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丨革命老区产业兴旺焕新生 民生不断改善
央视网· 2025-08-12 15:21
历史背景与红色文化传承 - 新四军第五师于1943年底建立以桃花山为中心的石公华抗日根据地 最初江南挺进支队为1个连 至1945年春扩建为5个主力连[1][3] - 根据地辐射石首 公安和华容3县 从南面钳制盘踞武汉的日军并牵制日军攻占常德的战略企图[3] - 当地通过弘扬抗战精神发展特色产业 桃花山被打造为集旅游 休闲 度假于一体的森林公园 带动文旅产业发展[6] 现代农业与特色产业发展 - 东山镇仙鹅寺村发展皱皮柑种植达5000多亩 实现大面积挂果[8] - 东山镇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文旅项目 三封寺镇培育芥菜种植与加工品牌 北景港和注滋口等乡镇形成稻虾种养产业[10] - 华容县2017年实现2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8860元增至2024年30296元 增幅达241.9%[10][18] 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 - 长江岸线华容段投产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 并落地年发电量68亿度的国能岳阳电厂[12][14] - 10万吨供销粮油仓储物流项目落地 全力争取常岳九 荆岳昌等铁路尽快实施[14] - 建设环洞庭湖能源消费中心 形成以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加工 纺织服装 通用装备制造 生物制造为主导的产业格局[14][16] 区域经济发展成效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204.1亿元增长至2024年416.7亿元[18] -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 专精特新企业27家 税收过1000万企业12家 地方收入突破10亿元[16] - 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调整产业布局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2][16]
山乡巨变、产业红火 昔日敌后根据地焕发新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2 13:54
历史背景与红色文化资源 - 桃花山是石公华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新四军第五师在此建立军事基点并扩建主力部队至5个连规模[1][5] - 当地保留战地医院遗址等红色文化遗产 依托群山地形实现隐蔽医疗救治[6] - 红色精神推动现代文旅产业发展 咖啡馆民宿农家乐等特色业态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8][10] 现代农业与特色产业 - 东山镇发展皱皮柑种植5000余亩 形成规模化农业种植基地[10][14] - 三封寺镇培育芥菜种植与加工品牌 北景港等乡镇形成稻虾种养产业体系[1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8860元提升至2024年30296元 增幅达241.9%[20] 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 - 长江岸线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投产 相比传统运输方式节约时间15天且成本缩减[13][16] - 国能岳阳电厂年发电量68亿度 10万吨级粮油仓储物流项目落地长江岸线[16] - 推进常岳九荆岳昌铁路建设 构建环洞庭湖能源消费中心[16] 工业体系与经济发展 - 形成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通用装备制造、生物制造四大主导产业[18] -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 专精特新企业27家 税收过千万企业12家[18]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204.1亿元增长至2024年416.7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18][20] 民生改善与区域协同 - 实施长江饮水工程解决水质水压问题 提升居民用水保障[13] - 城区公园等公共设施数量显著增加 人居环境持续优化[13] - 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通过交通网络实现农产品物流四通八达[13][14]
武汉全力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构建“黄金水道”发展新格局
长江商报· 2025-07-09 07:19
武汉港发展现状 - 武汉港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187 63万标箱 占长江中上游港口的33 7% 稳居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1][2] - 阳逻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7万标箱 年出入境船舶总量突破100艘次 成为内陆地区最大铁水联运枢纽 [2] - 武汉港拥有生产性泊位150个 形成9大港区布局 年最大集装箱通过能力突破400万标箱 年吞吐能力达1 5亿吨 [2] - 武汉港开放口岸扩大至3个港区7个泊位 首创长江中上游至近洋直航班轮运输 直达日本、韩国等国家 [2] 武汉港运营数据 - 2024年完成铁水联运量23 16万标箱 同比增长44% 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国内河首位 [2] - 累计开辟多式联运通道超50条 推动国际航线对接中欧(武汉)班列 形成海铁联运国际中转新通道 [2] - 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总量的76 7% 自2014年突破百万标箱以来保持稳定增长 [2] 未来发展规划 - 武汉发布《推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锚定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3] - 未来三年重点聚焦四大方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升级临港产业、提升航运服务能级、创新体制机制保障 [3] - 临港产业目标年均增幅超25% 包括拓展保税、跨境电商 打造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 建设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3] - 计划高水平建设武汉航运交易所 发展精细化航运金融 完善中长期规划并争取政策支持 [3]
渝厦高铁重庆段7座站房全面完工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08:42
高铁建设进展 - 渝厦高铁重庆段7座站房全面完工亮相 包括改建1座(黔江站)和新建6座(重庆东 巴南 南川北 水江西 武隆南 彭水西站) [1] - 线路途经渝中 南岸 巴南 南川 武隆 彭水等区县 止于黔江区 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车站设计特色 - 采用"一站一景"设计理念 如南川北站融入金佛山山形和杜鹃花元素 黔江站融合当地山水风景与廊桥文化 [1] - 黔江站改扩建中创新使用"双槽托架+短立杆+可调托撑"新型受力体系 优化支撑架体结构 减少30%立杆数量并缩短工期 [1] 交通效率提升 - 通车后重庆中心城区至黔江区列车最快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1小时内 [2] - 将形成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主通道 完善全国高铁网络布局 [2] 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对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具有推动作用 [2] - 预计将显著带动沿线区县(南川 武隆 彭水等)的经济发展 [2]
不断提升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四论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新华日报· 2025-06-01 10:55
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发展 - 协同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发展共同体,积极融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1] -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谋划构建沿长江产业创新带 [1] - 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向长江中上游延伸 [1] 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合作 - 深度链接京津冀大院大所创新资源和粤港澳国际科创中心,吸引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2] - 鼓励科研院所跨区域互设基地,共建高等级科创平台和产业飞地 [2] - 加强金融资本市场对接,支持企业跨区域投资并购、双向发债和上市融资 [2] 一带一路建设与对外合作 - 深化与沿线国家人才、技术、经贸合作,拓展绿色基建、绿色交通、绿色金融领域 [3] - 推动境外合作园区提质增效,实施丝路贸易促进计划,提升陆海天网互联互通水平 [3] - 鼓励走出去企业返程投资,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项目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3] 对口帮扶与东西部协作 - 加大科技协作力度,深化园区共建,加强东数西算、西电东送等合作 [3] - 推动多领域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对口地区加快发展 [3] - 结合江苏所长与对口地区所需,促进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3] 全局发展与战略统筹 - 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4] - 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发展辐射带动力 [4]
5月12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2 21:58
长江经济带发展 - 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以更高水平、更实举措加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2] -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2] 汽车行业 - 今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10% [8] - 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2025年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 [9] 铁路建设 - 1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7亿元,同比增长5.3%,一批"十四五"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加快推进 [10] 绿色金融 - 1—4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绿色贷款超2500亿元,重点支持绿色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领域 [14] 新能源发展 - 新疆电源装机总容量突破2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1.12亿千瓦,占比55.72%,比"十四五"初增长2.8倍 [19] 外贸数据 - 前4个月黄河流域9省区进出口2.05万亿元,同比增长8.8%,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58.3% [18] 粮食收购 - 2024年度秋粮旺季收购完成,累计收购秋粮3.45亿吨,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7] 卫星发射 - 5月11日成功发射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主要用于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