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游艇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游艇经济有望释放万亿级消费潜力
搜狐财经· 2025-10-24 23:32
央广网北京10月24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游艇经济作为兼具高端装备制造属性与服务消费价值的重要 领域,正成为我国扩大内需、推动产业升级的新探索方向。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近日在分析中 表示,依托我国扎实的产业基础与持续优化的政策环境,游艇经济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万亿级新动能, 为"十五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造船业根基牢固 夯实游艇发展底座 如今,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领先的船舶工业体系,为游艇经济发展筑牢根基。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造 船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核心指标已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市场份额分别高达 55.7%、74.1%和63.1%,在油轮、货轮、集装箱船等领域形成压倒性优势,且已实现从散货船到LNG船 等高附加值船舶的技术迭代。 "游艇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更高,其发展将会带动复合材料、精密仪器、导航通信、内饰设计等多个高 端产业的协同发展。"沈建光指出,游艇制造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看,游艇经济作为融合制造与服务、连接供给与消费的新兴业态,其产业链带动效 应正逐步显现。沈建光分析,发展游艇经济具备五大效应:一是有利于弥补游艇制造短板,推动船 ...
21对话|京东副总裁沈建光:内需困局,钥匙在“海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21:44
京东集团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指出,以财政政策显著加力与消 费政策转向为核心的双轮驱动,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实现超预期增长的关键力量。 他认为,这一系列精准施策,不仅带动了上半年GDP实现5.3%的较快增长,更在消费领域催生了悦己 健康、国货潮牌、智能科技和银发经济四大新趋势,为内需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 沈建光提出,即将到来的"十五五"规划为提振内需提供了关键的战略契机。他特别强调,目前尚处初级 阶段但潜力巨大的游艇经济,有望成为融合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消费、带动多重溢出效应的新引擎。通 过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松绑,推动游艇产业从"精英俱乐部"走向大众化市场,不仅能够直接弥补我 国在高附加值船舶制造领域的短板,更能释放巨大的服务消费潜力,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激活蓝色经 济增长极的重要突破口。 政策"双引擎"全开,如何为中国经济持续"续航"? 回顾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表现,5.3%的GDP增速超出市场预期。沈建光将其归因于自2023年9月政 治局会议后中国宏观政策发生的两大深刻转变。 "第一个显著转变是财政政策真正开始担纲稳增长的主力,改变了过往过度依赖货币政策的局面。"沈 ...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万亿潜力待释放 游艇经济有望成我国消费增长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57
作为融合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休闲旅游与消费升级的综合性产业,游艇经济有望成为我国提振消费潜 力的新增长点。 近日,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游艇经济蕴含着万亿级消费 潜力,其发展不仅能直接催生庞大的消费市场,更能通过产业联动效应,带动上下游多个领域协同发 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当前仍面临多重发展瓶颈,亟需通过深化制度改革与借鉴国际 经验实现破局。 游艇经济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撬动规模可观的服务消费市场成为共识。 沈建光指出,游艇产业具备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消费属性,形成了涵盖租赁、管理、维修保养、船员培 训、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以及延伸出的旅游、餐饮、购物等领域的完整服务消费链条。从国际数据来 看,美国游艇经济年产值达2300亿美元(约合1.6万亿元人民币),创造81万个就业岗位;意大利游艇 产业贡献全国13%的贸易顺差,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而我国游艇服务消费市场尚未充分开发,增长空 间极为广阔。 游艇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显著,能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沈建光表示,在旅游领域,游艇 旅游可串联起沿海及内陆水域的景点资源,打造海钓、海岛度假等特色产品,带动沿 ...
沈建光:中国游艇经济发展需破解五大堵点
第一财经· 2025-10-15 14:02
水域方面"无处可去",管理方面"政出多门"、政策法规不匹配、市场定位的"精英俱乐部"偏误、配套设 施的环保限制。 游艇经济是融合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休闲旅游与消费升级的综合性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多重带动效 应(详见作者前文《中国发展游艇经济的五大带动效应》)。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水域资源,具备发展游艇经济的巨大潜力。但与欧美等成熟市场相比, 中国游艇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游艇产业处在从"奢侈产业"向"大众休闲"转型的十字路口,其发展 还存在不少的政策堵点和模式问题。 "十五五"期间,中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和深化制度改革,在游艇经济发展上重点破解水域方面"无处可 去"的航行壁垒,管理方面"政出多门"的协调机制、政策法规不匹配的合规挑战、市场定位的"精英俱乐 部"偏误、配套设施方面的环保限制五大堵点,释放游艇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多重积极效应。 澳大利亚建立了广泛的码头网络和公共水域系统,支持休闲船艇和游艇的便捷访问。d'Albora Marinas 作为该国最大的高端码头网络,运营13个优质地点,确保东海岸和南部地区的无缝航行;Gippsland Lakes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内陆水域,向公众开放,并通过国 ...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执法检查
海南日报· 2025-09-28 09:33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为全面了解《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以下简 称《条例》)实施情况、推动法规有效实施,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近日,省人 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相关市县开展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执法检查 促进游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代表,省直相关单位业务负责人参加执法检查。相关市县人大常委 会和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有关活动。 执法检查由省人大财经委、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组织和实施。检查组先后赴海口、三亚等市 县,实地调研游艇产业发展、游艇企业经营、游艇码头建设等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省直和市县有 关部门对《条例》实施情况的汇报和游艇协会、游艇企业的意见建议,向有关企业和业内专家深入了解 情况,摸清影响《条例》实施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 检查组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坚持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条例》全面深入实 施,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完善码头、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强 化产业发展支撑;二是要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零关税"政策优化、 ...
游艇产业借海南自贸港政策东风驶入“新蓝海”
新华网· 2025-09-21 15:38
碧波荡漾,游艇穿梭。近年来,随着零关税购艇、租赁合法化、夜航区设立,试点乘员定额放宽至26人等系列自贸港政策实施,海南游艇产业迎来高 速发展期,产业发展逐步从单一体验拓展至涵盖制造、维修、培训、租赁和赛事等全产业链生态,正在成为推动海南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 擎。 据了解,三亚游艇相关企业超7300家,占全国22.7%,注册游艇已达1400余艘;今年上半年游艇出海13万余艘次,接待游客72.6万人次;游艇旅游走向 大众,"游艇+"业态不断丰富,现在游艇出海已成为游客"必选项"之一。 面朝蔚蓝,向海图强。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在即,这里正在加速打造全国性游艇消费中心,为海南蓝色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赵颖全 黎多江 郭良川 许雨深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 ...
一诺千金换企业“一见倾心”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9
立法与监管创新 - "小切口"立法占比超七成 聚焦游艇产业、种子进出口、数字经济和商业航天等领域 [1][2] - 实施"一个系统管检查"和"清单之外无检查"机制 简化监管流程 [1] - 推广"区块链技术+公证+智能执法"监管新模式 提升执法透明度和效率 [1] 法治体系建设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 确立法律体系"四梁八柱" [2] - 海南省人大结合地方实际制定自由贸易港法规 以"小快灵"立法支持自贸港建设 [2] - 通过法治政府建设实现"良法善治" 强化政府承诺与企业信任的协同机制 [2] 改革与法治协同发展 - 改革与法治关系被比喻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二者相辅相成且相伴而生 [1] -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并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被视为新生事物成功发展的核心路径 [1] - 通过持续优化法治环境形成集群化效应 支撑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1][2]
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力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8-14 09:08
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 - 三亚创新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模式,通过数字化信息系统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出海报备流程简化至小程序一次完成 [3] - 出台《三亚市水上旅游管理办法》等新规,清晰划分用海区域,解决游艇与游泳区域交叉的安全隐患 [3] - 海事部门推出"海事e服务",游艇过户审批时间从22天缩减至7个工作日,实现"不停航"过户 [4] 游艇产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底三亚登记游艇总量达1415艘,2024年出海12.79万艘次,接待游客90.09万人次,居全国前列 [2] -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三亚游艇展区吸引20多国62家企业参展,总成交金额3500万元,场外意向成交约3000万元 [5] - 三亚每年需维修保养的游艇超500艘,维修服务涵盖船体保养、翻新等项目 [6] 产业链构建与标准化发展 - 海南国际游艇交易中心提供勘验、评估、交易鉴证等全链条服务,推动二手游艇交易标准化 [6] - 三亚率先推出游艇行业勘验、评估、交易鉴证服务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6] - 推进游艇与旅游、会展、文创融合,构建研发、生产、销售、维修、消费全产业链 [7] 政策与区位优势 - 三亚地处北纬18°黄金海岸线,全年适航天数超300天,拥有264.42公里海岸线和世界级港湾 [3]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启动,三亚将依托政策红利加速产业发展 [7] - "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入选海南自贸港第十六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3]
港澳游艇直航维保:珠海平沙如何“抢滩”大湾区黄金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7:40
政策落地与市场机遇 - 港澳游艇直航维保市场即将开放,珠海金湾计划年底完成首单港澳游艇入境维保业务[1] - 广东海事局发布《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创新实施港澳游艇"两套牌"管理模式,首批指定6个游艇出入境口岸[1] - 香港籍游艇"THE KONT"号已通过南沙口岸完成首次自航入境维修,标志着政策落地取得实质性进展[2] - 珠海平沙游艇产业园区是国内产业链较完整的专业园区,面临业务量指数级增长和向"制造+高端服务"转型的机遇[2][1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港澳地区拥有数以万计私人游艇,但以往繁琐的入境程序和高昂合规成本阻碍了内地维保市场发展[1] - 平沙园区需跨越三重门槛:国际标准认证、高端技术人才短缺、跨境服务便利性[3][4][6][7][8] - 豪华游艇维修需满足IMO及欧美严苛标准,并获国际船级社认可,现有维修厂面临资质挑战[4] - 精通国际标准且具备豪华游艇实操经验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严重不足[7] - 进口零配件报关效率、跨境支付便利性等"最后一海里"问题影响服务体验[8] 战略布局与实施计划 - 金湾区计划建设对外开放码头和游艇出入境查验泊位,8月底完成口岸联检综合楼改造[10] - 力争2025年底通过验收并完成首单业务,打造"一站式"查验服务平台[10] - 以游艇维保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向消费端延伸,探索与赛事培训、观光旅游等业态融合[10] - 目标形成"制造+服务+消费"三足鼎立格局,打造大湾区游艇经济"黄金枢纽"[10] - 平沙游艇产业园发展已约20年,此次政策被视为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