.1%、2.0%、2.7% [14]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8.4%、9.8%、11.2%,流动比率分别为7.08、7.06、6.33、5.84 [14] -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64、3.23、3.20、3.29,存货周转率分别为5.77、6.55、12.86、12.00,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29、0.41、0.52、0.61 [14]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19、0.33、0.49、0.70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2.32、12.65、13.14、13.84元 [14] - 现金流量表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9、12、25、27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1、 - 6、 - 4、 - 2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53、0、0、0百万元 [14]
文生图开源模型黑马,来自合肥
AI研究所· 2025-05-10 01:44
文生图赛道竞争格局 - AI文生图赛道近期竞争激烈,OpenAI的GPT-4o凭借强大文生图功能引爆科技圈,支持自然语言描述生成多帧连贯画面,对设计、影视、广告等行业传统模式产生冲击[1] - 中国公司智象未来(HiDream.ai)凭借HiDream-I1图像生成大模型和HiDream-E1交互编辑模型成为行业焦点,是首个登顶ArtificialAnalysis图像竞技场榜单的中国自研生成式AI模型[2][3] - HiDream-I1在HuggingFace趋势榜排名第二(图像榜第一),在DPG-Bench、GenEval和HPSv2.1等评测中表现领先,复杂提示理解、对象执行能力、图像美感等达业界SOTA水平[3][6] HiDream-I1技术架构与性能 - 模型采用SparseDiffusionTransformer(SparseDiT)架构,融合SparseMixture-of-Expert(MoE)技术,精准捕捉文本细节并降低计算成本[3] - 在扩散模型蒸馏中融入生成对抗学习(GAN),提升图像真实感和清晰度,ELO评分1123分,仅比GPT-4o低0.8%[3][6] - HPSv2.1测试得分33.82,超越MidjourneyV6(30.29)、DALL-E3(31.44)和SD3(31.53);GenEval综合得分0.83,关系理解DPG-Bench得分93.74[6] 商业化落地与场景应用 - 与寒武纪合作完成多模态大模型在MLU加速卡适配,性能达国际主流水平;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AI视频彩铃产品"AI一语成片",日曝光量超7亿次[11] - 在影视领域可快速生成概念设计、场景布局和角色建模;教育领域生成生物结构图等教学素材;电商领域生成产品展示图和广告海报[11] - 计划推出多模态Agent产品,支持自然对话生成编辑图片视频并串联故事情节[12] 合肥AI产业生态 - 合肥高新区为智象未来提供算力支持,通过"中国声谷""科大硅谷"整合产业链资源,形成算法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支撑[14][15] - 合肥人工智能产业2023年营收超2000亿元,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2200家,十亿级企业2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近200家[16] - 产业竞争力全国第五,形成"龙头引领+新锐突围"格局,集聚企业超千家,2024年总营收超千亿元[18][20]
海康威视视觉大模型落地镇江港 降本增效守护皮带安全
证券日报网· 2025-04-24 15:42
海康威视与镇江港合作项目 - 海康威视与镇江港金港公司合作,通过大模型和物联感知技术实现皮带机智能巡检,提升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 [1] - 镇江港年吞吐量超亿吨,金港公司46条皮带总长10公里,是矿石装卸与转运的核心设施 [1] - 人工巡检存在安全风险高、效率低等问题,技术升级后显著改善 [1] 视觉大模型技术应用 - 自清洁相机在粉尘环境中清晰观察皮带运行,AI超脑集成跑偏检测大模型算法,及时发现偏移并预警,预计年节省清理成本30万元 [2] - 落料堆积检测大模型算法识别堆积情况并推送预警,防止影响皮带机运转 [2] - 声振温系统实时采集声音、振动和温度数据,算法仓分析故障类型和位置,实现远程运维和预测性维护 [2] - 听诊光纤监测托辊声音,异常时自动报警并定位 [2] 智慧港口平台建设 - 海康威视三维场景技术整合多源数据,构建数字孪生港口,支持高效管理和决策 [3] - 智慧港口平台接入DeepSeek语言大模型,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简化复杂操作 [3] - 项目推动作业模式从现场向中控转移,改善工作环境并降低运营成本 [3]
两会|沪市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证券时报· 2025-03-05 17:38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明确2025年发展蓝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数字经济创 新活力"。在需求侧,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上市公司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服务民生的重要微观主体,记者了解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内容引起沪市 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 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 重大科技项目""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健全创投基 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等。 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上市公司扮演着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主导产学研融合、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等方 ...
晚点独家丨比亚迪大模型研发提速,零一万物前首席技术专家聂鹏程加入
晚点LatePost· 2025-01-08 16:36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比亚迪将推进大模型多线研发,这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数据量和训练量支持。 文丨司雯雯 这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数据量和训练量。目前,常见高阶智驾功能的车端大模型是十亿级参数,云端大模 型是百亿级参数,而基座模型、语言大模型等参数在千亿级别。 为快速补齐能力,比亚迪选择从大模型公司招聘有成熟经验的技术人才。聂鹏程 2013 年毕业,在 AI 计算领 域工作近 12 年,有管理大型算力资源、研发基座模型的经验,也参与研发 AI 应用。 编辑丨龚方毅 在偏好内部培优的比亚迪,外部人才的流向体现着一项业务的资源、级别和受重视程度 —— 2023 年起 智驾是行业的竞争焦点,也被比亚迪重视。2024 年下半年开始,以端到端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汽 车公司越来越重要,车企的比拼从汽车的智驾、座舱延伸到人形机器人。 2024 年下半年起,比亚迪对人工智能业务的投入明显加大。 我们独家获悉,2024 年 11 月,零一万物前首席技术专家聂鹏程加入比亚迪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将主要负 责 AI 超算,也 ...
IDEA研究院沈向洋:从PMF到TMF, AI For Science是今天一定要做的事
IPO早知道· 2024-11-23 09:04
人工智能向前发展要造数据、合成数据,有可能带来大模型创业下新的百亿美金的问题。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苏打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如果说今天有什么事是我们一定要做的,那就是AI For Science。难以想象今天还有什么事情比它 更重要,今年诺贝尔奖的颁布便是最好证明。" 11月22日召开的2024年IDEA大会上,IDEA研究院创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 题为《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融合》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在技术大爆发时期开展创新,对技术的深度理解 尤为重要。 沈向洋表示,从长远的人类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巨大跃迁都是由技术创新带来的。工业时代的全球 GDP年均增速约为1%-2%,信息时代在3%-4%,人工智能时代,这个数字会是多少?与此同时, 他强调,随着AI的各项能力逼近、甚至超越人类,AI治理已成亟待全球共同面对的议题。 深圳或将成全球算力中心之一 "过去这几年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令大家对整个行业充满着期待。其中,算力、算法、数据是绕不 开的'三件套'。"现场,沈向洋分享了对上述三要素的新理解。 首先,算力是关键生产力。过去四五十年间,计算行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