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数字化

搜索文档
数字技术赋能出版业务 中原传媒发展势能不断增强
证券日报网· 2025-08-31 20:44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出版物的编辑、生产和市场销售,构建覆盖编印发供的全产业链[1] - 作为河南省唯一国有文化上市企业,公司开发出版全学科、全版本、全系列品牌教辅,在河南省内市场处于主导和领先地位[1] - 公司积极进行互联网+战略布局,搭建数字教育、数字化发行、数字阅读、数据库出版、数字印刷等基础平台和架构设计[1] 数字化创新成果 - 公司亮相数字化创新成果包括殷商文化数字化产品、XR沉浸式体验区及中小学智慧教育项目[1] - 投资建设覆盖全河南省师生的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在推动规模化试点和落地工作[2] - 通过数字孪生、VR/AR等技术构建文化数字化体系,推出衍生数据库、研学课程等产品,实现文化遗产永久留存与智能开发[2] 财务表现 -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5亿元,同比增长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50.39%[2] 新兴业务探索 - 开发出版行业数据交易模型,探索内容版权、用户行为数据资产化路径[2] - 布局数据要素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业务模式创新[2]
中原传媒:数字技术驱动出版阅读融合,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超50%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1:22
公司数字化战略进展 - 公司携数字化创新成果亮相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 包括知名IP《小兔汤姆》系列绘本 VR复活《山海经》神兽项目及XR沉浸式体验区"书海幻境·西游奇谭" 全面展示"出版+科技"融合战略 [1] - 公司系统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 依托数字孪生和VR/AR技术重构古籍文献与文物资源 形成资源活化-技术赋能-场景创新三位一体数字化体系 通过纸数融合模式推出衍生数据库与研学课程 构建可交互可检索数字档案系统 [2] - 知名IP《小兔汤姆》系列完成从单一纸质出版向全媒体跨业态战略转型 该系列绘本国内累计销量突破3000万册 [1] 国际合作与行业影响 - 公司与法国达高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以IP为核心开发多元产品矩阵 法国达高集团首席执行官指出IP在中国市场成功得益于持续内容本地化与市场适配运营 [1] - 英国苏帕杜公司首席商业和运营官体验VR版《山海经》后表示中国儿童图书数字化创新令人印象深刻 计划将相关图书带回英国促进国际出版交流 [1] 财务表现与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75亿元 同比增长1.00%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2亿元 同比增长50.39% 基本每股收益0.52元 同比增长48.57% [2] - 公司在传统出版主业稳健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业务模式创新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开辟新增长曲线 整体发展势能不断增强 [2]
视觉中国20250828
2025-08-28 23:15
行业与公司 * 视觉中国 专注于视觉内容与数据服务行业 公司核心战略为"AI 智能+数据"与"内容+应用场景"[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99亿元 与上年同期持平[2][3][16]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174.49万元 同比下滑15.03%[2][3][16] * 归母净利润为4377万元 同比下滑13.91%[16] * 整体毛利率为42.43% 定制拍摄业务增速较快导致毛利率略有下降[16] * 总资产为42.71亿元 净资产为36.33亿元 资产负债率14.94%[16] * 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018万元 同比下降13.35%[16] * 期间费用下降892.82万元 同比下降6.33%[16] AI数据服务与解决方案 * 公司拥有超过7亿条可供AI大模型训练的合规内容数据 包括图片 音视频和3D等多模态基础数据集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4][5] * 构建覆盖数据采集 标注 审核 认证及授权全链路的大模型数据服务解决方案[2][5] * 提供26个维度的精细标注 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合成数据[21] * 探索基于价值贡献度的数据成本补偿和收益分成机制 已完成首次收益分配[4][5][19] AI技术应用与业务创新 * AI驱动的创意定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2][3][8] * 生成式AI技术重构创意定制业务工作流 具有流程短 交付快 质量高 成本低特点[8] * 为华为 荣耀 vivo 奔驰等多个知名品牌提供年度创意制作服务[8] * 音视频业务销售额占总收入比例由2023年的26%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32%[18] * 在版权交易平台上线AI搜索 辅助创作以及AI审核等功能[6][17] * 图片审核效率提升近15倍 视频审核效率提升近5倍[2][12] 创作者生态与版权交易 * 签约AI创作能力创作者超过9000名 其上传作品数量超1100万张[2][11] * 开辟AI图片视频交易专区 上半年销售金额达2700万人民币[2][11] * 上线查重系统累计发现1600余名供稿人上传素材与平台高度相似 拦截10万余张素材 解约616名供稿人[12] * 光场平台识别并拦截风险作品近4万件[12] 战略投资与企业孵化 * 战略投资企业数绽放核心产品AIPPT在ToC市场中APP单月访问量超2000万 位居国内原生PPT工具市场第一[4][13] * 数绽放已覆盖50多个国家地区 并与联想 惠普 荣耀 华为 vivo等厂商合作[13] * 与人民网共创建政企版 为数百家政企客户提供服务[13] * 成功孵化多个AI产品 如音视频转录工具"AI好记" 文生图表工具"AI表.com"和"AI表.cn"[15] 文化数字资产管理 * 为中新社 上海广电集团 南方传媒等客户提供视觉数字资产管理服务平台[9] * 协助中国动漫集团 中国旅游报等单位搭建文化数字资产管理系统[9] * 提供涵盖确权 认证 存储 分发和变现全链条的SaaS服务[22][23] 宏观政策与行业影响 * 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方案中加强高质量数据集供给的方向与公司方向高度关联[19] * 方案强调完善适配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 对公司构成利好[19] 未来发展战略 * 继续扎实推进"AI智能+数据" "内容+应用场景"的战略落地[20] * 拓展7亿高质量合规数据的服务范围和类型 将合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20] * 提供体系化 高标准的数据解决方案 而不仅仅是卖数据[20] * 积极拓展创新类业务 提高中小企业C端市场占有率[24]
第十五届数博会明日开幕
河南日报· 2025-08-27 07:13
行业展会概况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于8月28日至31日在郑州召开 主题为"数实相融智赢未来" [1] - 设立六大展区包括中央部委所属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 地方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 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展区 数字出版国际合作展区 数字出版互动体验展区 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展区 [1] - 安排1场主论坛和4场分论坛 现场活动包括150多场洽谈签约 新品发布和项目路演 [1] 参展规模与亮点 - 23个省区市组团参展 参展企业超过600家 [1] - 四大亮点为科技化 国际化 融合化 场景化 [1] - 陕西展团展示数十种融媒体产品包括《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丛书 [1] - 浙江博库数字出版传媒集团打造《黑神话:悟空》深度沉浸游戏化体验空间 [1] - 湖南地图出版社展示智慧点读电子地图 采用"触碰即读"交互模式 [1] 区域发展成果 - 河南文化加科技发展成果显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走在全国前列 [1] - 河南日报社推出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 展现商代文化场景 [1] - 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与数博会同期举办 形成"数字出版向中原汇聚 全民阅读在中原升温 中原文化向世界出发"的整合效应 [2]
ST广网: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58%至6.47亿元,净亏损3.60亿元,同比减亏0.85%,主要由于传统有线电视业务持续下滑及财务费用高企,但通过降本增效和业务结构调整部分缓解亏损压力 [7] - 公司持续推进"有线+5G"融合转型,在广电5G用户发展、文化数字化、融媒体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进展,但面临用户流失、技术迭代及财务风险等多重挑战 [3][6][7] - 股票自2024年7月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需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后申请撤销 [2][2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47亿元,同比下降24.58%,主要因有线电视用户流失及商品销售业务收缩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减亏0.85%,降本增效措施部分抵消固定成本压力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亿元,同比下降33.27%,因销售回款减少 [7][19] - 总资产105.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1%;净资产17.13亿元,下降17.39% [3] - 财务费用1.24亿元,同比增长7.43%,因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增加 [7][19] 业务运营 - 有线电视主终端488.89万个,其中"秦岭云"智能终端125.20万个;个人宽带终端128.37万个 [12] - 广电5G用户达81.77万户,上半年新增25.10万户;5G共享基站总量14.04万个 [12] - 专网专线新增1471条,数据业务及云网类收入占比提升 [13] - 应急广播覆盖全省89个区县、1.4万余个行政村,在灾害预警中发挥关键作用 [13] - 文化数字化业务新落地项目30个,文化专网接入近60家单位,数据库资源超100GB [15] 战略与转型 - 围绕"一二三四"工作部署(聚焦利润、提升业务统筹与内控能力、三条主线、四项重点),推动传统广电向融合媒体运营商转型 [7] - 布局低空经济、算力网、微短剧等新赛道,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并筹备无人机平台建设 [16] - 完成5个市级融媒体平台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平台功能升级 [14] - 对8家子公司拟定"关停并转"方案,完成1家子公司注销,优化投资结构 [17] 行业环境 - 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6亿户,基本稳定;广电5G用户超3500万户,进入"质态提升"阶段 [6] - 行业受IPTV、互联网视频冲击,用户收视习惯向移动端、短视频转变,传统广电面临普遍竞争压力 [3][24] - 政策要求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推进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推动"全国一网"整合 [3][6] 风险与挑战 - 传统业务下滑与转型新业务接续不足,导致连续亏损 [23] - 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增长,资产负债率高,财务压力显著 [7][19] - 技术更新迭代加快,基层技术团队能力与转型要求存在差距 [24] - 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需待2025年10月后申请撤销 [2][24]
主流文化语料库将为数文产业发展带来什么
齐鲁晚报· 2025-08-26 11:10
语料库建设背景与政策支持 - 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核心资源 与算法和算力并称为"三驾马车" [2] - 2025年2月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 会议落实"人工智能+"行动 [2]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2025年3月表示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持续增加数据供给 [2] 主流文化语料库定义与特点 - 通过标准化分类系统和专业标注平台解决格式不统一、质量不齐等问题 [3] - 具备准确性、完整性、丰富性、一致性和时效性五大特征 [3] - 一期聚焦山东优秀文化 已上线5万对问答语料和2000万篇基础语料 [3] - 正在建设孔子学术研究、孔子画像等多个高质量数据集 [3] 语料库应用价值 - 增强AI对行业术语和场景化表达的理解力 提升应用效能 [3] - 加速AI技术与垂直领域的深度融合 驱动产业升级 [3] - 推动文化大模型性能跃迁和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3] 数据标注平台功能 - 提供数据采集、清洗、预标注、标注、增强、审核等一站式全链路服务 [5] - 支持问答、图片、视频、音频、文件、图谱等多类型数据标注 [5] - 采用标准化流程:数据采集归集→清洗筛选→自动标注→人工精校审核 [5] 平台技术优势 - 构建高效无缝衔接的数据处理闭环 各流程兼顾用户导向与智能驱动 [6] - 支持多人协作上传和标注 智能清洗保证数据不重复 [6] - 专有AI识别映射关系体系使关系梳理一目了然 [6] - 支持一键发布至目标大模型 实现模型能力即时更新与增强 [6]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 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要求 [4] - 2027年底前在省内建设5个成效明显、特色鲜明的数据标注基地 [4] - 平台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旨在构建包容开放共享的AI语料新生态 [7] - 后续将推出山东文化数据交易平台 提供文化数据集交易服务 [7]
京港大学生齐聚故宫博物院 共话双城文化交流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08:52
活动概述 - 第四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分享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 16位京港大学生与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对话[1][2][4] - 活动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主办 聚焦青年视角下的文化区未来发展议题[1][4] 参与群体与行程 - 16位参与者来自香港和北京知名学府 涵盖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院校[2] - 交流计划覆盖香港、北京和上海三地 8月下旬将前往上海进行文化考察[2][4] - 计划自2022年推出以来累计吸引近150位京港大学生参与[4] 文化发展建议 - 香港学生提出西九文化区需改善游客停留时长 当前平均游览时间仅20分钟左右 建议设计五行主题定制化游览路线提升体验[2] - 强调文化区应注重在地化联结 结合本地历史资源与基层社区 促进文化共融与社区参与深化[2] - 借鉴故宫数字化经验 通过科技手段盘活文化资源 增强群众联系与文化传播效能[2] 机构战略方向 - 故宫博物院定位超越文化遗产守护 致力于推动文化创新与跨地域对话[4]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倡导通过创意与创新思维推动可持续城市文化发展[4] - 上海阶段将组织跨界文化座谈会 汇聚前滩太古里、浦东美术馆等机构领袖分享多元文化生态发展经验[4]
吉视传媒: 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8
文章核心观点 - 吉视传媒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0%,但净利润亏损2.3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8.82%,主要因用户续费率下滑、ARPU值走低及新增用户减少所致 [1][2] - 公司业务涵盖广电5G移动通讯、宽带互联网、直播电视、视频点播、IPTV服务、数智家庭、数据要素服务及大模型部署等多元化板块,正从传统有线运营商向文化科技企业转型 [3][4][5][6][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74.83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114.63%,反映销售回款能力减弱;但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1.12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新增借款所致 [2][19]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9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9.17亿元增长8.70%;营业成本8.99亿元,同比增长11.86%,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亿元,较上年同期-1.95亿元亏损扩大18.82%;扣非净利润为-2.32亿元,同比下滑16.40% [2] - 总资产126.56亿元,较上年末130.73亿元减少3.19%;货币资金1.79亿元,同比下降42.17%,主要因偿还借款 [2][19] - 短期借款7.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15%;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4.28亿元,同比增长77.05%,偿债压力显著增加 [19] 业务板块分析 - **广电5G业务**:依托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的2.6GHz+700MHz网络,深耕农村、校园、政企等五大市场,推进用户规模化发展 [3] - **宽带互联网**:光纤覆盖用户超900万户,覆盖率92%,采用GPON/XGPON技术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4] - **直播电视业务**:基于I-PON万兆IP广播技术传输154套直播频道(含4K/8K超高清),强调无延时、安全稳定优势 [4] - **IPTV业务**:独家运营吉林省IPTV集成播控,与电信运营商分成服务费;增值业务包括电影、教育、游戏等垂直内容 [5][6] - **数据与智能化业务**:提供算力租赁、大数据应用服务(弹性云平台含8000核vCPU、4PB存储);部署"吉林文旅大模型"并销售AI一体机 [7][10][11] 技术与基础设施 - 全省智能光网络总长19.77万皮长公里,光纤覆盖977.22万户,基本实现城乡万兆接入 [17] - 控股子公司北京吉视汇通自主研发的I-PON技术获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认证,支持4K/8K超高清及社会信息化应用 [18] - IDC机房面积未披露,但提供云计算资源(8000核vCPU、30TB内存、4PB存储)及时空大数据、物联网平台等服务 [7] 公司治理与战略 - 原董事长褚春彦于2025年4月辞职,由总经理由志强代行职责;新增副总经理王九九 [1][23] - 战略定位"进军国内一流文化科技企业",以科技、改革、数智为核心驱动力,2025年Q1有线业务运营评价指数全国第三、政企业务增速全国第一 [12] - 推出股份回购计划,实际回购5091.35万股(占总股本1.46%),并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强化投资者沟通 [21] 行业与政策环境 - 行业属"I63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面临IPTV、互联网电视分流传统业务的竞争风险 [3][21] - 政策利好:国家广电总局推进"开机优先显示直播"标准落地;"光明影院"公益点播专区覆盖全国31个省区,服务视障人群 [3] - 国家数据局、广电总局领导调研公司,对其文化数字化转型成果给予肯定 [12][14]
【省文化旅游厅】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体验
陕西日报· 2025-08-20 08:32
XR影院与沉浸式体验 - 全国首家多厅虚拟现实影院占地3000平方米,自1月落户西安以来已吸引超1.5万人次体验[1] - 影院目前拥有21部XR影片并持续上新,计划未来两年内在全国建设100家XR影院[1] - XR影片《隐秘的秦陵》提供沉浸式体验,观众可通过VR头显"穿越"到秦陵地宫并"唤醒"兵马俑[1] 电影AI技术发展 - "影谱"AI辅助创作平台可在数秒内生成故事建议、剧本大纲及完整分镜,达到专业级水准[1] - 西影集团2023年启动电影AI大模型研发,2024年9月发布"影谱"1.0版本,今年8月上线SaaS平台[2] - 该平台填补了国内电影垂直AI领域的空白,将原本需要多名编导协同创作一个月的内容缩短至秒级完成[2] 陕西文化数字化战略 - 陕西6部门2020年底联合发布《陕西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2] - 省委提出"探索建立文化和科技双向赋能的有效机制"和"以数智赋能全链条发展"[3] - 战略目标是统筹推进产业升级、项目攻坚、企业培育、消费促进等工程,持续壮大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3] 数字科技应用案例 - 全息投影、裸眼3D技术使实景舞剧《长恨歌》19年累计创收超20亿元[2] -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数字体验项目年吸引游客突破200万人次[2] - "游陕西"智慧旅游平台整合全省文旅资源,构建定制化服务与应急管理一体的数字化生态[2]
洲明科技: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 LED技术领跑+AI布局凸显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21:2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7.38% [1] -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0.6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1.46% [1] - 国内业务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长19.96% [1] - 海外业务营收21.76亿元同比增长0.22% [1]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增长受益于影院教育舞台文旅场景需求释放及代理商销售模式转型 [1] - 海外市场依托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和巡回演出市场扩张实现稳健增长 [1] Mini/Micro LED业务 - Mini/Micro LED销售额超5亿元且销售面积实现翻倍 [2] - 突破Micro LED 30/50微米×50/70微米无衬底技术 [2] - 完成0202芯片封装并实现P0.4MIP产品量产 [2] - 首推MIP全息隐形屏实现裸眼3D悬浮效果 [2] 技术应用项目 - UniOS光显平台落地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等标杆项目 [2] - 为2025央视春晚提供裸眼3D和AI空间渲染技术支持 [2] - 持续为奥斯卡颁奖典礼和戛纳中国之夜提供LED解决方案 [2] 产能扩张 - 在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6亿元建设Micro&Mini LED显示和照明生产基地 [3] - 重点建设COB封装和芯片级MIP封装等先进生产线 [3] AI业务布局 - 采用硬件+IP+场景服务三位一体战略构建全场景AI生态体系 [4] - 与香港科晫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并签订1500台AI一体机批量交付框架 [4] - AI一体机已在南京德基广场国家博物馆等场景成功应用 [4] AI产品矩阵 - 推出AI全息情感陪伴舱和小和尚智能摆件等To C产品 [4] - 全息佛龛系列结合4K文物数字化引擎与传统文化交互体验 [4] 技术研发合作 - 自研山隐大模型聚焦情感陪伴与文化传承进入网信办双备案审核阶段 [5] - 与浙江大学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模型联合研究院 [5] - 研发多模态大模型应用于文物修复影视创作和文化IP衍生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