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枸杞籽油
icon
搜索文档
开拓农产品跨界融合新业态
经济日报· 2025-09-11 06:1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我国地理资源丰富气候多样 孕育大量特色鲜明潜力深厚的农特产品 近年来各地紧跟市场需求 农特产逐渐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持续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动力 [1] - 部分特色产业面临产品多以原料形式销售附加值低 优质供给不足 标准化程度不高 新品开发滞后于市场变化等问题 制约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 [1] -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1] 宁夏枸杞产业创新实践 - 传统枸杞消费方式正发生改变 企业推出枸杞原浆饮品枸杞冰淇淋枸杞籽油等30余款创新产品 枸杞面膜枸杞口红等跨界商品已获市场认可 [2] - 全国90%以上的枸杞新品源自宁夏研发生产 中宁枸杞以205.2亿元品牌价值高居中国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榜第10位 [2] - 宁夏在巩固传统枸杞产业优势同时 积极拓展产品门类 精准对接现代消费场景 通过跨界融合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 [2] 产业发展基础要素 - 夯实产业基础是农特产跨界发展根本前提 需持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 构建"企业+农户+政府"等多方协同机制 [2] - 通过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和农户积极参与 产业基础得以夯实 优质产品持续输出更有保障 [2] - 部分产业因生产规模有限标准化水平不高 导致优质产品供应不稳 甚至因品质波动影响消费者信任 [2]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 科技创新是农特产跨界发展核心动力 需要科技赋能产品研发以拓展消费群体提升产业能级 [3] - 宁夏在培育特色产业过程中将科技创新置于关键位置 通过组建产业研究院建立专家库和科研项目库等举措 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 [3] - 政府与科研机构聚力基础研究 企业面向市场推动专利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实现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卖标准"转型 [3] 产业生态与价值重构 - 农特产跨界融合不仅是产品形态创新 更是产业生态与价值逻辑的重构 [3] - 深入挖掘农特产背后的地域文化匠心技艺与生态价值 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情感体验和情绪价值的产品 有利于增强品牌认同与消费黏性 [3] - 可持续强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 借助科技研发新产品 使农特产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更加坚实有力 [3]
青海格尔木:“小枸杞”成就“大产业” 铺就农牧民增收新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5:42
图为格尔木种植的柴达木枸杞迎来丰收。孙睿 摄 中新网青海格尔木9月5日电 青海格尔木:"小枸杞"成就"大产业" 铺就农牧民增收新路 中新网记者 孙睿 "格尔木市柴达木枸杞产业经过十六年的发展,'小枸杞'成就'大产业',是本地农户持续增收致富的支柱 产业,也是全市打造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的主导产业之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农 牧局农牧科工作人员马学福5日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而低温真空脉动式烘干技术,更是让枸杞干果留住了"鲜"味。"冷热交替烘24小时,十几道流程下来, 枸杞营养不流失,口感还筋道。"邢亮德说,如今当地还培育出"173""7-8"等优质品种,待格尔木农垦 集团的种苗繁育基地投用后,将彻底实现种苗自主供应。 在产品展示区,枸杞的"变身"让人眼前一亮:50毫升瓶装原浆、30毫升便携袋装原浆、与亚麻籽油融合 的枸杞籽油……"我们不想浪费枸杞的任何一部分,要让它'物尽其用'。"邢亮德拿起一款枸杞瓶盖介 绍,这是专为年轻人设计的创新产品——装在普通矿泉水瓶盖上拧开就能喝,出差、旅行携带超方便, 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 "以前枸杞多是晒干卖,现在能榨浆、炼油、做衍生品,附加值翻了好几倍。"邢亮德说。 ...
塞上“杞”遇|小红果“七十二变”创造百亿产值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2024年,宁夏全区枸杞种植面积23万亩,鲜果产量20万吨,鲜果加工转化率36%,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204亿元。在全国,每4斤枸杞就有 1斤产自宁夏。 宁夏枸杞,贵在道地。在历代药师的记载中,多见宁夏枸杞"甘美异于他处"的标注。塞上江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孕育出宁夏枸杞色正 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的品质。 小红果的百亿身价,可不是"泡"出来的。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宁夏枸杞也是风生水起,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一颗耀眼明星。德国、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 均能看到宁夏枸杞的"红色身影"。 记者:张宋红、马丽娟、卢书剑、张瀚暘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施歌】 告别"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单一印象,宁夏枸杞不断迭代升级,玩起了高科技"七十二变"。低温冷榨、冻干技术锁住鲜枸杞的"青春",宁夏枸 杞酵素、枸杞籽油、枸杞面膜、枸杞巧克力,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从干果、饮料、保健品到化妆品、药品,再到一座座枸杞艺术馆、 体验馆的建成,宁夏枸杞产业从单一的"卖产品",正向"卖风景""卖文化"转变,朝着多元融合业态发展壮大。 ...
宁夏精耕细作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煤炭及煤化工产业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运营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每天可将6万吨煤炭转化为航空燃油、高端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一吨煤产生7倍价值[1] - 神华宁煤集团攻克煤制油催化剂技术,每吨油品耗水量下降30%[2] - 宁东基地每年回收利用废水年产回用水2400万吨,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使用比例2025年将提高至50%[5] 特色农牧业及深加工 - 宁夏枸杞产业实现从"论斤卖到按克卖"的转型,已开发120余种深加工产品如枸杞籽油(1吨鲜果仅萃取2.4公斤)、口服液、面膜等[2] - 枸杞全基因组测序完成,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品种实现更新换代[2] - 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改造40万亩废弃荒滩,采用滴灌技术年节水1500万吨,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0%,每亩产值超万元[5]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宁夏全社会研发经费近三年年均增长12.8%,企业研发经费占比超80%[2] - 2025年计划开展100项以上技术攻关,转化500项以上科技成果,重点突破煤油气化工耦合、高性能金属材料加工、枸杞高值化加工等技术[3] - 天地奔牛集团研制出国内最大智能化反井钻机,实现大直径深井钻井装备国产化[2] 清洁能源与绿色转型 - 宁夏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年行动,推动光伏发电与治沙结合的"一地两用"模式,年均固沙超万亩[5] - 建成先进光伏、高端装备等百亿元级产业链和新型材料、现代化工等千亿元级产业集群[6] 产业规划与政策支持 - 宁夏启动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四大升级工程[1] - 印发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建设规划,推动资源能源优势向竞争和发展优势转化[5] - 目标打造"千百十"亿元级园区、企业、项目,培育新质生产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