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梨干
icon
搜索文档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雪花梨之乡”古树新枝通四海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14:03
公司业务与市场 - 石家庄果王果品销售有限公司今年已出口约37万件鲜梨,主要销往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 [3] - 公司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分级筛选和定制化包装,例如阿联酋客户偏好个头偏小的鸭梨,越南客户更喜欢雪花梨 [3] - 印度尼西亚是河北鲜梨的第一大出口国,鲜梨被当地用作宗教祭祀或传统庆典供品,同时润肺降燥的特性也适合炎热气候 [3] - 印尼市场的开拓与当地华人客商密不可分,在其推动下赵县雪花梨凭借独特口感进入当地主流销售渠道并赢得口碑 [3] 行业生产与规模 - 赵县梨果种植总面积约25万亩,年产量约70万吨,年产值达到40亿元人民币以上 [5] - 2024年全县梨果出口值约4.68亿元人民币 [5] - 赵县雪花梨含糖量最高可达16.5%,远超普通品种,得益于滹沱河古道粉质沙壤土及生长季节日照长、雨量适中的自然条件 [3] 产业发展与创新 -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行统一生态种植标准,要求果农使用有机肥和绿肥植物,使果农每亩地收入增至以往的2倍到3倍 [6] - 合作社开发梨膏、梨干等深加工产品以帮助果农增收,并正筹备出口业务 [6] - 产业积极发展深加工与乡村旅游,形成“春赏花、秋采果、四季品文化”的农旅融合模式 [6]
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新京报· 2025-05-22 14:34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增情况 - 联合国粮农组织新增六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占三处(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1]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达95处,中国以25处位居全球首位[1][2] - 新增遗产地覆盖巴西、墨西哥、西班牙三国,巴西增至2处,墨西哥达3处,西班牙为6处[2] 中国新增农业文化遗产详情 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 位于浙江德清县,传承800年,基于鱼蚌互利共生原理,涵盖珍珠、水稻、丝绸等多元产品[3][4] - 系统改善水体环境:氨、亚硝酸盐、总氮含量分别降低40%、54%、38%,化学需氧量减少30%[4] - 年产值超70亿元,占全国珍珠深加工总量约10%,带动2.2万居民就业,形成"产学研游"一体化产业链[4]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 位于福建福鼎市,以自然萎凋工艺为核心,白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5][6] - 保存18个茶树品种及120多个农业物种(含41种蔬菜、14种水果、11种家畜等)[6] - 白茶为当地支柱产业,传统工艺融合生态智慧,支撑农村生计[5] 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 - 现存600年历史,拥有9000多株百年古梨树,面积超1万亩,为世界最大连片古梨园[7][8] - 年产梨超200万公斤,加工梨干等特产,平均树龄280年,最长达400年[7][8] - 传统种植模式减少化学投入,保存软儿梨、冬果梨等古老品种[8] 国外新增农业文化遗产 - 巴西巴拉那州马黛茶:整合粮食作物与森林产品,保护濒危南洋杉森林(现存原始森林仅1%)[9] - 墨西哥特拉斯卡拉梅塔潘特尔体系:3000年历史的梯田农业,保存140个本地物种(含40种玉米)[9] - 西班牙兰萨罗特岛体系:利用火山沙与海沙种植葡萄、红薯等,覆盖1.2万公顷干旱土地[10][11]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梨香四季 乡路花开
央广网· 2025-05-02 09:44
农村公路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 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白泥塘村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交通条件显著改善,柏油路通到家门口,彻底改变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 [1][3] - 2023年五华区交通运输局启动陡普鲁片区"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024年3月新修主线及支线各1.5公里,为梨花节和乡村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3] - 道路畅通后游客数量大幅增加,白泥塘村年接待游客已超20万人次,成为昆明近郊热门短途游目的地 [8] 梨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发展 - 白泥塘村拥有近百年种梨历史,千亩梨园环绕村庄,但过去因交通不便导致产业发展受限 [3] - 广东企业家赵汉明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开发梨花米线、泡梨、梨汁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并创立"梨当家"品牌 [3][4] - 公司流转10亩闲置土地改造老瓦房、牛棚等设施,植入围炉煮茶、农家烧烤、民宿等多元业态,推动林下养殖和套种 [7] 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 - "梨当家"小院成为村中热门打卡地,吸引大量游客驻足休憩,带动村民收入增长 [7] - 当地种植户反映道路改善后游客上山更加便利,家中饭店生意火爆,年收入显著增加 [7] - 社区正在策划以梨为主题的研学课程,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内涵,促进城乡互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