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曲红葱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河曲:守护黄河生态 绘就绿色画卷
中国环境报· 2025-09-03 14:03
企业污染治理 - 加强涉煤涉矿企业源头污染管控 将企业分为关停取缔类 停产整治类 边生产边整治类三类处置 [6][16][20] - 从严管控煤矿 压实环保主体责任 完成生态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设立黄河河道及干流岸线外推1公里禁止开采区 [6][16][20] - 督促企业新建改造储煤棚 筒仓 安装抑尘喷雾系统 新建改造初期雨水收集池 提升污染防治能力 [6][16][20] - 查处企业超产能生产 破坏生态环境 违法占地 违法用水等行为 [6][16][20] 运输结构调整 - 以煤炭等大宗货物"公转铁"为主攻方向 重点治理G338 S249 S308三条国省干道 [7][23] - 依法整治3条国省干道两侧控制区违章建筑物 清理废弃物 [7][23] - 推动煤炭企业"公转铁"建设 配合推进省道S247线刘家塔至土崖塔新建项目 实现249省道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功能转换 [7][23] - 强化物料运输扬尘源头治理 对重点货运企业不间断巡查 车辆落实篷布遮盖和封闭措施 [7][23] 河道生态治理 - 以黄河 县川河 朱家川河为重点 实施河道综合整治项目 改善行洪排涝 提升河道环境质量 [9][28] - 巩固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果 全天候在线监测黄河水质 [9][28] - 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工程 推进县城雨污分流改造项目 严防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9][28] 生态修复建设 - 实施黄河干流沿线林业生态保护修复一期项目 使用县财政资金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基金 重点绿化矿山周边荒山荒坡和黄河干流沿线 [10][30] - 加强沿黄公路两侧绿化 通过空地复绿 空隙补植等措施 按常绿树种 彩叶树种 花灌木搭配组合进行绿化提升 [10][30] 产业转型升级 - 优化煤炭产能结构 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和绿色矿山升级 [11][32][33] - 优化"一区五园"园区布局 重点发展煤基新材料 装备制造 固废综合利用 农产品深加工 低空经济服务等产业 [11][32][33] - 在平川区发展设施农业 建设有机果蔬供应基地 在山区发展红葱产业 目标五年产值过亿 同时发展脱毒马铃薯 富硒谷子等产业 [11][32][33] - 推进娘娘滩 黄河湿地公园 临隩公园等景点打造 增强翠峰山虎斑地貌自然体验 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11][32][33]
黄土高原的“提味密码” 河曲红葱成食品供应链新宠
人民网· 2025-07-29 12:55
河曲红葱产品特性 - 河曲红葱具有"葱茎瓷实、色泽鲜亮、辛辣浓郁、耐储性佳"等独特品质,得益于三年生长周期和黄土高原昼夜温差的环境优势 [1] - 2022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拥有2万多亩有机种植基地,从土壤到采收全程可控 [1] - 冻干产品保留了90%以上风味物质,具有重量轻、易储存、复水性强等特点,能快速释放香气 [1] 深加工产业链 - 已形成成熟深加工体系,包括"葱小农"系列冻干葱段、冻干葱花产品,完美匹配速食粉生产消费场景 [1] - 红葱油、红葱酱等深加工品可直接作为调味包核心原料,简化速食企业配料研发流程 [1] - 解决了新鲜蔬菜在速食产品中易腐败、风味流失的行业痛点 [1] 市场潜力 - 在方便速食粉类市场追求"现制感"与"健康化"趋势下,展现出成为核心配料的潜力 [1] - 展会期间吸引众多供应链企业关注,被认为能填补传统特色农产品市场空白 [2] - 有望成为连接地方特色与工业食品的关键纽带,为下游企业提升产品品质赋能 [2] 产业发展 - 河曲县通过系列扶持政策推动红葱产业全链条发展 [2] - 实现了从县域"小特产"到现代化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2] - 随着产业链持续完善和市场影响力提升,产品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2]
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在京召开,共启中国食品供应链新纪元
产业现状与趋势 - 粉类产业正从地方风味向国民经济支柱跃迁,通许酸辣粉、河曲红葱、桂林米粉等特色产业展现地域风味产业化成果 [2] - 消费者需求从"吃饱"转向"吃好",科技创新成为关键突破口,供应链效率提升通过前端成本集约化实现"又好又便宜"的消费体验 [3] - 粉类产业呈现消费升级、电商链接与政策扶持的协同效应,传统产业与智能制造融合潜力显著 [3] 供应链创新与技术突破 - 供应链创新聚焦工艺突破、风味标准、保鲜技术等五大领域,"链式思维"成为产业升级引擎 [3] - 南京农业大学揭示《鲜食粉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实践路径,尚普咨询提出供应链效率外溢逻辑 [3] - 紫林醋业构建"242"国家级及省市级科创平台,2024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实现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跨越 [4] - 丽星集团46年薯粉智造之路:1990年自主研发国内首台粉皮机,2021年创新"涂布蒸煮鲜湿粉"工艺重塑鲜粉口感标准 [4] 企业案例与市场动态 - 立达老汤作为国内首家老汤工业化企业,建设年产50万吨产业园引领天然调味潮流,肥汁米线、螺蛳粉等爆款出自其手 [5] - 麻六记铺设10万线下网点,通过"产品+场景"双驱动实现增长,定位餐饮食品零售 [5] - 京东超市合作破亿品牌超500家,粉类食品增长空间广阔,将深化品类渗透与跨品类合作 [5] - 乐百氏创新添加GI值仅8的塔格糖,破解"想喝怕胖"消费痛点 [5] 行业组织与全球化布局 - 成立国内首个"中国粉链产业专家智库",将发布年度供应链发展白皮书并开展企业调研 [4] - 启动"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全球行",计划对接东南亚原料基地、欧洲零售渠道及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6][9] - 发布"2025供应链创新企业"名单,包括乐百氏、丽星、立达老汤等25家标杆企业 [6][7] 消费趋势与产品创新 - 00后消费主力推动粉类产品向便捷、美味、安全方向创新,植物蛋白应用是关键突破口 [5] - 姐弟俩CEO指出顾客需求升级为健康营养,低GI土豆粉等产品以科学定义健康边界 [6] - 莫小仙强调无自建供应链则无未来,河南基地实现全流程管控 [6] - 嗨吃家提出竞争三段论:短期拼产品、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供应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