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短剧出海,不止于“奈飞平替”
东吴证券· 2025-07-16 17: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短剧市场正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内购总规模达38亿美元,长期空间或超海外电影票房 [3][11] - 海外短剧是中国网文产业延伸与视频化升级,是基于互联网算法和冲动付费逻辑的全新内容物种,核心商业模式是高效“增长飞轮” [3] - 海外短剧在消费模式、变现效率和生产模式上优于传统流媒体,需求侧增长点来自人群拓展、市场扩张和模式创新,供给侧核心矛盾是产能稀缺,竞争格局优于国内,盈利前景将从“烧钱换增长”到“稳定利润率” [3][4][6] - 推荐中文在线、昆仑万维、赤子城科技,建议关注掌阅科技、阅文集团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 - 海外短剧市场2023年下半年起步,2024年内购收入扩至15亿美元,2025Q1达7亿美元,假设Q2 - Q4季环比增20%,预计2025年达38亿美元 [11] - 长期来看,海外短剧市场空间有望超海外电影票房(2024年242亿美元),在DAU和GMV上有超越Netflix潜力 [12] - 国内短剧2021年起步,2024年超国内电影票房,2025年预计规模600亿元以上 [13] 需求侧 人群拓展 - 海外短剧受众目前以欧美女性为主,正探索男性向题材蓝海市场,以实现用户基数翻倍增长 [3] - 短剧题材潜力无限,可涵盖多种类型,未来有望从女性群体向男性市场拓展 [34][35] 国家拓展 - 短剧出海从依赖北美单一市场转向全球多点开花,北美为全球扩张提供弹药,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是未来增长关键 [44] - 美国是最大海外短剧市场,2025年5月贡献全球约48%内购收入,东南亚和拉美下载量增长快 [44][46] IAA模式推广 - 海外短剧目前主要依赖IAP变现,IAA模式可打破消费门槛,覆盖更广泛用户群体 [51] - IAA模式在欧美可吸引价格敏感或低收入群体,在新兴市场是获取用户主要手段,虽目前收入占比10 - 20%,但增速快 [54] 供给侧 核心矛盾 - 海外短剧产能缺口大,年产能仅约一千部,远低于国内 [61] - 有效产能稀缺原因包括缺乏复合型人才、工作时长限制和IP储备真空 [62][63] 破局之路 - 行业通过吸纳好莱坞罢工溢出人才和高性价比留学生与本土演员建立内生增长能力 [64] - 探索“出海短剧国内造”新模式,ReelShort产能从周均1部(23H2)提至周均6部(25年6月) [65] 竞争格局 海外短剧竞争格局优于国内 - 海外APP模式构建“护城河”,用户留存强、私域流量价值高,国内小程序模式用户留存差、缺乏品牌忠诚度 [70][71] - 海外流量渠道分散,平台有灵活性和议价能力,国内流量集中在少数平台,短剧公司依赖单一平台 [72] - 海外平台中立,市场公平竞争,国内平台下场竞争,破坏市场生态 [74] 现有玩家图谱 - 海外短剧市场是蓝海,核心玩家多为中国出海厂商,市场份额高度集中 [76] - 头部双雄ReelShort深耕北美、原创为王、IAP主导,DramaBox席卷新兴市场、翻译先行、IAA驱动 [84][85] - 第二梯队平台在特定题材或区域有成绩,但与头部有差距 [86] - 跨界巨头如TikTok、昆仑万维入局,本土势力在部分市场开始布局 [87] 终局推演 - 海外市场竞争核心是本土化内容供给和精细化产品运营效率赛,胜出关键要素包括资本实力、全球化运营和内容生产能力 [95][96] - 未来竞争格局将从“百家争鸣”到“一超多强”,“一超”可能是构建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多强”包括流量巨头、区域/模式霸主和垂类深耕者/本土王者 [98][99] 盈利前景 成本结构 - 海外短剧平台成本支出主要包括买量成本(约占收入50%)、内容成本和渠道费用 [102][106][107] 盈利之路 - 市场集中后,平台战略重心将从“拉新”转向“留存”,降低对买量投流的依赖 [109] - 品牌效应可带来自然流量,内容库的复利效应可提升用户LTV,覆盖获客成本 [109] 长期展望 - 海外短剧平台终局形态与Netflix相似,发展路径也在复刻,预计长期净利率15 - 20% [110][112] 投资建议 中文在线 - 维持“买入”评级,ReelShort业务市场地位稳固、增长迅猛、利润可期,2025年1 - 6月净流水接近2024年全年 [120] - AI技术赋能内容创作,解决传统动漫产业痛点,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更优解” [121] - 高价值IP运营可释放长期商业价值,《罗小黑战记》大电影第二部及衍生品销售或成业绩增长点 [121] 昆仑万维 - 短剧业务市场表现显著,DramaWave推出约半年后MAU破千万、年化流水近1.2亿美元 [123] - 开发AI生产工具SkyReels,开源模型构建技术生态,从内容竞争者向“技术服务商”演进 [124] - 短剧业务是“All in AGI & AIGC”战略一部分,AI产品矩阵可提供多元化收入来源并反哺底层模型 [125] 赤子城科技 - 25Q1收入大增,社交和创新业务双引擎驱动高增长,海外短剧APP有望贡献新增量 [127] - AI赋能社交,区域突破显著,创新业务多点开花,积极回购彰显信心 [127][128] 掌阅科技 - 增长驱动力从数字阅读业务转向短剧衍生业务,2025Q1短剧成收入增长引擎 [130] - 依托IP储备在国内短剧市场规模化运营,2025年2月推出海外短剧平台iDrama [130] 阅文集团 - 向全行业开放顶级IP资源库,目标是成为短剧玩家的内容源头 [6]
浙江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00
轻触屏幕,一条"数字京杭大运河"缓缓流淌,运河之上是三维建模、可360度全景展现的拱宸桥……搭 配"数智运河管理系统",拱宸桥保存现状、水文环境、游客量等一目了然,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掌握 其"身体状况"。 拱宸桥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为更好保护这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浙江杭州启动了大运河(杭州 段)的拱宸桥数字化保护项目,用科技力量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浙江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要更好担 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 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以科技助力文化高质量发展。 科技为文化遗产保护助力—— 使用无人机、大场景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采集数据,再运用数据处理、三维建模、三维动画等技 术……耗时一年,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把拱宸桥"搬"到了数字世界。2023年,杭州 亚运会开幕式上,裸眼三维技术呈现的拱宸桥跃然于运河之上,连接古今、惊艳世界。 "不只是好看!"团队负责人刁常宇介绍,拱宸桥数字化成果 ...
短剧出海的认知税:为什么90%团队死在Facebook投放上?
36氪· 2025-05-07 17:37
随着国内监管政策持续收紧及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短剧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制作成本和买量成本双双上涨,在此背景下,头部和中 小玩家都在加速转向海外市场。 数据显示: 作为一名在短剧出海领域深耕三年的从业者,我见证了这个行业从小众赛道到风口热点的全过程。 如果你是正在考虑出海的短剧团队,或是对这一新兴赛道感兴趣的投资人,这篇文章一定能帮你少走弯路,抢占下一个五年的市场先机。 01 认知重构:短剧出海的三大市场差异与四大竞争优势 在短剧出海这条赛道上,国内团队首先要打破一个固有认知:海外市场绝不是国内玩法的简单复制。就像咖啡连锁品牌进入中国要调整甜 度一样,短剧出海也需要针对不同市场进行"口味定制"。 1.1 市场差异一:内容爽点的文化过滤 通过对500+国内爆款短剧在海外的表现追踪,我们建立了一套"题材适配度评分模型": | 题材类型 | 国内表现 | 海外表现 | 适配指数 | 关键差异点 | | --- | --- | --- | --- | --- | | 虐心女频 | ★★★★★ | ★★☆☆☆ | 40% | 文化认同感缺失 | | 霸总题材 | ★★★★☆ | ★★★★☆ | 90% | 普适性情感共 ...
昆仑万维(300418):收入较快增长 短期仍亏损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5-02 08:5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公布24年报及25Q1业绩,虽目前有亏损但AI应用领域领先布局,随着投资业务改善及买量投入回收业绩有望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56.62亿元,同增15.2%,归母净亏损15.9亿元,亏损主因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投资亏损预计共11亿元及AI相关费用投入加大 [1] - 25Q1实现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46.07%,主因短剧及opera业务高增长,归母净亏损7.7亿,主因投资业务亏损4.9亿元及AI软件技术业务和短剧业务的市场推广费及充值渠道手续费增加 [1] AI应用场景 - AI社交平台Linky通过虚拟角色互动与用户生成内容构建独特社交体验,24年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是海外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中国AI应用之一 [2] - 2024年8月公司面向海外市场推出AI音乐平台Mureka,24年年化流水收入ARR约1200万美金 [2] - 24年末公司实时语音对话助手“Skyo”通过端到端多模态建模技术实现“真人级”对话体验 [2] 海外市场情况 - 海外信息分发与元宇宙平台Opera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8亿美元,同比增长21.1% [3] - 截至2025年3月,海外短剧平台DramaWave月活跃用户量已突破1000万,年化流水收入ARR达到约1.2亿美金 [3] - 海外社交网络和短剧平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8.5%,推动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规模上升至51.5亿元,同比增长21.9%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基本维持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 - 3.1亿元/3.3亿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润为5.3亿元 [4] - 用SOTP估值法估计公司目标市值446.6亿元,对应目标价36.28元,维持“买入” [4]
App暴涨四倍、付费意愿不足20%,出海短剧玩家“大调查”
36氪· 2025-04-30 07:46
海外短剧行业现状 - 海外短剧制作成本控制在15万美元左右 其中演员、设备、场景都按"性价比之王"标准打磨 [6][7] - 制作成本占总成本10-20% 以15万美元制作费计算 付费人次达到2.3万即可实现盈亏平衡 [6][7] - 相比Netflix单部剧成本几百万到上千万美元 海外短剧具有"轻制作、快变现、低门槛"优势 [7][8] - 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 海外投放短剧APP数量飙升至231款 是去年同期四倍 [10] 商业模式与用户行为 - 主流付费模式为单集解锁(0.3-0.6美元/集) 北美市场用户偏好该模式占比最高 [3][4] - 看完80集短剧需支付至少148元 比打折后爱优腾年费更高 [4] - 平台设置多种充值机制 如4.99美元500币起步 顶配年卡149.99美元 [4][5] - 主力消费群体为25-45岁中青年女性 占比超60% 其中80%同时具备网文与剧集消费习惯 [11] 内容生产策略 - 采用"将亲未亲"情绪营销手法 比直接接吻更能刺激付费转化 [1][3] - 译制剧仍占海外短剧总量80%以上 通过AI翻译系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10] - 爆款剧集可工程化复制 如《The Double Life of My Billionaire Husband》充值收入突破1800万美元 [12] - 头部平台爆款占比超20% 欧美和日韩优势市场达30% [12] 本土化与市场竞争 - 从"东欧演员模仿美式对白"升级为直接聘用本地演员实景拍摄 [13] - 女频题材成稳定流量洼地 2024年投放榜前十中八部为女频作品 [11][12] - 本地化选角与审美贴合成为剧集氛围感保障 但存在创意同质化风险 [13] - 平台加速构建"爆款公式" 通过精准情绪节奏和快感设计剧情推进 [12] 行业挑战与趋势 - 越南广告收益仅国内1/3 日本用户付费意愿12% 欧美订阅续费率低于18% [19] - TikTok东南亚短剧日更量突破5万条 Netflix推出"10分钟剧场"补贴计划 [20] - 合规问题突出 部分国家限制题材 翻拍侵权投诉率达25%以上 [20] - 制作端面临成本压力 之桃影视拍摄成本已压至12万美元 [20]
36氪精选:海外短剧平台StoReel完成数百万美元战略融资丨36氪首发
日经中文网· 2025-03-14 13:23
编者荐语: 日经中文网与36氪开展内容交换合作。将精选36氪的精彩独家财经、科技、企业资讯,与读者分享。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Pro ,作者王毓婵 36氪Pro .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深度、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 资料图 华人团队眼中的北美观众短剧偏好什么样? 文 | 王毓婵 封面来源 | 日经中文网 36氪获悉,海外短剧平台StoReel于近期完成数百万美元的战略融资,投资方为海外知名游戏公司,本 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平台内容开发,投资方后续也会有持续的战略支持和资金的注入。 StoReel面向以北美为主的海外短剧市场,创始团队来自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院校。CEO Eric 曾主导柠萌影视短剧业务建设,负责国内短剧架构与海外短剧内容体系搭建,并成功推动柠萌影视上 市;COO&CFO具备丰富互联网运营与战略经验以及深厚的投融资和资本运作能力;CCO首席内容官 为美籍华人,负责StoReel内容的本土化与跨文化适配;CTO为前AI公司技术负责人,拥有字节跳动 和陌陌科技的深厚技术背景;投放负责人曾带领短剧产品进入全球收入榜前20。 "我们从2024年初开始布局短剧赛道,2024年下半年在海外市场上线 ...
海外短剧平台StoReel完成数百万美元战略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3-04 08:11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深度、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Pro ,作者王毓婵 36氪Pro . 目前,StoReel有两个海外短剧制作工作室,第三个也已在筹备当中,目前平台每个月能保证3-5部剧集制作的产能。同时,公司 已经将AI能力应用到短剧内容创作之中,未来也会在AI+短剧的方向有持续的探索与落地。 以一个华人团队,去理解北美观众的短剧偏好,是否是一件难事? "海外的短剧内容消费和国内有相同之处,最核心的都是'把握情绪'。" "短剧最重要的,就是提供视觉冲击和浓烈的情绪。在这一 点上,不论在北美,在中东,在中国还是在日韩,本质上都是有相通的。" 华人团队眼中的北美观众 短剧偏好什么样? 文 | 王毓婵 封面来源 | Pixabay 36氪获悉,海外短剧平台StoReel于近期完成数百万美元的战略融资,投资方为海外知名游戏公司,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平台内容 开发,投资方后续也会有持续的战略支持和资金的注入。 StoReel面向以北美为主的海外短剧市场,创始团队来自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院校。CEO Eric曾主导柠萌影视短剧业务建 设,负责国内短剧架构与海外短剧内容体系搭建,并成功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