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浮标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升级维护珠江口至粤西业务化浮标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30 09:25
浮标升级维护 - 广东省在珠江口至粤西海域对业务化浮标实施升级维护,升级后的浮标在台风"蝴蝶"影响过程中持续稳定回传高精度数据 [2] - 5月底至6月初,广东省海洋预报台团队依托北斗精准定位技术,将4套3米浮标成功布放至珠海至湛江的预定海域,所有浮标运行状态良好 [2] - 技术团队在茂名海域对6米大型综合观测浮标完成现场维护,包括关键传感器校准、太阳能供电系统性能提升以及防生物附着处理 [2] 浮标在台风中的表现 - 6月11日南海热带低压发展加强为台风"蝴蝶",6月14日在广东省雷州市西部沿海登陆,成为2025年首个登陆中国的台风 [2] - 湛江海域浮标位于台风中心周边海域,精准捕捉台风中心气压、风强和实时波浪场变化,并回传至广东省海洋预报台 [3] - 浮标数据为预报机构制作预警信息、各级政府制定防御方案提供有力支撑,降低海洋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 未来规划 -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将进一步强化对海洋业务化观测浮标系统的管理和规范 [3] - 通过海洋观测浮标等立体观测网的建设,在守护海洋安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3]
填补空白 我国首套超3500米水深大剖面大型观测浮标系统成功布放
快讯· 2025-06-25 17:25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研发的海气交互关键层大剖面综合同步观测浮标系统,在南海3500 米水深成功完成布放,进入为期一年的海试运行,面向复杂海洋动力环境及高海况背景下的海气通量和 海洋-气象水文生态要素开展长期观测和综合同步数据获取,开创了国内外在超3500米水深布放大剖面 观测浮标系统的先例。"本次布放的浮标系统创新设计了适用于深海高海况的高稳性浮标结构和锚系结 构,开发了海洋量子激光雷达和海洋微波辐射计等多套先进的观测设备,实现了水上10千米、水下1千 米的'大气-界面-水下'的综合同步观测,填补了大水深、大剖面、大浮标观测技术的空白。"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刘长华介绍。该套浮标系统包含高稳性浮标体、传感器、能源系统、大数据量 传输等多项关键技术,重点解决了高海况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长期在位观测技术,可适应风速超过60 米/秒、最大波高20米的极端工作环境,布放水深可超过3500米,实现了浮标的大功率、长周期能源供 给,有效提升了海洋浮标的数据质量与安全防护能力,将为深化对南海海-气交互关键层的系统科学认 知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央视新闻) ...
共商核电冷源安全与海洋生态保护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3 13:44
核电冷源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进展 - 2024年核电冷源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取得多项进展,包括首创"外海浮标组网监测系统",通过9组智能浮标构建海洋生物天网,实现取水口周边海域生物迁徙动态追踪 [1] - 首次证实南海毛虾在南海大规模聚集与水温跃层、洋流存在强耦合关系 [1] - 创新多源异构数据时空融合算法,将水母、藻类等冷源漂浮物智能识别准确率提升至85%以上 [1] - 初步搭建核电周边海域综合预警平台,构建环境动力预警模型,为粤港澳大湾区核电群筑起"海陆空"立体防护网 [1] 2024年度工作会议主要内容 - 会议以"深化冷源监测预警技术攻关,筑牢海洋生态安全防线"为主题,全面总结了2024年核电冷源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进展与研究成果 [1] - 台山核电、大亚湾核电、阳江核电、惠州核电等企业,以及自然资源部多个监测机构代表共50余人参会 [1] 核电冷源生物灾害监测预警面临的挑战与2025年核心任务 - 会议强调需进一步开展水动力-生物生态耦合研究,加强卫星遥感、声呐、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应用 [2] - 2025年核心任务包括完善联防联动机制,强化数据共享和融合分析,形成可推广的核电冷源生态安全保障方法 [2] - 进一步发展浮标监测技术,完善调查方法,形成标准规范,提升环境与生物信息监测效能 [2] - 开展大范围生物基础调查和典型冷源致灾生物全生命周期监测,探索"三场一通道"研究,厘清生物种源和迁徙路径 [2] - 迭代预警模型,提升预警时效性与准确性,并复盘2024年海洋生物暴发事件,结合水动力分析深挖数据价值 [2] - 推进科研项目申报,深化致灾生物基础研究和调查 [2]
2025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盛大启幕
环球网· 2025-05-19 17:13
来源:环球网 近日,以"渔粤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正式拉开帷幕。作为 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渔业盛会,本届展会深度融合科技、商贸与文化元素,吸引 全球渔业精英与前沿成果汇聚深圳,助力深圳加速迈向"创造型现代渔业之都"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为全球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自20个国家及地区的展商携尖端产品亮相,展品覆盖远洋捕捞、智慧养殖、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俄 罗斯北冰洋帝王蟹、阿根廷红虾、新西兰鳌虾等全球顶级水产品,与"圳品"认证的高标准水产品、茂名 罗非鱼等地域特色精品同台竞技,超1.2万款产品构建起"全球渔业资源池"。其中,深圳国际金枪鱼交 易中心展区成为焦点,现场展示的蓝鳍金枪鱼等深海珍品,以"从深海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呈现,彰显 深圳在全球高端水产品贸易中的枢纽地位。 为打通供需两端"最后一公里",展会设置高端水产品竞价交易会、大买家闭门会等专项活动,吸引大宗 采购商、餐饮连锁企业、电商新零售平台等超500家机构参与。专题逆采购交易会与新渠道选品大会同 步开展,推动传统渔业企业与跨境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深度融合,助力"圳品"水产品加速 ...
建设银行助力湖南小城浮标产业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5-08 14:40
行业概况 - 岳阳临湘被誉为"中国浮标之乡",是全国最大的浮标产品生产基地,占据全国市场份额80%以上,拥有超3000家相关企业和6万从业人员 [2] - 临湘浮标产业被列入"湖南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并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具备完整的产业链 [2] 金融支持情况 - 建设银行累计服务岳阳浮标及渔具企业超1100家,覆盖500家电商主体、70家规模以上企业和5家产值过亿企业 [2] - 建行授信总额超1.2亿元,已投放1.1亿元,贷款余额超9000万元,构建"协会+银行+企业"联动生态链 [2] - 湖南省分行通过"小额起步、逐步授信、灵活还款"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典型案例包括将玄铭匠渔具授信从60万元提升至400万元 [6] 重点企业案例 - 池海浮标作为行业领军企业获建行1000万元普惠贷款,实现产能提升和品牌升级 [3][5] - 玄铭匠渔具年产值超2000万元,提供500个岗位,建行贷款支持其解决产能扩张问题 [6] - 柳岸钓具拥有20多项专利,建行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放款,缓解人力成本上涨压力 [6][8] - 瑞琦户外产品远销美国,建行7个工作日内发放1000万元贷款保障海外订单交付 [9] 国际化发展 - 临湘支行叠加外汇结算、国际贸易融资等服务,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8] - 瑞琦户外通过建行金融支持加速拓展国际市场,业务进入发展"快车道" [9] 产业升级 - 建行不仅提供贷款,还为池海浮标等企业配套代发工资、银行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 [5] - 金融支持推动浮标企业实现产能提升、专利研发和国际市场突破 [3][6][9]
我的南极日记丨在南极布放浮标需要几步?
央视新闻· 2025-05-05 13:14
南极科考浮标研究 - 科考队员在南极罗斯海进行首个秋冬联合航次科考,布放大量浮标以研究海冰与海洋的相互作用 [1] - 冰浪浮标用于测量冰颠簸的加速度、运动特性及冰与浪的关系,实验将持续至南极春季 [3][5] - 莲叶冰浮标为新型浮标,首次布放以追踪莲叶冰季节发展阶段的动力过程,重点关注冬季海冰变化 [7][10] 浮标功能与技术 - 冰浪浮标通过卫星传输数据,研究海浪与海冰的相互作用机制 [5][10] - 莲叶冰浮标收集位置信息,通过卫星长期追踪以理解冰动力过程 [10] - 即抛式海浪漂流浮标测量海水流速,数据通过卫星实时传回国内,用于验证自主研发装备的可靠性 [12] 海冰与气候影响 - 海冰通过高反照率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减缓极地升温 [14] - 海冰作为大气与海洋的屏障,调控热交换并影响大洋环流及全球气候系统 [14] - 海浪与风力作用使海冰开裂并加速融化,同时促进冰海交界处的初级生产力及生态系统发展 [8] 国际合作与装备验证 - 中外科学家合作布放浮标,如上海交通大学与澳大利亚科学家的联合任务 [1][12] - 自主研发的即抛式浮标技术通过实测数据验证其可靠性与应用潜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