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睡被
icon
搜索文档
接入Lark:玩具反斗城亚洲开启加速计划
36氪· 2025-11-13 10:04
行业核心趋势 - 消费者需求变化加速,期望品牌更新速度与社交媒体信息流同步高频,需求向个性化、文化共鸣和价值观表达延展[1] - 零售业取胜之道从依赖规模、广告或渠道转向依靠速度,核心是更快捕捉趋势、决策和调整以接近消费者[1] - 实体零售必须靠体验赢得顾客,门店功能复杂化,成为展示空间、社交场景和品牌触点[3] - 零售底层逻辑重构,商品生命周期缩短,供应链和管理体系必须实时化、数据化,从"先有货再卖货"转向"先感知再补货"[3] 玩具反斗城亚洲的数字化转型 - 公司拥有超过40年历史,在亚洲10个市场运营超过450家门店,以中国香港总部为核心搭建多市场协同零售网络[2] - 公司面临结构性效率问题,过去运营体系依赖人工记录、纸质表格与邮件传输,数据同步滞后,只能周期性复盘[3][4] - 中国大陆市场零售数字化效率远超世界其他地区,移动化、无纸化成为趋势[5] - 公司曾长期采用美国系统,流程围绕纸质文档展开,十几年几乎未做重大改变[7] 飞书工具的具体应用与成效 - 库存盘点流程重构,员工使用移动设备扫描商品条码,系统自动识别SKU并实时汇总,耗时减少超过一半[10] - 数据录入从手动转为自动,扫描后数量和进度即时同步至总部看板,各地门店盘点进度在同一界面清晰可见[10] - 系统自动检测SKU数量不匹配项并通知复核,数据可按区域、时间、SKU类别等维度追踪排序,实现从纸质记录到可视化仪表盘的转变[12] - 招聘流程优化,候选人到店扫码填写电子表单,系统自动识别身份证并生成PDF云端归档,流程从几天缩短至几分钟[13] - 跨国协同模式改变,飞书提供多语言同声传译与实时会议功能,使跨国沟通高效流畅[17] - 总部通过多维表格建立统一信息汇总机制,系统自动统计各地区选品情况和订货数量,生成实时看板[17] - 全球人事数据被整合进一张多维表格,系统自动链接各地HR数据源,实时汇总各市场人员结构、流动趋势和岗位分布[21] 效率提升的具体表现 - 年度盘点时间从通宵(晚上八九点到早上六点)缩短至凌晨三四点,耗时几乎减半[24] - 顾客无需等待店员查询库存,商品、促销、陈列信息实时同步,询问、确认、购买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25] - 管理层可实时查看库存、人力、销售等数据并作出决策,不再依赖周期性报表[25] - 八个市场通过同一系统并行工作,选品、调货、促销可以跨市场实时调整[25] - 飞书系统已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落地,日本市场正在推进中[25] 其他零售品牌的数字化案例 - 蕉内使用飞书多维表格让创意与执行连接,运营人员直接发起需求,设计在同一页面反馈,几分钟就能产出商品封面图,流程从两天定稿大幅缩短[28] - 亚朵星球2024年售出超300万只深睡枕、77万条深睡被,零售业务收入增速超120%,营收达酒店业务的一半[28] - 亚朵星球借助飞书多维表格整合各电商平台用户反馈构建VOC系统,通过AI智能标签对信息分类总结,将问题以工单形式分配,形成解决闭环[28] - 泡泡玛特、小米、安克创新、海信等零售品牌也正用同样方式提升效率[28]
帐篷与床车:黄金周酒店业「消失的客人」
36氪· 2025-10-29 08:26
消费行为转变 - 2025年国庆期间人均消费911元,日均花费低于114元,折算日均人均花费同比减少13% [1][4] - 露营装备销量同比激增230%,露营地入住率达92% [1] - 自驾出行占比达八成,床车自驾游话题阅读量1.1亿次,新能源车自驾过夜话题阅读量近5000万次 [3] 酒店行业表现 - 全国主要城市酒店平均入住率仅为58%,经济型酒店入住率跌破50% [3] - 如家房价同比上涨27.1%,汉庭上涨20.6%,维也纳上涨32% [8] - 五星级酒店数量从2019年845家缩水至2025年一季度736家,高端酒店资产流动性枯竭 [14] 公司财务数据 - 锦江酒店上半年营收65.26亿下降5.31%,净利润3.71亿暴跌56% [15] - 亚朵二季度RevPAR为343元同比下降4.4%,ADR为422元同比下降4.1%,入住率76.4%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 [15] - 华住中国RevPAR同比下滑7.9%至233元/间夜,经济型酒店下降8.2%,中档酒店下降7.9% [15] 商业模式挑战 - 亚朵加盟酒店占比高达98.7%,华住加盟店占比约95%,加盟模式面临回报周期从3年延长至5年的压力 [18][19][20] - 酒店对OTA平台依赖导致高额佣金侵蚀利润,超过半数订单来自OTA时丧失定价权 [29][30] 行业转型策略 - 华住通过供应链优化使汉庭4.0采购成本下降6%-20%,营建周期缩短30天 [23] - 亚朵零售业务收入增速超120%,2024年卖出超300万只深睡枕,零售收入相当于酒店业务一半 [24] - 华住会为旗下酒店贡献65%客源,中旅酒店会员年均消费额达非会员2倍,亚朵ACARD会员体系延伸至阅读、健身等多场景 [31][33][34]
一年卖出 300 多万个枕头,亚朵跨行做对了什么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5-10-26 19:09
公司零售业务表现 - 2024年零售业务收入增速超过120%,营收已相当于酒店业务的一半[2] - 成立四年的零售品牌“亚朵星球”按收入计算在中国家纺行业已排进前四[2] - 核心产品深睡枕和深睡被成为电商平台细分品类第一,2024年售出超过300万只深睡枕、77万条深睡被[2] 战略转型与产品聚焦 - 2021年公司拥有超过1600个零售SKU,零售业务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线下渠道贡献八九成[5] - 2022年决定大幅收缩SKU,聚焦睡眠场景,放弃约7000万元生活类年营收和约2000万元年利润,并花费2000万元处理存货[5] - 产品设计方向从“让人适应枕头”转变为“让枕头适应人”,初代深睡枕上市9个月即冲至全平台品类第一[6][7] 产品研发与创新理念 - 深睡枕Pro1.0采用内部精密的R型分区结构,切割损耗比行业常见的S型结构高50%[6] - 建立“深睡标准”,将舒适感量化为动态稳压系数和动态控温系数,深睡被Pro 2.0能将被内温度维持在人体舒适的30±2℃[12][13] - 产品迭代参考科技公司模式,深睡枕已迭代至Pro 3.0,被子产品至2.0,核心产品每年一迭代[10][13][21] 供应链管理与壁垒构建 - 参考苹果公司模式,派工程师驻厂、自建品控团队、投资供应商设备,使技术壁垒也成为供应商的壁垒[10][13] - 在家纺这一智能化程度低的传统行业中,重塑供应链的艰辛与成本远超外界想象[10] - 通过改造供应链和制定新标准,可能建立对手需要三到五倍成本才能追赶复制的优势[13] 渠道策略与用户触达 - 遍布全国的近2000家酒店、近20万个房间是亚朵星球最好的样板间,公司拥有超过1亿个注册会员,全年入住间夜数接近5500万[14] - 零售业务从早期线下收入占比超80%转变为线上收入占比提升到90%以上,远高于头部家纺上市公司不到六成的线上占比[14] - 踩中内容电商流量红利期,算法逻辑天然适合大单品爆发,所有电商平台铺同一盘货、定同一价格,不绑定特定平台[15] 用户体验与服务管理 - 创始人每天花三小时刷小红书,与用户保持同频,公司核心理念是“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2][3] - 实行“差评不过夜”制度,每天晚上九点所有酒店总经理开“服务诊断会”,针对当天典型差评逐条剖根因、给方案、当日闭环,而行业标准普遍需要约一个月[18][19] - 公司管理从KPI和数据导向转向更关注“长期价值”的服务评价体系,聚焦安全、卫生等基本功和长期精细运营[17][19] 行业格局与市场机会 - 中国家纺行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但市场格局分散,前三名传统品牌市场份额没有一家超过5%[6] - 竞争者迅速模仿“大白枕”,但亚朵星球枕头市场份额达到约1/4,超过了第二到第十名之和[12][15] - 在传统至极的行业,公司成功说明市场需要更好的供给,好的产品能卖出合理价格,帮助企业获得增长和利润[21]
卖枕头,真能救酒店?
创业邦· 2025-05-30 11:34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酒店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华住、锦江、首旅、亚朵四大集团2025年Q1业绩分化显著 [3][7] - 全行业规模扩张加速,2024年净增酒店近3万家,总量突破37万家,创五年新高 [7] - 行业面临"量增价减"压力,2024年RevPAR同比下降9.7%至118元,ADR下降5.8%至200元,OCC下降2.5%至58.8% [13][14] 华住集团 - 2025年Q1营收54亿元(+2.2%),净利润8.9亿元(+35.7%),以11685家门店和94.7%加盟占比维持规模第一 [4][8] - 轻资产模式主导,加盟店贡献46.3%营收且同比增长21.1%,但直营收入下降10% [26] - 运营效率领先,2024年RevPAR 235元(-3%),OCC 81.2%(+0.2%),但2025年Q1 RevPAR降至208元(-3.9%) [14][16] 亚朵集团 - 唯一实现"双高增",2025年Q1营收19.1亿元(+29.8%),净利润3.5亿元(+32.3%),净利率18.3% [4][24] - 零售业务占比30.3%,2025年Q1零售收入6.94亿元(+66.5%),但销售费用激增61.7% [5][24] - 单店产出突出,2024年ADR 437元(-5.8%),RevPAR 351元(-6.8%),均居四巨头首位 [14][15] 锦江集团 - 规模最大(13513家门店)但增长乏力,2025年Q1营收29.4亿元(-8.25%),净利润0.4亿元(-81.03%) [4][9] - 中低端业务(占97%)持续下滑,2024年收入下降4.6%,高端业务虽增49.6%但仅占2%营收 [28][30][31] - 会员体系效率低下,1.9亿会员中央预订率仅30%-40%,高价值用户占比不足1% [33] 首旅集团 - 2025年Q1营收17.7亿元(-4.34%),净利润1.4亿元(+18.4%),门店7080家 [4][10] - 会员体系扩容(如LIFE俱乐部1.97亿会员),但转化效率未明显提升 [38] - "景区+餐饮"策略成效有限,2024年景区收入微增0.07%至5.16亿元 [36][39] 战略路径对比 - 华住坚守规模经济,亚朵押注零售差异化,锦江与首旅转型高端和会员体系遇阻 [20][27][39] - 加盟模式成主流,华住、锦江加盟占比均超90%,但加剧品牌管理难度 [26][33][41] - 亚朵零售业务线上占比90%,华住零售试水谨慎且未单独披露收入 [22][25] 未来挑战 - 华住需应对加盟扩张下的RevPAR持续下滑(2025年Q1 -3.9%)与精细运营平衡 [16][41] - 亚朵面临零售业务占比突破40%的盈利质量考验 [26][41] - 锦江与首旅需解决会员转化、高端突破及国际业务亏损等结构性难题 [3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