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成本降低70%,AI“导演”培训3天即可上岗,AI真人短剧进入爆发前夜
36氪· 2025-10-27 17:41
AI短剧市场表现与潜力 - AI真人短剧《奶团太后》系列累计播放量突破2亿,超越部分真人实拍短剧 [1] - AI奇幻甜宠短剧《九尾狐男妖爱上我》上线不到两个月累计播放量超2.1亿 [1] - 国内首部付费AI短剧《兴安岭诡事》在抖音平台收入超过30万 [1] - Sora 2的发布为短剧行业带来显著推动,用户可一键生成具有戏剧化剧情和快速切换镜头的视频 [3] - 短剧有望成为AI视频领域最先跑通商业化模式的赛道之一 [3] AI短剧制作流程与创新 - AI短剧强调打破常规的猎奇设定,如《奶团太后》讲述三岁半太后靠读心术叱咤后宫的故事 [4] - 制作方放弃传统分镜绘制,采用“母鸡图”预设AI演员站位和场景布局以解决画面连贯性问题 [22] - 工作室采用“一人成片”模式,按集数分配任务而非按工种分工,提升效率 [23] - AI短剧省去实拍环节,避免演员档期、场地协调等不稳定因素,大幅节省成本 [23] - 制作过程需不断跑图、测试、生成视频,被形容为“劳动密集型”工作 [24]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Sora 2因生成时长限制尚不足以支撑完整故事叙事,未达到颠覆行业程度 [22] - 视频生成模型处于商业化早期,工具分散难以建立稳定批量化生产流程 [24] - 垂直平台如巨日禄AI专注于工业化生产,支持《狱界锁妖局》等播放量破千万甚至上亿的爆款作品 [24] - 平台通过行业Know-how帮助客户梳理需求,提供团队协同工具和业务转型支持 [26] 商业化路径与成本分析 - AI漫剧每分钟综合成本控制在1000至1500元,ROI普遍高于1.2,目前无亏损项目 [27] - 巨日禄AI客户每分钟算力消耗平均为200至300元,高效团队可控制在100元出头 [27] - AI漫剧供给量月复合增长率达83%,半年上线作品超3000部,流水规模翻12倍 [28] - AI将漫剧制作周期缩短80%-90%,成本降低70%-90% [28] - 平台通过流量扶持和算力折扣激励创作团队,如抖音“即梦”、快手“可灵” [31] 行业生态与未来趋势 - 剧点短剧AI漫剧团队3个月内从十几人增长至近两百人,规模扩张超10倍 [31] - AI导演培训仅需数日,部分团队几天内决定人员胜任能力,体现工业化生产逻辑 [31] - 行业通过中台化模式管理剧本、分镜、抽卡等环节,降低人员流失风险 [32] - 未来竞争核心回归内容创意,同时需具备综合运营能力及技术整合能力 [34] - AI精品化与成本非强挂钩,技术成本下降使精品化路径更健康 [34]
又土又爽的AI短剧,占领抖音了?
菜鸟教程· 2025-08-28 11:29
短剧市场热度与表现 - 短剧热度轻松突破5000万 远超传统国产剧的4000万小爆标准 [7] - 短剧《当爱抵达时》以7886万热度位居榜首 《一品布衣》以7633万热度紧随其后 [8] - 短剧有效播放量让国产剧望尘莫及 国民度拉满 [8] AI短剧案例表现 - 《九尾狐男妖爱上我》仅更新28集 累计播放量已突破1.8亿次 [9][11] - 该剧全程使用AI制作 从角色到场景均由作者独自完成 [14] - 即使AI痕迹明显 观众仍持续追剧 形成"边嘲边看"现象 [14] AI短剧制作效率优势 - AI短剧最快仅需数小时即可完成 每分钟剧集耗时约2小时 [15] - 相比传统国产剧以月为制作周期 传统短剧以天为单位 AI短剧大幅压缩制作时间 [15] - 无需演员和实景拍摄 大幅降低演员、布景、沟通调度等各项成本 [15] AI短剧技术实现路径 - 使用大语言模型生成剧本和分镜说明 [27] - 采用Midjourney、即梦、可灵、豆包等文本生图工具实现人物和场景一致性 [30] - 通过三视图提示词技术保持人物特征一致性 [32][33] - 使用图转视频工具将分镜图片转换为视频片段 [44][46] - 采用即梦等AI配音工具实现对口型配音 其中大师模式效果最佳 [47][49] - 最后使用PR和剪映进行剪辑 添加特效字和台词 [50][51] AI短剧市场适应性 - 契合现代人时间碎片化生活习惯和注意力短暂特点 [23] - 满足生活压力下日益增长的消遣放松需求 [23] - 一分钟单集长度适合碎片化时间观看 提供高浓度情感体验 [22][23] - 较低审美门槛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共鸣 产生"越土越上瘾"效应 [23]
36氪精选:海外短剧平台StoReel完成数百万美元战略融资丨36氪首发
日经中文网· 2025-03-14 13:23
公司融资与团队背景 - 海外短剧平台StoReel完成数百万美元战略融资 投资方为海外知名游戏公司 资金将用于平台内容开发 [2] - 创始团队背景强大 CEO曾主导柠萌影视短剧业务建设并推动其上市 COO&CFO具备丰富互联网运营与战略经验 CCO负责内容本土化 CTO拥有字节跳动和陌陌技术背景 [2] - 公司从2024年初布局短剧赛道 下半年在海外市场上线 平台内容来源包括自有工作室制作和外部版权采购 [2] 内容生产与AI应用 - 目前平台70-80%短剧版权来自采购 正在提升海外本土内容创作产能 [3] - 已设立两个海外短剧制作工作室 第三个在筹备中 每月可保证3-5部剧集制作产能 [3] - 已将AI能力应用于短剧内容创作 未来将持续探索AI+短剧方向 [3] 市场定位与内容策略 - 核心策略是"把握情绪" 认为全球短剧消费在提供视觉冲击和浓烈情绪方面具有相通性 [5] - 北美市场与中国市场存在差异 中国短剧题材已多元化 但北美仍以"霸总题材"为主流 [5] - 不会完全抛开中国短剧创作逻辑 将专注已验证内容题材 同时尝试新题材实现多元化 [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已接近电影市场规模 [6] - 2024年Q1超过40款中国微短剧应用出海 创造5500万次下载量和1.7亿美元购买收入 [6] - 同期海外热门短剧APP下载总量超3766万 环比上涨92.3% [6]
海外短剧平台StoReel完成数百万美元战略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3-04 08:11
公司融资与团队背景 - 海外短剧平台StoReel完成数百万美元战略融资 投资方为海外知名游戏公司 资金将用于平台内容开发 [2] - 创始团队背景深厚 CEO曾主导柠萌影视短剧业务并推动其上市 COO&CFO具备互联网运营与资本运作经验 CTO有字节跳动和陌陌技术背景 [2] - 投放负责人曾带领短剧产品进入全球收入榜前20 [2] 业务布局与产能 - 公司2024年初布局短剧赛道 下半年在海外市场上线 内容来源包括自有工作室制作和外部版权采购 [2] - 平台70-80%短剧版权来自采购 正提升海外本土内容创作产能 目标推出更多"本土演员演绎的本土故事" [3] - 目前拥有2个海外短剧制作工作室 第3个在筹备中 月产能达3-5部剧集 [3] 内容策略与技术应用 - 公司应用AI能力于短剧创作 未来将持续探索AI+短剧方向 [3] - 内容策略聚焦"把握情绪" 认为全球观众对视觉冲击和浓烈情绪的需求本质相通 [3] - 不完全脱离中国短剧创作逻辑 专注已验证题材同时尝试多元化 北美市场仍以"霸总题材"为主流 [3][4]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已接近电影市场规模 [5] - 2024年Q1超40款中国微短剧应用出海 创造5500万次下载量和1.7亿美元购买收入 [5] - 同期海外热门短剧APP下载总量超3766万 环比上涨92.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