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潼关肉夹馍
icon
搜索文档
渭南潼关:链动舌尖经济 传承关隘文明
内蒙古日报· 2025-08-10 09:07
潼关肉夹馍产业发展 - 潼关县盛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工业化转型激活传统美食基因,实现标准化生产,机械臂精准复刻制饼流程,每层面饼薄厚保持在0.4毫米,直径12.5厘米,重量110克 [3] - 公司重点改造电商车间生产线,升级后人工成本预计直降50% [3] - 潼关县域内有传统手工打馍经营门店58家,工业化生产企业10家、生产线33条,年生产速冻饼7亿个,年产值10亿元,附加产值100亿元,带动就业2万余人 [3] - 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匈牙利等17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速冻饼500万个 [3] - 公司在全国设置15个潼关速冻饼前置仓,覆盖除西藏以外的其他省份,并与西安顺丰速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5] - 2024年10月、11月先后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和泰国曼谷开设海外门店,2024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设新店,并在日本租赁顺丰海外仓 [5] - 潼关肉夹馍带动全链条从业者超10万人,从巷陌小吃发展为年产值超10亿元的支柱产业 [5] 潼关博物馆与文旅融合 - 潼关博物馆以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社情民俗、经济发展为主题,共分四层,展示潼关的军事历史、民俗文化与自然风貌 [10] - 馆内运用251件(套)文物、微缩模型及声光电技术,馆藏文物总计171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65件(套) [10] - 博物馆融合现代激光投影、三维动画、幻影成像、大型立体显示屏等声光电技术及场景复原手段,生动展现潼关的山水之美与历史积淀 [10] - 博物馆是陕西省内面积最大、馆藏最丰、展陈形式最多元的县级博物馆 [10] - 潼关县通过科技赋能唤醒历史文脉,打造产业振兴与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新典范 [3]
【省农业农村厅】陕西农业产业链建设加速推进上半年招引项目投资超128亿元
陕西日报· 2025-07-26 08:06
产业链建设 - 动态确定115个产业链重点区县及90家"链主"、28家重点企业 [1] - 谋划包装重点项目200个,计划总投资近50亿元 [1] - 征集产业链招商项目143个,计划总投资128.7亿元 [1] 产业融合平台 - 成功申报延安苹果、汉中中药材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和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争取中央资金4.7亿元 [1] - 新认定16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1] - 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106个、农产品加工园区35个 [1] - 完成5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1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建续建项目及省级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备案 [1] 龙头企业培育 - 新增5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2322家 [1][2] - 龙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元,净利润89.62亿元,上缴税金29.18亿元 [2] - 直接带动农户约334万户 [2] 农产品加工业 - 制定实施20项2025年度重点任务清单 [2] - 谋划加工类招商项目63个 [2] - "岐山'一碗面'"和"潼关肉夹馍"拟推荐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典型案例 [2] - 7家企业入围省级上市后备企业 [2]
【省农业农村厅】陕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3.5%
陕西日报· 2025-06-23 06:57
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 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26∶1 [1] -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3.5% [1] - 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22家 [1] -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709家 [1] - 主营业务收入2359.7亿元 [1] 发展规划与目标 - 2024年启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1] - 规划建设粮油等"1+8+N"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1] - 到2027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8% [1] -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9500亿元 [1] -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6∶1 [1] 产业布局与集群发展 - 按照"一县一加工园"思路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 [2] - 发展传统食品加工园区如秦镇凉皮、岐山擀面皮等 [2] - 打造百亿级农产品加工强县 [2] - 推动加工产业集聚发展 [2] 龙头企业培育 - 力争今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900家 [2] - 支持企业承担产业集群加工环节项目 [2] - 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 [2] - 推动企业由小到大、加工由粗到精 [2] 技术支持与标准化 - 组建省级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体系 [3] - 分产业绘制"加工树"并建立技术清单 [3] - 搭建技术供需对接平台 [3] - 推动制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3] - 促进加工技术标准化、装备智能化 [3]
陕西新增十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日报· 2025-06-09 08:11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 - 陕西省批复认定11个园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相关政策 [1] - 获批园区包括陕西潼关、华阴、华州、延川、富县、榆阳、神木、略阳、洋县、汉滨、镇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1] - 8个经开区主导产业涉及新材料,包括华州、华阴、榆阳、神木、略阳、洋县、汉滨、镇安 [1] - 华州、延川、富县、榆阳等经开区主导产业涉及能源和能源化工 [1] - 延川、富县经开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略阳经开区发展绿色食药产业,洋县经开区发展有机食品制造业,镇安经开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 [1] 主导产业特色 - 潼关经开区主导产业包括特色食品加工业,如潼关肉夹馍加工、酱料加工 [2] - 神木经开区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包含矿用装备、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装备 [2] - 汉滨经开区发展富硒绿色食品加工制造业 [2] 省政府要求 - 要求经开区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2] - 聚焦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 [2] - 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安全投入,提升园区安全管理水平 [2]
“带着潼关味道走遍全国”
陕西日报· 2025-06-08 07:55
产业发展现状 - 潼关肉夹馍已发展成年产值10亿元的特色产业,带动2万余人就业,产品远销21个国家和地区 [2] - 产业规模扩大后,传统技艺的"手作依赖"与现代产业的"规模需求"产生矛盾,表现为标准化传承困难、连锁门店口味"走样"、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 [2] 产业学院成立与培养体系 - 全国首家肉夹馍产业学院——潼关县肉夹馍产业学院于4月28日成立,首批45名学生来自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 [2] - 课程涵盖实训和理论教学,构建"传统技艺传承+现代产业运营"培养体系,包括非遗技艺传授和数字化营销等现代知识 [2][3][4] - 学院采用"政府引导、行业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落地"四方协同机制,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毕业即上岗" [3][4] 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 - 学院目标培养懂技艺、会管理、能创新的产业人才,非单纯打馍师傅 [3][5] - 盛潼餐饮等龙头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将门店运营数据和客户反馈融入课程,提升人才与市场契合度 [4] - 学院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实训+创业"培训,已有190人结业,部分学员就业或创业 [4] 政策支持与品牌推广 - 潼关县人社部门推出从技能培训到创业扶持的政策"组合拳",打造"潼关肉夹馍"特色劳务品牌 [4] - 与多城市对接推广"潼关师傅"品牌,推动地域特色走向全国 [4] 产业升级目标 - 通过标准化生产流程和品牌化运营模式,将传统"小特产"转化为现代产业 [3] - 学院计划培育懂市场、善经营的产业人才,支撑品牌全国扩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