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度假
搜索文档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万亿潜力待释放 游艇经济有望成我国消费增长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57
作为融合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休闲旅游与消费升级的综合性产业,游艇经济有望成为我国提振消费潜 力的新增长点。 近日,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游艇经济蕴含着万亿级消费 潜力,其发展不仅能直接催生庞大的消费市场,更能通过产业联动效应,带动上下游多个领域协同发 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当前仍面临多重发展瓶颈,亟需通过深化制度改革与借鉴国际 经验实现破局。 游艇经济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撬动规模可观的服务消费市场成为共识。 沈建光指出,游艇产业具备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消费属性,形成了涵盖租赁、管理、维修保养、船员培 训、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以及延伸出的旅游、餐饮、购物等领域的完整服务消费链条。从国际数据来 看,美国游艇经济年产值达2300亿美元(约合1.6万亿元人民币),创造81万个就业岗位;意大利游艇 产业贡献全国13%的贸易顺差,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而我国游艇服务消费市场尚未充分开发,增长空 间极为广阔。 游艇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显著,能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沈建光表示,在旅游领域,游艇 旅游可串联起沿海及内陆水域的景点资源,打造海钓、海岛度假等特色产品,带动沿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海洋旅游行业政策、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区域市场及未来前景分析:海洋旅游规模加速扩张,多元融合前景可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6 09:05
行业定义与范畴 - 海洋旅游是以海洋资源为核心依托,通过海洋游览、娱乐、度假等活动形成的经济与社会现象总和,活动空间覆盖海滨、海岛、近海、远洋及深海等立体维度 [2] - 行业活动形式涵盖观光、探险、运动、疗养、科考等多元领域,例如青岛邮轮母港的"邮轮+岸上游"模式和三亚亚龙湾的"海陆空"立体化产品体系 [2] - 依据空间维度可划分为海岸带旅游、海岛旅游、近海旅游和远洋旅游四大类型,形成覆盖海滨至远洋的立体化旅游体系 [3]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最初的滨海观光等单一形态,历经探索引导和全面提速,现已发展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 [5] - 2024年海洋旅游业增加值达16135亿元,同比增长9.2%,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升至36.9%,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1][10]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2025年上半年实现5.1万亿元产值,同比增速达5.8% [9]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等纲领性文件,构建全维度政策支撑体系 [1][6] - 沿海省份加速布局,如山东部署"四大工程",浙江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计划,广东推进15个滨海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海南创新"零关税"游艇进口等举措 [6] - 政策覆盖产业规划、消费促进、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为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6] 产业链构成 - 产业链上中下游紧密联动,上游涵盖海洋资源开发与装备制造,中游聚焦旅游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下游延伸至市场营销与衍生服务 [7] - 上游包括自然景观勘探保护及深海探测装备、智能船舶等关键技术研发,为中游提供资源支撑与技术保障 [7] - 中游涵盖海岛度假、邮轮旅游、海洋运动等多元化业态,并配套港口、酒店、交通等基础设施以提升游客体验 [7] 区域市场表现 - 全国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和海南等多个海洋旅游集聚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显著 [9][11] - 2024年海南省接待游客9720.78万人次,同比增长8%,游客总花费突破2040.14亿元,同比增长12.5% [11] - 海南省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构建"陆海空"立体化产品体系,目标到2027年海洋旅游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收入突破400亿元 [11] 未来发展趋势 - 产品形态加速从传统观光转向沉浸式、个性化体验,"海洋+文化、体育、康养、科技"等融合业态将成为主流 [13] - 绿色发展理念和数字技术将深度赋能,智慧管理、低碳运营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模式 [14] -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深化,低空旅游、远洋探索等新市场快速成长,邮轮免签与国际航线拓展将显著提升国际吸引力 [15]
擦亮“碧海银滩”文旅品牌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14
海洋文旅产业政策支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 为海洋产业提供新增长点 [1]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强调挖掘海洋文化资源 培育海洋经济"绿色新引擎" [3]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3] 海洋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7.8% [2] - 海洋旅游业2024年实现增加值16135亿元 同比增长9.2% [2] - 2024年一季度国际邮轮运输市场运营141个航次 运送旅客32.8万人次 同比增长67.8% [2] - 广东省14个沿海城市2024年接待游客7.3亿人次 同比增长12.8% 旅游总收入达0.95万亿元 [2] 海洋文旅新兴业态 - 海洋主题公园 海岛度假 邮轮游艇 海洋运动旅游等新型业态快速涌现 [2] - 三艘大型邮轮(歌诗达·赛琳娜号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 爱达·魔都号)同时开展母港运营 [2] - 发展"音乐演出+海洋旅游""体育赛事+海洋旅游""艺术展览+海洋旅游"等融合业态 [4] 海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 推动海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4] - 培育海洋旅游演艺新业态 鼓励打造中小型特色类演艺项目 [4] - 依托琅琊台遗址 海上丝绸之路 妈祖文化等打造特色海洋文化品牌 [4] - 创新发展海洋特色民宿 夜间经济 老字号传统技艺体验等新型业态 [4] 海洋文旅基础设施建设 - 优化邮轮港和游艇码头建设布局 拓展国际邮轮航线 [5] - 提升海洋景区预约便利性 采用新技术简化预约程序 [5] - 加强促消费平台建设 满足个性化差异化旅游需求 [5]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 加强海洋资源利用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6] - 依法依规保障旅游项目用海用岛 考虑海洋生态承载力 [6] - 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海洋生态的干扰 维护生态资源原真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