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长输管线
搜索文档
祺龙海洋过会:今年IPO过关第68家 首创证券过首单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10:51
公司上市审核结果 - 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3日通过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符合发行、上市及信息披露要求 [1] - 该公司是2025年第68家过会企业,其中上交所和深交所共过会41家,北交所过会27家 [1] - 保荐机构为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刘宏、于莉,这是首创证券2025年保荐成功的首单IPO项目 [1]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包括油气长输管线的生产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 [1] - 控股股东为胜利龙玺(山东)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公司,直接持有公司111,67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8.66%,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1] 发行方案与募资用途 - 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47,320,000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 [2] - 可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额外发行不超过本次发行股票数量15.00%(即不超过7,098,000股)的股票,使总发行量不超过54,418,000股 [2] - 拟募集资金总额38,188.90万元,用于土地出让金、主体建筑及配套投资、厂房装修费、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铺底流动资金 [2] - 募投项目具体分配为:土地出让金1,870.00万元,主体建筑及其配套投资10,696.46万元,厂房装修费434.06万元,设备购置费及安装工程费23,289.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899.38万元 [3] 上市委审议关注问题 - 上市委问询问题涉及控股股东经营情况,要求说明其对外借款、资产负债率变化及借款扩大经营的商业合理性,并说明与控股股东经营风险的有效隔离措施 [4] - 另一关注点为客户合作稳定性及经营业绩可持续性,要求说明与第一大客户中海油合作的稳定可持续性,以及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和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4] 2025年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共有41家企业过会,涵盖主板、科创板及创业板 [5][6][7][8] - 2025年北交所共有27家企业过会 [9]
祺龙海洋首发获北交所上市委会议通过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09:29
上市进展 - 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获北交所上市委会议通过 拟在北交所上市[1] - 本次发行保荐机构为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油气长输管线的生产和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等[1] - 募集资金拟投资于高性能大口径隔水导管生产项目[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21.07% 2023年营业收入为2.01亿元 2022年为2.40亿元[1] -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067.02万元 同比增长6.92% 2023年净利润为4739.19万元 2022年为4819.56万元[1]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5040.95万元 2023年为4682.21万元 2022年为4551.75万元[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 2023年为0.33元 2022年为0.34元[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20% 2023年为20.26% 2022年为23.59%[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48.94万元 2023年为7386.80万元 2022年为2254.97万元[1]
祺龙海洋北交所IPO过会,控股股东经营情况被追问
北京商报· 2025-11-03 19:24
IPO审核结果 - 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上会获得通过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还包括油气长输管线的生产和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 [1] IPO进程与募资用途 - 公司北交所IPO于2024年12月24日获得受理 [1] - 公司于2025年1月20日进入问询阶段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3.82亿元 [1]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投资于高性能大口径隔水导管生产项目 [1] 上市委关注要点:控股股东经营 - 上市委要求说明控股股东龙玺油服的对外借款及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1] - 上市委要求说明龙玺油服通过借款增加投资扩大经营的商业合理性 [1] - 上市委要求说明公司与控股股东经营风险有效隔离情况 [1] 上市委关注要点:客户与财务 - 上市委要求说明与第一大客户中海油合作是否稳定可持续 [1] - 上市委要求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1] - 上市委要求说明应收账款回款风险是否充分揭示 [1]
祺龙海洋下周“迎考”!高度依赖中海油,产品结构单一,控股股东高负债风险待解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25
上市审议安排 - 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定于2025年11月3日召开会议,审议公司首发事项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551.75万元、4682.21万元和5040.95万元,年化复合增速超5% [1] - 近年来公司营收保持在2亿多元规模 [1] 客户集中度 - 报告期内,公司对第一大客户中海油的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9.39%、93.44%、93.48%和75.39% [1] - 公司经营业绩高度依赖中海油,若其采购计划变动可能导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1] - 各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中中海油与中石化合计占比分别为93.10%、88.84%、98.51%和98.83% [3] 产品结构 - 报告期内,隔水导管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79%、89.77%、99.63%和87.15%,产品结构单一 [2] - 若不能保持产品竞争优势或拓宽产品线,可能对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 产能与募投项目 - 公司产能利用率大幅波动,2022年为101.04%,2023年降至61.62%,2024年为59.59%,2025年上半年飙升至105.22% [2] - 本次募资全部投向新生产项目,设计产能7500根/年,较现有产能提升约110%,但新增产能消化存在不确定性 [2] 产品价格与销售 - 隔水导管平均单价波动较大,2025年上半年为58260.38元/根,较2024年下降8.48% [2] - 油气长输管线平均单价在2025年上半年为10932.06元/根,较2024年下降5.03% [2] 应收账款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从2023年末的3846.42万元飙升至2024年末的1.65亿元,同比增长328.96%,2025年上半年末进一步升至2.41亿元 [2] -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主要因向部分中海油客户的销售收入规模较大且尚未回款所致 [2][3] - 账龄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无法收回的风险极小 [3] 控股股东风险 - 公司控股股东龙玺油服2025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8.21%,负债率较高 [3] - 2025年上半年龙玺油服母公司口径净利润为-1666.77万元,最近一期亏损 [3] - 若龙玺油服出现资金链断裂,可能涉及其所持公司股份处置,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 [3]
专精特新“小巨人”祺龙海洋IPO,中海油贡献巨大
IPO日报· 2025-04-01 17:07
公司概况 - 祺龙海洋主要从事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涉及油气长输管线生产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 [1] - 隔水导管销售收入占比极高,报告期内分别占营业收入的86.86%、85.79%、89.77%和99.41% [5]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2.40亿元、2.01亿元、1.39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705.35万元、4551.75万元、4682.21万元、4131.67万元 [4] - 综合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1年的35.47%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7.50% [5][18] - 销售净利率从2012年的9.76%提升至2023年的23.54% [18]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呈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21.01%降至2024年6月的12.76% [5] 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极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8.80%、99.44%、99.00%和99.96% [6] - 对第一大客户中海油的依赖度持续上升,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66.27%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94.79% [6] - 公司解释称受益于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南海隔水导管中标金额占比达61.60%、85.41%和91.81% [7] 费用与应收账款 - 期间费用占营收比重从2021年的17.33%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1.45%,管理费用为主要支出(费用率6.81%-10.60%) [9][10] - 业务招待费累计达980.15万元,占管理费用的15.18%-17.89% [10][11] - 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下降趋势(3.09→2.23),2022年末余额同比增长101.88%,2024年6月环比增长123.40% [11][12]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龙玺油服持股78.66%,但股权分散(第一大股东王志明仅持股15.60%),公司及控股股东均无实际控制人 [14][15] - 报告期内完成股权代持清理,涉及历史股东共129名(祺龙海洋)和162名(龙玺油服) [15] - 存在控股股东资金拆借问题,2022年累计借款1200万元 [15]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技术资质受认可 [18] - 参与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如"陵水25-1"(水深超1000米)、"乐东10-1"(首个超高温超高压气田)等 [18] - 受益于南海油气开发加速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市场地位稳固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