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到家
搜索文档
阿里拟减持三江购物不超1643万股
证券时报· 2025-11-06 02:36
阿里泽泰根据自身商业安排需要,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1643万股, 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截至目前,阿里泽泰持有三江购物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1.6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属于公司持股5%以上 的股东。 工商资料显示,阿里泽泰由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持股约98.31%,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股 约1.69%。 阿里泽泰已入股三江购物9年。 证券时报记者 吴志 三江购物(601116)再被阿里减持。 11月5日,三江购物公告,公司近日收到第二大股东杭州阿里巴巴泽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阿里泽泰")出具 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通知》。 2016年11月18日,三江购物控股股东上海和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和安投资")与阿里泽泰签订《股份转让 协议》,和安投资将其持有的三江购物9.33%的股份转让给阿里泽泰。 2019年11月19日,三江购物与盒马公司再次签署了合作协议,该合作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2023年4月1 日签署的合作协议则又将有效期推至2026年3月31日。 根据三江购物披露,公司经营盒马门店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浙江浙海华地网络科 ...
阿里再度出手!拟减持!
证券时报· 2025-11-05 20:34
三江购物(601116),再被阿里减持。 11月5日,三江购物公告,公司近日收到第二大股东杭州阿里巴巴泽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 里泽泰")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通知》。 阿里泽泰根据自身商业安排需要,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1643 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截至目前,阿里泽泰持有三江购物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1.6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属于公司持 股5%以上的股东。 工商资料显示,阿里泽泰由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持股约98.31%,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 限公司持股约1.69%。 阿里泽泰已入股三江购物9年。 早在2016年11月18日,三江购物控股股东上海和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安投资")就与阿里 泽泰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和安投资将其持有的三江购物9.33%的股份转让给阿里泽泰。 此外,三江购物还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享各自供应链优势,对 接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资源,如淘宝到家及淘宝便利店等业务,双方展开合作,同时展开会员和支付等 系统的打通升级。 2018年,阿里泽泰参与三江购物非公开发行股票事 ...
阿里再度出手!拟减持!
证券时报· 2025-11-05 20:27
三江购物( 601116),再被阿里减持。 11月5日,三江购物公告, 公司近日收到第二大股东杭州阿里巴巴泽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阿 里泽泰")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通知》。 阿里泽泰根据自身商业安排需要,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 1643 万 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3%。 后续公告显示,今 年 8月6日至8月11日期间内,阿里泽泰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所持 三江购物 股份 547 . 66 万 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所持公司股份 547 .70万 股,合计占 三江购物 总股 本的 2%。 此后 阿里泽泰决定提前终止 4月份 披露的减持计划。 今年 8月6日,三江购物曾公告,公司与 阿里巴巴所属的盒马(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盒马公 司")签署的《盒马鲜生业务合作协议》将于2026年3月31日到期,合作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 。 公告显示, 2016年11月18日,公司与关联方阿里巴巴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授权公司或其设立的 子公司开设和经营创新门店(盒马鲜生门店)。 2019年11月19日, 三江购物与 盒马公司 再次 签署了合作协议,该合作协 ...
第17届双十一,5大电商平台论剑,规则、流量、战场已彻底改变
搜狐财经· 2025-11-02 12: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电商行业双十一购物节自2009年创立以来,已从淘宝天猫主导演变为多平台混战,并进入以AI技术驱动和精细化运营为特征的成熟阶段 [1][3] - 双十一战术演变经历了双巨头主导期(2015-2017)、多平台混战期(2018-2020)和精细化运营期(2021-2024)三个明显阶段,2025年迎来促销规则全面简化和AI技术全面落地的根本性转变 [4][7][8][10][154] - 未来三年(2025-2028),电商行业将在AI大模型、元宇宙、即时零售等技术驱动下持续创新,同时面临用户行为变化、竞争格局演变和政策监管约束等多重影响 [89][106][124][144] 历年双十一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双巨头主导期(2015-2017年)**:淘宝天猫与京东两大平台主导市场,战术重点集中在价格竞争和流量争夺,天猫双十一交易额从2015年912亿元增长至2017年1682亿元 [7] - **第二阶段:多平台混战期(2018-2020年)**: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加入竞争,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计划崛起,直播带货成为新增长引擎,2019年淘宝直播带动交易额超200亿元,占双十一总交易额近10% [8][9] - **第三阶段:精细化运营期(2021-2024年)**:流量红利消退,平台转向精细化运营,2022年起各大平台不再公布GMV数据,转向强调质量指标,促销规则显著简化 [10] 主要平台战术演变 淘宝/天猫 - **价格策略**:从"全场五折"(2015-2016)到复杂预售机制(2017-2020),再到规则简化,2024年推行"官方立减",2025年统一为"立减8.5折起" [12] - **流量获取**:从传统广告投放向内容营销转变,2017年布局直播电商,2025年提出"AI全面落地",推出6款智能导购工具 [13] - **用户运营**:从粗放式拉新到精细化运营,2018年推出88VIP会员体系,2025年升级会员权益,88VIP用户可享受专属5折红包 [15] - **供应链管理**:通过菜鸟网络构建物流体系,2025年淘宝闪购首次参与双十一,通过限时抢购和快速发货刺激即时消费 [16] 京东 - **价格策略**:坚持"正品低价",2023年推出"现货开卖"模式取消预售,2025年推出"官方直降低至1折"并承诺"买贵双倍赔" [18] - **流量获取**:从依赖搜索引擎向自建内容生态转变,2025年通过AI数字人直播带动GMV超7亿元 [19] - **用户运营**:以PLUS会员体系为核心,截至2025年9月会员数量超3500万,贡献近50%销售额 [20] - **供应链管理**:核心优势所在,拥有包含1500+仓库的物流网络,2025年通过AI算法将平均履约时间缩短至18分钟,库存周转天数从2015年38天降至30天 [21][22] 拼多多 - **价格策略**:始终围绕"低价"展开,2018年推出"百亿补贴",2024年取消"全网最低价"要求改为"同款同价",2025年推出"超级加倍补" [24][25] - **流量获取**:以社交裂变为核心,获客成本仅为传统电商平台1/3,2025年加强内容生态建设推出"多多视频" [26] - **用户运营**:通过游戏化手段提升粘性,超50%用户每天参与"多多果园"等游戏,通过用户分层提供差异化优惠 [27][29] - **供应链管理**:创新C2M模式,2025年推出"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参与商家在双十一期间销售额平均增长300% [30] 抖音电商 - **价格策略**:主要通过"直播专属价"和"限时秒杀"提供优惠,2024年推出"立减折扣"和"一件直降",优惠力度达15%及以上 [32] - **流量获取**:核心优势在于内容生态,2025年预售期内容营销带来流量占比超70%,通过"去中心化流量分配"策略让中小商家获得曝光 [33][34] - **用户运营**:以内容社区为基础,用户复购率超60%,通过算法推荐实现精准触达 [35] - **供应链管理**:相对薄弱,2025年开始布局即时零售,推出"抖音超市"进入自营领域 [36] 快手电商 - **价格策略**:以"老铁专属价"为核心,2025年投入20亿元用户红包和10亿元商品补贴,推出"大牌大补"活动 [38] - **流量获取**:以私域流量为核心,转化率超30%,2025年推出"主播争霸赛"激励主播开播 [39] - **用户运营**:基于信任关系的"老铁经济",用户复购率超50%,通过粉丝群和专属优惠强化关系 [40][42] - **供应链管理**:通过"快手优选"和"快手小店严选"提升商品品质,开始布局自有品牌 [43] 2025年双十一战术现状 - **整体特征**:活动周期普遍超30天,部分平台达57天,促销规则全面简化,各大平台采用"官方直降"和"一件立减"等简单直接方式 [66][68][85] - **淘宝天猫**:首个AI全面参与的双十一,推出六大AI导购工具,AI"智惠引擎"决策发放500亿消费券转化率提升15% [69][71] - **京东**:强化"快"的优势,JoyAI大模型调用量增长3.2倍,数字人直播带动GMV超7亿元,智能客服服务量突破13亿次 [74][76] - **拼多多**:战略转向"新质供给",取消"全网最低价"要求,推出"超级加倍补"和"百亿消费券",用户最高可领取215元消费券 [77][78] - **抖音电商**:展现"内容即货架"优势,超1.6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翻倍,销售额破千万店播数量同比增长4倍 [79] - **快手电商**:深化"老铁经济",投入30亿元补贴,通过信任关系实现高转化 [80] 未来三年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创新**:AI大模型将重塑电商运营,预计到2027年超80%运营决策由AI辅助,到2028年数字人直播将占电商直播超50% [89][92][93] - **用户行为变化**:Z世代追求个性化,预计2028年个性化定制商品市场份额达20%以上,内容电商将占电商总销售额40%以上 [106][108][109] - **竞争格局演变**:平台差异化竞争加剧,预计到2028年抖音电商将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销售额达2万亿元以上 [124][132] - **政策监管约束**:反垄断、数据安全、直播规范等政策持续加强,预计到2028年电商包装材料将100%可回收,物流碳排放降低50%以上 [144][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