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消费金融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高息高返”或成历史 汽车金融迈入调整深水区
中国青年报· 2025-07-10 08:58
汽车金融政策调整 - 多地监管部门发布通知和自律公约,要求整改汽车贷款业务中的"高息高返"现象,包括重庆、四川、河南、福建等地 [1][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规范汽车金融业务的通知》,提出"三禁"原则,禁止银行通过返点变相补贴经销商,禁止捆绑销售,禁止模糊实际利率 [3] - 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实施自律公约,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以高额返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 [4] 市场反应与变化 - 4S店逐步撤下"零利率""厂家贴息"等宣传标语,贷款优惠活动减少,利率从2.99%上涨至4.5%以上 [1] - 林肯、奔驰等品牌4S店销售顾问表示贷款优惠活动即将停止,合作银行数量大幅减少 [2] - 豪华品牌4S店金融返点曾占总利润35%以上,单月最高返佣达80万元,但这一模式正在退出市场 [2] "高息高返"模式的影响 - "高息高返"模式通过银行返佣给经销商,经销商再补贴消费者,形成"一举三得"的短期利益链条 [3] - 该模式导致市场乱象,包括诱导客户虚报资料、银行利息收入减少、信用风险增加等问题 [5] - 银行与经销商的合作模式面临调整,未来可能转向提高审批效率、增值服务等差异化竞争手段 [6] 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应对 - 河南省内多家银行发布声明,划定车贷利率上限,年化利率不超过6%,信用卡分期费率不超过16% [6] - 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通过升级产品体系、打造全链条金融服务等方式探索新业务模式 [7] - 非银机构如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可能凭借审批灵活、产品多元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7] 经销商与销售端的影响 - "高息高返"暂停将减少经销商收入和利润率,加剧库存压力和价格竞争 [8] - 汽车销售人员面临业绩压力,贷款提成收入减少,需更依赖其他附加产品销售 [8] - 长期来看,经销商需提升核心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以吸引理性购车客户 [9]
年化利率不超过6%河南多家银行规范汽车消费金融
中国证券报· 2025-06-18 05:14
行业监管政策 - 河南地区多家银行规范汽车消费金融业务 实际对客利率上限设为1年期LPR的2倍(年化不超过6%)[1] - 银行规范佣金支付行为 禁止汽车经销商强制推介高佣金产品或诱导消费者提前还款[1] - 北京 四川等地银行同步下调佣金比例和实际贷款利率 推动行业规范化[2] 高息高返模式分析 - 银行通过高额佣金吸引汽车经销商合作 经销商利用返点补贴车价提升销量[2] - 部分银行采用"长贷短还"策略 前两年免息吸引客户 但提前还款导致银行利息收入锐减[2] - 4S店销售人员主推高息高返方案 因返佣比例高可带来可观利润[2] 行业转型趋势 - 高息高返模式不可持续 银行面临息差收窄压力 需降低非常规经营成本[3] - 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 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体验提升竞争力[3] - 平安银行等机构已调整策略 重点发展新能源车贷和二手车贷款业务 优化线上平台运营[3]
多地规范汽车消费金融“高额返佣”行为 银行如何突围“车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5-29 23:43
多地银行业协会发布汽车消费金融自律公约 - 四川、河南开封、河南信阳等地银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公约,针对汽车消费金融领域的高额返佣、推介高佣金产品、诱导提前还款等不合规行为进行规范 [1][2] - 公约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汽车经销商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优化合作模式,降低实际利率,合理确定佣金比率 [2] - 开封市银行业协会提出"三个杜绝":杜绝推介高佣金产品、杜绝诱导提前还款、杜绝扭曲贷款意愿 [2] 汽车消费金融行业现状与问题 - 行业存在高额返佣抢占市场、虚假宣传、乱收金融服务费、数据合规风险等乱象 [3] - 银行客户经理因贷款指标压力与汽车经销商合作,经销商为获取返佣利润为银行拉贷款 [2] - 南开大学专家指出银行需落实自律公约,强化合规审查以应对不正当竞争 [3] 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业务增长数据 - 交通银行2024年信用卡汽车分期余额较2023年增加674.16亿元,增幅240.10% [4] - 平安银行2024年汽车金融贷款余额2937.95亿元,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637.68亿元,同比增长73.3% [4] - 浦发银行零售信贷绿色新能源汽车贷款规模90.82亿元,较年初净增38.9亿元,兴业银行汽车分期交易量同比提升276.65% [4] 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 银行需从"车贷放款者"转向"场景经营者",与车企、经销商、新能源平台等生态伙伴深度合作 [5] - 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利用大数据和AI风控模型优化服务 [5] - 布局绿色金融产品如新能源车贷款贴息、碳积分贷款,以政策导向引领创新 [5] 银行突围"车生态"策略 - 深化产融协同,叠加政府补贴、车商优惠及银行让利,形成共赢模式 [6] - 数字化赋能优化审批流程,严格审核贷款用途及合作方资质,避免风险外溢 [6] - 加强消费者保护,提升产品透明度,提供还款提醒和消费教育服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