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物精油贴
icon
搜索文档
24款驱蚊产品核查:“日本叮叮”只是商标名,无驱蚊成分
新京报· 2025-08-20 22:01
行业监管现状 - 防蚊驱蚊产品若宣称功能则属于农药范畴 需标注农药登记证号 产品标准号及农药生产许可证号[2] - 24款受检产品中15款未标注"三证" 其中防护贴和手环类占比达三分之二[1][2] - 传统驱蚊产品如蚊香 花露水等"三证"标注较规范 新型植物萃取类产品违规现象突出[1][11] 产品宣传乱象 - 10款防护贴/手环产品通过"远离嗡""防叮"等表述暗示驱蚊功能 但未取得农药管理资质[2][3][6] - 袋鼠妈妈植物精油贴执行企业标准Q/XSWD 073 该标准未涉及驱蚊功能[3][6] - 戴可思防护贴线上宣称"6小时防叮" 实际包装未提驱蚊功能 成分仅标注植物提取物[6] 商标与成分问题 - "日本叮叮"喷雾使用含"叮"字商标误导消费者 实际成分未含宣称的10%驱蚊酯[9][10] - 三丽鸥驱蚊手环采用葡萄籽油国标GB/T22478-2008 与产品功能完全不相关[14] - 艾草盘香宣称"强效驱蚊"但执行《燃香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标准 无农药管理资质[16][19] 渠道销售差异 - 线下商超驱蚊液类产品"三证"齐全 但润本 金鸟等手环类产品混放于驱蚊货架[11][12] - 物美超市线下不售防蚊贴 线上平台销售多款未标注"三证"的精油贴和手环产品[12] - 屈臣氏店员将无证手环推荐为儿童驱蚊产品 包装仅标注"远离滋扰"等模糊表述[11] 企业回应情况 - 润本客服通过香茅油百科资料间接承认驱蚊功效 直播间直接宣传产品驱蚊效果[7][13] - 袋鼠妈妈 戴可思 润本等企业对产品功能询问均未予回应[8][13] - 广东三丰实业关于"日本叮叮"商标合法性的采访邮件被退回[10]
润本股份:润本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10-10 19:32
发行情况 - 本次发行6069.00万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5%,发行后总股本40459.3314万股[6][33] - 每股发行价格17.38元,市盈率45.56倍,市净率4.15倍[33] - 募集资金总额105479.22万元,净额97122.85万元[34]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39.04%,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29.99%[52] - 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额82542.02万元,营业收入85608.92万元,净利润16004.49万元[52] - 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57914.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93%[60] - 2023年1 - 9月预计营业收入87000 - 92000万元,较2022年1 - 9月增长27.72% - 35.06%[63] 用户数据 - 2019 - 2022年天猫、京东平台直营店铺年购买用户数由537.95万人增至1041.22万人[48] 市场情况 - 2021年中国零售电商平台份额中,淘系为52%,京东为20%[23][70] - 我国驱蚊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01.70亿元,2017 - 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56%[45] - 2022年驱蚊线上市场规模约18.27亿元,线上渗透率约24.50%,2022 - 2027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15.38%[45] 股权结构 - 发行前赵贵钦与鲍松娟夫妇合计控制公司85.38%的股份表决权[156]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JNRY VIII持有发行人10%的股权[15][160] - 发行后卓凡投控持股44.58%,赵贵钦持股17.92%[173] 公司架构 - 公司有8家全资子公司,无参股公司及分公司[140]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设董事长1名[187]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193] 其他 - 公司面临行业驱动因素变化、品牌声誉受损、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26][28][29] - 2020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2%、2.34%、2.28%[57]
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8-11 17:12
发行上市 - 公司拟发行不超6069.00万股A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1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40459.3314万股[7][34] - 每股面值1.00元,拟上市上交所主板,保荐人是申万宏源证券[7] 业绩数据 - 2022年资产总额82542.02万元、营业收入85608.92万元、净利润16004.49万元[49]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57914.83万元,同比增31.93%;净利润11946.87万元,同比增52.10%[61] - 2023年1 - 9月预计营业收入87000 - 92000万元,同比增27.72% - 35.06%[64] 用户数据 - 2019 - 2022年天猫、京东平台直营店铺年购买用户数由537.95万人增至1041.22万人[48] 市场份额 - 2022年驱蚊产品线上市场占有率约19.9%、婴童护理产品线上约4.2%[48] - 2022年驱蚊产品整体市场份额约5.0%,电热蚊香液约16.2%,驱蚊液约15.9%[54] 未来展望 - 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为契机,实现多平台、多渠道、多品类快速发展[69] 股权结构 - 发行前卓凡投控持股52.45%,发行后占比44.58%;赵贵钦发行前占21.09%,发行后占17.92%[176] - JNRY VIII HK Holdings Limited持有发行人10%的股权[16]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有8家全资子公司,无参股公司及分公司[143] - 广州润康家2022年总资产2629.56万元,净资产1422.90万元,营业收入8181.29万元,净利润113.00万元[143]
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7-08 07:40
上市信息 - 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6,069.00万股A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0,459.331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5%[7][34]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7][31] - 发行申请尚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履行相应程序[3] 业绩总结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85,608.92万元,净利润16,004.49万元,年末资产总额82,542.02万元[49][51]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9.04%,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99%,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66%[51] - 2023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15,150.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81%;归母净利润2,112.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59%[60]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61,000 - 63,000万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38.96% - 43.51%[62] - 2023年1 - 6月预计归母净利润11,000 - 12,000万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40.04% - 52.77%[62] 用户数据 - 2019 - 2022年,天猫、京东平台直营店铺年购买用户数由537.95万人增至1041.22万人[48] 市场情况 - 2021年中国零售电商平台份额中,淘系(包括天猫与淘宝)为52%,京东为20%[24][68] - 我国驱蚊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51.81亿元增至2022年的7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56%,预计2027年达101.70亿元[46] - 2022年驱蚊线上市场规模约为18.27亿元,线上渗透率约为24.50%,2017 - 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28%,2022 - 2027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38%[46] - 个人护理行业2022年市场规模达5118.18亿元,线上渠道市场规模约为2245.86亿元,占比约为43.88%[46] 产品销售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天猫、京东、抖音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32,202.59万元、41,184.65万元和59,163.3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2.75%、70.77%和69.14%[24][68] -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单品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1,868.95万元、25,574.55万元、29,307.86万元,销售集中度分别为49.40%、43.95%和34.25%[25][70] - 2022年公司驱蚊产品线上市场占有率约为19.9%、婴童护理产品约为4.2%[48] - 2022年公司驱蚊产品整体市场份额约5.0%,线上渠道约19.9%;电热蚊香液整体市场份额约16.2%,驱蚊液约15.9%[54] - 2022年公司婴童护理产品整体市场份额约1.9%,线上渠道约4.2%;儿童面霜整体市场份额约8.6%,儿童润唇膏约9.5%[54] 生产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生产产量占比分别为68.95%、67.84%和75.69%[38] - 2022年公司80.56%的产品可自行生产,两大生产基地建筑面积总计约10.50万平方米[44] 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卓凡投控,实际控制人为赵贵钦、鲍松娟[31] - JNRY VIII HK Holdings Limited持有发行人10%的股权[16] - 本次发行前,赵贵钦与鲍松娟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85.38%股份[82]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90272万元将用于四个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包括黄埔工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36881万元、渠道建设与品牌推广项目34391万元、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项目9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0000万元[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