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改造

搜索文档
河南F4,没有人能逃得过
华尔街见闻· 2025-07-03 18:25
河南企业家群体崛起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以1179.4亿元身家登顶河南首富,取代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4]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短暂登顶河南首富,与蜜雪冰城、胖东来共同构成新兴商业群体[4][5] - 这批企业家无显赫背景,但通过供应链改造和情绪把握重塑中国消费格局[6] 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蜜雪冰城 - 97.6%收入来自向加盟商出售原材料(94.3%)和设备(3.3%),服务收入仅占2.4%[18] - 4.6万家门店采用"卖铲人模式",规避餐饮业口味依赖与厨师流失风险[19] - 主打性价比策略,2元冰淇淋和4元柠檬水成为"穷鬼快乐水"[8][9] 泡泡玛特 - LABUBU玩偶创造社交货币价值,成为全球潮流符号[10] - 通过情绪价值满足消费者身份认同需求,3000亿市值获投资人青睐[10][11] - 依托东莞等地强大供应链实现全球快速铺货[22] 胖东来 - 2024年创近170亿元销售额,单店收入超同行[14] - 提供极致服务:免费纸杯热水、宠物暂存、老花镜等[13] - 员工福利包括中上水平工资、"不开心假"和"委屈奖"[14] 行业趋势与影响 - 河南消费企业崛起代表中国商业向产业深度和人文关怀转型[7] - 蜜雪冰城和泡泡玛特市值分别超2000亿港元和3500亿港元[23] - 与湖南茶颜悦色等形成对比,河南成为新消费高地[16][17] 供应链优势 - 蜜雪冰城通过原料垂直整合实现成本优势[20] - 胖东来自建工厂保障商品质量[22] - 三家企业均依托强大供应链体系支撑业务扩张[22]
几个河南人,拿捏时代情绪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20:00
河南企业家崛起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以1179.4亿元身家登顶河南首富,取代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 [2]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短暂登顶河南首富,公司市值上升带动身价水涨船高 [2]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胖东来等企业创始人无显赫背景,但通过供应链改造和情绪把握重塑消费格局 [2] 企业核心策略 - 蜜雪冰城定位性价比,2元冰淇淋和4元柠檬水吸引年轻消费者,成功押注"穷鬼经济" [4] - 泡泡玛特通过LABUBU玩偶创造社交货币价值,满足全球中产消费者身份认同需求 [5][6] - 胖东来提供极致服务,如免费纸杯、宠物暂存地、老花镜等,2024年创下近170亿元销售额 [7][8] 供应链与商业模式 - 蜜雪冰城97.6%收入来自向加盟商出售原材料和设备,4.6万家门店采用标准化操作模式 [10] - 胖东来自营商品如酱油来自自有工厂,与京东物流合作建设供应链产业基地 [11] - 泡泡玛特依托东莞潮玩供应链,LABUBU玩偶快速进入全球市场并本土化 [11]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蜜雪集团股价533港元/股,市值超2000亿港元;泡泡玛特股价258.2港元/股,市值近3500亿港元 [12] - 蜜雪冰城和泡泡玛特被称为"新消费三杰",股价居高不下 [12] - 泡泡玛特IP生命周期短暂,此前曾因爆火IP青黄不接陷入低迷 [13] 行业趋势 - 河南消费企业如巴奴火锅、锅圈食汇排队IPO,代表中原消费崛起 [8] - 河南企业承接时代情绪,提供产业深度、效率与人文关怀结合的多元化样本 [2][9] - 蜜雪冰城和泡泡玛特分别以供应链壁垒和IP壁垒为核心竞争力,但后者更依赖流量逻辑 [12][13]
刘强东杀入酒旅,要夺回京东失去的五年
36氪· 2025-06-25 14:10
京东发展现状与反思 - 创始人刘强东罕见公开批评公司近五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认为这是创业史上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1] - 公司战略摇摆导致偏离"低价基因"和"供应链效率"核心竞争力,职业经理人主导期间创新力度减弱[3] - 2022年参团低价大战但股价持续走低,即时零售等早期布局未达预期[3] 外卖业务拓展 - 京东外卖上线90天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较初期增长150%,覆盖350城,上海单量逼近美团[10] - 618期间带动商超跨品类消费增长,Plus会员新注册超40万,复购率为非会员2倍[14] - 采用百亿补贴策略,与淘宝共同推动行业单量增长至8500万单/日,刺激茶饮市场爆发[13][10] - 目标是通过外卖激活闪购业务,若2500万单中1000万转化为即时零售则可实现盈利[17] 酒旅市场战略布局 - 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宣称最高三年0佣金但实际采用有条件返佣模式[18][29] - 佣金政策要求价格必须低于其他平台,否则收取10%佣金,高于抖音初期0.6%费率[30] - 计划通过供应链服务优化行业成本,采用轻资产"供应链赋能+平台聚合"模式[32][34] - 面临携程1.35亿用户(市占57%)和飞猪2994万用户(8%)的竞争,高星酒店覆盖率差距显著[22][26] 未来增长方向 - 已储备包括稳定币在内的6个创新项目,承诺未来每年推出新商业模式[1] - 计划延伸至美容、医美等生活服务领域,构建"酒旅+"生态联动Plus会员体系[19][35] - 供应链改造被视为核心路径,但需突破行业"小散乱"格局和连锁品牌利润壁垒[32][36]
刘强东杀入酒旅,要夺回京东失去的五年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5 11:47
京东的五年困境与战略调整 - 公司创始人刘强东罕见公开批评"京东失去了五年",指出最近五年缺乏创新、成长和进步,是创业史上"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 [3] - 职业经理人主导期间战略摇摆,偏离"低价基因"和"供应链效率"核心竞争力,导致面对拼多多、抖音电商等新兴平台时逐渐失去优势 [6] - 2022年参团低价大战但效果不佳,股价持续走低,同时错失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先发优势 [5] 外卖业务探索与初步成果 - 公司确定以外卖作为高频流量业务带动主站GMV和用户活跃度增长 [8] - 外卖大战补贴力度空前,上线90天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较初期增长150%,覆盖全国350个城市 [13] - 外卖业务带动商超日用品类消费增长,Plus会员单月新增超40万,会员复购率是非会员2倍 [21] - 行业整体因补贴出现爆发式增长,京东与淘宝合计日订单量达8500万单,与美团8000万单接近 [17][18] 酒旅市场拓展战略 - 公司宣布进军酒旅市场,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承诺最高三年0佣金 [26] - 计划通过供应链服务优化行业成本,但实际采用"有条件返还"佣金模式,要求价格低于其他平台 [39] - 面临携程57%市场份额的垄断地位,后者在高星酒店覆盖和用户心智方面优势明显 [31][34] - 可能采取"供应链赋能+平台聚合"轻资产模式,利用现有PLUS会员体系实现"酒旅+"协同效应 [43] 供应链核心战略与行业竞争 - 公司强调供应链能力是改造各行业的核心,包括外卖、酒旅等新业务 [28][41] - 在即时零售领域,计划将外卖订单转化为秒送业务,目标转化1000万单以实现盈利 [24] -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各平台都在跨界拓展业务,供应链能力成为关键差异化因素 [45]
永辉超市(60193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趋势向好,供应链改造及关店影响短期利润
东吴证券· 2025-04-29 13: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收入下降主要受关店影响,采购改革、关店计提、公允价值损益影响短期业绩 [7] - 公司整体经营基本面持续改善,考虑供应链改造的短期利润影响和关店成本,下调短期业绩指引,给予较高的远期业绩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676亿元,同比-14.1%;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10.3%;扣非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2% [7] - 2025Q1公司收入为175亿元,同比-19.3%;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80%;扣非净利润1.4亿元,同比-77% [7] - 2025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21.50%/0.76%,同比-1.35pct/-2.5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额为16.63%/2.45%/0.24%/1.46%,同比+1.04/+0.43/-0.10/+0.01pct [7]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96.16亿元、683.76亿元、784.97亿元,同比分别为-11.78%、14.69%、14.8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1亿元、2.35亿元、14.35亿元,同比分别为40.59%、127.02%、509.96% [1][20] 业绩影响因素 - 采购改革影响短期毛利率,2024年/2025Q1公司毛利率同比-0.78pct/-1.35pct [7] - 2024年对集团长期亏损或准备闭店门店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08亿元 [7] - 2025Q1公司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本期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减少2.49亿元 [7] - 营业外支出有所增长,主要是闭店门店同比增加,长期待摊费用报废所致 [7] 门店情况 - 2024年底公司门店数为775家,同比净减-225家;经营面积同比-21%;2025Q1继续关闭长尾门店,门店数同比减少273家 [7] - 2024年底/2025Q1/一季报披露日,公司调改店数量分别为31/47/61家,看好调改店推广后助力公司业绩改善 [7] - 目标2025年年底调改门店数量将达到200家,并关闭250 - 330家;到2026年全部存量门店完成调改 [7]
在轻与重之间:京东的低价电商新模式
晚点LatePost· 2024-12-13 21:05
京东下沉市场战略 - 京喜自营官方店铺上线1年积累超1.6亿粉丝和1亿下单用户,其中50%为京东新用户[3] - 公司每年投入价值100亿元补贴用于现金、营销资源和京东物流送货上门服务[3] - 通过集约式发货降低物流成本,如在产业带设立3000平仓库集中发货,使小件物流成本占比从35%显著下降[6][7] 供应链深度改造 - 采销团队深入生产线优化流程,如袜子包装环节改进使单件成本降低0.1元[3] - 帮助工厂重新设计产品结构,如蓝牙耳机通过芯片更换将价格压至9.9元,日订单达15万[8] - 采用"猎人-猎物-猎枪"机制:猎人寻源核价、猎物选品运营、猎枪质量监督,形成全流程管控[11][12] 工厂合作模式创新 - 提供确定性订单预期,如蓝牙耳机厂商通过稳定日单2-3万获得原料议价权[8] - 竞价机制不唯价格论,允许供应商通过功能改进参与竞争[8] - 典型案例显示合作工厂电商销售占比从5%提升至10%,并投入500万升级产线[8] 商品策略与运营 - 打造100万SKU同时提升产业带白牌商品质,平衡低价与质量需求[5] - 通过用户测试确定最优商品规格,如16包蓝色抽纸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版本[12] - 采用非传统低价路径:不依赖轻入驻模式,而是深度参与供应链各环节降本[5][6] 业务发展现状 - 日均订单量已达数百万级别,下一目标为日均千万单[13] - 成功吸引5000万京东新用户,未来重点转向用户留存[5] - 定位为长期战略性项目,内部更关注订单量而非GMV指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