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赢慧盈一年持有
icon
搜索文档
永赢慧盈一年持有债券发起(FOF)A,永赢慧盈一年持有债券发起(FOF)C: 永赢慧盈一年持有期债券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0:36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为永赢慧盈一年持有债券发起(FOF),主代码013668,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发起式,合同生效日为2021年12月22日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88,922,395.96份,其中A类份额70,474,787.21份,C类份额218,447,608.75份 [1] - 投资目标为在严格控制组合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10%+中债综合全价(总值)指数收益率*8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1] - 风险收益特征显示该基金为债券型FOF,预期风险与收益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 [1] 财务表现 - A类份额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为1.2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7%,超额收益0.13% [1] - C类份额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为1.1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7%,超额收益0.03% [2] - A类份额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4.65%,超越基准0.93%;过去三年累计收益8.42%,超越基准3.15% [1] - C类份额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4.25%,超越基准0.53%;过去三年累计收益7.06%,超越基准1.79% [2] 投资组合 - 债券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5.70%,公允价值为17,491,343.49元 [8] - 未持有股票、港股通标的、资产支持证券及贵金属等资产 [8] - 前五大债券持仓包括21国开06、21进出12等政策性金融债,合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3.68% [8] 市场分析与操作策略 - 二季度经济呈现"生产强、需求弱"特征,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出口受关税影响承压,但后续贸易协定落地有望改善 [4] - 债市收益率整体下行,短端表现偏强,信用利差多收窄,产品通过灵活配置不同品种获取利差收窄收益 [5] - 海外美元债投资方面及时采取止盈策略,成功锁定收益并规避美债收益率上行风险 [5] - 产品维持稳健配置策略,把握4月初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的资本利得机会 [6] 基金管理 - 基金经理段伟良拥有9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中信建投金融工程分析师 [3] - 基金管理人永赢基金严格执行公平交易制度,报告期内未发现异常交易行为 [3] -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持有A类份额10,000,000份,占总份额3.46% [9]
绝对收益时代的平台型公司范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08:09
核心观点 - 大类资产配置是固收+投资的"胜负手",需做到极致才能获取超额收益 [1] - 通过负相关性资产组合控制波动率,再追求收益率,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1][19] - 投研一体化要求研究员输出结果能被基金经理有效运用并产生正回报 [1][11] - 自主研发的"万象系统"通过量化模型辅助资产配置决策,实现投资流程体系化 [4][7] - 多策略组合增厚收益,多资产轮动穿越周期,构建收益与波动平衡的结构 [16][17] 永赢添添悦6个月持有表现 - 规模从2024年初0.58亿元飙升至2025年一季度93.15亿元,激增160倍 [1] - 近两年收益率突破10%,排名同类前9%(29/324),最大回撤严控在0.9%以内 [1] - 2024年三季度精准捕捉转债投资机会,驱动规模大幅增长 [2] 万象系统功能 - 跨资产横向比较:覆盖A股、美股、黄金等多元资产,2024年初通过"信用"指标信号增加权益仓位 [6] - 信号捕捉与预警:2025年3月债券择时模型强烈看多,3月13日预警国证2000指数过热风险(后续下跌20%) [7] - 投资流程体系化:决策依据清晰可查,2024年修改小市值因子暴露策略增厚收益 [7][8] - 主观经验调优:基本面决策占比超60%,新增"泡沫信号"模块 [8] 投研一体化实践 - 五大互联系统:天玑、牵星、万象、明镜、经纬系统形成投研支撑,其中牵星、明镜获央行"金融科技发展奖" [10] - 跨部门协作:每月召开投资决策会,权益团队协助固收+产品选股策略制定 [10] - 研究方向聚焦:研究员每日工作与团队方向严格对应,基金经理参与量化指标迭代 [10][11] - 团队多元构成:14人团队中量化背景成员过半,融合保险、银行理财等多元经验 [13] 多策略组合架构 - 70% Beta层:2025年通过全球多元资产配置应对A股结构性行情 [16] - 20% Smart Beta层:2023年捕捉城投债信用利差机会,2024年布局红利策略(永赢红利慧选下半年收益超5%) [16] - 10% Alpha层:永赢匠心增利2024年收益4.97%,最大回撤-1.31%(同类平均-3.81%) [17] 产品线布局 - 波动等级全覆盖:低波(永赢匠心增利)、中波(永赢悦享)、高波(永赢添添悦)策略 [21] - 工具化产品设计:转债+ETF增强、红利低波+ETF轮动等差异化策略 [21] - 规模行业领先:2025年一季度固收+规模达347.1亿元,增长135.56亿元排名前四 [22] - 千亿增速显著:公司第五个千亿规模仅用9个月,构建全风险梯度产品矩阵 [22]
绝对收益时代的平台型公司范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00:19
核心观点 - 永赢基金绝对收益团队通过"万象系统"实现量化与主观结合的投研一体化,在固收+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代表性产品永赢添添悦6个月持有规模一年内从0.58亿元激增至93.15亿元(增长160倍),近两年收益率超10%且最大回撤控制在0.9%以内[1][4][5] - 团队投资哲学强调多资产轮动与风险控制,采用"70% Beta+20% Smart Beta+10% Alpha"策略框架,通过负相关性资产组合先控制波动率再追求收益,典型产品永赢匠心增利2024年最大回撤仅-1.31%(同类平均-3.81%)[16][18][19] - 公司构建覆盖低波/中波/高波的全周期产品矩阵,固收+总规模达347.1亿元(行业前四),其中永赢添添悦等产品入选全市场规模增长前十,固定收益类基金近3年超额收益居大型公司前二[23][24] 万象系统 - 自主研发的"万象系统"包含多资产配置、股债择时、行业轮动等模块,支持跨资产比较(A股/美股/黄金等)与实时风险预警,2024年9月通过ETF快速加仓抓住2700点底部机会,助力产品全年收益5.63%[5][7][8] - 系统实现投资流程可追溯化,如2024年调整小市值因子暴露方式(从等权改为金额加权),2025年3月债券择时模型发出强烈看多信号,国证2000拥挤度预警有效规避20%下跌[8][9] - 与天玑、牵星等五大系统互联互通,其中牵星和明镜系统获央行"金融科技发展奖",基本面决策占比超60%并融合基金经理主观经验(如新增"泡沫信号"模块)[11][9] 投研体系 - 投研一体化体现为研究方向高度聚焦(投研日历模块每日更新)与策略共研共用,研究员可直接参与产品管理,永赢慧盈一年持有2024年配置10%黄金仓位(上半年金价涨15%),成立以来总收益7.03%同类第一[12][13] - 团队14人中量化背景超半数,成员包括前券商金融工程首席段伟良、风险量化专家李程等,负责人刘星宇有11年从业经验并曾任银行理财固收部副总,擅长多资产筛选[14][15][16] - 跨部门协作机制包括月度投资决策会共享投研成果,权益团队协助固收+产品制定选股思路,形成开放互助的企业文化[12] 产品策略 - 三类策略分层:Beta层抓大类资产配置(2025年增配黄金/美股),Smart Beta层捕捉城投债利差压缩(2023年)和红利策略(2024年永赢红利慧选收益超5%),Alpha层严控回撤[18][19] - 产品线精准匹配需求:永赢添添悦(转债+ETF)、永赢悦享(红利+ETF轮动)、永赢匠心增利(价值+转债),高波产品侧重转债等长期高收益资产[23] - 达利欧风险平价理论指导操作,精选黄金/红利/中证转债等高夏普资产,利用ETF降低交易磨损,在市场暴跌时灵活抄底[19][20] 行业地位 - 公司固收+规模季度增长135.56亿元,永赢稳健增强等股债对冲策略产品同步增长,成立11年管理规模突破第五个千亿仅用9个月[24] - 产品设计符合监管倡导的"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方向,通过平台化投研体系和全风险梯度产品矩阵提升投资者体验,实现高质量发展[25]
全球新变局!最新解读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17:22
中美关税谈判影响 - 中美双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和反制关税,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 [1] - 中国对美出口预计显著恢复,有利于出口板块和整体经济平稳运行 [1][4][6] - 出口导向型企业压力减轻,未来三个月可能出现"抢出口"局面,出口增速有望保持较高水平 [5] 资本市场变化 - 资本市场情绪提振,风险偏好修复,前期回调较深的权益类资产和顺周期商品受益 [2][8][9] - 出口链板块如电力设备、消费电子和小家电基本面受益最大 [9] - A股市场向稳定繁荣方向推进,高质量公司和高新科技板块表现更出色 [9] 债市行情展望 - 债市可能转向震荡行情,中长期国债仍具配置价值 [12] - 债券利率保持区间震荡,呈现缓慢下行趋势,债市偏向缓慢牛 [12][13] - 短期利率债或存在压力,信用债机会更大,可关注中短久期信用债 [12] 全球资产配置 - 中国资产估值便宜,港股或成外资配置"主战场" [2][15] - 非美货币如日元、欧元、韩元、港元将受益于本国资本回流 [15]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中长期仍具配置价值,可对冲权益风险敞口 [17][18] 行业与板块机会 - 出口链相关板块短期有望大幅反弹,自主可控与"反制"板块或略显弱势 [9] - 与外需关联度较低的行业更受资本市场关注 [10] - 新兴产业领域有望实现超越5%的增长表现,成长类行业值得关注 [23] 投资策略调整 - 多元资产配置原则可避免单一资产集中化风险 [2][22] - 低配A股出口链相关权益资产,增配中短债、现金等流动性较强资产 [22] - 红利类资产仍值得配置,重点关注成长类行业和公司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