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江e港通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浙江交通投资预计达1.8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1-11 20:37
交通投资规模 - 浙江省“十四五”期间交通投资总额预计达1.8万亿元 [1] - 2023年交通投资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 [1] - “十四五”投资总额较“十三五”增长34% [1] 交通网络建设成效 - “六纵六横”综合运输通道加速成型 [1] - 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98% [1] - 沪杭、宁杭等高铁通道日均开行列车超600列,年发送旅客量超1亿人次 [3] 港口物流效能 - 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1和第3 [1] - 港口国际航运中心指数跻身全球第7,国际航线增至256条 [1] - 国际集装箱船舶在泊非作业时间从140分钟压减到90分钟 [3] - “浙江e港通”模式覆盖省内外站点24个,企业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0% [3] - “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2024年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约4.7亿元 [3] 区域交通与经济联动 - 长三角地区日均轨道交通客流量超200万人次 [3] - 开辟宁波舟山港至安徽、江苏等腹地的铁路货运通道,2024年完成超180万标准箱 [3] - 交通建设推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实现物流降本增效 [3] 未来发展方向 - 下一步将聚焦高效、创新、开放、经济、共富、安全六大方向 [4] - 目标为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培育交通新质生产力、增强海陆空辐射能级等 [4][5]
从最快“中欧航线”看宁波舟山港开放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9:19
航线开通与战略意义 - 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中欧北极快航”于9月23日从宁波舟山港首航,并于10月13日成功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标志着该季节性航线成功通航 [1] - 该航线是全球首条专门针对跨境电商与高附加值货物的北极航线,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直达欧洲,旨在确保中欧供应链第三通道安全 [1] - 航线的通航补齐了宁波舟山港在全球航线网络上的“最后一块拼图”,实现了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到北冰洋的全球主要通航大洋全面贯通 [2] 运营效率与时效优势 - “中欧北极快航”计划航行时间为18天,尽管首航因天气影响实际耗时20天,但其时效仍较传统航线缩短约20天,同时单程碳排放量降低约50% [2] - 该航线刷新了由宁波舟山港至德国威廉港“中欧快航”航线创造的26天时效纪录 [2] - 公司探索“海铁联运和中欧快航”双链融合,实现铁路直通港区,货物无需堆存和二次装卸,直接装船,并于3月以来开通四条海铁快航专线 [4] 网络覆盖与基础设施 - 宁波舟山港国际集装箱航线已突破256条,其中海运快线达24条,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 [4] - 通过“浙江e港通”已累计开通24个站点,形成“长三角全面贯通、中西部重点突破”的服务网络,货物运输费用支出平均下降10%,平均减少调箱时间2天,货物准班上船率超95% [6] - 宁波舟山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于9月11日已突破3000万标准箱,较去年提前23天,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外贸出口重箱月均同比增长超7% [6] 服务优化与行业地位 - 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在2025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七,创下新高,并实现近五年内的第四次进位 [8] - 公司推出“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改革,实现装箱到装船全过程“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并实施“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 [8] - “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已吸引国内11个枢纽港口、14家航运公司共445艘船舶加入,累计节省待港时间超1.9万小时,节省燃油超5.9万吨 [8]
浙江加快陆海协同发展 倡议共建关边海港铁地企机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7:36
宁波舟山港陆海协同发展倡议 -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发布《"陆海一体 双向开放"共建关边海港铁地企机制倡议》 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枢纽 联合海关、边检、海事、港口、铁路、地方政府及企业七大主体 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 [1][3] - 倡议聚焦五大维度:共建陆海联运物流大通道、共促货物进出口便利化新模式、共商陆海联动发展新举措、共享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共绘区域高质量发展蓝图 [3] 多式联运网络建设现状 - 宁波舟山港通过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 连接全国16个省份69个地市 形成陆海统筹的东西互济格局 [1] - 倡议提出加快建设内陆与宁波舟山港间的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海河联运及中欧班列物流大通道 创新"门到港""门到门"全程物流解决方案 [4] 货物通关便利化措施 - 推进宁波舟山港与内陆港站一体化合作 推广"浙江e港通"模式至内陆地区 实现关务、港务、船务全面前置 [4] - 推动"两关如一关、两港如一港、陆港如海港"机制 争取内陆无水港纳入启运港退税范围 促进"浙江e港通"+全程物流+启运港退税三位一体融合 [4] 营商环境优化目标 - 浙江省致力打造全国港口营商环境最优省 通过制度、服务、系统创新突破区域/部门/企业壁垒 实现无缝高效物流服务 [3] - 共筑开放平台与制度创新 定期召开高层联席会议协调重大事项 构建"陆港如海港"物流共同体 培育万亿元级陆海一体产业走廊 [5]
郑州内陆港加速变身出海始发港 铁海联运走天下
河南日报· 2025-07-05 07:49
铁海联运通道建设 - "郑州—连云港"铁海联运通道正式纳入全国铁路运行图,开启"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五定班列新征程 [1] - 该线路是继2023年"郑州—青岛"纳入国铁集团图定班列管理后,郑州市开通的第二条图定铁海联运班列线路 [1] - "浙江e港通"河南郑州站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郑州内陆港建设加快向国际贸易"始发港""目的港"迈进 [1] 物流模式创新 - "铁海直运"+"浙江e港通"双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两关如一关、两港如一港、陆港如海港"新格局 [2] - 铁海直运模式通过内陆港和口岸码头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实施出口货物自动化转关和无感通关 [1] - 该创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在郑州落地 [1] 业务发展情况 - 2023年1-5月郑州与宁波港之间铁海联运班列到发量共计完成8094标准箱,同比增长139.6% [2] - 今年以来郑州发运铁海联运班列超250列,近25000标箱,业务量增长明显 [2] - 郑州与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宁波舟山港、连云港等海港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2] 战略意义 - 发展铁海联运有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3] - 将进一步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情况,加强与港口、船司及口岸单位合作,推动创新监管模式 [3] - 保障本地特色产业从郑州至港口间物流通道便捷顺畅,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