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tour Lifestyle (ATAT)
icon
搜索文档
线下零售+AI应用+体验消费,18只核心公司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06 01:03
宏观趋势 - 服务消费在整体消费中呈现结构性繁荣 社零总额月度持续超过4万亿元但增速处于中低个位数 而服务业PMI连续两年高于制造业[11] - 需求端呈现质价比 情绪价值和出海三大新趋势 其中情绪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2.31万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4.5万亿元[25][26] - 供给端线下消费加速连锁化 2024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升至23% 对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提升空间[38][40] 线下业态重塑 - 即时零售渠道高速增长 2024年规模约7800亿元同比增长20% 预计2026年突破1.2万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约23%[61][64] - 下沉市场零售规模已达20万亿元 县域即时零售2023年规模1500亿元同比增长23.42% 占全国即时零售总规模近四分之一[67][68] - 平台企业加速整合线下零售 2025年7月美团即时零售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 骑手日收入增长111%[70] 餐饮茶饮行业 - 大众便民餐饮市场规模约4万亿元 其中50-100元客单价细分市场2028年有望突破3.4万亿元[76][77] - 茶饮行业进入整合阶段 2025年上半年餐饮企业注销吊销数量超过2024年同期的55%[51][54] - 头部茶饮品牌逆势扩张 古茗2025年门店较2024年底增长32%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已超4000家[2][33] 酒店行业 - 酒店行业开启新一轮品牌洗牌 华住集团在营门店达12137家 亚朵酒店门店数量突破1800家[3][99] - 中高端品牌通过门店升级和下沉市场扩张实现市占率提升 亚朵零售业务2025年Q2 GMV同比增长84.6%[3][99] - 经济型酒店品牌表现分化 汉庭2024年市占率12.5%较2019年提升3.2个百分点 如家下降4.0个百分点[92] AI应用落地 - 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2023年达2.76万亿元 预计2028年达到5.03万亿元 复合增长率12.7%[104] - 科锐国际旗下"禾蛙"平台2025年上半年运营岗位超3.7万个 推荐量超20万人次 环比2024年下半年提升180%[4][112] - 教育行业AI应用加速落地 天立国际教育AI学伴产品落地全国107所学校 服务师生超25万人[4] 体验消费高景气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 旅游总花费3.15万亿元[5] - 景区收入恢复并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OTA平台业绩大幅增长 携程一季度净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6%[5][31] - 体育行业支出明显提升 赛事培训健身服务需求高增 我国体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5][10]
“失眠”,催生了一个5000亿市场
投中网· 2025-09-04 13:25
睡眠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睡眠经济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万亿元关口[5][19] - 睡眠健康产业从2016年的26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近5000亿元[19] - 行业现存2万家相关企业,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超30%,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企业占比超50%[23] 消费群体特征与需求 - 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达48.5%,近半数成年人存在睡眠问题[6] - 00后成为熬夜主力军,占比达45.7%[9] - 90后和00后消费群体贡献助眠药市场70%的份额[7] - 超过60%的年轻人认为深睡时长是衡量睡眠质量的关键指标[26] 产品与服务细分领域 - 家居类助眠产品包括褪黑素软糖、智能睡眠仪、深睡记忆枕等,价格区间从几元至万元不等[16][22] - 亚朵集团通过记忆枕、控温被等产品实现零售业务GMV 25.92亿元,同比增长127.7%[22] - 助眠服务领域涌现"哄睡师"等新兴职业,电商平台单店销量超2万单,服务费为几十至几百元[22] - AI技术应用包括智能睡眠监测手环、助眠机器人和智能遮光窗帘等[23] 行业发展趋势 - 产业从单一产品扩展至"产品+服务+科技"的完整产业链[21] - 个性化产品开发针对职场人、学生和老年人等不同群体[26] - 场景化创新涵盖通勤助眠耳机、桌面助眠仪和添加γ-氨基丁酸的助眠零食[27] - 专业化方向包括与医学专家合作研发精准剂量褪黑素产品及多导睡眠监测系统[26]
亚朵发布Q2财报:营收24.69亿元,会员规模破亿
江南时报· 2025-09-01 15:3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4.69亿元 同比增长37.4% [1] - 调整后净利润4.27亿元 同比增长30.2% [1] - 调整后EBITDA 6.1亿元 同比增长37.7% [1] - 上调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至同比增长30% [1] 酒店业务运营 - 整体RevPAR为343元 ADR达433元 OCC为76.4% [2] - 多层次产品矩阵覆盖中端到高端市场多元化需求 [2] - 亚朵3系聚焦主流商旅场景 3.6版本升级空间功能与氛围感 [2] - 亚朵4系兼顾商务出行与都市度假 在营酒店数量突破30家 [2] - 高端市场萨和酒店深圳旗舰店落地 定位"隐逸东方"品牌调性 [2] - 中端市场轻居3.3版本优化设计风格与经营模型 [2] 零售业务发展 - 第二季度零售GMV达11.44亿元 同比增长84.6% [3] - 618大促期间亚朵星球首次获主流平台床上用品行业第一 [3] - 深睡枕Pro3.0采用"三阶释压"系统 深睡控温被夏季Pro2.0延续热销 [3] - 新上市深睡床笠拓宽产品矩阵 [3] 会员生态建设 - 会员规模突破1亿 [3] - 推出金会员成长体系采用阶梯式权益发放 [3] - 增强用户粘性并促进零售与酒店业务交叉转化 [3] 战略方向 - 持续推动住宿与零售产品创新迭代 [3] - 以差异化体验优势构建竞争壁垒 [3] - 中高端酒店市场和零售消费领域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凸显 [3]
逆势增长的亚朵(ATAT.US)样本:如何在震荡周期里建立长期确定性
格隆汇· 2025-09-01 14:2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4.6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7.4% [1] - 调整后净利润4.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2% [1] - 调整后EBITDA为6.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7.7% [1] - 零售业务GMV达11.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4.6% [8] 运营数据 - 在营酒店数达1824家 同比增长29.2% [2] - 在营客房204784间 同比增长26.7% [2] - 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为343元 [6] - 日均房价(ADR)为433元 入住率(OCC)为76.4% [6] - 注册会员数量达1.02亿人 同比增长34.7% [8] 门店扩张策略 - 注重开店质量而非速度 坚持长期主义理念 [2][5] - 亚朵4.0版本已落地超30家店 配备深睡楼层等系统性解决方案 [2] - 轻居酒店在营数量达179家 3.3版本优化设计风格与经营模型 [5] - 连续6年稳居中高端酒店规模和市场份额榜首 [7] 业务模式创新 - 提出"经营人群"差异化理念 将人作为业务核心 [8] - 从住宿场景延伸到生活场景 建立业务良性循环 [12] - 零售业务展现抗周期特性 有效平滑行业波动 [11] - 通过场景化零售拓展非住宿收入来源 优化收入结构 [11][12] 行业环境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酒店综合景气指数为-24 较上季度提升6个指数点 [1] - 酒店行业面临"量增价弱"挑战 实现高质量增长难度较大 [1] - 中高端酒店市场同质化严重 多数品牌陷入价格战恶性循环 [5] - 传统酒店业务具有强周期属性 受旅游淡旺季和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11]
亚朵零售狂飙80%,400多元的酒店客房不如卖枕头?
核心观点 - 亚朵集团酒店业务核心指标持续下滑 但零售业务特别是睡眠产品增长迅猛 营收占比显著提升 呈现"酒店不如卖枕头"的业务结构变化趋势[1][9][17] 酒店业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日均房价432.8元同比下降 平均客房收入343.1元 入住率76.4% 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平均客房收入和日均房价分别下降4.4%和4.1% 入住率减少2%[1][6] - 2025年一季度平均客房收入下降7.3%至304元 日均房价下滑2.8%至418元 入住率同比下降至70.2%[3] - 2024年三大经营指标全部同比下滑 平均客房收入 日均房价和入住率分别为374.4元 463.5元和77.3% 而2023年这三项指标分别为374.4元 463.5元和77.3%[7][8] - 公司预计三季度平均客房收入仍将承压但降幅收窄[7] 零售业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零售业务营收达9.65亿元 同比增长约80% 占总营收比例接近40%[1][9] - 零售业务GMV同比增长84.6%至11.44亿元[9] - 2024年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6.2%达21.98亿元 占总收入三成[9] - 2024年共卖出380万只枕头 77万条凉被 "618"期间亚朵枕头在电商平台细分品类销量第一[9] - 电商平台上一款售价309元的枕头已售出50万+件 枕头价格区间为159-868元[1][12] 成本结构对比 - 酒店运营成本占酒店收入60%以上 而零售成本占零售收入比例不到50%[1] 业务扩张战略 - 截至2025年二季度酒店总数达1824家 其中加盟酒店1800家占比98.7%[3] - 2025年一季度新开业121家酒店全部来自加盟商 加盟店贡献收入10.32亿元同比增长23.4% 营收占比超50%[13] - 公司向"2000家高级酒店"战略目标迈进[18]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总净收入较2024年增长30% 2024年全年营收约72.48亿元[9] 加盟管理问题 - 加盟店品控不达标引发大量用户投诉[2] - 黑猫投诉平台关于亚朵酒店的投诉超千条 关键词包括噪音 卫生差 不给退款 隐私泄露等[16] - 近期发生多起严重品控事件:南昌酒店住客皮肤过敏 广州酒店花洒藏头发 成都酒店房间遗留前客物品 杭州酒店出现医院标识枕套 北京酒店被曝减标减配和卫生问题[15] - 公司为吸引加盟商对供应链物资成本进行优化 成人拖鞋 房卡套等核心运营物资价格平均降幅达10% 其中奉茶纸杯降价51.8% 懒人抹布下调10.2% 牛皮纸手提袋改用无纺布材质后成本降低超50%[16] 零售业务挑战 - 枕头等产品由代工厂生产 市场出现大量低价"平替"产品削弱竞争力[10] - 酒店员工变身"枕头推销员"的销售模式影响正常服务体验 顾客抱怨"亚朵已沦为枕头展厅"[10] - 出现产品质量投诉:用户投诉枕头水洗后开裂 产品效果与宣传不符且退款困难[11]
亚朵(ATAT):双主业延续高势能增长,上调全年收入指引
国信证券· 2025-08-28 11:0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持续升级的产品力与会员运营,在行业逆风环境下实现酒店扩张与零售双业务高增长,展现出领先行业表现 [1][6] - 双主业协同发展驱动业绩,公司上调全年收入指引:零售收入增速从50%上调至60%,总收入增速从25-30%上调至30% [3][12] - 公司定位中高端用户并提升差异化产品力,酒店与零售均处于品牌高势能成长阶段,三年分红率不低于50%+4亿美元回购上限策略增强吸引力 [3][12] 财务表现 - 2025Q2收入24.69亿元,同比增长37.4%;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39.8%;调整后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30.2%;调整后EBITDA 6.1亿元,同比增长37.7% [1][6] - 2025Q2酒店收入14.49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加盟收入12.99亿元(+26.5%),自营酒店收入1.50亿元(-17.0%);酒店毛利率从2024Q2的35.7%提升至38.3% [1][6] - 2025Q2零售业务GMV 11.44亿元(+84.6%),收入9.65亿元(+79.8%),占总收入39%;零售毛利率从2024Q2的50.6%提升至53.3% [3][12] - 盈利预测显示持续增长趋势:2025E-2027E营业收入预计为94.88/118.85/143.44亿元,同比增长30.9%/25.3%/20.7%;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6.80/20.86/25.43亿元 [4] 酒店业务运营 - 2025Q2新开业酒店118家,关闭21家,净增97家;季末在营酒店达1824家,同比增长29%;储备店816家,环比增加61家,支撑年底2000家目标 [2][11] - 多品牌协同发展:亚朵3.6版本签约势头向好;亚朵4.0首店于2024年6月开业,截至Q2末已开业超30家、储备超60家;萨和品牌深圳首店首月RevPAR超800元;轻居品牌RevPAR恢复度领先公司整体 [2][11] - 2025Q2酒店整体RevPAR为343元(-4.3%),其中入住率76%(-2.0pct),平均房价433元(-1.8%);成熟门店同店RevPAR为351元(-5.6%),环比Q1(-7.2%)有所改善 [2][11] - 中央预订系统(CRS)占比61.5%,私域会员贡献稳定;管理层预计Q3 RevPAR降幅进一步收窄,聚焦入住率与平均房价均衡策略 [2][11] 零售业务表现 - 618大促期间零售GMV达5.78亿元(+86%),创历史新高,首次在主流第三方平台实现床上用品品类第一 [3][12] - 公司预计全年税前利润率保持稳定,但出境资金税率可能影响净利率水平 [3][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E-2027E每股收益预计为12.16/15.10/18.40元,对应PE为22/18/15倍 [4] - 关键财务指标显示稳健增长:EBIT Margin从2025E的21.7%提升至2027E的22.5%,ROE维持在41-44%水平 [4] - 估值指标吸引力显著:EV/EBITDA从2025E的9.8倍下降至2027E的6.6倍,市净率从2025E的29.57倍下降至2027E的18.46倍 [4]
亚朵上半年净利攀升31%,枕头被子销售撑起近四成营收
新浪财经· 2025-08-28 09:3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43.74亿元 同比增长34% [1] - 调整后净利润7.72亿元 同比上涨31% [1] - 零售业务收入同比暴涨74% 占总收入比重达38% [2][8] - 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6.7亿元 同比攀升近70% [9] 业务模式 - 采用住宿和零售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 [1] - 管理加盟酒店收入同比提升25% 贡献集团营收半壁江山 [4] - 自有及租赁酒店创收能力和利润表现不佳 [4] - 零售业务GMV达11.44亿元 同比增长84.6% [8] 战略发展 - 计划2025年底前开设2000家高品质酒店 [5] - 上半年新开酒店239家 管道项目数量816家 [6] - 推出中端品牌轻居和高端品牌萨和 [6] - 萨和首家旗舰店开业首月综合RevPAR超800元 [6] 运营指标 - 第二季度OCC为76.4% 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 [7] - ADR为432.8元 同比下降约8元 [7] - RevPAR为343.1元 同比减少4.3% [7] - 预计三季度RevPAR压力较二季度缓解 [7] 零售业务 - 零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11%提升至当前38% [2][8] - 618购物节零售GMV达5.78亿元 同比增长86.1% [8] - 亚朵星球首次摘得主流平台床上用品行业第一 [8] - 基于零售业务发展预期 上调2025年收入指引至同比增长30% [9]
暑期落幕,酒店价格回调 北上广深商务酒店普遍降价超10%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07:11
酒店价格趋势 - 8月1日至9月1日期间 北上广深酒店价格普遍回调 10个品牌中9个均价下降 仅希尔顿逆势上涨3.5% [6][7] - 经济型和中端品牌降幅显著 如家下跌27.2%至281.88元 汉庭降24.1%至317.95元 全季降20.7%至413.53元 [6] - 高端品牌波动温和 喜来登降8.0%至856.95元 反映高端需求稳定性 [7] 品牌表现分化 - 亚朵酒店2025年一季度ADR为418元 低于2019年429.5元 RevPAR同比降7.3%至304元 入住率降至70.2% [10] - 华住集团2025年二季度ADR同比降2%至290元 RevPAR降3.7%至235元 入住率从82.6%降至81% [13] - 首旅酒店2024年RevPAR降至167元 同比降3.2% 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41元 同比降4.6% [12] OTA平台价格策略 - 平台间价差显著 飞猪出现19次最高价 携程出现16次最低价 [22] - 北京地区携程均价降13.0%至498.4元 去哪儿降12.5%至504.6元 [9] - 上海地区去哪儿均价降11.8% 维也纳某门店降幅达34.3% [9] 区域市场动态 - 北京酒店整体跌幅13.5% 桔子水晶跌36.9% 如家跌29.8% 亚朵跌19% [16] - 上海酒店整体跌幅14.6% 维也纳跌28.1% 锦江之星跌26.8% [16] - 广州经济型酒店价差扩大 如家某门店飞猪与携程价差达42元 [18] 行业供需结构 - 2024年底中国住宿设施达57万家 客房总数19.27万间 酒店供给恢复至2019年103%水平 [14] - 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仅恢复2019年同期89% 供需失衡导致五星级酒店出租率跌至58.25% [15] - 2025年暑期首周全国RevPAR同比降8% 入住率下滑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14] 品牌战略调整 - 中高端品牌如全季和桔子水晶在广州价格稳定 全季维持在387-456元区间 桔子水晶在309-362元区间 [20] - 维也纳广州某门店9月1日飞猪报价跳涨24%至323元 反映节假日价格弹性 [20] - 希尔顿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 广州天河店涨价6%至689元 万富店降价8.6%至533元 [19]
亚朵上半年营收增长33.96%,中高端市场杀成红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2:43
核心观点 - 亚朵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37.4%至24.6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增长30.2%至4.27亿元,主要受益于零售业务同比增长80%的强劲表现,但住宿业务核心指标RevPAR同比下降4.4%至343元,反映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降级压力 [1][2] - 国内酒店行业整体承压,2024年RevPAR、ADR和OCC分别同比下降6%、4%和2%,供需失衡导致中高端市场从蓝海转向红海,各酒店集团通过差异化战略应对挑战 [2][7] - 亚朵通过"住宿+零售"双轮驱动模式构建多元化收入壁垒,零售业务毛利率高达52.7%,且零售收入已达自营租赁酒店收入的2.5倍,同时通过海外扩张和IP化场景提升品牌溢价 [1][5][6] - 华住集团依托规模优势和下沉市场布局,第二季度收入增长4.5%至64亿元,新开业酒店595家,经济型和中档酒店占比达86%,通过供应链效率和数字化工具维持81%的高入住率 [3][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内地酒店RevPAR同比下降6%、ADR下降4%、OCC下降2个百分点,反映行业供需失衡压力 [2]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酒店门店数量达34.87万家,较2019年底增加1.07万家,客房总数达1764万间,较2019年增加2万间,供给大幅增加导致竞争加剧 [7] - 中高端市场已成为红海,华住通过将单间造价降至11万元/间提升投资回报率,亚朵则通过"疗愈酒店"主题房实现入住率较普通房型高15%和20%溢价 [7] 亚朵集团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24.69亿元(同比+37.4%),调整后净利润4.27亿元(同比+30.2%),调整后EBITDA 6.1亿元(同比+37.7%) [1] - 上半年累计收入43.74亿元(同比+33.96%),净利润6.68亿元(同比+19.02%) [1] - 零售业务收入9.65亿元(同比+80%),GMV达11.44亿元(同比+84.6%),其中618购物节GMV 5.78亿元(同比+86.1%) [1][4][5] - 住宿业务RevPAR 343元(同比-4.4%),ADR 422元(同比-4.1%),OCC 76.4%(同比-2个百分点) [2] - 在营酒店1824家(同比+29.2%),客房21.3万间(同比+30.7%),管道内待开业酒店816家 [2] - 注册会员数突破9600万(同比+35.4%),CRS渠道销售间夜占比达65.1% [5] 华住集团对比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64亿元(同比+4.5%),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44.7%) [3] - 在营酒店12137家(同比+18%),客房118.5万间(同比+18.3%),新开业酒店595家 [3] - 经济型酒店占比44%,中档酒店占比42%,中高端酒店占比7.3% [3] - RevPAR 235元(同比-3.8%),ADR 290元(同比-1.9%),OCC 81%(同比-1.6个百分点) [3] - 全季品牌在上海超200家门店,桔子酒店在北京超100家门店 [3] 业务战略与创新 - 亚朵4.0版本首店RevPAR超710元,已开业超30家,管道项目超60个,高端品牌萨和酒店首月RevPAR超800元 [2] - 通过跨境零售业务拓展东南亚市场,Q2跨境GMV达1200万元,毛利率较国内高8个百分点 [6] - 西安大雁塔亚朵酒店通过盛唐文化IP改造实现RevPAR 680元,新加坡乌节路酒店采用新中式美学+智能客控模式实现85%入住率 [6] - 华住通过收购城际酒店等国际品牌和推出桔子水晶、漫心等本土化中高端产品抢占市场 [7] - 亚朵2025年上半年关店34家,预计全年关店70-80家以提升质量 [8] 管理层观点 - 亚朵CEO王海军表示产品迭代和零售创新驱动增长,但RevPAR下滑反映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降级挑战 [2] - 亚朵副总裁吴健锋预计三季度RevPAR降幅将收窄但仍承压 [2] - 华住CEO金辉强调规模化带来的供应链效率和数字化工具是关键竞争力,通过数据驱动选址实现单一百店规模 [3] - 华住COO沈怡均指出消费者追求"好而不贵",通过规模化降低造价提升投资回报 [7]
亚朵上半年营收增长33.96% 中高端市场杀成红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2:36
核心观点 - 亚朵集团凭借"住宿+零售"双轮驱动模式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其中零售业务表现尤为亮眼 同比增长80% [2]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压力 RevPAR等核心指标普遍下滑 中高端市场从蓝海转向红海 竞争加剧 [3][8] - 华住集团依托规模优势和下沉市场布局展现韧性 收入增长4.5% 净利润增长44.7% [4] 亚朵集团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37.4%至24.69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增长30.2%至4.27亿元 调整后EBITDA增长37.7%至6.1亿元 [2] - 2025财年前六月累计收入43.74亿元 较去年同期32.65亿元增长33.96% 累计净利润6.68亿元 较去年同期5.62亿元增长19.02% [2] - 零售业务收入9.65亿元 同比增长80% 零售GMV达11.44亿元 同比增长84.6% 其中618购物节GMV达5.78亿元 同比增长86.1% [2][6] 住宿业务运营指标 - 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824家 同比增长29.2% 客房总数21.3万间 同比增长30.7% 管道内待开业酒店816家 [3] - RevPAR降至343元 同比下降4.4% ADR降至422元 同比下降4.1% 入住率降至76.4% 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 [3] - 4.0版本首店RevPAR超710元 目前已开业超30家 管道项目超60个 高端品牌萨和酒店首月RevPAR超800元 [3] 华住集团对比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增长4.5%至64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长44.7%至15亿元 [4] - 在营酒店总数达12137家 同比增长18% 客房总数118.5万间 同比增长18.3% 新开业595家酒店 [4] - RevPAR同比下降3.8%至235元 ADR下降1.9%至290元 入住率下降1.6个百分点至81% [4] 零售业务战略价值 - 零售业务毛利率高达52.7% 远超主营业务 2024年三季度零售收入已达自营租赁酒店收入的2.5倍 [6] - 注册会员数突破9600万 同比增长35.4% CRS渠道销售间夜占比达65.1% [6] - 通过海外仓向东南亚出口产品 Q2跨境GMV达1200万元 毛利率较国内高8个百分点 [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内地酒店RevPAR同比下降6% ADR下降4% 入住率下降2% [3] - 全国酒店门店数量从2019年底33.8万家增至2024年底34.87万家 客房数量从不到1762万间增至1764万间 [8] - 华住通过规模化将单间造价降至11万元/间 经济型和中档酒店占比分别达44%和42% 中高端占比提升至7.3% [4][8] 产品创新与运营优化 - 亚朵3.6版本优化商旅场景便捷性与舒适度 4.0版本融合空间美学与属地文化 [3] - "疗愈酒店"主题房入住率较普通房型高15% 溢价达20% [8] - 西安大雁塔亚朵酒店通过盛唐文化IP改造 RevPAR提升至680元 新加坡乌节路亚朵酒店采用新中式美学+智能客控模式 入住率达85% [7] 管理质量提升 - 上半年关店34家 预计全年关店70-80家 主动淘汰不符合标准的酒店 [9] - 对在营门店的经营、体验进行动态评估 推动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