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国盛证券:维持蓝思科技“买入”评级,产业链垂直整合持续深化
新浪财经· 2025-08-26 15:27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蓝思科技上半年营收及盈利能力均大幅提升,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业务稳健增长。 公司业绩持续稳步向上,主因消费电子及智能汽车业务等主营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盈利能力进一步提 升。从25Q2单季度来看,实现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29.3%,环比增长66.4%。公司作为智能终 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一方面具备以结构件及功能模组核心技术为支撑的产业化 能力体系,另一方面具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未来将深度受益AI技术发展,各条业务线预计全面增 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
蓝思科技募47.68亿港元首日涨9% 毛利率创10年新低
搜狐财经· 2025-07-09 19:21
上市表现 - 蓝思科技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开盘报18 88港元 涨幅3 85% 收盘报19 84港元 涨幅9 13% [1] - 最终发售价定为18 18港元 位于发行价区间17 38-18 18港元的上限 [5] 发行结构 - 总发售股份262 256 800股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18 015 600股 国际发售144 241 200股 [1][2] - 上市时已发行股份5 245 028 971股(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Green Better 世运线路版 UBS AM Singapore等10家机构 合计认购82 471 800股 占全球发售股份31 45% [6][7] 募资情况 - 所得款项总额4 767 83百万港元 扣除上市开支74 14百万港元后 净额4 693 69百万港元 [4][5] - 募资用途包括扩展产品组合 扩大全球业务布局 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及补充营运资金 [5] 股权结构 - 基石投资者Green Better为小米集团全资附属公司 持有4 317 800股 占全球发售1 65% [7] - 所有基石投资者股份禁售期至2026年1月8日 [7] 财务数据 - 2024年毛利率15 89% 创2015年上市以来新低 [8] 中介机构 - 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联席全球协调人包括BofA SECURITIES 农银国际 中银国际等 [2]
180家A股公司正排队香港上市
财联社· 2025-07-09 19:12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港股IPO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7月9日共有6家企业同时在港交所上市包括蓝思科技等5家企业和1只ETF [1] - 上半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达880亿港元重回全球首位主要推力来自"A股+H股"模式的热潮 [1] - 2025年上半年已有10家"A+H"两地上市企业IPO融资规模共计793.02亿元另有180家A股企业排队赴港上市 [10][11] 蓝思科技H股上市亮点 - 绿鞋后发行规模54.83亿港元成为中信证券2025年内港股IPO中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1] - 融资规模47.68亿港元跻身年内港股IPO前五 [1] - 香港市场近二十年来首个投行独家保荐完成的千亿市值以上A to H项目 [2] - 香港市场消费科技领域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IPO [2] - 从申请到上市仅用时100天 [2] - 基石投资者结构多元化涵盖产业投资者、国际长线、中资长线、多策略基金等类型 [2] 蓝思科技业务与募资 - 公司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2007年首创将玻璃应用到全屏触控智能手机 [4] - 2022-2024年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苹果公司销售占比从71%降至49.45% [4] - 此次港股募资主要用于加强海外业务布局包括东南亚、北美等地的生产基地建设 [5] - 公司全球化布局已覆盖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并在越南设有研发生产基地 [5] A股企业赴港上市动因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企业出海关键平台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持续看好 [8] - 港交所融资效率优势显著政策层面优化了H股发行门槛 [8] - 不同行业在两地市场存在估值分化企业倾向于选择估值更高的市场 [8] - 港股估值走高源于资金持续流入形成企业更愿赴港融资的正向循环 [9] 行业趋势与影响 - "果链三巨头"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将在香港市场会师 [3] - A股核心资产定价权系统性"南移"港股成为核心资产价值发现主阵地集中在AI科技、新消费革命、创新药突破三大领域 [11] - "A+H"上市模式促成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协同联动实现资金规模和融资灵活性双重跃升 [11]
又到港交所铜锣不够用?蓝思科技等5企业今日港股上市,180家A股正排队
新浪财经· 2025-07-09 18:54
港股IPO市场热度 - 港股IPO市场持续升温 7月9日共有6家企业上市 包括蓝思科技、讯众通信等 现场敲响6面铜锣 [1] - 蓝思科技H股上市融资47 68亿港元 成为中信证券2025年内港股IPO中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1] - 蓝思科技收盘价较发行价18 18港元上涨超9% 换手率达53 60% 成交金额26 95亿港元 [2][3] A+H上市模式热潮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主推力来自"A股+H股"模式 10家A股企业完成两地上市 融资规模达793 02亿港元 [12] - 180家A股企业正排队赴港上市 主要集中在AI科技、新消费革命、创新药三大领域 [12] - 立讯精密公告将冲刺"A+H"上市 "果链三巨头"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将在香港市场会师 [4] 蓝思科技H股上市亮点 - 蓝思科技H股上市创多项纪录 包括近二十年来首个投行独家保荐的千亿市值A to H项目 消费科技领域年内最大规模IPO [1] - 上市流程仅用时100天 基石投资者涵盖产业投资者、国际长线基金等多元化类型 [1] - 公司核心收入来自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 2022-2024年苹果业务占比从71%降至49 45% [5] 募资用途与全球化布局 - 蓝思科技H股募资47 68亿港元 主要用于加强海外业务版图 包括东南亚、北美生产基地建设 [5][6] - 公司全球化布局已覆盖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地 并在越南设有研发生产基地 [6] - 2020年定增募资149亿元中仍有33亿元未使用 此次港股募资必要性引发市场关注 [6] 港股市场优势分析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是企业出海关键平台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持续看好 [10] - 港交所融资效率优势显著 政策层面优化IPO定价及公开市场 降低H股发行门槛 [10] - A+H模式促成两地资本市场协同联动 融资规模和灵活性双重跃升 实现估值对冲 [13] AH价差现象解读 - 港股较A股更贵的现象源于资金持续流入 高估值带动交易活跃和流动性改善 [11] - AH溢价根源在于两地市场投资者结构、流动性、再融资等差异 缺乏套利机制 [11] - 港股集中全球一流机构投资者 企业可完善治理架构 与国际规范接轨 [12]
新股消息 | 蓝思科技(300433.SZ)递表港交所 成为首批承接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量产及整机组装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4-01 06:50
公司概况 - 蓝思科技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块综合解决方案行业和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行业均排名领先[4] - 公司拥有从原材料生产到整机组装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覆盖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等多种材料技术[4] - 公司在2007年首创将玻璃应用到全球第一款全屏触控智能手机,奠定了智能终端功能面板的主流技术路线[4] 业务布局 - 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及智能汽车品牌建立长期战略合作,通常在产品上市前2-3年就深度参与研发和生产[5] - 业务横向延伸至智慧零售终端、工业及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等多元化场景[5] - 公司在国内外拥有九个生产和研发基地,包括东南亚海外生产基地,实现国内外市场广泛覆盖[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66.99亿元、544.91亿元、698.97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22.3%[5] - 同期年度利润分别为25.20亿元、30.42亿元、36.77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20.8%[5] - 2024年毛利率14.6%,较2022年的18.3%有所下降[7] - 2024年研发开支27.85亿元,占收入比例4.0%,低于2022年的4.5%[7] 市场地位 - 公司是行业内首批承接人形机器人及AI眼镜/XR头显关键核心部件量产及整机组装的企业之一[4] - 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的持续创新,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建立了深厚的技术积累[4] - 公司平台化能力涵盖人才、技术、供应及智造等多个方面,支持新业务领域拓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