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
搜索文档
着力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经济日报· 2025-11-21 06:18
强龙头。截至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4万家。但是,一些龙头企业在联农带农方面 做得还不够。要培育县域产业集群,打造"链主"企业,带动上中下游主体协同发展。以龙头为牵引,依 托优势资源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集聚力和可持续发展 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 度融合,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十四五"期间,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集群辐射效应不足、产业链条 短、融合程度低、品牌建设滞后等诸多挑战。 发展乡村产业,既要推动特色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业态丰富的乡村产业体系,也要注重县域统 筹,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强化县城、乡镇与村庄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有机协同。各地要持续强龙头、补链 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树品牌。农业农村部已开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品牌发展战略,支持农民 和合作社参与品牌创建,为农产 ...
邮储银行长治分行金融赋能强根基产业兴城谱新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6 18:11
邮储银行长治分行的战略定位 - 公司锚定地方产业发展布局,将金融资源精准投向特色农业、绿色工业等核心领域 [1]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精准滴灌,为产业迭代升级注入持续动能 [1] 对特色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 - 公司紧扣全市“五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规划,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 [2] - 以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为例,公司累计投放信贷资金800万元,支持其升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和建设绿色仓储物流中心 [2] - 支持使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年加工能力突破3万吨,种植基地扩展至5万亩,辐射农户2万余户 [2] - 公司创新推出“农户信用贷”、“农担贷”等产品,结合“整村授信”工作 [3] - 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涉农贷款余额达138亿元,其中支持特色农业产业的贷款余额超65亿元 [3] - 公司累计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8家、专业合作社1200余个 [3] 对传统工业绿色转型的金融支持 - 公司主动对接焦化、煤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需求,聚焦绿色低碳、智能化改造等领域 [4] - 以金鼎钢铁集团煤焦化公司为例,公司创新制定转型金融服务方案,选取“单位产品能耗强度”作为利率挂钩指标 [4] - 公司为金鼎钢铁集团煤焦化公司发放1亿元转型金融贷款,是长治市银行业首笔焦化行业主体转型流贷业务 [4] - 该笔贷款支持公司完成3条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4] - 公司建立“专项授信+绿色通道”服务机制,重点支持中药材精深加工、新能源等领域企业发展 [5] - 针对山西振东制药等链主企业,公司加大贷款投放,支持其中药材提取生产线和研发中心建设 [5] 金融服务模式与产品创新 - 公司推行“一户一策一企”对接模式,强化前中后台联动,为企业开通转型金融绿色通道 [6] - 公司创新推出“产业流水贷”、“技改专项贷”等产品,覆盖铝材加工、轴承制造、物流运输等多个行业 [6] - 公司通过利率优惠、费用减免等举措,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6] - 公司推出“U益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高技术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5]
告别“捡到篮子都是菜”,甘肃精准招商量质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11-14 00:29
招商理念与模式转变 - 摒弃粗放招商模式,实现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从“普遍撒网”向“精准选商”、从“政策优惠”向“环境优化”的根本性转变 [1] -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1年的3417.54亿元增至2024年的7969.9亿元,年均增长29.83% [1] - 2025年底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预计突破9000亿元 [1] 招商引资策略与重点产业 - 紧扣产业发展需求,聚焦14条重点产业链,重点瞄准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石化化工、新材料、有色冶金、文化旅游、中医药等优势产业 [2] - 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合作,有序承接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大企业大项目 [2] - 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3] 招商渠道与平台建设 - 突出兰洽会招商引资主题,借助文博会、药博会、伏羲大典等甘肃主场大平台及进博会、投洽会、消博会等国际化大舞台进行推介 [2] - 在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国家设立14个甘肃驻外商务代表处,在江苏、浙江、香港等地设立10个招商引资合作基地和17个招商引资联络中心,构建“内外联动、多元协同”的招商渠道网络 [2] - 聘任21位甘肃省政协港澳委员为“甘肃招商大使” [2] 招商成效与项目落地 - 2023年以来,14条重点产业链累计签约合同项目7885个,到位资金10214.37亿元,占全省到位资金的60.75% [4] - 今年前三季度实施新建、续建项目5610个,到位资金7170.91亿元 [1] - 兰州新区爱玛产业园项目打造西北地区首个大型电动车超级工厂,填补区域产业空白并引入先进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 [3] 产业升级与资源转化 - 积极承接东中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推动“甘肃制造”向“甘肃智造”升级 [3] - 深入实施精细化招商,将“风光”资源、农产品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及数据资源作为招商引资“新名片”,通过“资源+产业”捆绑招商模式吸引龙头企业 [3] - 下一步将聚焦“14+1”重点产业链,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强化招引 [4]
郑州: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盘活企业资产资源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10:04
政策核心目标 - 实施企业培育工程,鼓励龙头企业进阶升级,形成国家、省、市三级“金字塔”式队伍 [1] - 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基金入股、兼并重组、引进合作等方式盘活资产,实现做大做强做优 [1] - 支持有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优质龙头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 [1] 企业培育路径 - 实施“社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阶梯式培育工程 [1] - 强化指导服务以支持龙头企业进阶升级 [1]
金融赋能,共绘农业产业新图景-创新服务模式激活产业链发展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10-11 12:41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的金融服务模式 - 深耕“三农”领域,以创新驱动服务模式升级,为涉农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1] - 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合作模式,创新推出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2] - 服务模式从单一资金支持转变为产业链协同赋能 [2] 对特定农业企业的金融支持 - 服务对象为滨州某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业务以饲料产业为核心、食品产业为龙头,辐射多个领域,旗下拥有35家饲料公司,业务覆盖全国 [1] - 通过传统信贷为龙头企业提供直接资金支持,并以核心企业信用为依托,为下游经销商和个体户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 [2] - 已在企金授信、代发业务、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为该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并通过“金融特派员”持续了解需求 [2] 金融服务方案的效果与影响 - 该模式有效激活了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能,龙头企业得以巩固原材料供应渠道并优化生产成本 [2] - 下游企业及农户融资难问题得到缓解,销售渠道得以拓展 [2] - 推动金融服务向产业链前端和后端延伸 [2] 行业背景与未来展望 - 农业产业链具有长、环节多、资金需求分散的特点,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1] - 此次合作被视为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2] - 银行将以此次合作为样板,持续深化与农业企业的银企协作,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
德州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
齐鲁晚报· 2025-10-01 00:18
综合经济实力 - 经济总量从2020年的3079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4047.7亿元,四年增量超过950亿元 [1] - 累计实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2500多个,争取政策性资金1080.6亿元 [1] - 新增上市公司2家,总数达到11家,居全省第7位,新增挂牌企业396家,总数达到594家,累计直接融资870.9亿元 [1] 现代产业体系 - 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市、数字经济百强市 [2] - 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4.9个百分点 [2] - 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家、省级87家,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3个 [2] - 构建11条标志性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从"0"到"1"飞跃,被授予"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称号 [2] 区域协同发展 - 新增与京津冀高校院所深度合作企业264家,引进科技成果119项 [3] - 齐河县、禹城市、临邑县全域纳入济南都市圈规划,"错位互补"产业集群生态加速形成 [3] - 黄河流域产业技术创新中试基地联盟落户德州 [3] 城乡发展与基础设施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3%提高到57.3% [4] - 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累计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 [4] - "以工代赈"新模式带动6.1万名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城乡居民收入比"较2020年缩小0.18 [4] - 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和财政收入10亿元以下的县实现清零 [4] 改革开放与营商环境 - 经营主体总量突破60万户,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地级市名单,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5] - 202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700亿元,是2020年的1.9倍 [5] - "十四五"前四年累计利用外资20.95亿美元,是"十三五"时期的2.4倍 [5] - 推动"百姓无过错即可办证"改革,累计化解570多个不动产登记"办证难"小区,惠及群众12.3万户 [5] 能源结构与生态环境 - 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76%,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59.1%,均居全省第1,新增全社会用电量全部实现绿电供应 [6] - 投资69亿元的华能四期开工建设 [6] - 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47.5%,下降幅度全省第1 [6] - 天衢新区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禹城多元融合现代科技产业园入选山东省零碳园区创建名单 [6] 民生与社会事业 -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完成28.0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超过"十四五"任务目标6个百分点 [7] -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223所,新增学位12.6万个,中小学大班额实现"动态清零" [7] - 累计改造老旧小区845个,惠及群众8.56万户 [7] -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增长26.6%、37.9%,人均预期寿命提高2.8岁 [7]
山东政商要情(9.15—9.21)
经济观察报· 2025-09-21 20:53
(原标题:山东政商要情(9.15—9.21)) 1,山东省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2,山东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召开 2025年9月17日,山东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在济南浪潮计算服务产业园召开。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指出,山东要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积极推动人工智 能垂直领域创新应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林武强调,山东要聚力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不断提升产业智能化发展水平;聚力推进"人工智能+"服务业,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 能消费等;聚力推进"人工智能+"农业,在智慧农业建设上争当示范;聚力推进"人工智能+"民生,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聚力推 进"人工智能+"治理,更好赋能政务服务、社会治理。要聚力突破关键环节,着力在行业模型培育、语料数据供给、算法算力支撑上求突破,夯实 人工智能垂直领域应用的基础支撑。 提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山东是实体经济大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 的深度融合,加快工业、农业、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郑州日报· 2025-09-15 09:00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 强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 [1] - 要求精准分析污染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以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提级进位 [1] - 目标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 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 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和内容为王,加强扶持引导并优化发展环境 [2] - 计划着力塑造郑州"竖店"品牌,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以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2] - 将通过拓展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振 - 审议通过行动方案,强调坚持抓龙头、兴产业、促振兴的工作思路 [2] - 将实施扩容提质、科技赋能、融合发展、品牌强农和联农增收五大行动 [2] - 目标是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加快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强市 [2] 其他事项 - 会议研究了2025年金秋消费月活动等其他事项 [3]
江西省:累计化债进度超80%,上半年205家融资平台退出,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62.7%
搜狐财经· 2025-08-13 17:03
经济表现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 [5]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3%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3% [5] 产业发展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7%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 [6]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 [6] - 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098家 [6] 消费市场 - 以旧换新累计申请补贴额50.02亿元 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372亿元 [5] - 农村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3% 高于城镇6.7个百分点 [5] - 国内游客花费同比增长13.9% 体育消费同比增长26.5% [5] 投资建设 - 4605个省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51.6% [5]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3% 较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 [5] - 重大项目年度投资目标1.2万亿元 [14] 科技创新 - 8257家企业完成首轮数字化改造 [6] - 新增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赣南实验室挂牌运行 [6] - 启动实施"2030启航计划" 建设太行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 [6] 对外开放 - 实际利用外资3.87亿美元 同比持平 [7] - 出口同比增长0.3% 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 [7] - 对非美市场出口同比增长5.1% [7] 财政改革 - 省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2.9% [7]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30条"措施 [7][22] - 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1% [10] 就业民生 - 城镇新增就业27.7万人 完成全年计划的67.6% [10]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 农村增长5.7% [10] -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980元和765元 [10] 风险防控 - 累计化债进度超80% 超序时进度 [11] - 205家融资平台退出 完成年度任务的62.7% [11] -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5% 保交房任务交付率达98.1% [11] 生态环保 - 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6.2% PM2.5平均浓度29.4微克/立方米 [9]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整改8个 [9] - 南昌市 萍乡市入选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 [9]
2024中国企业500强城市排名:北京居首,上海第2,杭州第4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47
城市经济与企业分布 -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重要引擎 拥有众多金融机构 科技公司及央企总部 国家电网为北京排名最高企业 反映能源领域领先地位 [1][2] - 上海以33家上榜企业排名第2 中国宝武钢铁为排名最高企业 体现钢铁制造业强大实力 作为国际大都市和重要工业基地 制造业发展对长三角及全国有深远影响 [4] - 深圳拥有27家上榜企业 中国平安为领头企业 高科技产业形成独特"深圳速度" 吸引大量科技创新型企业 [6][7] 行业特色与区域发展 - 杭州凭借电子商务行业发展 拥有25家上榜企业 阿里巴巴占据重要地位 数字经济壮大使其成为全球互联网经济重要中心 [8] - 成都 无锡 济南 武汉 重庆等城市各有超过10家企业上榜 成都新希望集团代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 无锡产发展示产业投资成绩 山东能源体现济南能源领域发展 东风集团和龙湖集团分别代表武汉汽车制造和重庆房地产开发能力 [10]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各大城市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布局 力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