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件

搜索文档
匠心家居跌0.85%,成交额8534.08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244.72万
新浪财经· 2025-07-30 15:53
市场表现 - 7月30日公司股价跌0.85%,成交额8534.08万元,换手率0.64%,总市值199.83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24.37万元,近3日/5日/10日/20日分别净流出1244.72万/756.64万/1409.84万/1832.42万元 [4][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64.36元,当前股价接近压力位95.00元 [6]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智能电动沙发(76.73%)、智能电动床(13.56%)、配件(8.84%) [7] - 海外营收占比达99.49%,显著受益人民币贬值 [2] - 越南生产基地具备完整独立制造能力,核心产品均在越南开发加工 [3] 财务数据 - 2025年Q1营收7.73亿元(同比+38.16%),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60.41%) [7]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5.19亿元,近三年分红4.23亿元 [8] 股东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493户(较上期+0.9%),人均流通股20233股(较上期+160.31%) [7]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20.06万股(较上期-202.08万股),中欧时代先锋持股220.01万股(较上期-9.99万股) [9] - 永赢睿信混合A等四只基金新进十大流通股东,易方达价值精选等七只基金退出 [9] 战略布局 - 拓展康养产业,产品包括多体位康复治疗床、家用护用智能床等 [3] - 所属概念涵盖智能家居、养老、一带一路、预盈预增、高派息等 [2][7]
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携手富士康科技集团,共探企业家精神与新质生产力
搜狐财经· 2025-05-16 16:25
CFS2025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暨2025新质生产力企业家大会 - 峰会定于2024年7月在上海举行,主题为"穿越变革浪潮,共筑经济韧性" [1] - 作为中国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盛会,将邀请各行业领袖共同研判全球新挑战与新变局下的中国经济 [1] - 峰会设立于2012年,每年有超过1000位商界、政界、学界等领域代表出席,超过200位顶级嘉宾担任演讲嘉宾,深度参与媒体超过300家,影响人次超过2000万 [3] 富士康科技集团概况 - 公司于1974年成立于台湾地区,是全球最大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EMS),市占率超过四成 [4] - 业务涵盖四大产品领域:消费性电子产品(智慧手机、电视、游戏机等)、云端网络产品(服务器、网通等)、计算机终端产品(电脑、平板等)、元件及其他(连接器、机构件等) [4] - 全球布局横跨三大洲,在逾20个国家及地区设有生产及服务据点 [4] - 2024年名列《财富》全球500大企业第32名,连续七年(2018~2024)入选"全球百大创新机构" [7] 公司战略与技术创新 - 提出"3+3"发展战略:电动车、数位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 + 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通讯三项核心技术 [7][8] - 截至2023年累计申请全球专利82,942件,近两年20%以上专利与"3+3"技术相关 [10] - 2023年专利提案2,253件,其中3+3领域927件,获准专利3,764件 [10] - 拥有低碳相关专利:节能与能源管理625项、工业自动化1,508项、制程优化394项、污染防治445项 [10] - 自2019年以来获WEF授予8座"灯塔工厂"称号,展现尖端技术应用整合能力 [8] 智能制造与产业协同 - 与NVIDIA合作应用AI解决方案优化生产流程,包括视频搜索与摘要(VSS)和数字孪生技术 [11] - 参与制定三项国家标准:《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采购控制》、《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规范》、《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规范》 [12] - 通过智能制造加速营、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进步 [12] 经营理念与社会责任 - 秉持"永续经营=EPS+ESG"理念,引领价值链共同永续发展 [12] - 视"真正的领导级企业,不只是商业世界的领导,也应是社会的领导力量"为准则 [12]
鸿日达(30128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看好散热片及3D打印业务拓展
长江证券· 2025-05-05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承压,受原材料价格增长、股权支付费用以及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连接器与机构件主业稳定增长,2025年有望迎来放量;新兴业务多点开花,半导体散热与3D打印双轮驱动;基于公司主业稳定增长,以及新兴业务高速放量,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94/2.00/4.46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30亿元,同比增长15.22%;归母净利润 - 0.08亿元,同比下滑124.43%由盈转亏;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7.60%;归母净利润 - 0.12亿元,同比下滑376.67% [2][4] - 2024年毛利率19.01%,同比下滑0.58pct;归母净利率 - 0.91%,同比下滑5.21pct。2025Q1毛利率18.94%,同比下滑7.38pct;归母净利率 - 7.50%,同比下滑10.42pct [2][4] 业绩承压原因 - 2024年由盈转亏原因:股权激励计划导致股权支付费用由2023年的19.8万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1989万元;处于业务转型阵痛期,半导体散热片以及3D打印两项新业务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主要原材料金盐价格涨幅较大,采购成本提升 [9] - 2024Q4归母净利润亏损3713.99万元,一方面是机构件业务相对淡季,另一方面第一条半导体散热片产线投产后良率爬坡导致材料损耗较大;2025Q1因原材料价格继续增长,3D打印业务增大投入,亏损状态延续 [9] 主业情况 - 2024年连接器业务营收6.17亿元,同比增长9.11%,营收占比74.31%,同比下滑4.16pct;机构件业务营收达1.7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大幅增长48.77% [9] - 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推动效率提升,汽车电子连接器已批量交付海外Tier1厂商,BTB连接器对核心客户小批量交付;机构件业务伴随核心客户升级迭代产品,价值量增加,持续推进扩产计划,是当前主要盈利来源,2025年有望再创新高 [9] 新兴业务情况 - 半导体金属散热片是产业对散热性能更高要求的最佳解决方案,公司业务团队实现原材料配方突破、生产加工工艺进步以及量产产线优化,是大陆厂商替代美、日、台系龙头的先锋 [9] - 已与多家国内主流芯片设计公司、封装厂建立业务对接,部分完成工厂审核、样品验证导入;拥有2条具备量产能力的产线,预计2025年增扩4 - 7条产线,订单充裕,产能大幅扩张,2025年是半导体散热放量元年 [9] - 3D打印已具备全制程自研工艺的量产能力,已对客户送样,2025年有望进入部分项目小批量量产阶段,首次贡献营收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2025E、2026E、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数据,如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80亿元、16.05亿元、21.25亿元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