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苹果

搜索文档
【省市场监管局】陕西坚持质量强省打造发展新优势
陕西日报· 2025-09-26 08:32
近年来,富平县依托独特地域优势和良好产业基础,推动制定相关标准,打造以"富平柿饼"地理标 志为核心的区域公共品牌,走出"地理标志+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会上颁发了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我 省的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单位涉及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制造 及新材料等领域。 质量是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陕西以质量强省建设为统领,推动质量强企强链强县 (区),打造发展新优势。目前,我省聚焦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首席质量官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国际质 量管理融合创新等,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金字招牌助产业升级 9月23日,在位于富平县城关街道褚塬村的富平县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基地,柿子挂满枝头。再过1 个月,这里的柿子成熟后将被加工成柿饼。 "目前,合作社标准化栽植柿子树1500亩,年加工柿饼2000吨。'富平柿饼'金字招牌为当地果农带 来了真金白银。"富平县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耀文说。 "全员质量实名制,就是要树立人人都是'质量官'的理念。"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质量部部长白小 龙介绍,"通过制定12条质量红线,推动质 ...
陕西延安:全力打造消费者最喜欢的苹果品牌
新华财经· 2025-09-18 15:01
新华财经北京9月18日电 17日,"金风送爽共庆丰收"2025新华指数庆丰收秋季发布暨农业战略风向标大 会在京举行。会上,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指数最新研究成果对外发布。延安市果业中心主 任路树国参会时表示,延安正全力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努力把"延安苹果"打造成消费 者最喜欢的品牌。 数字赋能也为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延安苹果发展的一个重要支 撑。"用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产业指数作为产业发展指引,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路树国说,通过 数字化描述,给苹果质量"画像",让消费者清楚看到延安苹果如维生素A、B、C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含 量,真正了解延安苹果为什么这样甜,为什么这么香,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从而认准延安苹 果品牌。"延安正在全力打造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双子品牌',让延安苹果跟洛川苹果'比翼齐飞',成为 消费者最喜欢的品牌。" 围绕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延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 行动方案(2023-2025)》。紧扣延安苹果产业发展脉搏,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产业指数三年来与延 安苹果产业发展一路同行。 2 ...
如何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国家知识产权局解读陕西样本(新华网)
新华网· 2025-08-27 10:56
创新能力提升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2.5万件 有效商标注册量87.9万件 地理标志产品96个 [2] - 全省8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近9万件 其中6.3万件进入全国可转化专利资源库 [2] - 全省地理标志深加工产品及红色文旅产业总规模达2500亿元 [3] 产业赋能与运用 - 拓展陕西省和西安市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产业领域 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核心竞争力 [2]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专利赋权 贯通确权评估、交易对接、金融服务闭环 [2] - 聚焦3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专利导航 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和关键技术攻关 [3] 区域协调发展 - "柞水木耳"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全县木耳总产值13.3亿元 [3] - 按照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升级、陕南绿色循环的区域定位加强分类指导 [3] - 实施地理标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 推出延安苹果花海观光+红色研学等文旅线路 [3] 知识产权金融 - 设立"秦知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 为3000万以内贷款额度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高50%风险补偿 [4] - 全省科创板上市公司达15家 成为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试点首批企业入围的5个省份之一 [4] - 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和专利产业化提升科技金融改革成效 [4]
【延安】进出口贸易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4.6%
陕西日报· 2025-08-27 07:45
外贸表现 - 延安全市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值8.33亿元 同比增长24.6% 增速位列全省首位 进出口总值跃居全省第6 [1] - 苹果出口企业共5家 出口鲜苹果981.7吨 同比增长23.6% 出口浓缩苹果清汁576万元 同比增长104.5% [4] 企业动态 - 优洛果业上半年出口鲜果及果类制品2000多吨 交易额超1800万元 [2] - 优洛果业新建出口加工工厂满足欧美市场标准 满载苹果加工量达3.5万吨 [2] - 企业已接新加坡、越南市场3000多吨鲜果订单 预计新果上市后出口量大幅提升 [2] 产业支持 - 延安海关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 协助完成出口果园和加工厂认证 辅导海关AEO高级认证 [3] - 上半年新增8个出境水果果园和4家包装厂 累计注册出境果园83个 包装厂25家 注册果园面积超6万亩 [3] - 海关现场考核出境资质 指导农药检测和田间管理记录 帮助企业延续出口资质 [3] 开放平台建设 - 延安持续搭建对外开放平台 畅通软硬通道 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4] - 推动"延安苹果"和"延安制造"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4]
如何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国家知识产权局解读陕西样本
新华社· 2025-08-27 00:06
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2.5万件 有效商标注册量87.9万件 地理标志产品96个[2] - 8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近9万件 其中6.3万件进入全国可转化专利资源库[2] - 通过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专利赋权 贯通确权评估 交易对接 金融支持服务闭环[2] 产业赋能与创新驱动 - 拓展陕西省 西安市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产业领域 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2] - 聚焦3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专利导航 促进创新资源整合与关键技术攻关[3] - 全省地理标志深加工产品及红色文旅产业总规模达2500亿元[3] 区域协调发展 - 柞水木耳地理标志产品实现总产值13.3亿元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3] - 按照关中协同创新 陕北转型升级 陕南绿色循环区域定位加强分类指导[3] - 实施地理标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 推出延安苹果花海观光+红色研学等文旅线路[3]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 - 设立秦知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 为3000万以内贷款额度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高50%风险补偿[4] - 全省科创板上市公司达15家 成为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试点首批企业入围的5个省份之一[4] - 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提升专利产业化潜能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省商务厅】陕西商务运行稳中提质
陕西日报· 2025-08-21 08:23
消费提质升级 -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 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 增速位居全国第五 [1] - 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3% 高出全国3.2个百分点 [1] - 大宗商品消费表现亮眼 限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家具 粮油食品 石油及制品 汽车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6.6% 15% 14.6% 8.7%和7%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782.86万件 带动消费571.64亿元 [2] - 消费服务持续提质 推出文旅活动2000余项 精品旅游线路70条 建成全国首个境外游客融合服务平台 支持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货币实时结算支付 [2] - 举办世界泳联花样游泳世界杯等赛事活动804项 3.4万场次 吸引43.9万人次参赛 268万人次观赛 [2] - 新消费业态蓬勃发展 京东集团创新研发和标注业务"双中心" 蚂蚁保全国运营中心落地西安 第九届丝博会线下参观突破22.5万人次 [2] - 推动建设69个离境退税商店和西安首个市内免税店 [2] - 开展促消费活动近300场 "陕品好物"平台上线九大品类 千余款产品 [2] - 消费场景环境持续优化 延安苹果 富平羊奶粉等9个区域品牌入选"陕西精品" 西安市获批全国服务业开放试点城市 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 [2] 外贸扩量增效 - 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45.14亿元 同比增长7.5% 增速居全国第十一位 [3] - 出口1705.35亿元 同比增长10.6% 进口739.79亿元 同比增长1.1% [3] - 对东盟 欧盟 中亚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0.9% 36.4% 6.6% [3] - 构建"1+N+X"外贸拓展政策支撑体系 出台培育引进外贸经营主体等配套政策 [4] - "陕耀全球"活动累计派出281批团组赴66国拓市场 组织284家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 [4] - 深化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 举办中乌经贸与投资合作论坛等活动 [4] - 开展"外综服企业进地市"活动 助力160余家中小企业资源对接 新增2家海关AEO认证企业 [4] - 推广跨境电商"无票免税"政策 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活动 推动汽配等跨境营销 [4] - 聘任10名中亚籍国际人才担任"跨境贸易使者" 3家企业和3个项目分别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支持名单 [4] - 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 培育"空中丝绸之路"品牌 [4] - 中欧班列(西安)开行全国首趟"全程时刻表+低碳绿色+跨境电商"班列 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建成投用 新开4条国际全货运航线 [4] - 中欧班列(西安)开行3055自然列 同比增长28.8% 国际货邮吞吐量2.94万吨 同比增长126.2% [5] - 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新增3项地方特色功能 [5] - 举办全省外贸企业融资对接大会 促成银企合作授信金额121.3亿元 [5] - 通过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向173家小微外贸企业授信39.83亿元 投放贷款20.81亿元 [5] - 省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企业覆盖面提升至42.3% [5]
这里的歌声依然嘹亮(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20
红色文旅产业 - 延安市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打造75个现场教学点,建起500多人的教育培训师资库,开发"重走长征路"等主题教学线路[4] - 金延安旅游度假区1∶1复刻安澜门、新华书店等标志性建筑打造沉浸式小剧场,自2019年开业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7] - 大型歌舞剧《延安十三年》通过《落脚延安》等篇章再现峥嵘岁月,创新表达激发红色文旅新动能[7] 苹果产业链发展 - 延安现有果品精深加工企业39家,苹果全产业链产值达550亿元[9] - 中国供销集团延长公司采用智能选果线实现精准分拣,选果效率大幅提升,并调试苹果饮品加工线延伸产业链[9] - 延安苹果产量突破500万亩,跻身中国苹果品牌价值榜前列,南庄河村果农仅苹果一项人均年收入达1.9万元[9][10] 革命文化传承 - 延安文艺纪念馆征集各类文物、史料和艺术品近5万件,推进文物保护和传承[6] -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窑洞中,成为抗日烽火中凝聚民族力量的战歌,至今仍被传唱[5] - 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从成立时的50多名发展到2024年底的10027.1万名[3]
“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十部门联手促农产品消费
新华社· 2025-07-31 06:26
政策核心内容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明确9方面23条举措 从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共同发力扩大农产品消费[2] - 政策旨在推动农产品供需结构升级 释放多样化 品质化 差异化消费潜力 对持续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具有重要意义[2][4] - 当前国内农产品消费总体稳定但结构有待调整 土特产仍具较大消费潜力 需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 供给端优化措施 - 提高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 大力推广绿色食品 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实现优质优价[6] -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创新地方特色食品 推进全链条协同监管 重点监管保鲜储运中食品添加剂 推动批发市场准入系统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6][7] - 国内农产品供应体系正适应居民品质化需求 表现为草莓园沉浸式采摘 西北滩羊冷链南运 武夷山茶农直播古茶树认养等新形态[5] 流通端创新举措 - 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 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开展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促销及土特产集中推介活动[9] - 支持农产品经营企业深入对接餐饮等消费细分领域 满足婴幼儿 青少年 孕产妇 老年人等多样化需求 推动省际间建立产销优势互补合作机制[9] - 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 从产地到销售端针对性提出举措 同时挖掘电商平台网络销售潜力 提升直播电商水平[10][11] 市场端激活策略 - 强化健康消费宣传引导 深入推进健康饮食合理膳食专题科普宣传 多形式引导居民营养健康消费[12] - 科学确定学生餐计划优化营养搭配 推动豆制品优质豆奶进养老机构及儿童福利机构 鼓励扩大学生饮用奶推广 研发推广营养健康食谱[13] - 推进农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新空间 开展乡村四时好风光 游购乡村等活动 支持举办村跑 村舞 村BA 村歌等村字号活动 组织美食品鉴非遗大集农事体验[14] 特色农产品案例 - 政策涉及云南咖啡 柞水木耳 延安苹果 新疆棉花 茂名荔枝等有特色农产品 这些是广大消费者的心头好[1]
新华鲜报丨“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十部门联手促农产品消费
新华社· 2025-07-27 12:34
农产品消费促进方案 核心观点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条举措,旨在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扩大农产品消费并推动经济稳中向好[3] - 方案聚焦"土特产"消费潜力挖掘,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供需结构升级,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需求[3][11] 供给端优化 - 提升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及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水平,推动优质优价标准落地[6] -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与特色食品,强化全链条质量监管,重点监控保鲜储运环节的食品添加剂使用[6] - 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接入国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筑牢质量安全底线[6] 流通端创新 - 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节庆活动,组织"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促销[8] - 建立省际间产销互补合作机制,支持农产品企业对接餐饮等细分领域,满足不同人群需求[8] - 强化电商平台作用,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挖掘网络销售潜力[8] 市场端激活 - 开展"健康饮食 合理膳食"科普宣传,推广学生营养餐计划及养老机构豆制品供应[10] - 鼓励研发营养健康食谱,增加优质蛋白与膳食纤维食品消费[10] - 推进农文旅融合,通过"乡村四时好风光"等活动推出旅游线路及农特产品,支持"村字号"文体活动带动消费场景创新[10] 产业融合案例 - 列举草莓采摘体验、西北滩羊冷链南运、武夷山茶树认养直播等新型消费模式[4] - 展示山东蓝莓直播销售、海南木耳晾晒等具体实践案例[6][8]
【省农业农村厅】陕西农业产业链建设加速推进上半年招引项目投资超128亿元
陕西日报· 2025-07-26 08:06
产业链建设 - 动态确定115个产业链重点区县及90家"链主"、28家重点企业 [1] - 谋划包装重点项目200个,计划总投资近50亿元 [1] - 征集产业链招商项目143个,计划总投资128.7亿元 [1] 产业融合平台 - 成功申报延安苹果、汉中中药材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和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争取中央资金4.7亿元 [1] - 新认定16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1] - 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106个、农产品加工园区35个 [1] - 完成5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1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建续建项目及省级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备案 [1] 龙头企业培育 - 新增5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2322家 [1][2] - 龙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元,净利润89.62亿元,上缴税金29.18亿元 [2] - 直接带动农户约334万户 [2] 农产品加工业 - 制定实施20项2025年度重点任务清单 [2] - 谋划加工类招商项目63个 [2] - "岐山'一碗面'"和"潼关肉夹馍"拟推荐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典型案例 [2] - 7家企业入围省级上市后备企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