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供应

搜索文档
德龙汇能跌1.03%,成交额6525.69万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5 15:09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天然气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供应业务 包括城市燃气经营与销售 燃气管网建设与管理 LNG生产与供应 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开发等[2] - 公司积极探索氢能和光伏产业方向 2024年4月全资子公司拟与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合作投资3899.79万元建设天然气制氢母站 其中公司投资1969.79万元[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0亿元 同比增长4.49% 但归母净利润2470.74万元同比减少20.25%[8] 股东结构与资金动向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2.58万户 较上期减少5.19% 人均流通股13887股增加5.48%[8]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0.07万元 占总成交额0.06% 所属行业主力资金连续3日净流出1.18亿元[4]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持股201.98万股 较上期增加19.19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9] 市场交易数据 - 8月25日公司股价下跌1.03% 成交额6525.69万元 换手率2.70% 总市值24.03亿元[1]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6.23元 当前股价介于压力位6.89元与支撑位6.56元之间[6] - 主力成交额3630.19万元 占总成交额7.1% 筹码分布分散且无控盘现象[5] 企业背景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4年1月 1996年3月上市 注册地址为四川省成都市建设路55号[7]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燃气供应及相关收入94.70% 其他补充收入2.47% 节能服务收入1.66%[7]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燃气Ⅱ-燃气Ⅲ 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 小盘股 融资融券等[7]
瀚蓝环境20250714
2025-07-15 09:58
纪要涉及的公司 瀚蓝环境、汉缆公司、粤丰环保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瀚蓝环境业绩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9.67 亿元,同比增长 9%;剔除一次性收益,同比增速 27.71%;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内生业务增长 15.5%,高于 Q1 的 10%[3] - 2024 年第二季度确认山东济宁项目 43 个月电费收入使去年同期利润增约 1.17 亿元,2025 年仅确认三个月正常收入;2025 年 5 月底完成岳峰环保私有化并表,新增经营性利润约 5000 万元;江西燃气业务追回业绩补偿款影响利润约 4000 万元[3] 主要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 **固废处理**:2014 年并购创冠中国进入快车道,处理量从 3000 吨增至 14000 多吨;2019 年收购生运环保和国元环境扩展能力;2024 - 2025 年私有化粤丰环保;2014 - 2023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 29%和 20%;2023 年营收略降但归母净利润增 24.7%,因垃圾焚烧发电资本开支下行致建设收入减少,长期影响将减弱[2][4][6] - **燃气业务**:1994 年成立子公司,通过股权收购拓展至江西,供气量稳定在 10 亿方左右;2023 年扭亏为盈,得益于顺价调整修复盈利能力;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 1.17 亿元,全年约 2 亿元[2][7][19] - **水务业务**:1995 年通过资产置换转向自来水生产等公用事业,拥有完整产业链,覆盖南海区所有街镇,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供排水业务相对稳定,2015 年供水方式改为直收使售水量略有提升,漏损率下降带动售水量增长,2021 年以来供水产能 150 万吨无显著增长[2][8][21] 未来发展重点 - 推进垃圾焚烧发电精细化管理,探索垃圾焚烧与供热结合提升利润率 - 优化燃气与固废处理等核心板块,加强全国布局与整合,关注新兴市场机会[2][9] 固废业务相关情况 - 在手订单或产能约 3.6 万吨,3.1 万吨已投运;2024 年新增 800 吨产能,2025 年 Q1 新增 650 吨;在建和未建项目分别为 750 吨和 3750 吨;在建 750 吨对应总投资不超 5 亿元[2][12] - 2018 - 2023 年垃圾焚烧发电量复合增长率约 20.3%,2023 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量 1256 万吨,预计 2024 年略增至 1279 万吨;单位垃圾上网电量和发电量均提升,上网电量达 326 度/吨[14] - 预计 2025 年底供热体量从 140 多万吨增至 200 万吨,新增 50 多万吨供热,一吨蒸汽从发电转供热可带来每吨 50 - 80 元收入增幅[4][15] 公司其他情况 - 2014 年并购垃圾发电项目影响毛利率,2014 - 2016 年毛利率上升,2021 年因会计确认和天然气价格上涨下降,2023 年顺价完成后恢复[10] - 管理层业绩和并购表现出色,由南海区国资委实际控制,采用职业经理人模式,较早实施市场化股权激励机制[11] - 2024 年产能利用率 112%,位居行业第二,全行业产能利用率 70% - 80%,上市公司大多在 90%以上[17] - 2024 年底开始调整南海区环卫服务作业强度,改善现金流,2025 年 Q2 增速未受明显影响,稳定固废处理业务[18] - 燃气业务 2021 - 2022 年受俄乌冲突影响毛利率下降,2023 年顺价后回升;响应号召建设餐厨垃圾制氢项目,预计年收入超 5000 万元[19][20] - 供排水业务单价可能提升,如佛山跟进广州提价,将提高每股收益;污水处理项目无新增建设计划[21] - 2024 年 7 月宣布私有化粤丰环保,2025 年 6 月完成,总并购规模接近 120 亿港币,过程控制良好[22] - 净利润率 2020 - 2022 年下降,2023 年恢复,2025 年 Q1 进一步提升;费用率波动小,负债率因并表岳峰升至 71%,预计未来回落[28][29] - 过去两年回笼大量应收账款,2024 年回笼 24 亿元;现金流状况改善,筹资活动现金流因并购岳峰今年提升,未来变化不大;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缩窄[30] - 分红比例自 2022 年不断提高,未来几年将继续提高,承诺每股股息增速不低于 10%,今年股息率约 3.8%[31] 粤丰环保相关情况 - 成立于 2003 年,从东莞扩展至全国,2014 年在港交所上市,拓展产业链;截至 2024 年底,已投运产能 4.37 万吨,在建和规划规模接近 1 万吨,总规模约 5 万吨[23] - 股权结构:原实际控制人家族持有 6.3%股权,瀚蓝环境和约 50%,高质量发展基金持有 40%多[24] - 项目质量:吨垃圾上网电量 330 度高于瀚蓝环境,产能利用率 110%左右,常用电力比例 14%低于行业平均[25] - 财务表现:2024 年营业收入 42 亿港币,同比增长 4.3%;净利润 9.24 亿港币,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毛利增长 4.7%,占比 83%[25] - 行业地位:私有化后与瀚蓝合并体量接近 8 万吨,有望成行业第二;55%产能集中在广东省,垃圾处理单价高[26] - 收购对价:瀚蓝以 115 亿港币收购 100%股权,对应 2024 年利润估值超 10 倍,因会计确认、利润挖潜和供热业务预期,收购合理[27] 未来业绩增长预期 未来两到三年业绩增长来自供热端、自来水业务单价提升;资本开支下行改善现金流,提高分红比例;谨慎布局海外项目[32] 环保行业投资机会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发电、固废处理及水务板块投资收益趋势明显,高分红比例公司估值中枢提升;看好相关企业稳定增长,获险资青睐;推荐关注瀚蓝环境等企业[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汉缆公司问题可能为口误,实际指瀚蓝环境 - 上市公司在项目和订单获取方面表现优异,所在城市层级较高,不存在“抢垃圾”问题[17] - 南海区供水收入体量约 10 亿元,如单价提升 30%,每年新增收入约 3 亿元[21]
德龙汇能收盘下跌1.77%,滚动市盈率262.10倍,总市值21.84亿元
金融界· 2025-07-11 16:25
公司财务表现 - 7月11日收盘价6 09元 下跌1 77% 滚动市盈率262 10倍 总市值21 84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4 30亿元 同比微增0 43% 净利润334 67万元 同比下滑76 20% 销售毛利率9 00% [1] - 机构持仓方面 6家机构合计持股15932 22万股 持股市值8 49亿元 包括QFII1家 基金1家 [1] 行业对比 - 燃气行业平均市盈率29 12倍 行业中值18 35倍 公司PE排名第32位 [1] - 公司PE(TTM)262 10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29 12倍和新天然气9 87倍 九丰能源10 22倍等同行 [2] - 市净率2 56倍 略低于行业平均2 64倍 但高于皖天然气1 26倍 陕天然气1 25倍等企业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 以及氢能 光伏新能源业务 主要产品为燃气供应和节能服务 [1] 同行市值对比 - 总市值21 84亿元 低于新奥股份592 78亿元 深圳燃气185 26亿元 但高于新疆火炬24 76亿元 [2]
5月深圳国资新媒体观察:整体趋于稳定,个别账号环比浮动大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6:10
深圳国资国企新媒体信息发布观察榜 - 测评对象包括31个深圳国企一级账号和23个深圳国资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微信公众号,合计54个账号 [1] - 深圳国企一级账号中多家公司已上市 [1] - 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进行测评,以阅读量为主要参考指标观察账号影响力 [1] 国企一级账号表现 - 5月整体发文量较4月有所增长,深圳巴士集团以90篇位居榜首,特发集团以72篇排名第二,深圳市东部公交和深投控以67篇并列第三 [2][3] - 发文量排名靠后的为深圳机场发布(8篇)、国信证券(6篇)、深圳免税(1篇) [2][3] - 特发集团发文量增长近50%,进入榜单前3位 [2] - 深圳地铁、深圳市东部公交、深圳燃气分别以42.2万+、17.2万+、11.4万+的阅读量领先其他账号 [4][5] - 阅读量排名靠后的为特区建发集团(1309)、深圳资本集团(1063)、深圳免税(322) [4] - 国信证券虽然发稿数量少(6篇),但阅读量达83083,内容吸引力强 [4] - 点赞量方面,深圳地铁(2492)、深圳巴士集团(2112)、深圳市东部公交(650)排名前三 [6][7] - 推荐量方面,深圳巴士集团(1407)、深圳地铁(1020)、深农集团(411)位列前三位 [8][9] 头部账号运营策略分析 深圳地铁 - 作为日更公众号,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等节点均有策划 [10] - 五一期间与万科联动发起"一起向前,遇见美好"品牌传播活动,线上线下结合 [10] - 内容运营聚焦三个方面:信息发布、节点性内容、地铁相关科普 [11] - 信息发布类内容如营运线路变化、出行交通攻略最受关注,阅读量常达上万 [11] - 节点性内容考验团队策划创意能力 [11] - 科普内容虽关注度较弱,但为品牌传播重要部分 [11] 深圳市东部公交 - 运营思路呈现"栏目化"特征,分为多个固定板块 [15] - 内容多来源于各车队通讯员,提供一线故事细节 [15] - 新增龙岗区"双十佳"播客节目,以电台形式展现公交人职业坚守 [15] - 更注重体现公交人温情性,但用户互动感相对较弱 [15] 深圳燃气 - 作为服务号,5月仅发布14篇推文但阅读量仍排名前三 [18] - 内容聚焦燃气信息发布、安全科普、优燃荟服务推荐 [18] - 内容具有极强"复读性",用户可能反复查阅 [18] - 几乎没有时效性内容,多为永久性干货 [18] 深圳国资上市公司账号表现 - 发稿数量显著回升,深特力(90篇)、特发信息(89篇)、深物业集团(31篇)、深房集团(31篇)位列前四 [21][22] - 兆驰股份、英飞拓Infinova、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3篇、3篇、0篇排名后三 [21][22] - 阅读量方面,中国平安(23.1万+)、深圳航空(71032)、中集集团(42838)排名前三 [22][23] - 中国平安阅读量增加16.3万,深圳航空和中集集团阅读量分别下滑6446和7662 [22] - 推荐量方面,中国平安(3213)、中集集团(271)、海能达(250)领先 [23][24] - 点赞量方面,中国平安(3300)、海能达(576)、中集集团(512)表现最佳 [24][25] 整体观察 - 中国平安数据表现优异,头部账号保持高位领先 [26] - 部分账号发稿量增速明显但整体数据表现不突出 [26] - 新媒体账号需要长期运营和全盘规划,个别月份的数据波动对整体影响有限 [26]