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苹果

搜索文档
这里的歌声依然嘹亮(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20
红色文旅产业 - 延安市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打造75个现场教学点,建起500多人的教育培训师资库,开发"重走长征路"等主题教学线路[4] - 金延安旅游度假区1∶1复刻安澜门、新华书店等标志性建筑打造沉浸式小剧场,自2019年开业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7] - 大型歌舞剧《延安十三年》通过《落脚延安》等篇章再现峥嵘岁月,创新表达激发红色文旅新动能[7] 苹果产业链发展 - 延安现有果品精深加工企业39家,苹果全产业链产值达550亿元[9] - 中国供销集团延长公司采用智能选果线实现精准分拣,选果效率大幅提升,并调试苹果饮品加工线延伸产业链[9] - 延安苹果产量突破500万亩,跻身中国苹果品牌价值榜前列,南庄河村果农仅苹果一项人均年收入达1.9万元[9][10] 革命文化传承 - 延安文艺纪念馆征集各类文物、史料和艺术品近5万件,推进文物保护和传承[6] -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窑洞中,成为抗日烽火中凝聚民族力量的战歌,至今仍被传唱[5] - 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从成立时的50多名发展到2024年底的10027.1万名[3]
新华鲜报丨“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十部门联手促农产品消费
新华社· 2025-07-27 12:34
农产品消费促进方案 核心观点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条举措,旨在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扩大农产品消费并推动经济稳中向好[3] - 方案聚焦"土特产"消费潜力挖掘,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供需结构升级,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需求[3][11] 供给端优化 - 提升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及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水平,推动优质优价标准落地[6] -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与特色食品,强化全链条质量监管,重点监控保鲜储运环节的食品添加剂使用[6] - 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接入国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筑牢质量安全底线[6] 流通端创新 - 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节庆活动,组织"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促销[8] - 建立省际间产销互补合作机制,支持农产品企业对接餐饮等细分领域,满足不同人群需求[8] - 强化电商平台作用,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挖掘网络销售潜力[8] 市场端激活 - 开展"健康饮食 合理膳食"科普宣传,推广学生营养餐计划及养老机构豆制品供应[10] - 鼓励研发营养健康食谱,增加优质蛋白与膳食纤维食品消费[10] - 推进农文旅融合,通过"乡村四时好风光"等活动推出旅游线路及农特产品,支持"村字号"文体活动带动消费场景创新[10] 产业融合案例 - 列举草莓采摘体验、西北滩羊冷链南运、武夷山茶树认养直播等新型消费模式[4] - 展示山东蓝莓直播销售、海南木耳晾晒等具体实践案例[6][8]
【省农业农村厅】陕西农业产业链建设加速推进上半年招引项目投资超128亿元
陕西日报· 2025-07-26 08:06
产业链建设 - 动态确定115个产业链重点区县及90家"链主"、28家重点企业 [1] - 谋划包装重点项目200个,计划总投资近50亿元 [1] - 征集产业链招商项目143个,计划总投资128.7亿元 [1] 产业融合平台 - 成功申报延安苹果、汉中中药材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和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争取中央资金4.7亿元 [1] - 新认定16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1] - 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106个、农产品加工园区35个 [1] - 完成5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1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建续建项目及省级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备案 [1] 龙头企业培育 - 新增5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2322家 [1][2] - 龙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元,净利润89.62亿元,上缴税金29.18亿元 [2] - 直接带动农户约334万户 [2] 农产品加工业 - 制定实施20项2025年度重点任务清单 [2] - 谋划加工类招商项目63个 [2] - "岐山'一碗面'"和"潼关肉夹馍"拟推荐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典型案例 [2] - 7家企业入围省级上市后备企业 [2]
赵刚在榆林市、延安市调研时强调扎实抓好“三农”工作 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陕西日报· 2025-07-24 08:05
农业与乡村振兴 - 清涧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强调节水优先 因地制宜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 提升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 清涧县现代农业园区黑毛土猪深加工预制菜项目坚持生态养殖模式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带动群众增收 [2] - 延川县马家沟村百优生态农业示范点持续推进苹果种植技术创新 延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打造"延安苹果"品牌 [2] - 强调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壮大富民产业 培育文明乡风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 能源与工业项目 - 延川县年产10万吨高效液体金属切割气及城镇调峰站项目强调推进后续工作 加强安全管理 保障燃气稳定供应 [3] - 延长石油延安气田150亿方产能建设项目要求提升安全 高效 绿色生产水平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3] - 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强调做好移民安置等配套工作 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陕西延安:从革命圣地到幸福家园
央视网· 2025-06-29 19:28
革命圣地延安的历史地位 - 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 [1] - 延安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落脚点也是奔赴抗日前线出发点 [2] - 八路军从这里出发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铸就延安精神 [2] 延安产业发展现状 - 生态农业、装备制造、红色旅游成为特色产业 [2] - 苹果种植面积超330万亩年产量超500万吨全产业链规模超500亿元 [2] - 带动80万农民增收当前正值山地苹果管理关键期 [2] - 谋划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3100亿元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储存先进制造等产业 [3] 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投资20多亿元对32条沟道进行系统治理 [3] - 高速公路高铁航班通达各地5G基站广泛覆盖跻身全国千兆城市 [3] 红色旅游发展 - 迎来大批游客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2] - 宝塔山等革命遗址经过治理形成旅游亮点 [3]
一把镢头一把枪→特色农业火热→数字经济蓬勃 | 岁月变迁 红色之光依旧闪耀
央视网· 2025-06-28 12:50
延安历史地位与精神传承 - 延安是中共中央1935-1948年所在地,作为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和解放斗争总后方[6] - 359旅大生产运动镢头成为自力更生精神的实物象征[3][6] - 党中央在此创办抗大等20余所高校,为新中国储备骨干力量[12] 现代城市建设与生态治理 - 累计投资20亿元治理32条沟道,2025年将新增8条山体沟道治理[22] - 宝塔山区域从低矮平房发展为现代化高楼集群[19] - 建成口袋公园、篮球场等民生设施,形成窑洞与现代建筑融合的宜居景观[22] 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苹果产业形成500亿元全产业链规模,2024年产量460万吨覆盖330万亩[29] - 设施蔬菜、小杂粮和富硒农业等模式助力80万农民增收[29] - 高新区重点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储存、先进制造等产业[31] 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 - 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构建综合交通网[36] - 5G基站全覆盖,跻身全国千兆城市行列[31] - 2025年规划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3101亿元[31] 乡村振兴成果 - 2019年消除绝对贫困,"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25] - 安塞区南沟村苹果种植面积翻倍,品种优化提升产量[28] - 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成为支柱产业[25][36]
【省农业农村厅】陕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3.5%
陕西日报· 2025-06-23 06:57
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 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26∶1 [1] -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3.5% [1] - 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22家 [1] -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709家 [1] - 主营业务收入2359.7亿元 [1] 发展规划与目标 - 2024年启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1] - 规划建设粮油等"1+8+N"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1] - 到2027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8% [1] -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9500亿元 [1] -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6∶1 [1] 产业布局与集群发展 - 按照"一县一加工园"思路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 [2] - 发展传统食品加工园区如秦镇凉皮、岐山擀面皮等 [2] - 打造百亿级农产品加工强县 [2] - 推动加工产业集聚发展 [2] 龙头企业培育 - 力争今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900家 [2] - 支持企业承担产业集群加工环节项目 [2] - 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 [2] - 推动企业由小到大、加工由粗到精 [2] 技术支持与标准化 - 组建省级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体系 [3] - 分产业绘制"加工树"并建立技术清单 [3] - 搭建技术供需对接平台 [3] - 推动制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3] - 促进加工技术标准化、装备智能化 [3]
让苹果产业更红火 老乡的日子更兴旺 金融助力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5-29 10:07
延安苹果产业发展 - 延安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覆盖面最广、从业人数最多、综合效益最好、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近百万从业人员中80万农民靠苹果过上了富裕日子 [1] - 2024年延安苹果产量突破50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50亿元,占陕西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 [3] - 苹果收入占当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1%,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6] 产业链与金融支持 - 延安苹果产业链已形成覆盖前端种植、中端加工储运、后端市场拓展的完整体系,2024年金融机构向苹果产业发放贷款69.59亿元,年末余额96.33亿元,同比增长12.8% [3][4] - 农行延安分行推出"林果贷""惠农e贷""果库贷"等产品,截至2024年12月末累计发放苹果产业贷款124.7亿元,余额34.6亿元,同比增49.6% [5][6] - 当地实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2024年承保10.07万亩,同比增长16.55%,并推出花期冻害天气指数保险增强抗风险能力 [6] 科技创新与品种升级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秦脆、"三瑞"等新品种亩产值达4万至5万元,是传统红富士的4-5倍,抢占高端市场 [12] - 无融合生殖苹果砧木"青砧"解决国内矮化砧木依赖进口问题,建园成本降低50%、节水70%,已推广至全国并出口乌兹别克斯坦 [13][14] - 铜川"青砧"矮化高标准山地苹果园采用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预计丰产期亩产优质果5000余斤,年净收益1000余万元 [15][16] 多元化农业与循环经济 - 延安宜川县发展食用菌产业,2024年产量8832万吨、产值9382万元,带动三分之一川道农民人均增收1.98万元 [8][9] - 果菌循环模式利用废弃果枝加工菌棒,每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吨,菌渣肥田减少化肥使用量20%以上,预计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5亿元 [9] - 美泰泰公司建成菌业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实现从菌种研发到出口贸易的全链条覆盖,获金融机构290万元低息贷款支持 [9][10] 金融赋能与政策协同 - 铜川金融机构建立市场主体清单、信贷产品清单等四张清单,组建50余人金融顾问团队,2025年一季度苹果产业贷款余额8.2亿元,同比增长29.56% [16] - 农发行铜川市分行针对"青砧"项目提供13年期1900万元长期低息贷款,覆盖土地流转、苗木采购及设施建设 [15] - 工行铜川分行向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660万元,并针对产业链上下游设计定制化融资方案 [14]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坚持‘六个更好统筹’、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更大力量”有关情况
陕西日报· 2025-05-26 09:36
经济表现 - 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 [5] - 非能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0.3%,较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6] -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8%,占GDP比重达到39.8% [6] 工业与能源 - 一季度生产原煤1524万吨、增长20.5%,生产原油360万吨、增长0.8%,开采天然气33亿方、增长19% [6] - 2024年能源工业产值达到205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0% [14] - 新能源装机达到486万千瓦,发电量357.7亿千瓦时、增长65.1% [14] 农业与特色产业 - 一季度销售库存苹果82.01万吨,苹果及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551亿元 [15] - 瓜菜播种面积9.91万亩、增长2.2%,瓜菜产量20.63万吨、增长4.1% [6] - 生猪存栏增长7.9%,肉牛出栏增长12.9% [6] 投资与项目 - 35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75.7%、投资完成率23.6% [7]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倍,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长37.7% [7] - 储备产业项目462个、总投资3636亿元,占储备项目比重53.1% [25] 消费与旅游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6亿元,同比增长9.1% [28] - 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0.76亿元、拉动消费7.7亿元 [6] - 一季度接待游客增长8.2%、旅游总花费增长10.4% [6] 数字经济与创新 - 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32.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58.6% [8] - 建成5G基站6560个,成功创建全国千兆城市 [16] - 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力争"十五五"末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16] 文化旅游 - 2024年接待游客4731万人次、增长12.7%,游客总花费381亿元、增长15.2% [17] - 成功创建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7] - 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力争"十五五"末产值达到770亿元以上 [17] 物流与金融 -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2024年产值达150亿元以上 [18] -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9.9%,存贷比74.7% [19] - 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力争"十五五"末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19]
陕西延安将推广低空物流、无人配送 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17:38
延安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规划 - 延安市聚焦产业链群建设,建立"专班+集群长+链长+链主企业+金融机构"推进机制,形成七大产业集群及其包含的25条产业链 [1] - 该市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延安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力争"十五五"末,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1] 现代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 2024年加工原油982.5万吨,生产原煤5662万吨,开采天然气112.2亿方,发电量357.7亿千瓦时 [1] - 新能源装机达到486万千瓦,能源工业产值达到205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0% [1] - 坚持稳煤、扩油、增气、兴电并举,推进石油化工、煤炭电力、天然气综合利用等能化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1] - 力争"十五五"末,现代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 [1] 苹果及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 2024年苹果产量突破50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551亿元 [2] - 以延安苹果研究院创新平台为牵引,持续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2] - 做精做优设施农业、畜牧、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链 [2] - 力争"十五五"末,苹果及特色食品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600亿元以上 [2] 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 建成5G基站6560个,成功创建全国千兆城市 [2] - 组建延安数据集团,延安云计算数据中心、"无锡·延安"智算中心建成投运 [2] - 黄陵矿业智能化开采技术全国推广,苹果产业智能装备水平全国领先 [2] - 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推进电信5G创新应用产业园等算力基础建设 [2] - 力争"十五五"末,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2]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 建成11个物流园区,2024年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产值达150亿元以上 [3] - 发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和陕西自贸区协同创新区引领带动作用 [3] - 重点发展大宗物流、冷链物流和快递物流,推广低空物流、无人配送等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