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核保
搜索文档
金融壹账通与意大利忠利保险集团举行高层战略交流会
证券日报网· 2025-11-25 19:22
本报讯 (记者李冰)近日,金融壹账通与意大利忠利保险集团(Generali Group)(以下简称"忠利保 险")高层战略交流会在新加坡成功举行。本次战略交流会旨在系统了解平安集团在客户经营、数字化 转型及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经验,探讨双方在未来合作中的潜在方向。 近年来,金融壹账通在东南亚、中东、南非等市场推动银行核心系统、保险核心系统、车生态能力、 eKYC与反欺诈能力的输出,为不同市场提升运营效率、风险管理能力和客户体验提供技术支持,逐步 形成可复制、可扩展的全球服务能力。 双方认为,在保险行业迈向智能化和高质量增长的大趋势下,围绕客户价值、AI创新、数字化运营的 系统性交流,将为跨区域合作带来更大的可能性。 金融壹账通方面表示,将继续深化与国际同业的沟通交流,积极探索在客户经营、技术创新及AI治理 等领域的合作可能,共同推动全球保险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作为平安唯一的金融科技输出窗口,金融壹账通在会谈中向忠利保险高层系统介绍了平安集团综合金融 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客户经营体系以及寿险渠道改革、车生态建设、多渠道协同等实践,展示了如何通 过"保险+生态"构建长期的客户触点,并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可持续增长模式。 ...
险企秋招揽新全面铺开 哪些人才受欢迎
北京商报· 2025-09-04 19:20
行业招聘概况 - 多家保险公司已启动2026届秋季校园招聘计划,包括平安人寿、中国人保、众安保险、中邮保险、和谐健康等公司 [1][2] - 校园招聘是保险公司储备人才的重要方式,反映其业务布局重点和动向 [2] - 中国人保今年开放超过6300个岗位,较上年的超6500个岗位小幅减少 [2] 人才需求特点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型人才成为各大机构争相追捧的重点 [1] - 除保险大类业务、销售营销类岗位外,金融科技类、健康管理类人才招募受到侧重 [3] - 平安人寿管培生计划将互联网科技类排在首位,首要需求为人工智能方向 [3] - 众安保险的算法类岗位招聘数量是去年的两倍 [3] 科技人才需求驱动因素 - 保险公司对人工智能类人才的强烈需求源于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 [3] - 人工智能技术能帮助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并支持创新产品开发 [3] - 具体应用包括智能核保、理赔自动化、风险预测、个性化定价及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等 [3] - 202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文件明确鼓励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3] 行业竞争与人才战略转型 - 行业竞争焦点已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赋能,通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重构业务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 [4] - 科技能力将成为衡量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4] - 保险公司需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育体系,包括规划成长路径、设计多领域培训内容、推行导师指导机制等 [4]
险企秋招揽新全面铺开,哪些人才受欢迎
北京商报· 2025-09-04 19:04
行业招聘概况 - 多家保险公司已启动面向2026届毕业生的秋季校园招聘计划,包括平安人寿、平安产险、中国人保、众安保险、中邮保险、和谐健康等 [1][3] - 校园招聘是保险公司储备人才的重要方式,反映其业务布局重点和动向 [4] - 中国人保今年开放超过6300个岗位,较上年的超6500个岗位小幅减少 [4] 人才需求特点 - 保险行业人才需求呈现新特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型人才成为争相追捧的重点 [1] - 除保险业务及销售营销类岗位外,各大险企侧重招聘金融科技类及健康管理类人才 [5] - 平安人寿管培生计划中互联网科技类排在首位,首要需求为人工智能方向 [5] - 众安保险的算法类岗位招聘数量是去年的两倍 [5] 科技人才需求动因 - 保险公司对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强烈,源于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 [5] - 人工智能技术可帮助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并支持创新产品开发 [5] - 具体应用包括智能核保、理赔自动化、风险预测、个性化定价及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等 [5] - 国务院2024年9月印发的政策文件明确鼓励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保险业营销服务、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水平 [5] 行业竞争与人才战略 - 行业竞争焦点已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赋能,通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重构业务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 [6] - 科技能力将成为衡量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6] - 保险公司需构建系统化人才培育体系,包括规划清晰成长路径、设计多领域培训内容及推行有效导师机制 [6]
如何抓住人工智能的第二序红利?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7-28 10:11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投资的最大赢家可能不是直接构建AI技术的公司,而是那些将AI深度融入业务流程、提升效率和利润的传统企业,即"第二序赢家"[1][2][7] - AI技术革命的核心红利属于能够借助技术变革重构商业效率与基础设施的企业[2][7] - 相比于估值高涨但变现能力尚不明朗的"造AI"公司,已经将AI深度嵌入生产运营流程的企业更具投资价值[7][9] 历史案例对比 - 20世纪初汽车行业发展中,最大赢家不是福特等整车厂商,而是像Gulf Refining和标准石油等下游服务企业[1][2] - 石油企业通过布局加油站网络,抓住了汽车保有量增长带来的刚需,获得规模性效率和利润回报[2] AI在企业的应用效果 组织效率提升 - AI帮助企业实现从线性、层级式人力组织模式向智能化流程整合的跨越[3] - Shake Shack通过AI和自动化技术将套餐制作时间从11分钟缩短至6分钟,人力成本从3.30美元降至2.40美元[3] - Shake Shack在提高员工时薪至24美元(较最低工资高100%)的同时,将门店利润率从20%提升至25%[3] 供应链与服务重构 - Ecolab通过AI替代50%高自动化概率岗位,释放数亿美元人力成本,显著提升税前利润率[4] - 京东物流"智狼"系统使拣货效率提升3倍,上架效率提升5倍,分拣准确率达99.99%,昆山园区日处理量超450万件[6] - 中国平安实现93%寿险保单秒级核保,闪赔占比56%,AI坐席年服务量18.4亿次,覆盖80%客户服务总量[6] 优质AI应用企业的特征 - 主营业务劳动密集,可通过AI大幅降本[7] - 业务流程规则明确、重复性强,容易实现AI替代[7] - 具备项目管理与推广能力,能将试点转化为规模应用[7] - 所在行业具有市场议价能力,AI带来的成本节省能转化为利润[7] 宏观经济影响 - 高盛预计到2030年,生成式AI将推动中国GDP增长约8%,美国增长约15%[8] - AI正在重塑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金融、零售等领域的应用将创造可观经济增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