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精密制造

搜索文档
180家A股公司正排队香港上市
财联社· 2025-07-09 19:12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港股IPO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7月9日共有6家企业同时在港交所上市包括蓝思科技等5家企业和1只ETF [1] - 上半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达880亿港元重回全球首位主要推力来自"A股+H股"模式的热潮 [1] - 2025年上半年已有10家"A+H"两地上市企业IPO融资规模共计793.02亿元另有180家A股企业排队赴港上市 [10][11] 蓝思科技H股上市亮点 - 绿鞋后发行规模54.83亿港元成为中信证券2025年内港股IPO中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1] - 融资规模47.68亿港元跻身年内港股IPO前五 [1] - 香港市场近二十年来首个投行独家保荐完成的千亿市值以上A to H项目 [2] - 香港市场消费科技领域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IPO [2] - 从申请到上市仅用时100天 [2] - 基石投资者结构多元化涵盖产业投资者、国际长线、中资长线、多策略基金等类型 [2] 蓝思科技业务与募资 - 公司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2007年首创将玻璃应用到全屏触控智能手机 [4] - 2022-2024年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苹果公司销售占比从71%降至49.45% [4] - 此次港股募资主要用于加强海外业务布局包括东南亚、北美等地的生产基地建设 [5] - 公司全球化布局已覆盖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并在越南设有研发生产基地 [5] A股企业赴港上市动因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企业出海关键平台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持续看好 [8] - 港交所融资效率优势显著政策层面优化了H股发行门槛 [8] - 不同行业在两地市场存在估值分化企业倾向于选择估值更高的市场 [8] - 港股估值走高源于资金持续流入形成企业更愿赴港融资的正向循环 [9] 行业趋势与影响 - "果链三巨头"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将在香港市场会师 [3] - A股核心资产定价权系统性"南移"港股成为核心资产价值发现主阵地集中在AI科技、新消费革命、创新药突破三大领域 [11] - "A+H"上市模式促成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协同联动实现资金规模和融资灵活性双重跃升 [11]
又到港交所铜锣不够用?蓝思科技等5企业今日港股上市,180家A股正排队
新浪财经· 2025-07-09 18:54
港股IPO市场热度 - 港股IPO市场持续升温 7月9日共有6家企业上市 包括蓝思科技、讯众通信等 现场敲响6面铜锣 [1] - 蓝思科技H股上市融资47 68亿港元 成为中信证券2025年内港股IPO中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1] - 蓝思科技收盘价较发行价18 18港元上涨超9% 换手率达53 60% 成交金额26 95亿港元 [2][3] A+H上市模式热潮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主推力来自"A股+H股"模式 10家A股企业完成两地上市 融资规模达793 02亿港元 [12] - 180家A股企业正排队赴港上市 主要集中在AI科技、新消费革命、创新药三大领域 [12] - 立讯精密公告将冲刺"A+H"上市 "果链三巨头"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将在香港市场会师 [4] 蓝思科技H股上市亮点 - 蓝思科技H股上市创多项纪录 包括近二十年来首个投行独家保荐的千亿市值A to H项目 消费科技领域年内最大规模IPO [1] - 上市流程仅用时100天 基石投资者涵盖产业投资者、国际长线基金等多元化类型 [1] - 公司核心收入来自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 2022-2024年苹果业务占比从71%降至49 45% [5] 募资用途与全球化布局 - 蓝思科技H股募资47 68亿港元 主要用于加强海外业务版图 包括东南亚、北美生产基地建设 [5][6] - 公司全球化布局已覆盖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地 并在越南设有研发生产基地 [6] - 2020年定增募资149亿元中仍有33亿元未使用 此次港股募资必要性引发市场关注 [6] 港股市场优势分析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是企业出海关键平台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持续看好 [10] - 港交所融资效率优势显著 政策层面优化IPO定价及公开市场 降低H股发行门槛 [10] - A+H模式促成两地资本市场协同联动 融资规模和灵活性双重跃升 实现估值对冲 [13] AH价差现象解读 - 港股较A股更贵的现象源于资金持续流入 高估值带动交易活跃和流动性改善 [11] - AH溢价根源在于两地市场投资者结构、流动性、再融资等差异 缺乏套利机制 [11] - 港股集中全球一流机构投资者 企业可完善治理架构 与国际规范接轨 [12]
现场| “果链”龙头蓝思科技港股IPO启动招股 管理层称未来折叠屏会成为新增长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6:38
港股IPO进展 - 蓝思科技H股IPO进入公开招股阶段 将于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1] - 招股时间为6月30日至7月4日 计划全球发售约2.62亿股H股 其中香港发售2884.84万股 国际发售约2.33亿股 [4] - 发行价区间定为每股17.38~18.18港元 每手200股 预计募资净额45.9亿港元 [4]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未来增长策略将折叠屏业务放在首位 已为国内外领先的UTG和CPI等折叠屏技术核心供应商 [6] - 加速人形机器人 AI眼镜等新产品落地 已与海内外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 目标打造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制造基地 [7] - 计划在越南和泰国扩大制造能力 增强供应链韧性并降低物流成本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467亿元 545亿元和699亿元 [4]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5.20亿元 30.96亿元和38.38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5.4% 5.7%和5.5% [4] - 2024年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营收34.88亿元 同比增长12.39% 毛利率18.2% 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 [7] 业务结构 - 智能汽车及座舱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7.7%增长至2023年9.2% 2024年回落至8.5% 现为第二大业务 [4] - 汽车业务产品包括车载电子玻璃 前挡玻璃 中控屏 B柱 仪表盘 后视镜及导航仪等 [4] - 管理层认为汽车行业新能源和智能化发展方向确定 前景广阔 [5] 客户合作 - 引入小米作为基石投资者 已为小米实现高端智能手机量产 [1] - 未来与小米合作将拓展至可穿戴设备 汽车领域及家电等板块 [1] - 海外生产基地已建立 可避免部分关税风险 将与客户配合减少经营影响 [6]
湖南女首富又要IPO了
盐财经· 2025-04-11 18:1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周群飞从打工妹起步,1993年以2万元启动资金创业,1997年利用亚洲金融危机抵债设备成为手表玻璃供应商 [7] - 2002年成功用玻璃面板替代有机玻璃应用于TCL手机,2003年成立蓝思科技并获国际品牌认可 [7] - 2006年成为苹果供应商并共同研发iPhone一代玻璃面板,同年将总部迁至湖南浏阳实现产能扩张 [8] - 2015年A股上市后周群飞以500亿元财富成为中国女首富,2025年夫妇财富达800亿元成为湖南首富 [9] 业务与客户结构 - 苹果为核心客户,2023年贡献营收315亿元(占比50%+),2024年贡献345亿元(占比49.5%) [11] - 业务覆盖智能手机(防护玻璃、金属中框)、智能汽车(中控屏、仪表盘)、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合作客户包括特斯拉、宁德时代、支付宝等30余家车企及科技企业 [1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66.99亿元、544.91亿元、698.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0.42亿元、36.77亿元 [13] 技术研发与行业地位 - 2015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180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超20%(2.4万/10万+),拥有2249项授权专利 [13] - 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智能汽车交互系统市场占有率2024年位居第一 [13] - 首创玻璃应用于全屏触控智能手机(2007年),主导智能终端面板技术路线 [11] 港股上市背景 - 2025年选择赴港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形象与竞争力 [15] - 同期16家A股企业(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已向港交所递表,政策支持内地企业境外上市 [15] - 港交所审批时间中位数从2022年61日缩短至2024年28日,降低双重上市门槛 [16]
湖南女首富又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4-10 13:57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周群飞从打工妹起步,1993年用2万元启动资金创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转型为手表玻璃供应商[7] - 2002年成功用玻璃面板替代有机玻璃应用于TCL手机,2003年成立蓝思科技并获国际品牌认可[7] - 2006年成为苹果供应商并研制第一代iPhone面板玻璃,同年将总部迁至湖南浏阳形成千亿产业集群[7] - 2015年登陆创业板,周群飞以500亿元财富成为中国女首富,2025年夫妇财富达800亿元[7][7] 业务与客户结构 - 2024年总收入698.97亿元,其中苹果贡献345亿元占比49.5%,2015-2023年苹果营收占比始终超50%[9][12] - 业务覆盖智能手机/电脑/穿戴设备防护玻璃、金属中框、触控模组等,并向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扩展[10] - 智能汽车领域合作特斯拉、宁德时代等超30家车企,为支付宝提供支付设备组装,参与智元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10] 研发与产能布局 - 2015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180亿元,2.4万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20%,拥有2249项授权专利[11] - 在中国、越南、墨西哥设9个工业园区,2022-2024年净利润从25.2亿元增至36.77亿元[12] -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和智能汽车交互系统市场占有率均居第一[12] 港股上市背景 - 2025年前三月66家企业赴港递表,包括16家A股上市公司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15][16] - 政策支持推动港股上市效率提升,港交所审批时间中位数从2022年61天缩短至2024年28天[17][18] - 蓝思科技赴港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形象和经营管理水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