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枸杞
icon
搜索文档
伊利集团与百瑞源枸杞签署合作协议
快讯· 2025-07-17 12:38
近日,在第八届中国枸杞产业博览会期间,伊利集团与百瑞源枸杞成功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合作伙 伴关系。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围绕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展开深度协同,共同开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 局面。(人民财讯) ...
全球首个枸杞属植物国际测试标准获得通过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9: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宁夏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枸杞的核心产区,宁夏将进一步强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 UPOV成员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分享枸杞育种经验、种植技术及标准化管理模式,鼓励本土枸杞企业 参与国际品种权交易,推动自主培育品种走出国门,拓展全球市场份额。(完) 中新网银川7月11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1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 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在土耳其布尔萨市召开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第56届果树技术工作 组(TWF)会议上获得通过。这是中国主导制定的第8个国际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也是全球首个枸杞属 植物的国际测试标准。 据悉《指南》项目2019年启动,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历时五年,通过对1886份种 质资源和46个审定保护品种的64个形态指标数据分析挖掘,同时吸收枸杞育种项目和一线种植企业、大 户的经验,形成测试指南草案。同时多次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对指南草案进行讨论修订,最终筛选出27 个能够规范化描述、精准化辨识新品种的特征指标, ...
蓝皮书:中国形成以宁夏为核心、青海甘肃为两翼的枸杞产业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0:06
中国枸杞产业规模与布局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枸杞种植面积达159.27万亩鲜果产量130.69万吨干果产量29.96万吨形成以宁夏为核心青海甘肃为两翼的产业集群 [1] - 中宁县2024年枸杞综合产值达125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建成17个千亩标准化示范园区 [1] -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枸杞种植面积21.02万亩其中19.05万亩获绿色有机认证全产业链产值超50亿元 [2] - 甘肃省靖远县建成多个万亩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形成"西北枸杞产业黄金三角"格局 [2] 国际贸易与市场拓展 - 2024年中国枸杞出口量稳定在1.1万吨以上主要面向亚洲和欧美市场出口形态从干果延伸至枸杞粉冻干枸杞等精深加工产品 [1] - 越南首次成为中国枸杞出口第一大贸易国东南亚市场成为新增长极广西凭陆路口岸优势出口量升至全国第三 [2] - 行业加速从"原料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型宁夏山东广西广东为出口主力省份 [1][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宁夏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种植加工自动化率达60%中宁枸杞获106项国际认证 [2] - 青海打造"柴达木有机枸杞"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甘肃重点建设有机示范基地 [2] - 预计2025年精深加工产品占比将提升至40%出口单价有望提高20% [3] 政策与未来发展方向 - 青海通过《枸杞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建成全国最大有机枸杞基地 [2] - 宁夏计划实施"品质提升""品牌强农""市场开拓"三大行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 [3] - 专家建议加强国际标准对接开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跨境电商拓展欧美市场 [3]
宁夏中宁 唱响转型发展主旋律 谱写产业升级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07-07 06:24
产业规模与品牌价值 - 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126亿元,品牌价值超205亿元,居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第十位 [1] - 枸杞品牌数量占全区的70%,涌现出"早康""宁夏红""玺赞"等80余个自主知名品牌 [2] - 连续7年举办枸杞产业博览会,累计招商引资及签约金额352亿元 [2] 生产与种植体系 - 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区17个、自治区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个,获得HACCP、GAP等认证106个 [1] - 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每年带动5万余人务工 [1] - 推广"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布设测报样点580个,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 [4] 加工与科技创新 - 枸杞加工企业1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2024年产值达9.8亿元 [5] - 加工转化率达37.8%,创新推出枸杞口红、巧克力、面膜等精深加工产品10类120余种 [5] - 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22种高附加值产品,新产品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 [5] 营销与市场拓展 - 枸杞市场累计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达134万吨、592亿元 [3] - 2024年枸杞及其制品网络零售额达45亿元,与京东、天猫共建电商平台 [3] - 在全国建成专卖店、专柜1100余家,区域营销中心2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质量监管与溯源 - 制定《中宁枸杞标准》,每年检验检测达2500批次 [4] - 建成溯源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覆盖88家企业和628个产品 [4] - 构建1万吨干果和5万吨原浆产品的保真仓储体系,实现全链条可追溯 [4] 文旅融合与产业链延伸 - 打造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等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规划四大精品旅游线路 [6][7] - 深入挖掘枸杞文化,开展文创产品创作,建成10余个观光体验文旅基地 [6] - 依托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平台,联结20名专家院士,专家智库人才增至113名 [5]
“枸杞之乡”红果丰收 特色产品走俏中亚
行业概况 - 新疆博州精河县被称为"中国枸杞之乡",当地枸杞种植面积为10.31万亩,年产枸杞鲜果近6万吨,产值达6.6亿元人民币 [1] - 精河县已形成完整的枸杞产业链,包括15家枸杞企业、25家合作社,形成了27个枸杞品牌及41种相关产品 [1] - 当地采用"政府搭台、国企引领、民企参与、村镇服务、合作社领种、农民就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 [1] 种植情况 - 精河县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枸杞种植户王磊承包140亩土地种植枸杞,年毛利润达50-60万元人民币 [1] - 当地政府积极支持枸杞产业发展,干部在农忙时期参与支农工作 [1] - 该村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6350亩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农户承包种植 [1] 企业动态 - 天山果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主要枸杞加工企业之一,产品包括锁鲜枸杞、枸杞原浆、枸杞饮料和枸杞燕窝等 [2] - 该公司自主研发创新产品,包括全国首创的枸杞原浆精酿啤酒和"枸杞活力饮"等功能性饮品 [2] - 新疆杞明星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主要生产枸杞干果与原浆,产品出口中亚五国,年产值达8500万元人民币 [2] 产品创新 - 天山果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研发以枸杞多糖为主要成分的功能性产品 [2] - 企业通过提取枸杞中富含的胶原蛋白肽,并加入新疆特色作物提取物提升产品附加值 [2] - 当地枸杞制品包括锁鲜枸杞、枸杞原浆、枸杞饮料、枸杞燕窝等多种形态 [2]
锁鲜枸杞引领宁夏枸杞产业再攀新高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6:57
锁鲜枸杞技术升级 - 宁夏中宁县百瑞源枸杞种植基地锁鲜枸杞数字化车间二期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锁鲜技术迭代升级,智能化、数字化重塑标准 [1] - 传统鲜果枸杞制干方式存在弊端,百瑞源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开启"锁鲜枸杞"工艺技术创新,经过6年研究实验,2020年投产行业首家智能化锁鲜枸杞生产线 [1] - 二期项目遵循"更高品质、更高效率、高能低耗"原则,搭载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关键工艺参数,温度精确控制在±0.5℃,全流程数据可视化 [2] 生产效能与品质提升 - 二期项目降低人工操作负荷30%,产品品质稳定性提升至98.7%,实现枸杞全年标准化稳产 [2] - 相比一期生产线,二期项目能耗降低,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等活性物质保留率显著提升,枸杞色泽更鲜红、口感更好 [2] - 锁鲜枸杞上市后累计销量超200万瓶,品类销量每年实现30%递增 [1] 市场定位与消费趋势 - 锁鲜枸杞凭借技术、品质、品牌优势开拓中高端消费人群,满足健康、高品质需求 [1] - 开启枸杞"时尚化、零食化、年轻化"消费新场景 [1] 产学研合作与产业支持 - 宁夏借助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引进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专家团队开发枸杞多功能产品 [2] - 累计布局建设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技术创新中心15家 [2] - 培育枸杞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68家 [2]
宁夏锁鲜枸杞数字化车间二期项目在中宁投产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00:50
行业技术升级 - 锁鲜枸杞数字化车间二期项目投产,标志着枸杞锁鲜技术迭代升级,迈入2.0时代 [1] - 传统鲜果枸杞制干技术存在破坏鲜果结构、营养成分流失等问题 [1] - 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历时6年研发锁鲜枸杞工艺,2020年建成行业首家智能化生产线 [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二期项目搭载智能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精度达±0.5℃,实现全流程数据可视化 [2] - 人工操作负荷降低30%,产品品质稳定性提升至98.7% [2] - 相比一期生产线,能耗降低且活性物质保留率显著提升,枸杞色泽和口感更优 [2] 上游标准体系 - 公司建立严苛的上游标准体系,涵盖枸杞品种、种植管理及采摘环节 [2] - 枸杞采摘成熟度控制在八至九成熟,从采摘到锁鲜工序控制在2小时内 [2] - 原料经过510项+农残检测,推动行业向科技化、标准化、高质量方向迈进 [2]
宁夏精耕细作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煤炭及煤化工产业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运营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每天可将6万吨煤炭转化为航空燃油、高端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一吨煤产生7倍价值[1] - 神华宁煤集团攻克煤制油催化剂技术,每吨油品耗水量下降30%[2] - 宁东基地每年回收利用废水年产回用水2400万吨,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使用比例2025年将提高至50%[5] 特色农牧业及深加工 - 宁夏枸杞产业实现从"论斤卖到按克卖"的转型,已开发120余种深加工产品如枸杞籽油(1吨鲜果仅萃取2.4公斤)、口服液、面膜等[2] - 枸杞全基因组测序完成,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品种实现更新换代[2] - 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改造40万亩废弃荒滩,采用滴灌技术年节水1500万吨,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0%,每亩产值超万元[5]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宁夏全社会研发经费近三年年均增长12.8%,企业研发经费占比超80%[2] - 2025年计划开展100项以上技术攻关,转化500项以上科技成果,重点突破煤油气化工耦合、高性能金属材料加工、枸杞高值化加工等技术[3] - 天地奔牛集团研制出国内最大智能化反井钻机,实现大直径深井钻井装备国产化[2] 清洁能源与绿色转型 - 宁夏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年行动,推动光伏发电与治沙结合的"一地两用"模式,年均固沙超万亩[5] - 建成先进光伏、高端装备等百亿元级产业链和新型材料、现代化工等千亿元级产业集群[6] 产业规划与政策支持 - 宁夏启动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四大升级工程[1] - 印发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建设规划,推动资源能源优势向竞争和发展优势转化[5] - 目标打造"千百十"亿元级园区、企业、项目,培育新质生产力[6]
宁夏“杞”迹一个庞大的枸杞产业体系浮出水面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3:18
枸杞产业科技创新 - 宁夏枸杞精深加工产品已达120余种,涵盖面膜、口红、咖啡、冰淇淋、糖肽、酵素、保健功能食品、抗帕金森病药品等多元化品类 [1][2] - 中宁枸杞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6亿元,营销网络覆盖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宁夏构建了枸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和化合物数据库,发现新功效成分并开发15种功能产品和院内制剂 [2][3] - 开展枸杞叶酚类化合物改善肝细胞氧化损伤、枸杞多糖改善肠道菌群及代谢治疗糖尿病等系列机制研究 [3] 产业链深度开发 - 宁夏创建保存2000余份种质材料的枸杞种质资源库,"宁杞"系列良种覆盖全国所有枸杞产区 [3] - 计划开发基于枸杞多糖、多肽、生物碱等物质的创新药物,包括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等功效产品 [3] - 全国唯一国家级枸杞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落户宁夏,4家企业14款产品获香港STC认证实现全球通行 [5] 质量监管体系 - 实施网售枸杞常态化监测,覆盖20个平台3万多家店铺,2023年计划完成150批次网络抽检 [4] - 建立"平台自查+政府抽查+消费者监督"多元监管体系,对违规店铺采取屏蔽、下架、封号等措施 [4][5] - "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使用企业从2020年40家增至173家,200余款产品实现生产信息追溯 [5] 文旅融合创新 - 中宁县推出四大特色旅游线路,包含枸杞宴席、芽茶品鉴、古法酿酒等沉浸式体验 [6] - 建成宁夏首个枸杞主题康养景区,首创"中医药+枸杞"跨界体验,提供20余种定制膏方 [6] - 杞鑫基地拥有亚洲最大枸杞种质资源库,展示6种颜色200余个品种,开设科普课堂 [7]
宁夏发现枸杞新功效 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环球网资讯· 2025-05-27 18:41
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 枸杞精深加工产品开发迎来发展机遇,已开发改善脑功能和治疗糖尿病、抑郁症等功能产品和院内制剂多达15种 [1] - 宁夏枸杞自古就是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补肾、润肺、助阳、生津、益气、补虚、明目等功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唯一明确可以入药的枸杞 [1] - 宁夏采取"科技+"模式,深入研究枸杞深加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和枸杞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科技研发与成果 - 宁夏开展枸杞基因组学、功效物质提取、栽培机理等基础研究,构建了枸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和枸杞化合物数据库 [2] - 创建了保存2000余份种质材料的枸杞种质资源库,构建了枸杞资源圃、种子低温库和标本库"三位一体"保存体系 [2] - "宁杞"系列枸杞良种覆盖中国所有枸杞产区,占全国枸杞主栽品种的90%以上 [2] - 筛选出杀虫作用明显的微生物菌株3个,研发植物源新制剂2个,枸杞害虫综合防治效果达85 59%,化学农药减量30 92% [2] - 筛选发现以枸杞子为主要原料用于防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组方杞菊方,突破枸杞汁发酵护肝等功能产品加工技术 [2] 产业合作与平台建设 - 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宁夏引进集聚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专家团队 [3] - 累计布局建设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技术创新中心15家 [3] - 宁夏枸杞主产区中宁县建成宁夏枸杞产业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入园科技型企业29家、科技创新平台2个,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团队3个 [3] 未来发展方向 - 宁夏将围绕枸杞"药用、果用、茎叶用"多元化发展路径,支持选育具有单株产量高、果粒大、功效成分含量多、高光效、耐热抗盐碱等优异性状的新品种 [3] - 继续挖掘枸杞中多糖、多肽、生物碱、黄酮等物质活性效应,系统开展细胞、动物、临床功效评价 [3] - 开发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炎症、降血糖降血脂等创新药物、院内制剂、枸杞养生膏滋等精深加工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