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赞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918
国证国际· 2025-09-18 16:1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升1.78% 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升4.22% 国企指数上升2.24% 三大指数均刷新阶段新高价[2] - 大市成交金额上升至3603亿港元 主板总卖空金额403亿港元 占可卖空股票总成交额比率跌至12.54%[2] - 南向资金净流入94.4亿港元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中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阿里巴巴 腾讯控股和长飞光纤光缆[2] 板块表现分析 - 权重科技股领涨 百度集团急升逾15% 阿里巴巴 京东 美团等均录得显著涨幅 市场聚焦百度芯片业务及AI模型进展[3] - 半导体板块强势走高 中芯国际上升逾7% 华虹半导体跟涨 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330.7亿美元 同比增长24%[3] - 汽车股大幅拉升 蔚来上升超11% 理想 小鹏汽车 比亚迪等全线走高 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增长20%政策目标推动[3] - 黄金与水泥等周期股普遍承压 金矿类股全线回落 水泥板块受产量数据走低拖累 显示基建需求不足[4] 美联储政策动向 - FOMC降息25个基点至4.0%-4.25%目标区间 为去年十二月以来首次降息[4] - 点阵图显示大多数委员预测今年还会有额外50个基点的降息 比6月预测增加25个基点[4] - 官员将今年GDP增长预期上修至1.6% 较6月预期的1.4%有所上升 下半年GDP增长预期达到1.8%[5] - 2026年核心PCE通胀预测从2.4%调高至2.6% 反映关税影响可能延续更长时间[5] 有赞公司业务分析 - 2025年上半年GMV达4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1.6% 平均单个商家销售额约93万元 同比增长11%[10] - 商家总数为53,651家 同比下降约4% 付费商家ARPU达1.33万元 同比增长15%[10] - 订阅解决方案收入约3.74亿元 同比下降1.0% 占总收入52.7%[11] - 商家解决方案收入约3.38亿元 同比增长10.3% 物流解决方案业务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11] 有赞AI技术应用 - 推出"微信小店托管"智能体和"全网外卖托管"智能体 帮助商家多渠道开店[12] - "营销专家"智能体提供精准营销建议 "高意向客户托管"智能体提升复购率[12] - "销售和客服托管"智能体与"门店智能助手"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提升运营效率[12] 有赞转主板计划 - 公司正评估从联交所GEM转往主板上市的可能性 目前处于初步阶段[12] - 成功转主板上市结合经营业绩向好 公司估值有望得到提升[12]
有赞、微盟扭亏为盈,电商SaaS进入盈利期?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23:54
行业盈利转折点 - 电商SaaS行业在2025年中期财报季出现盈利破题信号,两大头部企业有赞和微盟双双扭亏为盈 [2] - 有赞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7257万元,为2018年借壳上市以来第二次实现盈利(2023年曾实现742.9万元微利)[2] - 微盟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690万元,实现2021年以来首次扭亏 [2] 收入表现分析 - 有赞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7.1亿元,同比仅增长4%,但结束了连续八个报告期的同比负增长态势 [2][7] - 微盟2025年上半年收入7.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67亿元同比下滑10.6%,但经调整收入较上年同期的7.19亿元同比增长7.8% [3][7] - 与历史高点相比,两家企业收入规模显著收缩:微盟2021-2023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9.59亿元、9.00亿元和12.10亿元;有赞2020年上半年营收达8.25亿元,全年营收18.21亿元 [7] 收入结构变化 - 有赞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长明显,2025年上半年达3.38亿元,同比增长10.3%,毛利率提升3.5% [3] - 有赞订阅解决方案收益3.74亿元,同比减少1.0%,占总营收52.7%,毛利率下降2.8% [3] - 微盟订阅解决方案收入4.38亿元,同比下降10%;商家解决方案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11.3% [4] - 微盟经调整后的商家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5.3%(从2.32亿元增至3.38亿元)[4] 成本控制成效 - 微盟销售成本大幅下降,从上年同期的2.92亿元降至1.93亿元,同比降幅达33.9% [5] - 有赞销售及分销开支2.6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6亿元略有下滑,营收占比从38.8%降至36.6% [5] - 微盟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缩减31.2%,从5.65亿元降至3.89亿元,但仍占总收入的50.2% [6] - 有赞行政开支同比下降9.4%(从7002万元降至6346万元),研发开支同比下降14.9%(从9383万元降至7986万元),合计占总营收20.2% [6] - 微盟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4.4%(从2.87亿元降至2.17亿元),研发开支同比下降41.8%(从2.34亿元降至1.36亿元),合计占总营收45.5% [6] 客户数量变化 - 有赞2025年上半年商家总数为53651家,同比下降4%,较2020年上半年高点(99889家)近乎减半 [7] - 微盟订阅解决方案付费商户数59149家,同比下滑13.9%,较业务高峰期(曾突破10万家)明显减少 [8] - 微盟商家解决方案付费商户数39281家,同比实现1.5%小幅增长 [8] - 有赞历史上新增付费商家占比居高不下,2019-2022年维持在50%以上,部分年份超60% [8] - 微盟新增付费商家占比自2019年起维持在40%以下,2024年底已控制在20%左右 [9] 战略调整举措 - 两家企业从"广撒网"转向"大客化"战略,微盟智慧零售收入达2.86亿元,占订阅解决方案收入65.2% [10] - 微盟品牌商户数量达1227家,平均订单收入17.9万元,在时尚零售百强占比48%,商业地产百强占比50%,连锁便利店百强占比42% [10] - 微盟2024年出售智慧餐饮业务,缩减小微商户投入,减少低利润TSO服务和金融等非主业 [10] - 有赞采取垂直行业深耕策略,重点发展连锁商家、蛋糕烘焙等高毛利领域 [10] - 有赞2024年停止"有赞精选"服务,支付业务缩减范围,退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 [10] 人员结构调整 - 有赞员工数量从2021年峰值4494人骤降至2022年底1952人,2024年底进一步缩减至1489人,2025年中报回升至1509人 [14] - 微盟员工数量从2021年8562人下滑至2022年底6278人,2024年底降至3563人,2025年中报为3400人 [15] - 两家企业员工规模较2018年上市初期仅略有增加(有赞增约100多人,微盟增500多人)[14][15] AI技术应用 - 微盟内部应用AI提升运营效率30%,覆盖图片生成、数字人视频等场景,素材团队月均生成超1万个创意素材 [16] - 微盟构建"WAI+WAI Pro+WIME"三大产品为核心的全场景AI生态,15个大AI Agent矩阵覆盖全链路运营 [16] - 微盟2025年中报首次披露AI及相关收入0.34亿元 [17] - 有赞2023年推出首款AI产品"加我智能",2025年春季发布会升级AI赋能能力,但尚未将AI产品独立化考量 [17] - AI投入面临数据隐私、高成本及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等挑战 [17]
高汇通回应退出预付卡业务!支付机构缘何主动“瘦身”
北京商报· 2025-06-15 20:34
公司动态 - 高汇通主动缩减业务类型,退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业务,保留储值账户运营Ⅰ类业务,正式告别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市场 [1][2][3] - 公司回应称调整是为集中资源发展更具竞争力的互联网支付业务,所有流程合规完成并已妥善处理客户权益保障 [2][4] - 高汇通曾获得互联网支付业务资质及多省市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支付业务许可,支付业务分类调整后变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Ⅱ类 [3] - 公司控股方可追溯至中国香港公司锦胜企业有限公司,为香港上市企业有赞旗下,推出产品包括有赞支付和高汇通卡等 [3] - 高汇通2024年9月因多项违规被人民银行没收违法所得1214.74万元并处罚款1572.61万元,罚没共计2787.35万元 [5] - 公司表示已配合监管完成整改,强调有赞财务储备雄厚、规则制度严谨 [5] 行业趋势 - 支付机构主动退出预付卡业务已成行业趋势,高汇通退出或为"止损"之举 [6][7] - 在互联网支付替代、备付金政策调整等冲击下,预付卡交易难以为继,行业前景堪忧 [6][7] - 2025年以来人民银行已注销6家支付机构牌照,存量持牌机构缩减至169家,预付卡业务成为收缩重灾区 [6]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要求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预计预付卡牌照数量将继续下滑 [6][7] - 行业逐渐出清是趋势,头部支付机构业务更加聚焦,行业发展格局更加稳定 [10] - 预付卡行业陷入困境、银行卡收单交易规模下滑、中小支付机构深度洗牌是行业面临的几大挑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