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改造
icon
搜索文档
汉堡王中国在新股东入场后该怎么变?
新浪财经· 2025-11-11 22:15
交易核心信息 - RBI集团与CPE源峰资本合作成立中国合资公司,CPE源峰注资3.5亿美元[1] - 交易后股权结构为CPE源峰持有83%,RBI集团持有17%[1] - 交易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具体时间取决于监管审批[2] - 计划在10年内将汉堡王中国门店从约1250家拓展至4000家以上[1]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图 - RBI集团于今年2月收回汉堡王中国所有股权,结束与原特许经营商TFI集团长达13年的合作,旨在物色本地合作伙伴[2] - 此次合作模式与星巴克中国联手博裕资本类似[4] - CPE源峰资本管理基金规模超千亿元,在消费赛道累计投资约100亿元,投资案例包括蜜雪冰城、泡泡玛特等[5] - 合作旨在支持汉堡王中国的门店扩张、市场营销、菜单创新及运营能力提升[1] 汉堡王中国市场现状与挑战 - 汉堡王中国门店规模与肯德基、麦当劳等同行差距较大,后者正冲击万店规模[6] - 汉堡王超80%门店集中在二线及以上城市,而麦当劳约50%门店已落地在三至五线城市[7] - 规模受限导致单店及供应链成本较高,曾有加盟商控诉促销活动导致利润薄弱,食材成本占比高达40%-50%[7] - 2024年底门店数为1474家,关闭了约170家效益不理想的门店,关店标准为平均年销售额不到30万美元(约人民币215万元)[7] 未来增长关键举措 - 首要任务是推进门店下沉,以强化品牌知名度并摊薄成本[7] - 需进行供应链改造,目前本土化采购比例达97%,但缺乏大型产业园区可能导致物流效率较低[8] - 需加强数字化建设,当前技术团队在流量配置与信息解读方面存在不足,影响营销和运营响应速度[8] - 营销宣传效果不及已深度本土化的麦当劳和肯德基[8] CPE源峰资本的赋能潜力 - CPE源峰投资标准要求标的具备"质价比、国际化、真创新"特质[10] - 其在地产领域的投资(如鸿坤伟业、华润置地等)可为汉堡王中国门店拓展提供选址基础[10] - 在"新消费"品牌(如泡泡玛特、丝域养发)的投资运营经验可供汉堡王中国参考[10] - 对蜜雪冰城、海天味业等零售消费品牌的投资经验有助于未来供应链协同与资源打通[10] 汉堡王中国的现有优势与发展基础 - 品牌标志性的牛肉汉堡具有低脂差异化优势[11] - 管理团队加速本土化,今年6月至今有4位来自百胜中国、麦当劳中国、星巴克的高管入职,担任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供应链官、首席变革官、首席运营官等关键职位[11] - RBI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汉堡王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0.5%[12] - CPE源峰计划在投资后全面赋能,覆盖产品升级、品牌营销、门店拓展、线上渠道、数字化体系及财务优化等环节[12]
帐篷与床车:黄金周酒店业「消失的客人」
36氪· 2025-10-29 08:26
消费行为转变 - 2025年国庆期间人均消费911元,日均花费低于114元,折算日均人均花费同比减少13% [1][4] - 露营装备销量同比激增230%,露营地入住率达92% [1] - 自驾出行占比达八成,床车自驾游话题阅读量1.1亿次,新能源车自驾过夜话题阅读量近5000万次 [3] 酒店行业表现 - 全国主要城市酒店平均入住率仅为58%,经济型酒店入住率跌破50% [3] - 如家房价同比上涨27.1%,汉庭上涨20.6%,维也纳上涨32% [8] - 五星级酒店数量从2019年845家缩水至2025年一季度736家,高端酒店资产流动性枯竭 [14] 公司财务数据 - 锦江酒店上半年营收65.26亿下降5.31%,净利润3.71亿暴跌56% [15] - 亚朵二季度RevPAR为343元同比下降4.4%,ADR为422元同比下降4.1%,入住率76.4%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 [15] - 华住中国RevPAR同比下滑7.9%至233元/间夜,经济型酒店下降8.2%,中档酒店下降7.9% [15] 商业模式挑战 - 亚朵加盟酒店占比高达98.7%,华住加盟店占比约95%,加盟模式面临回报周期从3年延长至5年的压力 [18][19][20] - 酒店对OTA平台依赖导致高额佣金侵蚀利润,超过半数订单来自OTA时丧失定价权 [29][30] 行业转型策略 - 华住通过供应链优化使汉庭4.0采购成本下降6%-20%,营建周期缩短30天 [23] - 亚朵零售业务收入增速超120%,2024年卖出超300万只深睡枕,零售收入相当于酒店业务一半 [24] - 华住会为旗下酒店贡献65%客源,中旅酒店会员年均消费额达非会员2倍,亚朵ACARD会员体系延伸至阅读、健身等多场景 [31][33][34]
能源贸易风云突变!中俄合作提速,欧美关税加码后局势升温
搜狐财经· 2025-10-12 06:41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演变 - 2024年5月14日美国将中国电动车关税提高至100%,并对半导体、关键矿产、光伏产品加征关税[5] - 欧盟于2024年夏季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加征临时税[13] - 2023年下半年中国对镓、锗出口实施许可管理,并对石墨出口加强管制[3] 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2024年中国日均进口俄罗斯原油超过200万桶,占俄罗斯对外原油出口约40%[7] - 俄罗斯在能源贸易中大量使用人民币结算,2023年人民币在莫斯科交易所成交额已超过美元,并在2024年持续扩大[9] - 美国页岩油和液化天然气向欧洲出口,但面临运距长和成本高的问题,而亚洲市场价格相对稳定[11] 供应链重构与企业应对策略 - 中国企业通过东南亚等地区进行贸易中转以规避关税[5] - 中国电池和关键矿物供应在全球占比超过70%,据国际能源署2024年报告[5] - 中国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如比亚迪在泰国建厂、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厂、光伏企业在中东落子[13] 关键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中国电动车在同等价位具备显著竞争优势,即使面临高关税订单依然持续[13] - 中国在电池、车机系统、充电网络领域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并通过打包销售提升性价比[15] - 美国能源部评估认为,在石墨和稀土等关键材料领域存在短板,将拖慢相关项目进展[7] 国际贸易与资金流动趋势 - 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2024年维持高位,为俄罗斯提供稳定现金流[11] - 欧洲依赖中国产品维持经济节奏,导致资金和货物贸易向东方回流[11] - 中国炼化装置满负荷运行,成品油出口活动日益活跃[9]
河南F4,没有人能逃得过
华尔街见闻· 2025-07-03 18:25
河南企业家群体崛起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以1179.4亿元身家登顶河南首富,取代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4]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短暂登顶河南首富,与蜜雪冰城、胖东来共同构成新兴商业群体[4][5] - 这批企业家无显赫背景,但通过供应链改造和情绪把握重塑中国消费格局[6] 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蜜雪冰城 - 97.6%收入来自向加盟商出售原材料(94.3%)和设备(3.3%),服务收入仅占2.4%[18] - 4.6万家门店采用"卖铲人模式",规避餐饮业口味依赖与厨师流失风险[19] - 主打性价比策略,2元冰淇淋和4元柠檬水成为"穷鬼快乐水"[8][9] 泡泡玛特 - LABUBU玩偶创造社交货币价值,成为全球潮流符号[10] - 通过情绪价值满足消费者身份认同需求,3000亿市值获投资人青睐[10][11] - 依托东莞等地强大供应链实现全球快速铺货[22] 胖东来 - 2024年创近170亿元销售额,单店收入超同行[14] - 提供极致服务:免费纸杯热水、宠物暂存、老花镜等[13] - 员工福利包括中上水平工资、"不开心假"和"委屈奖"[14] 行业趋势与影响 - 河南消费企业崛起代表中国商业向产业深度和人文关怀转型[7] - 蜜雪冰城和泡泡玛特市值分别超2000亿港元和3500亿港元[23] - 与湖南茶颜悦色等形成对比,河南成为新消费高地[16][17] 供应链优势 - 蜜雪冰城通过原料垂直整合实现成本优势[20] - 胖东来自建工厂保障商品质量[22] - 三家企业均依托强大供应链体系支撑业务扩张[22]
几个河南人,拿捏时代情绪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20:00
河南企业家崛起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以1179.4亿元身家登顶河南首富,取代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 [2]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短暂登顶河南首富,公司市值上升带动身价水涨船高 [2]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胖东来等企业创始人无显赫背景,但通过供应链改造和情绪把握重塑消费格局 [2] 企业核心策略 - 蜜雪冰城定位性价比,2元冰淇淋和4元柠檬水吸引年轻消费者,成功押注"穷鬼经济" [4] - 泡泡玛特通过LABUBU玩偶创造社交货币价值,满足全球中产消费者身份认同需求 [5][6] - 胖东来提供极致服务,如免费纸杯、宠物暂存地、老花镜等,2024年创下近170亿元销售额 [7][8] 供应链与商业模式 - 蜜雪冰城97.6%收入来自向加盟商出售原材料和设备,4.6万家门店采用标准化操作模式 [10] - 胖东来自营商品如酱油来自自有工厂,与京东物流合作建设供应链产业基地 [11] - 泡泡玛特依托东莞潮玩供应链,LABUBU玩偶快速进入全球市场并本土化 [11]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蜜雪集团股价533港元/股,市值超2000亿港元;泡泡玛特股价258.2港元/股,市值近3500亿港元 [12] - 蜜雪冰城和泡泡玛特被称为"新消费三杰",股价居高不下 [12] - 泡泡玛特IP生命周期短暂,此前曾因爆火IP青黄不接陷入低迷 [13] 行业趋势 - 河南消费企业如巴奴火锅、锅圈食汇排队IPO,代表中原消费崛起 [8] - 河南企业承接时代情绪,提供产业深度、效率与人文关怀结合的多元化样本 [2][9] - 蜜雪冰城和泡泡玛特分别以供应链壁垒和IP壁垒为核心竞争力,但后者更依赖流量逻辑 [12][13]
刘强东杀入酒旅,要夺回京东失去的五年
36氪· 2025-06-25 14:10
京东发展现状与反思 - 创始人刘强东罕见公开批评公司近五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认为这是创业史上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1] - 公司战略摇摆导致偏离"低价基因"和"供应链效率"核心竞争力,职业经理人主导期间创新力度减弱[3] - 2022年参团低价大战但股价持续走低,即时零售等早期布局未达预期[3] 外卖业务拓展 - 京东外卖上线90天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较初期增长150%,覆盖350城,上海单量逼近美团[10] - 618期间带动商超跨品类消费增长,Plus会员新注册超40万,复购率为非会员2倍[14] - 采用百亿补贴策略,与淘宝共同推动行业单量增长至8500万单/日,刺激茶饮市场爆发[13][10] - 目标是通过外卖激活闪购业务,若2500万单中1000万转化为即时零售则可实现盈利[17] 酒旅市场战略布局 - 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宣称最高三年0佣金但实际采用有条件返佣模式[18][29] - 佣金政策要求价格必须低于其他平台,否则收取10%佣金,高于抖音初期0.6%费率[30] - 计划通过供应链服务优化行业成本,采用轻资产"供应链赋能+平台聚合"模式[32][34] - 面临携程1.35亿用户(市占57%)和飞猪2994万用户(8%)的竞争,高星酒店覆盖率差距显著[22][26] 未来增长方向 - 已储备包括稳定币在内的6个创新项目,承诺未来每年推出新商业模式[1] - 计划延伸至美容、医美等生活服务领域,构建"酒旅+"生态联动Plus会员体系[19][35] - 供应链改造被视为核心路径,但需突破行业"小散乱"格局和连锁品牌利润壁垒[32][36]
刘强东杀入酒旅,要夺回京东失去的五年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5 11:47
京东的五年困境与战略调整 - 公司创始人刘强东罕见公开批评"京东失去了五年",指出最近五年缺乏创新、成长和进步,是创业史上"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 [3] - 职业经理人主导期间战略摇摆,偏离"低价基因"和"供应链效率"核心竞争力,导致面对拼多多、抖音电商等新兴平台时逐渐失去优势 [6] - 2022年参团低价大战但效果不佳,股价持续走低,同时错失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先发优势 [5] 外卖业务探索与初步成果 - 公司确定以外卖作为高频流量业务带动主站GMV和用户活跃度增长 [8] - 外卖大战补贴力度空前,上线90天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较初期增长150%,覆盖全国350个城市 [13] - 外卖业务带动商超日用品类消费增长,Plus会员单月新增超40万,会员复购率是非会员2倍 [21] - 行业整体因补贴出现爆发式增长,京东与淘宝合计日订单量达8500万单,与美团8000万单接近 [17][18] 酒旅市场拓展战略 - 公司宣布进军酒旅市场,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承诺最高三年0佣金 [26] - 计划通过供应链服务优化行业成本,但实际采用"有条件返还"佣金模式,要求价格低于其他平台 [39] - 面临携程57%市场份额的垄断地位,后者在高星酒店覆盖和用户心智方面优势明显 [31][34] - 可能采取"供应链赋能+平台聚合"轻资产模式,利用现有PLUS会员体系实现"酒旅+"协同效应 [43] 供应链核心战略与行业竞争 - 公司强调供应链能力是改造各行业的核心,包括外卖、酒旅等新业务 [28][41] - 在即时零售领域,计划将外卖订单转化为秒送业务,目标转化1000万单以实现盈利 [24] -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各平台都在跨界拓展业务,供应链能力成为关键差异化因素 [45]
永辉超市(60193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趋势向好,供应链改造及关店影响短期利润
东吴证券· 2025-04-29 13: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收入下降主要受关店影响,采购改革、关店计提、公允价值损益影响短期业绩 [7] - 公司整体经营基本面持续改善,考虑供应链改造的短期利润影响和关店成本,下调短期业绩指引,给予较高的远期业绩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676亿元,同比-14.1%;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10.3%;扣非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2% [7] - 2025Q1公司收入为175亿元,同比-19.3%;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80%;扣非净利润1.4亿元,同比-77% [7] - 2025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21.50%/0.76%,同比-1.35pct/-2.5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额为16.63%/2.45%/0.24%/1.46%,同比+1.04/+0.43/-0.10/+0.01pct [7]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96.16亿元、683.76亿元、784.97亿元,同比分别为-11.78%、14.69%、14.8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1亿元、2.35亿元、14.35亿元,同比分别为40.59%、127.02%、509.96% [1][20] 业绩影响因素 - 采购改革影响短期毛利率,2024年/2025Q1公司毛利率同比-0.78pct/-1.35pct [7] - 2024年对集团长期亏损或准备闭店门店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08亿元 [7] - 2025Q1公司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本期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减少2.49亿元 [7] - 营业外支出有所增长,主要是闭店门店同比增加,长期待摊费用报废所致 [7] 门店情况 - 2024年底公司门店数为775家,同比净减-225家;经营面积同比-21%;2025Q1继续关闭长尾门店,门店数同比减少273家 [7] - 2024年底/2025Q1/一季报披露日,公司调改店数量分别为31/47/61家,看好调改店推广后助力公司业绩改善 [7] - 目标2025年年底调改门店数量将达到200家,并关闭250 - 330家;到2026年全部存量门店完成调改 [7]
在轻与重之间:京东的低价电商新模式
晚点LatePost· 2024-12-13 21:05
京东下沉市场战略 - 京喜自营官方店铺上线1年积累超1.6亿粉丝和1亿下单用户,其中50%为京东新用户[3] - 公司每年投入价值100亿元补贴用于现金、营销资源和京东物流送货上门服务[3] - 通过集约式发货降低物流成本,如在产业带设立3000平仓库集中发货,使小件物流成本占比从35%显著下降[6][7] 供应链深度改造 - 采销团队深入生产线优化流程,如袜子包装环节改进使单件成本降低0.1元[3] - 帮助工厂重新设计产品结构,如蓝牙耳机通过芯片更换将价格压至9.9元,日订单达15万[8] - 采用"猎人-猎物-猎枪"机制:猎人寻源核价、猎物选品运营、猎枪质量监督,形成全流程管控[11][12] 工厂合作模式创新 - 提供确定性订单预期,如蓝牙耳机厂商通过稳定日单2-3万获得原料议价权[8] - 竞价机制不唯价格论,允许供应商通过功能改进参与竞争[8] - 典型案例显示合作工厂电商销售占比从5%提升至10%,并投入500万升级产线[8] 商品策略与运营 - 打造100万SKU同时提升产业带白牌商品质,平衡低价与质量需求[5] - 通过用户测试确定最优商品规格,如16包蓝色抽纸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版本[12] - 采用非传统低价路径:不依赖轻入驻模式,而是深度参与供应链各环节降本[5][6] 业务发展现状 - 日均订单量已达数百万级别,下一目标为日均千万单[13] - 成功吸引5000万京东新用户,未来重点转向用户留存[5] - 定位为长期战略性项目,内部更关注订单量而非GMV指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